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23)

39.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23)

5倪朴:《倪石陵書》附《倪朴傳》,四庫全書本。

6《資治通鑒》卷二五六,僖宗光啟元年正月,8320頁。

7《十國春秋》卷一《吳一·太祖世家》,14頁。

8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260頁。

9《十國春秋·南唐八·王彥儔傳》,312頁。

10見趙孟頫:《松雪齋集》卷六《闕里譜系序》,四部叢刊本;徐弦《韓公墓志銘》《全唐文》卷八八六。

1《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

2《十國春秋·南唐十·皇甫暉傳》,338頁。

3參見韓愈:《燕喜亭記》《全唐文》卷五五七,2495頁。

1《三朝北盟傳會編》卷七〇,靖康巾帙四十五。引《遺史》。

2《宋史·食貨志》。

3《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建炎四年庚申朔,87頁。

4《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〇,建炎元年十一月戊子,239頁。

5《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建炎元年十二月癸亥,249頁。

6《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一,建炎三年三月癸巳,436頁。

7《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二,建炎三年四月,478頁。

8《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建炎三年六月戊申朔,491頁。

9岳珂:《金陀續編》卷二五《鼎澧逸民敘述楊么事迹》,四庫全書本。

10《三朝北盟會編》卷一二一,炎興下帙二十一。

(11)《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一,建炎三年三月癸巳,436頁。

(12)《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二,建炎三年四月,478頁。

1《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建炎三年六月戊申朔,491頁。

2《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六,建炎三年七月庚子,515頁;八月乙丑,523頁。

3《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六,建炎四年八月丙戊,694頁。

4岳珂:《金陀續編》卷二五《鼎澧逸民敘述楊么事迹》,四庫全書本。

5《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一八《紹興內外大軍數》《關外軍馬錢糧數》。

6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414頁。

7洪皓:《松漠紀聞》,學津討原本。

8《遼史·太宗紀》。載江少《宋朝事實類苑》卷七七。

1《安邊禦寇·契丹》,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2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90頁。

3韓光輝:《遼代中國北方人口的遷移及其社會影響》,載《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

4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22~23頁。

5見《金史·裴滿亨傳》《烏延吾里補傳》《紇石烈胡刺傳》。

6宇文懋昭:《大金國志》卷一〇《熙宗孝成皇帝二》,149頁。

7《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三,紹興二年四月庚寅。

1《大金國志·太宗文烈皇帝六》。

2《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八,紹興三年九月。

3《大金國志·屯田》。

4《大金圉惠·熙宗孝成皇帝四》。

5據三上次男研究應為正隆元年(1156年),見金啟孮譯:《金代女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178~183頁。

6《三朝北盟會編》卷九八,靖康中帙七十三。

7《三朝北盟會編》卷九九,靖康中帙七十四。

8《三朝北盟會編》卷九九,靖康中帙七十四。

9《三朝北盟會編》於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金大定元年,1161年)下載此文,估計此文成於大定前後。

10《金史》卷46《食貨志》。

1《金虜圖經》載「:今日屯田之處,大名府路、山東東西兩路、河北東西路、南京路、河南路、關西路四路皆有之,約一百三十餘千戶,每千戶止三百人,多不過五百。」《大金國志·屯田》所載略同,惟缺「多不過五百」一語。依此計算,當時遷入中原的屯田人戶不過五六萬人。此估計與《大金國志·熙宗孝成皇帝四》說屯田戶「自燕山之南,淮、隴之北,皆有之,多至六萬人」大體相同。但依據《金史·食貨志》所載大定二十三的猛安謀克和戶口數字,平均每猛安的正口(女真人及契丹人、奚人)23830餘口,大大超過張棣所說的「每千戶止三百人,多不過五百人」之數。一般說來,《金史·食貨志》戶口記載比較可靠。此注轉引自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134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漢族通史 第2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9.第三節漢族在華北的形成和發展(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