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誠實是智謀的基本條件(4)

48.誠實是智謀的基本條件(4)

黑格爾一生著述頗豐,在其生前正式出版的作品有《精神現象學》《邏輯學》《哲學科學全書綱要》和《法哲學原理》,後人又根據其講義、筆記和學生的聽課筆記整理出版了《哲學史講演錄》《歷史哲學》和《美學》等。

◎所謂的時間無非是一種幻覺

和之前所有具有形而上學觀念的哲學家相比,黑格爾有以下兩點不同,先是強調邏輯。在黑格爾看來,「實在」的本性是可以推衍出來的,唯一考慮的前提就是不能自相矛盾;其次就是他有自己獨特的「辯證法」的思想。

黑格爾最重要的著作是兩部《邏輯學》,在他看來,邏輯和形而上學沒有什麼區別。他的觀點是,假如你把任何一個普遍通用的謂語都看成在限定「實在」這個全體,那產生的結果就會是自相矛盾的。沒有邊界的限定,任何一個東西都不可能是球狀的,除非這個東西的外部還有別的東西存在——這也就意味有邊界的可能。由此,當我們把整個宇宙假設為球狀時,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陳述。

在黑格爾看來,過程對認識事物的結果是必不可少的。在辯證法中,事物展到后一個階段,其實融合了前面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不會消失,不會被完全取代,而是會作為整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存在。辯證法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必需的,不可跨越的,否則我們就不可能認識到真理。

在他看來,最好的思維可以讓思想四通八達、來去無礙。真和假不是直接的對立物,任何一個事物都不完全是假的,而我們能認識的事物也不一定就是真的。顯然,絕對真理是不能把它簡單地局限在孤立的知識之上的。

黑格爾哲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特色,這也是他與柏拉圖和普羅提諾或者斯賓諾莎等人的區別所在。他認為最終是沒有時間性的,所謂的時間無非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是因為我們沒能力看到「全部」而產生的,但時間在進程上卻與純粹的邏輯辯證法有很密切的關係。全部的世界歷史實際上就是在不同範疇的進程中實現的。

按照他的見解,從倫理和邏輯兩方面來看,時間都要經歷一個從不太完善到較為完善的過程。事實上,這兩個方面的意義在黑格爾那裏是無法區分的。因為,邏輯之所以擁有完善的特性就在於,它是一個嚴密的整體,沒有外在於這個整體的獨立部分。它的邊緣是確定無疑的。好比人體或者理性精神一樣,它是一個有機體,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獨立的,又互相依存,且都指向同一個單一的目標。倫理的完善性也就在於此……

◎國家是一個理性的存在

關於國家的哲學思想,黑格爾在《歷史哲學》和《法哲學原理》中有集中的闡述。他在闡釋自己獨特的自由觀的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在政治哲學上的傾向性。

黑格爾的政治哲學極力推崇國家的重要性,尤其強調民族的重要性。在《法哲學原理》中,他是這樣論述的:國家是一個理性的存在,它是自在的,不僅僅是為個體的利益而存在的。個體可以是國家的組成部分,也可以不是國家的組成部分。但國家和個人之間的關係卻並非如此簡單。國家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精神」,並沒有確切的實在性,因而,在理性上國家是一個無限的存在。個體僅僅作為國家的成員,才有自己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倫理性。國家存在的目的就在於促使個體和這種精神的結合。可能會有壞的國家——這個現實必須得承認——但這種國家只是一個存在而已。

黑格爾對國家的定位和奧古斯丁及其追隨者們為教會的定位是大體相同的,不過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舊教傳統,在定位上比黑格爾更合理些。

一個民族在特定的狀態下,似乎總是無法恰當地避免戰爭,可是黑格爾還是反對創設諸如世界政府之類的機構以阻止此類事的生。在他看來,時不時地生戰爭倒還是件大好事。因為戰爭狀態有助於我們認真地對待這個世界以及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財物——它們是那麼的虛無,竟然毫無益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大哲學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北大哲學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8.誠實是智謀的基本條件(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