61.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8)

61.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8)

提到白族石雕,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更是久負盛名,自唐代就有盛譽,號稱「南天瑰寶」的石寶山石窟就在劍川縣境內,石窟的高度藝術成就充分表明,早在唐代,劍川的白族石雕就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據史載,明清時期大批劍川石匠應召入京,參加北京故宮、圓明園的修建。新中國成立后,又參加過都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等「十大建築」的建設工程。

劍川縣梅園村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石雕之鄉。目前,全村從事石雕業的有190多戶,佔全村總戶數的83%,全年收入達100多萬元。石雕是該村經濟支柱產業,產品種類繁多,分為民用建築基礎石腳、柱腳石、階沿石、踏步石、門墩;寺廟和風景區建築石雕構件、裝飾件、佛像、牌坊、墓龕、獅子等。工藝主要採用圓雕、浮雕、線雕、深雕、透鏤雕等手法,造型生動逼真,各具風采。當地有一白族民謠,專門讚美梅園村的石雕技藝:「雕得石龍騰空舞,雕得石花引蜜蜂,雕得石人開口笑,賽鬼斧神工。」

梅園石雕主要以家傳、師傳和自學方式進行傳承,以家傳為主。石雕藝人工藝水平爐火純青,雕刻時一般都不繪製草圖,也不事先製作小樣。選好毛石料后,只用木炭簡單勾畫一下,就能直接按腹稿圖樣雕刻,一次成功。由於胸有成竹,一錘一鑿均運用自如。被稱為「世界雙絕」的劍川千獅山工程主體即由該村工匠段德坤率領村中石雕藝人設計製作,是集中展示梅園石雕技藝的藝術精品。

三、白族繪畫藝術

白族繪畫藝術源遠流長,成就卓越。白族地區最早的繪畫藝術,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新中國成立后大理地區出土的《水田圖》《魚螺圖》,為西漢時期的文物,已經是單線條構圖的作品。這種藝術風格後來展為白族民間普遍使用的「甲馬紙」美術,線條流暢,構圖古樸。此後,白族繪畫藝術不斷展,到南詔和大理國時期,達到了一個輝煌的頂峰。以唐南詔時期《南詔中興國史畫卷》和宋代大理國時期的《大理國張勝溫梵像卷》為代表的繪畫作品,代表了白族繪畫藝術的高度造詣。

《南詔中興國史畫卷》,又名《南詔圖傳》或《南詔中興二年畫卷》。長約5。73米,寬約0。3米。為南詔忍爽張順和王奉宗於中興二年(899年)組織繪製而成。圖傳原藏南詔宮廷,清代收藏於清朝宮廷,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被擄掠國外,現藏日本京都有鄰館。

圖傳以《巍山起因》《鐵柱記》《西洱河記》《國史》等南詔典籍為依據進行繪製。分為畫卷和文字卷。畫卷是把佛教故事和歷史材料糅合在一起的連環畫式的巨幅畫卷,文字卷是對圖畫的詳細說明。圖傳內容之一是描繪白族地區著名的密教神話——觀音幻化感化土著民族的故事。白族民間的觀音故事,大都由此而來。圖傳內容之二是表現張樂進求禪位於細奴邏的故事。蒙舍詔大領張樂進求與其他八位領和細奴邏共祭於鐵柱,有一隻五色鳥從鐵柱飛憩到細奴邏肩上。后,又有一白黑身犬生於細奴邏家,並有瑞花二樹長於舍隅,主鳥每棲於此樹。張樂進求認為此乃天意,即禪位於細奴邏。圖傳內容之三是描繪著名的洱河神話。文字卷說:「西河如耳,即大海之耳也。主風聲,扶桑影照其中,以種瑞木,遵五常,乃壓耳聲也。二者,河神有金螺金魚也。金魚白頭,額上有輪,蒙毒蛇遶之,居之左右,分為二耳也。而祭奠之,謂息災難也。」圖傳主旨是宣揚細奴邏得國,乃佛意、神意、天意,但同時也形象地反映了南詔的歷史、宗教、風俗、生產方式等許多方面的況,不僅是9世紀的藝術珍品,也是研究南詔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的寶貴文物。

《大理國張勝溫梵像卷》,又名《宋時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卷》《張勝溫畫卷》或《大理國梵像卷》。畫卷全長33米,134開,畫人物637個。畫系素箋本,彩色描金,用筆細緻番茄,工緻生動。該畫卷是大理國宮廷畫師張勝溫為大理國利貞皇帝段智興所畫,成於段智興盛德五年(1180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1.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