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史記觀止列傳(6)

119.史記觀止列傳(6)

《衛康叔世家》:「余讀世家。***」

《伯夷列傳》:「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

《管晏列傳》:「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

《司馬穰苴列傳》:「余讀《司馬兵法》。」

《孫吳列傳》:「《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

《仲尼弟子列傳》:「悉取《論語》弟子問並次為篇。」

《孟子荀卿列傳》:「余讀孟子書。……自如孟子至於吁子,世多有其書。」

《商君列傳》:「余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

《屈原賈生列傳》:「余嘗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

《酈生陸賈列傳》:「余讀陸生《新語》書。」

《儒林列傳》:「余讀功令。」

大抵除班彪所舉五書外,史公所采主要材料:(一)六藝,(二)秦史記,(三)牒記(或即《世本》),(四)諸子著書現存者,(五)功令官書,(六)方士。而秦火后「諸侯史記」之湮滅,則史公最感苦痛者也。

史公史料,多就地採訪,觀前條所列遊蹤可見。各篇中尚有明著其所親見聞者如下:

《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

《趙世家》:「吾聞馮王孫。」

《魏世家》:「吾適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

《淮陰侯列傳》:「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

《樊酈滕灌列傳》:「余與他廣通,為高祖功臣之興時若此雲。」

《張釋之馮唐列傳》:「唐子遂與余善。」

《韓長孺列傳》:「余與壺遂定律歷,觀韓長孺之義。」

《李將軍列傳》:「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

《衛將軍驃騎列傳》:「蘇建語余曰。」

《遊俠列傳》:「吾觀郭解,狀貌不如中人。」

凡此皆《史記》資料多取諸載籍以外之證也。

《史記》著述之旨趣

《史記》自是中國第一部史書,但吾儕最當注意者,「為作史而作史」。不過近世史學家之觀念,從前史家作史,大率別有一「超史的」目的,而借史事為其手段。此在各國舊史皆然,而中國為尤甚也。孔子所作《春秋》,表面上像一部二百四十年的史,然其中實孕含無數「微大義」,故後世學者不謂之史而謂之經。司馬遷實當時春秋家大師董仲舒之受業弟子,其作《史記》蓋竊比《春秋》,故其《自序》引仲舒所述孔子之曰:「我欲載之空,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其意若曰:吾本有種種理想,將以覺民而救世,但憑空議論,難以警切,不如借現成的歷史上事實做個題目,使讀者更為親切有味雲爾。《春秋》旨趣既如此,則竊比《春秋》之《史記》可知。故遷《報任安書》云:「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自序》亦云:「略以拾遺補蓺,成一家之,厥協六經異傳,整齊百家雜語。藏諸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由此觀之,其著書最大目的,乃在表司馬氏「一家之」,與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質正同。不過其「一家之」,乃借史的形式以表耳。故僅以近世史的觀念讀《史記》,非能知《史記》者也。

《史記》之史的價值

史家惟一職務,即在「整齊其世傳」。「整齊」即史家之創作也。能否「整齊」,則視乎其人之學識及天才。太史公知整齊之必要,又知所以整齊,又能使其整齊理想實現,故太史公為史界第一創作家也。

《史記》創造之要點,以余所見者如下:一、以人物為中心。二、歷史之整個的觀念。此二項就理想方面論。三、組織之複雜及其聯絡。四、敘列之扼要而美妙。此二項就技術方面論。

《史記》成書年代及後人補續竄亂之部分

現存古書,十有九非本來面目,非加一番別擇整理工夫而貿然輕信,殊足以誤人。然別擇整理之難,殆未有甚於《史記》者。今欲從事研究,蓋有先決問題二:一為《史記》是否已成書之問題;二為史記記事最終年限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記觀止(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史記觀止(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19.史記觀止列傳(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