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多情未必不豪傑(8)

133.多情未必不豪傑(8)

隔天,**對梅白談了他的看法:「文化要交流,國際之間要交流。***黃梅採茶戲展到現代黃梅戲,是一個進步和交流的結果。你們黃梅人還是演自己的土戲好。昨天夜晚的那幾個節目的共同特點,是鄉土風味,很感人。起先,我要你翻譯,以後,我也成了『黃梅佬』了。你們的採茶戲跟湖南的花鼓戲一樣,使本地人有親切感,喜聞樂見,是自然的。我這個湖南人,對你們黃梅的這個戲,也有親切感。藝術也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藝術要有民族特色、鄉土氣味……不能隨便說什麼『色』,我說只要是勞動人民的本色……」

第二年,1959年7月10日,梅白隨王任重陪**從廬山到九江下水,游過了黃梅縣的小池快到費家灣時,**上了登陸艇,問梅白:「這裏離你的家鄉多遠?」梅白說,還有十五里。**又興緻勃勃地談起黃梅戲,饒有風趣地說:「於老四、張二女現在該行時了吧?」接着指出:「這一對人,以字行,留姓不留名,可見這是一對勞動者。要不張二女怎麼『推車』呢?」瞧!「原始的」黃梅戲給**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嚴鳳英的「七仙女」成了人人皆知的故事

在「大躍進」的年代裏,**在張治中和羅瑞卿的陪同下第一次到安徽。一天,省委招待**一行着黃梅戲《打金枝》。嚴鳳英扮演皇帝的女兒金枝。

這齣戲講的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兒子一身傲氣,闖入宮中,打碎「禁燈」,又打金枝玉葉,闖下殺身之禍,急得郭子儀捆綁了自己和兒子,赴皇帝面前請罪。皇帝不僅沒問罪,反而十分寬容,還批評自己的女兒,又批評皇后對女兒的偏心。**看得輕鬆、愉快、十分愜意,看后說:「歷代開國皇帝,從不殺有功之臣。」

**還饒有興緻地問省委有關負責人:「湖北有個黃梅縣,為什麼黃梅戲出在安徽?」省委同志說:「黃梅縣與安徽宿松縣交界,舊社會可能黃梅縣災民逃到安徽,他們既唱黃梅調,又吸收了安慶的地方民歌,形成了現在的風格,成了黃梅調。」**又問:「嚴鳳英祖籍是湖北人嗎?」省委同志介紹說:「她是安慶桐城縣人。」**一邊頻頻點頭,一邊高度評價嚴鳳英的做唱和地方戲曲,他說:「我喜歡家鄉湖南花鼓戲,黃梅戲更好聽。嚴鳳英是個出色的演員,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國人人皆知的故事。你們要知道,全國老百姓誰不知道梅蘭芳?」

「……國率而和者數千人」

一次,**聽了蔣桂英演唱的民歌,說有荊楚特色。他最喜歡有關小女婿的那一,對「一小」這個詞尤感興趣。他說如果翻成北方話的「小不點兒」或者普通話的「一點點」,就沒有荊楚特色了。**對現代歌劇《洪湖赤衛隊》也有這樣的看法:這個歌劇之所以受歡迎,而且流傳開了,主要的是歌劇的主旋律有荊楚特色,有「下里巴人」的特點,所以「國率而和者數千人。」

**看戲的時候,是一個熱、恬靜而又親切的凡人,但在評論戲的時候,又的確是一個修養極深,造詣頗高並極具影響力的偉人。**看戲不僅局限於消遣,更多的是以領袖的典範和威望來保護和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的藝術文化。

地方戲和民歌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藝術淵源,許多劇目能夠流傳至今並得到展,與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分不開的,但是它更與領袖人物的關心和鼓勵密切相關。

看戲也是工作

**不僅喜歡自己唱戲、看戲,而且還經常把戲里的人物、節和演員介紹給身邊的工作人員,一方面增加他們的文化素養,另一方面對他們曉之以理,起到說服教育的作用。這不僅體現了**治國的雄才大略,也體現了一代領袖對新中國藝術家的關心和鼓舞。

如果說**在延安、西柏坡等處看戲主要是為休息、藝術欣賞或娛樂的話,那麼,對於成為執政黨領袖的**來說,建國后的看戲已遠遠超出了藝術欣賞的範圍,這其中包含了更多的政治因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毛澤東的情趣(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毛澤東的情趣(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33.多情未必不豪傑(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