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香煙與香煙畫片(3)

20.香煙與香煙畫片(3)

三四十年代,國人吸煙,都習慣吸英國式香煙,好的是弗吉尼亞煙葉製造,國產煙葉多用風陽(安徽)、許昌(河南)、黃岡(湖北)、南雄(廣東)、均州(河南禹縣)等地所產。***「七?七」事變前,幾乎極少人吸美國煙,如「駱駝」、「吉士」等牌子。美國煙的流行是抗戰勝利后才開始的。這時早已沒有香煙畫片了。

香煙畫片

諸多商標的香煙,除去開煙廠的老闆而外,要許許多多從業人員。這中間管理人員、生產工人、運輸、銷售等不要說了,而且還要好的印刷廠、印刷工人,更重要的是美術設計人員。漂亮的煙盒要美術設計,廣告要設計,要畫師畫時裝仕女畫。為「美麗牌」畫廣告的謝之光,就是一時著名的專畫香煙廣告的畫家。還有不少專門給香煙畫片作畫稿的不知名畫師,這些畫片最為兒童、小學、初中的學生喜愛,因而這些不知名的畫師也可以說是早期的「兒童讀物畫家」。因為香煙是大人吸的,而煙盒裏的片卻是當年兒童最愛玩的玩具。煙盒裏的畫片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這個問題恐咱很難確切回答,但可以肯定,在清代光緒末年、宣統年間就十分普遍了。手頭的畫片資料,裏面畫的三百六十行,就全是梳辮子的。有一張上海瑞華煙公司的畫片,背面印着龍旗,這是清末大清國的國旗,現代人已很少見到了。

我開始懂得玩香煙畫片,要推回到六十七八年前,即一九三八年左右,那時我虛齡五歲,剛剛有記憶,開始懂事。家住在太原,每天家中客人不少,常常在打開煙盒吸煙時,把煙盒中的畫片順手拿給我玩,花花綠綠,雖然好玩,但我年齡還太小,太幼稚,玩玩就扔了,也不知上面的什麼?第二年冬天由省會太原回到山鄉老家,後來讀書了,同學們也有攢香煙畫片的,鄉下叫「洋片」,或叫「洋畫」。我雖然不是專一地玩這些畫片,但總也不時收集一些,一紮一紮地用線綁起來,放在書箱中。但鄉間吸香煙的少,牌子也不多。再過五六年,到了北京,當時父親已經不吸香煙了,家中也不再像鄉間一樣,準備一些待客的香煙,因而在家中收集香煙畫片,已十分困難了。但在我上學的路上,卻現了鄉間沒有的東西,一個花白頭擺小攤買賣舊畫片、舊郵票的老頭,每天放學時,總招引許多小學生、初中生圍着攤子看,這使在鄉間就愛好香煙畫片的我,一下子大開眼界了,他攤上也買、也賣,小朋友三五張、十張八張他都要,兩三個、十來個銅元的生意。買的價錢稍有高低,但賣的價錢相差就懸殊了。因為成套的香煙畫片,如《水滸》、《三國》、《封神演義》等人物,煙廠裝盒子時,並不平均,有的人物特別多,有的特別少,要配成一套,如《水滸》,一百零八將,常常配到一百零幾了,獨缺三五張,十分難找,這樣,這兒張稀少的就特別值錢了。當年「大聯珠」牌香煙中的畫片攢成全套的,可以換一部自行車,但熟悉的小朋友中卻沒有一個人能攢成全套的,但這個誘惑和幻想也一直在吸引著每一個玩香煙畫片的幼稚的心。我是鄉下孩子初到北京,對於那一種獨缺哪幾張,另一種又獨缺哪兒張,聽同學們和那小販老人講說起來,津津有味,如數家珍,但我常常是茫然的。在這小攤上,人少的時候,老人也給我看過黃邊整套《水滸》、《紅樓夢》人物。我對一個個彩色小人,各種古裝,並不十分感興趣。我在鄉下家中,玩得最多的是哈德門香煙中的戲文畫片,什麼《三娘教子》、《南天門》、《武家坡》、《回荊州》等戲劇人物,鄉下一年幾次唱,因此很熟,也感興趣。印象中有兩張獨特的印刷最精美,好像是薛仁貴、陸文龍,四周有金線花邊,印刷的紙也好。家中每隔個把月就買一大盒香煙「五十小盒」,如現在皮鞋盒大小,來人多時,一天就能得到兩三張畫片,但重複的多,而且始終不知這套戲劇畫片一共有多少張。當時香煙一般都是十支裝的,二十支大盒很少,大盒中放有大畫片,十分難得。我記不清是哪裏得到的,有十幾張印刷精美的風景大函片,是近似照相的西洋畫,水邊橋的倒影、樹的倒影都十分清楚,我十分喜愛這些畫片,常常一個人拿出來玩,夢想着山鄉外面的世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將進酒夢如煙(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將進酒夢如煙(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0.香煙與香煙畫片(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