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傳統社會組織(1)

1.第一節傳統社會組織(1)

一、家庭

白族的家庭結構有多種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類:一夫一妻小家庭,即核心家庭,由夫妻及其子女組成;父權大家庭,有的是由四代直系成員組成,有的是兄弟成家后仍同吃同住,未分成小家庭;有限大家庭,由祖孫三代直系成員組成;一夫多妻家庭。***新中國成立前,父權大家庭和一夫多妻家庭仍較常見,但隨著時代展,這兩種家庭形式日益減少。目前,白族地區最為普遍的就是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此外,有限大家庭也很常見。在日漸減少的父權大家庭中,由於人口多,家庭關係(尤其是經濟關係)複雜,一旦年老有威望的大家庭長輩去世,則該家庭往往就分裂為各自獨立的核心家庭。家庭中有幾個兄弟的,成家后即由家族長老或父母主持分成各自的小家庭。

在白族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中,丈夫是家庭的中心,負責主持家庭祭祀、安排生產及管理家庭經濟、子女教育、家庭的對外交往等,此外,丈夫也擁有家庭事務最後的決定權。宗族的祭祀等活動,只有丈夫才能作為家庭的代表參加。因此,丈夫在家庭中有著最高的權威。但是,受特定經濟生活的影響,白族婦女在家庭之中的地位也並不低下。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和山區,白族婦女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力量。僅就水稻生產而,白族婦女的身影幾乎貫穿了水稻生產的全過程。從育秧、插秧、薅秧到收割、打穀,幾乎全都由白族婦女完成,白族男子只負責耙田、灌水等有限的幾個工序。白族婦女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和白族的社會經濟展有關,因白族男子大多都掌握有一兩門手藝,一年之間,都有較長時間外出做工,白族婦女則在家從事生產,管理家庭。此外,白族婦女在商業上也很有才能,白族地區的集市交易,也以婦女為主要力量,白族男子一般只進行豬、牛、馬等大牲畜的買賣。由於白族婦女在農業、商業以及家庭經營方面的突出地位,白族地區向來有「無父猶可,無母不能」的說法。可見白族婦女在家庭經濟中佔有一定的實際地位。當然,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響,白族地區對婦女的歧視過去也普遍存在。例如,有客人到家,則家裡的婦女都只能在廚房吃飯,不能和客人同桌,等等。但隨著社會的展,這些陳規陋習已經有所改變。

在財產繼承方面,各地由於社會經濟展的差別而各有不同。一般來講,在兒子成親后,父母就分給他一份財產和房屋,讓其另建小家庭。家庭的財產由各個兒子共同繼承,諸兒也要共同贍養父母。在大理地區,兒子們分家時,父母留有「養老田」,父母可以自己管理耕種,也可以帶著該份田產並給某個兒子,由該兒子負責贍養。長子有義務幫助年幼的弟妹結婚成家,因此,在分家時,長子可以多分一份「長孫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大理地區長子有優先繼承權。但分房產時,幼子可以分得主房、好房,廚房及炊具等都歸幼子所有。瀾滄江、怒江一帶的白族地區,則是幼子享有優先繼承權,幼子可分得較多較好的田地、牲畜、農具,並繼承父母的祖房,與父母共同生活。如果家中有兒子,女兒一般就沒有繼承權。女兒只能在出嫁時得到父母贈送的一份嫁妝。大理一帶,如果家中沒有兒子,則可留一個女兒在家中招婿。女婿可頂替門戶,繼承財產,但必須改名換姓。大理一帶還有「長子立嗣,次子歸宗」的習俗,即家中的一個兒子到別家上門,生了兩個兒子,大孫子須留在女方家中繼承子嗣,二孫子則可回男方家歸宗,並繼承一份財產。怒江地區則無招贅習俗,獨女也必須嫁出。

白族家庭除基本親戚關係以外,比較常見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還有「打老庚」或「打老友」。「打老友」是一種朋友加親戚的社會關係,只要是年齡相仿、趣相投,兩個白族人就可以打老友,兩個人的家庭也就具有了親戚關係,來往極為頻繁。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等都要把老友家作為重要的親戚來看待,請老友全家做客。這種社會關係是白族基本親戚關係的一種補充形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傳統社會組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