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節族稱族源(2)

2.第一節族稱族源(2)

(五)「蠻」或「蠻夷」之稱

東漢時對居住在海南島上漢族以外的原住居民稱呼為「蠻」,常與「俚」並稱,為今黎族等民族的先民。***「蠻」或「蠻夷」,本是南方民族的泛稱,但在一些文獻中,也用作對黎族先民的專指。《後漢書·南蠻列傳》卷二七有「珠崖蠻」的記載。唐代,仍襲此稱,《新唐書·宋慶禮傳》卷一三○載:「武則天長壽三年(694年),『嶺南採訪使洛州永平人宋慶禮榆崖州五州蠻皆降』」;「蠻夷」並稱見於《新唐書·王義方傳》卷一一二:「王義方,貶吉安丞,『吉安介蠻夷,梗悍不馴』。」

由於黎族先民居住于山峒中,以「峒」為社會基層單位,所以又有「峒蠻」或「蠻峒」之稱。如,清道光《瓊州府志·沿革表》卷一載:「乾封后,瓊州沒有峒蠻。」清道光《瓊州府志·沿革表》卷載:「乾封后,瓊州陷蠻峒。」

(六)「俚」「僚」或「俚僚」並稱

「俚」,《後漢書·南蠻列傳》卷七六:「建武十二年(36年),九真徼外蠻里張游,率種人慕化內屬,封為歸漢里君。」李賢註:「里,蠻之別號,今呼為俚人。」清道光《廣東通志》載:「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四月,嶺南節度使趙昌降輯陬荒,瓊管儋、崖、振、萬安州峒俚來歸。」以上資料直指黎族先人為「俚」。「僚」,隋時對居住在海南島上漢族以外的原住居民的稱呼,常與俚並稱,為今黎族等民族的先民。《舊唐書·李復傳》卷一一二有「瓊州久陷於蠻僚中」的記載。「俚僚」並稱,最早見於晉人裴淵的《廣州記》。

(七)「黎」之稱

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對海南島上漢族以外的原住居民有越、俚、蠻、僚等許多不同的稱呼。但是這些名稱也是對中國古代南方諸民族的泛稱,並非專指黎族而。唐德宗年間(780~804年)出現了「黎」的稱謂,普遍以「黎」代「俚僚」;黎作為黎族的稱謂,是在宋代以後。宋人樂史《太平寰宇記》是尚存冊籍中開專記黎族之事先河的文獻。該書卷一六九《嶺南道十三》,敘述了儋州、瓊州「生黎」風俗。宋人范成大之《桂海虞衡志》,記述黎族社會生活最為詳細且影響甚巨。該書《志蠻》篇,辟有「黎」專目。宋人關於黎族記載較翔實的著作,還有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與趙汝適的《諸蕃志》。黎族在正史專門列傳,始於《宋史》。《宋史·蠻夷列傳三》卷四九五,列有「黎峒」專目。宋代普遍使用「黎」的族稱和記述黎人的繁複內容,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二、族源

黎族族源問題,根據文獻記載、考古現以及語學、民族學等各方面材料,結合前人研究成果,我們認為黎族與我國壯、布依、傣、侗、水等操漢藏語系壯侗語語的諸民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是從我國古代南方「百越」中的「駱越」「儋耳」和「三亞人」展而來的。

(一)黎族源於「駱越」說

駱越是百越的一支。駱越的歷史記載較早,《逸周書·王會解》曰:「路人大竹。」清人朱石曾《逸周書集解校釋》則認為:「路」音「駱」,「路人」當是指「駱越」。《呂氏春秋·本味篇》亦有「駱越之菌(竹筍)」的記載。《史記·南越列傳》中記載的「駱」即指「駱越」。「駱越」以耕「駱田」而得名。如《水經注·葉渝水》引《交州外域記》曰:「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隨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曰雒民。」又如《通鑒》引《廣州記》云:「交趾有雒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為駱侯。」

駱越分佈的地區很廣,除了交趾1外,《後漢書·任延傳》還記載,在越南中部,即九真郡的居民,也稱「駱越之民」。《舊唐書·地理志》也記載今廣西邕寧、武鳴和橫縣一帶是駱越人居住地。《百越先賢志·自序》云:「譯於宋(西嘔君)舊址,湘漓而南,故西甌地。牂柯西下邕、雍、綏、建,故駱越也。」《漢書·賈捐之傳》記載海南島居民為「駱越之人」。《資治通鑒》卷二八《漢紀》胡三省注曰:「余謂今安南之地,古之駱越也。珠崖,蓋亦駱越地。」明代丘浚在《南溟奇甸賦》中寫道:「三代以前,『茲地在荒服之外,而為駱越之域』」,把黎族先民歸入「駱越」的範圍。羅香林認為駱越「其居地殆東自廣西南寧西南,下及廣東雷州半島,以達安南(越南)東部中部。這些地區約當西漢交趾、九真、日南、儋耳和珠崖等五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黎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黎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節族稱族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