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問新晉商(代序)(3)

3.五問新晉商(代序)(3)

五、文化產業何時興?

山西有兩棵搖錢樹,一棵是煤炭,另一棵是文化。***這兩種資源優勢,連很多普通百姓都清楚。可是,一棵長得粗壯肥碩,另一棵卻先天不足。新晉商的崛起,以及他們的種種不義,引起了全國上下對昔日晉商的懷戀。

影視界這幾年連續熱播的晉商題材劇《白銀谷》、《龍票》、《喬家大院》等等最能說明這個問題。山西的學者、官員和普通百姓,儘管對新晉商有諸多意見,可是在文化產業開上,一直對新晉商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夠利用手中的資金優勢,開文化產業,轉變山西單一的經濟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再造一個天藍水清、魅力四射的新山西。可是,除了個別煤老闆有所舉措之外,大部分新晉商一直徘徊在文化產業的大門外,沒有充當投資者的角色,一直在充當一個普通的看客。

晉商題材火爆,新晉商又不願意投入,山西文化人無所作為。而外地的文化人卻利用這個機會,開始像煤炭私挖濫采一樣,對山西的文化資源進行毫無顧忌的開採。就拿當下流行的幾部晉商大戲來說,都存在嚴重的歷史問題,甚至為了劇需要,對晉商資源進行不恰當的包裝和編造。

比如,在歷史上,不準納妾是晉商家族的基本規範,可每一部大戲都在晉商妻妾成群上大做文章。《白銀谷》涉及公公與兒媳婦間的感故事;《龍票》講的是一個晉商子弟和四個女人糾纏不清的故事;《喬家大院》最大的硬傷是,成就喬家基業的人,不是喬致庸本人,而是他的兩個女人。起家的時候,為了扭轉局面,拋棄舊愛,找到有錢的新歡;擴張的時候,又是昨日的舊愛,後來變成寡婦的女人出資相助。每到轉折關頭,作為主角的喬致庸,就不知所措,變得暴跳如雷,而作為配角的兩個女人,卻變成了主角,又有謀略又有辦法,最後是兩個女人成就了晉商,這種邏輯讓人覺得極其荒謬。歷史上的晉商,是自己成就了自己,最看不起的人,就是小兒而無能、自賣本身。現在,對山西之外不了解晉商文化的投資者來說,古老的晉商優質資源,並沒有被反映出來。

這樣的電視劇,在全國接連上演以後,不利於晉商形象。假如,新晉商能夠把手中的資金拿出來,與山西的文化人相結合,真正把昨天晉商的本質和精神展示出來,不僅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回報,而且能夠還歷史的本來面目,何樂而不為呢?!

山西的文化產業,需要新晉商的支持。有責任感的新晉商,也需要通過文化產業,改變父老鄉親對他們的認識。沒有文化的商人,充其量是光着泥腳板還沒來得及穿襪子就蹬上皮鞋四處遊盪的暴戶,這樣的土豹子,即使能用金錢買來諸多政府頭銜,卻買不來尊嚴和父老鄉親的敬重。

王進

2009年3月6日於北京集古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山西煤老闆(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山西煤老闆(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3.五問新晉商(代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