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二節華中先秦族群概況(10)

15.第二節華中先秦族群概況(10)

文獻記載也透露出商人南下的足跡。***

江漢地區有一個古國叫權國,故地在今湖北當陽東南,其公族為子姓。張正明認為是商代中期以後南遷的殷人所建。2這個國家國土雖不廣,實力卻不弱。楚人從熊渠到蚡冒都未能把他擊滅,直到熊通時期才最終將他消滅。權國的商人同樣為傳播商文化,開江漢地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九)周人

周朝建國后,分封了大量的同姓和異姓諸侯,到西周晚期,幾個姬姓和姜姓諸侯陸續遷到了淮漢之間,被稱為「漢陽諸姬」和「漢陽諸姜」。這樣,一部分周族之人南遷到了長江中游地區,他們對於促進中原華夏文化的傳播,以及未來華夏族與楚族的融合,無疑具有深遠的影響。

最終遷到江漢地區姬姜等姓的封國,主要有曾(隨)、唐、貳、軫等國,這些都是姬姓。中國以姜姓為大,但因地在南陽盆地,不屬本區範圍,故不論。另有一姜姓厲國,在今隨州市,它是早在傳說時代已遷至本區的炎帝支系烈山氏的後裔所建。

曾(在今隨州市)、唐(在今隨州市唐縣鎮)、貳(在今應山縣)、軫(在今應城縣)。這「漢陽諸姬」之中,以曾為大。他們和厲國一起,構成一個半島形狀,伸進江漢地區蠻夷的海洋。他們的東南方向,是揚越之人;西有楚蠻、庸等人;西南有巴、濮之人;往南更遠一點,有苗蠻。他們背靠著黃河中下游平原這個強大而廣闊的文化大陸,其肩負的文化使命和實際產生的影響之大是顯而易見的。目前兩湖和江西地區現的大量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具有中原文化風格的遺物,無疑與他們的直接影響是分不開的。

曾(隨)、唐等國後來均滅於楚。他們中的一些傑出人才,如隨國的季梁,在國家滅亡或成為楚的屬國後轉而為楚所用,這無疑有利於提高楚人的中原文化水平。因此,各國之入楚,為未來楚與華夏族的融合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先秦時期華中還有一些族屬不明的方國,如鄧(在今湖北襄樊市)、鄢(在今湖北宣城市東)、州(在今湖北仙桃市南)等,表明華中在先秦時期是一個多族群雜居的地區。而這些族群最後大多並於楚國,並構成楚民族的一部分。后隨著楚國的滅亡和楚族與華夏民族融合的完成,他們又成了秦漢時最早的漢族的一部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5.第二節華中先秦族群概況(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