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節族稱族源(1)

1.第一節族稱族源(1)

白族是以商代就進入青銅文化時期的洱海土著居民「洱濱人」為主體,不斷融合了西遷的僰人、蜀(叟)人、楚人、秦人、漢人以及周圍的一些民族,同時吸取了大量漢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大體以大理國的建立(937年)為標誌形成的一個開放性的民族共同體。

白族自稱berpzi「白子」、berpnid「白人」、berpxuox「白伙」,他稱有「那馬」「勒墨」,漢文史稱有「僰人」「河蠻」「白蠻」「白人」等。明代以來,當地漢族多稱其為「民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根據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

關於白族的族源,學術界討論了近一個世紀,看法不盡相同。主要的意見有四種,第一種是氐羌說。通過與其他藏緬語族民族的語和文化比較,認為白族和彝族、傈僳族等藏緬語族民族一樣,都屬於原來分佈於今青海、甘肅等地的古氐羌族群的一支,后南遷至洱海地區。第二種是土著說。根據洱海地區的考古材料,洱海地區在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分佈,從而認為現在的白族應該是土著居民。第三種是漢族移民說。歷史記載和考古材料證實,白族地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和中原地區有了文化上的聯繫。再加上白語和漢語之間的密切關係,部分學者認為白族和漢族在族源上有密切關係。第四種是多源說。通過多年的歷史研究,又綜合考古、語等各方面的材料,現在學術界傾向於認為,白族是一個多源同流的民族共同體。白族著名史學家馬曜提出的「白族異源同流說」,日益被學術界所接受。也就是說,白族是由洱海地區的土著居民融合了南下的氐羌族群的一支,秦漢以來不斷融合了楚人、秦人、漢人,明代以來又融合了大量的漢族移民而形成的。多元的民族來源,造成了白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深厚內涵,使白族在語、文化上都表現出和雲南其他少數民族不同的特點。

白族多元的來源及後來的融合展歷史大體如下1:

一、最早活動於洱海周圍的土著居民洱濱人

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現洱海壩區的多處新石器文化和青銅文化。新近掘出的洱海銀梭島貝丘遺址表明,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洱海周圍生活。這是雲南省已掘出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洱海銀梭島貝丘遺址現以前,距今約4000年的洱海東岸賓川縣白羊村遺址,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雲南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最早遺存2。遺址居民是定居的農業民族,房屋都是平地起建的竹木結構建築,牆基四周開溝,有柱洞,與現在的白族民居建築相同,有大量陶、石、骨、牙、蚌器。居民種植稻穀,並從事漁獵、採集和捕撈,飼養狗、豬、牛、羊等家畜,具有南方文化色彩,同時出土的尖底瓶、瓮棺等,卻又受到北方仰韶文化的影響。

1957年現的洱海北劍川海門口金石並用文化遺址,距今約3100年,相當於商代,標誌着雲南原始社會的解體。遺址中出土石斧、錛、鑿、刀、錐、鏃、環、墊、紡綸等,不少器物通體磨光。新月形石刀的刀刃開於背面,與蒼山馬龍遺址出土者相同。出土銅器15件,有10件是青銅器。出土器物形式具有白羊村新石器文化的特徵。

1963年,在祥雲縣雲南驛大波那出土的一座木槨銅棺墓,隨葬品豐富,有鋤、錛、斧等生產工具,矛、劍等兵器,筷、杯、樽、豆、匕等生活用具,銅鼓、葫蘆笙等樂器,還有房屋模型、六畜模型。顯然是邊疆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的產物。遺址年代距今約2400年,相當於戰國初期。

通過對銀梭島、白羊村、海門口和大波那等文化遺址出土的房屋、建築和器形構造等的鑒定,可以確認其居民應為今天白族的先民。由於他們分佈在洱海周圍的劍川、賓川、彌渡、祥雲等地,可稱為「洱濱人」或「洱海人」。洱濱人不是滇僰人,而是隋唐時期洱海地區土著居民「西洱河蠻」的前身,也即「白蠻」的主體部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節族稱族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