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多情未必不豪傑(15)

140.多情未必不豪傑(15)

1949年,是人民解放戰爭決勝的一年。這年元旦,蔣介石出和談聲明,21日即宣佈「引退」,由李宗仁代理總統,實際上是蔣介石在幕後指揮。1月14日,《**中央**主席關於時局的聲明》表,批駁了蔣介石的求和聲明,並提出了八項求和條件。在大軍壓境的況下,李宗仁同意以**提出的八條為基礎舉行和平談判。

在組織國民黨的談判代表團時,李宗仁打電話找到了曾任國民黨軍令部次長、國防部參謀次長等職,1948年秋辭職回到長沙的劉斐,要他充任國民黨的談判代表。於是,劉斐便和張治中、邵力子、章士釗、黃紹竑等於1949年4月1日到達北平,與以周恩來為的**代表舉行和平談判。

經過半個月的談判,雙方達成《國內和平協定》。4月中旬的一天,**在中南海接見國民黨談判代表中屬於桂系的劉斐和黃紹竑。這是一個晴朗的春日,風清氣爽,但劉斐的心卻怎麼也難以排除那幾分忐忑不安之感,因為這畢竟是一位國民黨的將領去見**的領袖啊!

到了**住地,剛下車。**便迎了上來,和他們熱握手、問候。這直觀的第一印象,使劉斐對**頓生了幾分敬意。**問劉斐:「你是湖南人吧?」

「是,我是醴陵人。和主席是鄰縣老鄉。」

**用濃重的湖南口音高興地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哩!」

聽了**的話語,劉斐的緊張心緩和了許多。他對**說:「蔣介石打不下去了,讓李宗仁來搞和談,人民要休養生息,和平是大勢所趨。」

**習慣地打着手勢講道:「人民的要求,我們最了解。我們**是主張和平的否則也不會請你們來。我們是不願意打仗的,動內戰的是蔣介石為頭子的國民黨反動派嘛!只要李宗仁誠心和談,我們是歡迎的。」

在國民黨的派系裏,劉斐雖屬桂系,但他多年與湘派的程潛私交甚厚。在他辭去國防部參謀次長回到長沙后,與程潛往來更多了。程潛能把陳明仁由武漢調回長沙,還多虧劉斐從中周旋,才通過了白崇禧這一關。那時,劉斐一方面看到國民黨蔣介石必然失敗的下場,同時又受到程潛的影響,也就萌生了投靠**以求出路之意。當然,他也和國民黨其他要員一樣,對於決定後半生命運的舉動,是慎之又慎的,所以儘管有走向光明之意,但真的要做了,卻又顧慮重重。在北京談判期間,劉斐確實是自相矛盾的。在談判桌上,他是國民黨的代表,總要為國民黨爭得一點好處,但離開談判桌,卻又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歸宿,回南京?還是留在北平?這使他的思想鬥爭激烈得難以承受,對前途感到茫然無著。

**留他們一起吃頓飯,邊吃邊談。當談到個人愛好時,劉斐靈機一動,便想把自己的疑慮用說笑的方式說給**,並探察**的態度。

劉斐有些拘謹地問**:「你會打麻將嗎?」

**隨口答道:「曉得些,曉得些。」

劉斐接着問:「你愛打清一色呢?還是喜歡打平和?」

**立刻明白了提出這個問題的用意,笑得差點把飯噴出來,立即回答道:「平和,平和,還是平和好,只要和了就行了。」

一語雙關,點破迷津。

劉斐滿意地大笑起來。他佩服**思維敏捷,同時又感激**那寓意深長的回答解除了他的許多顧慮,從而堅定了他向**靠攏的決心,於是,立刻說道:「平和好,那麼還有我一份。」

由於國民黨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上簽字,和談破裂。劉斐下定決心,留在了北平。

「打麻將這裏邊有辯證法」

新中國成立后后,**在工作之餘,也偶爾打打麻將,可是有時正打在興頭上,他卻忽然站起來向大家告退。開始時大家不明白生了什麼問題,次數多了,便現了秘密。

原來,**打麻將既是為了換換腦筋,也是為了清理一下自己思考某個問題的思路。凡是在他站起不打時,就是他在思想上弄清或現一個正在考慮的關鍵問題,故而急忙起身,趕到辦公桌前繼續緊張工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的情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澤東的情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40.多情未必不豪傑(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