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講 一言難盡話魏徵(3)

3.第十講 一言難盡話魏徵(3)

說到這裏您可能要說:於老師你心理太陰暗了,照你這樣說貞觀之治不是演戲嗎?還是那句話,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只看其心理動機,更要看其行為的客觀效果。唐太宗和魏徵是出於什麼心理並不重要,關鍵就在於他們的行為客觀效果就是促進了貞觀之治。這就是好的,說明唐太宗和魏徵是知恥的人,有過失就知道改進,這總比那些真正的昏君佞臣強吧,那些人沒有廉恥還渾然不覺,甚至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那麼,有那麼多臣下,唐太宗為啥就看中魏徵能成為一個「直臣」呢?可能是魏徵剛剛歸順他時的一件事觸動了他。當時魏徵被派到河北去「安輯」,也就是說去安撫,為何要安撫河北呢?估計是因為當年在平定劉黑闥叛亂的時候,太子李建成很多部下戰後留在這兒鎮守,所以玄武門事變后要安撫他們。結果魏徵走在路上遇到兩個太子的親信被官府押解著送往長安,魏徵說事變后已經有命令,所有的太子黨、齊王黨都不追究,現在卻把這兩人押往長安,那咱們去河北安撫還有什麼用?他說:「今若釋遣思行,不問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舊唐書·魏徵傳》)現在要是釋放了這兩人,不要追究他們的罪過,那麼河北地區就會被感動,再遠的地方也會被收服。最後果然釋放了此二人,在河北地區起到了良好的效應。這件事被太宗知道了,他覺得這個魏徵可以啊,剛剛投降到我這邊就敢提意見,而且還很中肯,所以他就開始特別關注魏徵,魏徵也開始更加兢兢業業。史籍記載說:「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舊唐書·魏徵傳》)要不怎麼說兩人是一拍即合呢?

從此以後,太宗和魏徵就一個奔著明君、一個奔著直臣而去,兩人聯袂塑造了中國古代史上君臣關係的典範。正如魏徵自己所說的:「陛下開臣使,故臣得盡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數犯顏色乎!」(《資治通鑒》卷一九四)是您鼓勵我說話,所以我忠直,假如您是個拒諫之人,我怎麼敢呢?在史籍中魏徵的諫非常多,其中絕大多數都被太宗所接受。綜合一下,我覺得魏徵的諫中透露了如下的思想特點。

第一,難。什麼難?守成難。開國初期的君主一般都經歷過血雨腥風的戰爭,總覺得這世界上還有比打仗更難的事嗎?陸賈告訴漢高祖有,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魏徵告訴唐太宗有,那就是守成。太宗曾經問大家:「創業與守成孰難?」(《資治通鑒》卷一九五)房玄齡回答說國家草創的時候,群雄逐鹿,然後稱霸天下,當然是創業難。魏徵則回答在艱難中得天下,在驕奢淫逸中失天下,所以守成難。太宗笑着說:「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徵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資治通鑒》卷一九五)房玄齡是和我一起打天下的,知道創業難。魏徵是和我一起治天下的,害怕我驕傲自滿,所以告訴我守成難。魏徵告訴太宗的這個難字,就是提醒他不能滿足於現狀,要謹慎治理國家,要知道治理國家的複雜性。他告訴太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貞觀政要》)。要知道民意不可違,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極度危險的事。

第二,靜。有時靜不代表不作為,靜是力量,靜是靜觀其變,靜是一種自信。太宗剛剛即位時的唐朝,國力相當地弱,遠沒有隋朝強盛,人民生活水平也好,經濟展也好,人民負擔也好,人口狀況也好,都不容樂觀,整個國家一以蔽之還是比較凋敝的。在這種況下魏徵提出治理國家重在一個靜字,正如老子所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第六十章),此時的靜意味着不胡鬧,不亂折騰,敬惜民力,表面上看這個國家的外貌也許改進很慢,可是老百姓人心安定,這比什麼都重要。魏徵曾經在唐太宗面前直不諱地指出,您別做夢了,您的國力和隋朝沒法比,他列舉了軍隊數量、國庫資產、人口數字,然後說:「度長計大,曾何等級?」(《舊唐書·魏徵傳》)咱們跟隋朝比,不成比例啊,但是緊跟着他又指出:「然隋氏以富強而喪敗,動之也;我以貧寡而安寧,靜之也。《舊唐書·魏徵傳》)他們強,於是他們瞎胡鬧,大興土木,伐高麗,生活驕奢淫逸,所以很快就崩潰;我們弱,可是我們不折騰,不胡鬧,所以我們很安定,因此靜比動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英雄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唐英雄傳
上一章下一章

3.第十講 一言難盡話魏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