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十一章保安族的重要文獻(4)

123.第十一章保安族的重要文獻(4)

1863年(清同治二年)

居住在隆務河兩岸的尕撒爾的保安人在保安城和下庄(撒爾塔)的保安人遷走後,感到孤單。在徵得大河家回族上層人士同意的況下,頭人馬牙拉、馬三高、馬六十等率領尕撒爾的保安人在土族哈倉那卡部落的護送下,捨棄家園,沿黃河遷至大河家,在大墩居住下來。

1864年(清同治三年)

正月河州回回人、東鄉人、撒拉人聯合反清,圍攻河州城,隨後波及循化一帶,為避動亂,循化的保安人沿黃河南岸東行,過積石關,全部遷到相對安定的積石關大河家地區,住到與大墩相鄰的梅坡、甘河灘一帶。大墩、梅坡、甘河灘沿習稱為「保安三庄」。

三月河州回回人、東鄉人和撒拉人等反清大軍推大河家中心寺阿訇馬占鰲(回族)為統帥,在馬占鰲指揮下攻克河州城。保安人參加了臨夏各族人民的反清鬥爭。

1866年(清同治五年)

河州大旱,斗麥千錢,人相食,餓殍載道,西鄉亦然,部分保安人外流。

1882年(清光緒八年)

蘭州府、河州總鎮、西寧循化廳聯合在積石關立「積石關禁伐林木告示碑」,以解決循化撒拉人與大河家保安人在積石山砍伐柴木中生的糾紛。

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

陝甘總督左宗棠飭蘭州巡撫在積石關立「革除關弊告示碑」,糾正以往過關收費的弊端,以此保護保安人的往來生產與經商。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

撒拉人反清入積石關門,保安人進行勸阻,保護當地漢族免遭無辜殺戳。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

董福祥、馬安良等以「勾結撒拉造反」為名,在保安地區無故鎮壓保安群眾,石塬村等漢民群起具結保證,以理力爭保安人與撒拉事件無關,保護了保安人。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

保安人參加馬福祿統領的甘肅軍隊抗擊「八國聯軍」戰鬥,在北京正陽門之戰中,保安族將士馬尕豆、馬邦吾等10人為國捐軀。

1911年(清宣統三年)

七月馬安良出資建成大河家清真大寺,保安人多在該寺禮拜。

1915年

積石山縣劉集高趙家村保安人馬伊海牙(道號阿讚美堅讚美)始創高趙家門宦,屬伊斯蘭教戛德忍耶學派,信徒主要有保安人、撒拉人。

1928年

4月30日國民黨26師師長、涼州鎮守使馬廷識襄派軍隊包圍保安人村莊高趙家和甘河灘,拘捕高趙家門宦創始人馬伊海牙等15人,逼其放棄高趙家門宦,因拒絕不從,馬伊海牙等4人被害,馬伊海牙時年42歲。馬伊海牙的好友和傳教助手王阿布都繼任高趙家門宦的第二任傳教人。

6月保安族商隊「藏客」馬三十六、馬全成、馬胡錄等10多人第一次經西藏去印度經商。

7月在保安人聚居的梅坡村建甘梅小學。

1930年

3月高趙李家村的保安人進行反抗「八大家」地主霸佔水渠的鬥爭,取得勝利。

1943年

9月大墩村的保安人不畏強暴進行了反抗「八大家」強佔林地的鬥爭。

1947年

甘河灘村保安農民進行反抗「八大家」地主破壞水渠的鬥爭。

1949年

2月大河家保安三庄人民為抗繳兵馬稅,同國民黨馬步芳軍隊進行鬥爭。

8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62軍進駐大河家,保安人聚居區得到解放。解放軍尊重保安人民的風俗習慣,幫百姓幹活,秋毫無犯。解放軍王震兵團集結大河家時,大墩村保安族青年馬正雲,甘河灘村保安族青年馬如麒、馬福元、馬如麟、馬雲山等幫助解放軍收麵粉、尋船隻、扎羊皮筏、作嚮導,支援解放軍過黃河,挺進青海。

1949年

10月10日大河家地區的保安族人民推選出本民族的15名代表,參加了和平區(大河家地區)的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會上成立了區人民政府。保安三庄和回族、漢族、撒拉族雜居的大河家、四堡子等村,聯合成立了大河家鄉人民政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保安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保安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23.第十一章保安族的重要文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