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17)

52.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17)

儘管與悲觀論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繫,但意志第一學說確實比悲觀論更重要。在叔本華之後,很多主張這種學說的人甚至從中提取到了樂觀論的基礎。後來,意志第一學說在哲學界盛行,竟然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意志的地位上升多少,知識的地位就相應地下降多少。以我之見,這是哲學氣質在我們這個時代起的最明顯的變化,叔本華是第一個以純粹的形式宣布這一變化的人。就憑這一點貢獻,儘管他的哲學有互相矛盾和浮淺粗簡的缺點,但在歷史進程中還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階段。

第25章尼采

尼采(1844—1900年)認為自己是叔本華的後繼者,其實,在許多地方他都超過了叔本華,尤其是在思想的連貫性和條理性方面。

由於父親是新教牧師,因此尼採在教養方面極具宗教特色。在大學期間,尼採在古典語學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因此在還沒有取得學位之時,就接受了巴塞爾大學的邀請擔任語學的教授。這是1869年的事,那時他才25歲。後來,由於健康原因,尼採在1879年被迫辭職。辭職之後的尼采先後居住在瑞士和義大利。1888年,他精神失常了,直到死時都沒有治癒。尼采雖然是哲學教授,但卻不算是學院哲學家,而是文藝性哲學家。儘管尼採在本體論和認識論領域沒有創造任何全新的理論,但因為在倫理學方面的重要作用,他在哲學領域還是有很重要地位的。

尼采另一個很重要的身份是歷史批評家,而且非常敏銳。意志在尼採的哲學體系里,不但在形而上學方面佔有要地位,在倫理方面也佔有要地位。

起初,他對瓦格納懷有高度的景仰之,但沒敬仰多久,他就跟瓦格納生了爭論。爭論的焦點是瓦格納的著作《帕西法爾》。尼采認為,《帕西法爾》的基督教氣味太重,抗拒信念的精神也太強烈,這是不好的。在學術爭論結束之後,尼采又對瓦格納進行了人身和人格攻擊,他甚至指責說瓦格納是猶太人。不過,儘管看上去他和瓦格納的分歧很大,但在實際上,他的一般看法與瓦格納的著作《尼伯龍根的指環》所表達的精神依然很相像。

尼采認為自己不是浪漫主義者,他認為,他的看法儘管忽略了俄耳甫斯教義的成分,但也應該屬於希臘哲學。他佩服畢達哥拉斯之外的所有蘇格拉底以前的哲學家。在思想的親緣關係上,他與赫拉克利特很密切。他所謂的「高貴者」非常像亞里士多德說的「雅量者」,但是,在大體上,他認為蘇格拉底之後的希臘哲學家們都比不了他們的前輩。然而,他對蘇格拉底也有不滿,他不能接受蘇格拉底的卑賤出身,因此稱他為「平民」,指責他以民主的道德偏見敗壞雅典的貴族青年。在尼采那裡,柏拉圖也好不到哪裡去,他被譴責是因為熱衷於教化別人。然而,更令柏拉圖難堪的是,尼采似乎不是很樂意譴責他,最多只是把他說成「了不起的卡留斯特羅」。

儘管尼采批評浪漫主義者,但他的觀點有許多倒是從浪漫主義者那裡繼承來的。與拜倫的觀點一樣,尼採的觀點也屬於貴族的無政府主義見解範疇。在這方面,他打算能兼有這兩組價值:一是對無、戰爭和貴族的高傲等品質的喜愛;二是對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等知識的無限喜愛。儘管馬基雅維利和尼採在一些方面差別很大,但一般認為,拿尼采跟馬基雅維利對比是一件合理的事。馬基雅維利的著作《君主論》里體現的政治哲學和尼採的政治哲學很相似,都是已經詳細的完成並能在很多方面應用的哲學。尼采和馬基雅維利的區別表現在,在持有講求權力、一心反基督教的倫理觀方面,尼采要比馬基雅維利更坦誠和直接。

對各派宗教和哲學的批評,都是尼採在受了倫理方面的動機的主使之後作出的。他認為,在少數貴族身上才有一種很特別的氣質,並因此對這些氣質加以讚美。在他看來,大部分人的存在,是為了體現極少數優秀分子的優秀和優越,因此,這大部分人是沒有權利要求幸福和福利的。因為抱有這種見解,當尼采提到普通人時,總是習慣性地用「粗製濫造」來形容他們。因此,即使看到了普通人受苦受難的生活,尼采也不會報以同,因為他覺得,如果他們的苦難對產生偉人是必需的,那麼他們就理所當然地要受苦受難,這是沒有商量的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方哲學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西方哲學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2.第二篇從盧梭到現代(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