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些狂妄

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些狂妄

陳海松來到張掖,中央領導們已經考察了十幾天,根本不需要他再多解釋什麼,這些總結了歷史教訓的政策措施的初衷、作用、效果、意義都已經被有着崇高理想、渴望着革命事業飛速發展的領袖們所接受,需要的只是進行系統的歸納和理論的完善。

這裏是他的第一塊試驗田,傾注了巨大心血和無限希望,終於讓有激情缺方法的領導們明白了中國的富強、民族的振興絕不是換個統治者、統治集團、統治階級那麼簡單,需要煥發起全民族的進取心創造力,需要生產力的極大發展,需要社會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需要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工業化的快速增長,需要民主法制的深入普及。

他簡略地介紹了出訪蘇聯、歐美取得的政治、軍事、經貿等方面的突破,客觀分析了歐洲即將展開的帝國主義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戰爭的起因、可能的進程和最終的結果,提出了中國將受到的影響、所處的地位以及利用帝國主義戰爭可以爭取到的實際利益、當做的準備。

在他看來,一戰以來許多深刻矛盾沒有解決,工業化的發展又讓新老帝國主義爭奪資源、法西斯要求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英法為代表的殖民主義者採取綏靖主義政策試圖禍水東引縱容法西斯國家向外擴張,力量對比之下法西斯在歐洲處於上風,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他們已經做好發動更大規模侵略戰爭的準備。只剩目標的選擇。

隨着戰火點燃範圍擴大。老牌帝國主義國家英國、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將受到嚴重削弱。對殖民地的控制越來越力不從心,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運動將在戰後蓬勃興起。而新興的法西斯國家德國、日本、意大利也會招致全世界愛好和平堅持國際正義國家的圍攻遭受慘敗。美國將成為獲利最大、實力最強的資本主義世界的絕對領袖。

對外與法西斯德國關係曖昧、對內瘋狂肅反加強**統治的蘇聯不可避免地將在戰爭中遭受重大損失,遠東戰役已經暴露出這一政策的嚴重危害,而斯大林遇刺后變本加厲地清除內部敵人最終招致蒙古作戰的慘敗,他的優秀將領和忠誠士兵不是被殺就是關進了集中營。

晉綏軍區機械化軍、飛虎師里大部分教官和三分之一的技術骨幹都是以前遠東軍區的士兵,航空學院、裝甲兵學院、炮兵學院、通訊兵學院、工程兵學院、電子工程學院也有大批蘇軍技術軍官任教,可以說他的精華都到了我們的手裏,他確實失去了強大的基礎。

在面對德國法西斯的機械化兵團衝擊時他將無力抵擋。只有以空間換時間,利用惡劣的天氣和廣袤的國土艱難抵抗,而成分複雜的國民結構、嚴酷的階級統治必將導致其龐大的帝國四分五裂,實力嚴重受損,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將走向各國獨立發展的新階段。

**、張聞天等人都知道陳海松對蘇聯及其革命理論有着發自骨子裏的反感,得到數百萬蘇聯政治犯、數千台機器設備客觀上幫助了西北工業基地的建設,被認為是用糧食物資換來的,不僅沒有感激反而成了蘇聯**獨裁、摧殘民眾的有力證據,即便是斯大林給他親自授勛、出任蘇聯大使依然沒有改變他的冷漠態度,全然不在乎蘇聯黨和國家給予中國黨十八年的指導、援助。似乎巴不得蘇聯戰敗實現他的民族主義戰略企圖,不免有些絕情。

陳海松從各位領導有些慘然的表情中看出他們的不忍。他能理解這些一直以來在共產國際指導下追求**理想的革命者對蘇聯的感情,這種深深地依戀一直延續到建國以後的很長時間,其革命理論管理方式一直影響着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不能不說是有深厚思想積澱的古老中國的悲哀,反映出中國在落後時代明顯的自卑和帝國主義封鎖下的無奈。

他知道這些極端思想的不成熟帶來的後遺症,所以不希望這些現在還看不到危害的東西繼續影響革命事業的發展,深情地說:我並不反感蘇聯黨和人民,對他們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所做出的開創性探索是欽佩的,但我對他們現行的政策確實有自己的看法。

通過近距離的觀察我個人感覺蘇聯的革命的確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但在發展中存在偏差。從經濟基礎上看他遠沒有達到物質極大豐富、社會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階段,工業化的發展是以犧牲農業、手工業、輕工製造業為代價的畸形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相當低。

從社會制度上看建立了各部門各級人民委員會,但是實質上並沒有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缺乏民主和效率,基本上是服從領導意志的官僚機構。過度推行計劃經濟,放棄了市場的調節作用,從而形成了條塊分割,制約了企業的市場開發、技術創新,管理僵化。

在內部管理制度上更體現出封建農奴制度留下的**痕迹,法制廢弛,黨代表了一切,不容忍無產階級之外的階級存在,不容許馬列主義思想之外的思想存在,有產階級被無情消滅,資產階級出身的科學技術工程管理人員被強制改造,導致社會生產效率很低,我們所看到的蘇聯強大是在擴大生產規模、大量消耗資源、人力、物力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勞動群眾付出了更大的辛勞並沒有從中得到生活的改善和生命的保障,依然是艱難度日。

在對外交往中更多的表現出機會主義和沙文主義的傾向,尤其是以**運動領導者的面目出現,完全掌控各兄弟黨的具體事務。不顧實際國情和敵對階級的力量強制推行蘇聯革命經驗。搞城市暴動、搞土地革命、消滅剝削階級。讓革命力量遭受嚴重損失。

總之在我看來蘇聯確實沒有解決好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對**的理解和認識是簡單的,似乎消滅了剝削階級、完成了工業發展指標就實現了社會主義,因此導致了他們各項政策的極端、片面、恐怖。也正因為這樣使他們陷於孤立、受到詆毀、封鎖和壓制。

因此我不認為蘇聯的革命模式和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去效仿,在追求**理想上我們兩黨是一致的,但在實現**的過程中大家應該平等地去探索,可以相互借鑒,允許各黨按照本國國情採取不同的政策方法。先解決生存問題才能談到發展,有了發展才能更好的生存,才有實力去調整生產關係中各種不合理的現象,帶領人民走向社會主義。

帝國主義的戰爭擴大為中國的抗日事業和爭取民族獨立、領土完整提供了新的機遇,日本法西斯的力量會被分攤,周邊殖民主義者希望我們承擔更多的作戰任務,我們的壓力在減少,而國際的地位會上升,只要我們把握住機遇,發展自己擁有強大的實力。中國就有能力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出巨大作用,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尊重獲得巨大利益。

國民黨政府沒有這樣的思想和組織準備。為中華民族贏得尊重的任務就必然落在**肩頭,這是提高我黨我軍威望、地位的良機,也是獲得國際支持、融入國際社會的良機,我們應該堅持不懈地這樣走下去,靠強大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為國家謀取長久的和平。

蘇聯可能的挫敗肯定會帶來國際**運動的極大挫折,對大家來說從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在世界範圍內通過暴力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根本沒有認識到帝國主義勢力的強大和無產階級力量的薄弱。

按照蘇聯的模式無產階級即使掌握了國家政權也無法迅速建立起可以和帝國主義媲美的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現代社會管理制度,收穫的只能是帝國主義的仇視,被拴在蘇聯戰車上失去獨立自主的治國理念,遭到封鎖壓制、國內經濟衰退、民眾普遍貧困。

我們革命的初衷不是因為精神的需要,而是活不下去了的現實需要,領導革命的無產階級政黨就要立足於全體民眾打破社會的不公、消除封建思想的束縛、剝削階級的壓迫、帝國主義的壓榨,建設起富強自由民主的嶄新國家的共同願望來制定自己的政策。

因此中國**應該把革命的目標從建設無產階級專政國家這一單一任務轉變為建設富強民主新中國上來,深刻消除瀰漫在社會各階層各行業中的封建思想,不要把鬥爭矛頭對準地主、資本家,而是要運用我們的智慧和政策消除剝削存在的土壤,用經濟的方式轉化他們,用法律的規定限制剝削、限制貧富懸殊和社會的不公,共同消除中國的貧困、落後。

河西、河套根據地正在新民主主義理論指導下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各位領導也看了十來天,黨的絕對領導沒有變、無產階級的革命覺悟和熱情在提高,阻礙社會發展的舊制度、舊風俗、舊思想開始改變,不同階層的民眾都投入到建設和發展的事業中來,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資料,保證了部隊作戰、工業建設、民生髮展、社會穩定,黨的事業、軍隊實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個人認為比蘇聯的發展基礎更紮實、方式更溫和、方法更靈活、效果更顯著。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有能力領導中國人民以更小的代價、更小的阻力走向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時代,我們應該充滿自信地走出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拿來主義的迷途,總結自己的革命實踐創建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實踐中勇敢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這樣的認識無疑是大膽的甚至於是有些狂妄,蘇聯革命者在上個世紀就開始參加第二國際的工人運動,理論的積澱、具體的實踐有五十餘年,出了列寧、斯大林等偉大導師在他眼裏竟然是一錢不值。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只有短短的18年,至今還在接受共產國際的指導,零星分散在敵後的根據地才發展了兩年,雖然走向了快速發展可革命理論、革命實力依然薄弱,竟然提出在自己經驗的基礎上發展馬克思主義,自信是應該的是不是有些太自大了?

不過他們早已對陳海松的奇異思想見怪不怪,對他的各種做法取得的成效從反感到重視轉為讚賞,畢竟革命的願望是一致的,贏得發展的機遇、創造發展的方法是對革命的貢獻,加上**不斷地讚揚西北根據地的創造性工作,總結出一整套新民主主義的理論在黨校高級幹部中宣講,讓他們已經漸漸接受這種遠離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改良的革命理論。

張聞天有些感慨地說通過這一段的調研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張掖的發展的確不同於蘇聯,老毛說的對,衡量政策是否合理要看他的效果,要看革命事業和人民群眾從中得到了什麼,如果是發展、進步、幸福那就應該給予肯定和推廣,我在張掖感受到了百姓的擁護。

整風以來我也一直在反思,為什麼張掖、包頭能夠超出預料的快速發展,為什麼這些不同於蘇聯的政策給事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我們辛辛苦苦奮鬥的十幾年為什麼沒有取得這樣的成果?顯然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出現了問題。我們這些吃過洋麵包受過正統馬克思主義理論培養的同志從感情上跟蘇聯似乎更近一些,跟咱們中國百姓遠了些,所思所想是要符合共產國際的指示精神、符合偉大導師的規劃設計,反而很少考慮百姓的需求。

我贊同老毛的觀點,崇高的理想需要和現實的目標結合起來,把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細緻地劃分為民主革命、新民主革命、社會主義準備階段、初級階段、發展階段等不同時期來長期發展。我認為現在黨所要做的正是完成辛亥革命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務,張掖的實踐可以說是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各方面的效果是明顯的,應該加以總結推廣。

但是我不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只能算是在特殊歷史時期發展革命力量過程中的一些有效的方法,是民主革命階段行之有效的政策,不一定適用於未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需要,所以用它來發展馬克思主義是認識上的一種倒退。(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浴火重生西路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浴火重生西路軍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些狂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