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蔣先生的強硬

第六百七十四章 蔣先生的強硬

三天在許多人眼裏只是短暫的一瞬,可是在有心人的把握下可以做成許多大事。蒙古局勢在這三天裏繼續惡化,溫都爾汗已經在日本飛機的轟炸、機械化部隊的打擊下被迫放棄,兩萬多從前線潰散下來尚未完成重新編練的蘇聯軍隊再次潰散,通往烏蘭巴托的公路上到處是亂鬨哄的蘇聯軍人。被隔離在溫都爾汗的30萬工人、牧民也在新成立的人民黨中央、人民軍總部和騎兵師指揮下退進北部的肯特山脈,準備建立根據地開展長期的游擊戰爭。

佔領桑貝子的日軍沿鐵路線一路北上,停留在邊境線上耀武揚威,出動飛機對赤塔囂張地進行低空偵察,對鐵路線過往列車俯衝模擬攻擊,遠東大動脈有被切斷的危險。

而遠東邊界地區的騷擾還在繼續,更多的日軍小分隊頻繁出現在蘇聯領土上,利用森林、暗夜的掩護造成鐵路、橋樑、倉庫、小城鎮的破壞,引起濱海邊疆區極大恐慌。

而德國法西斯政府似乎知道了蘇軍的窘況,一改先前的積極態度宣佈蘇德雙邊談判技術性休會,談判代表啟程返回柏林,讓準備在巴爾幹地區做出重大讓步的蘇聯深感失望。

斯大林恨恨地把一摞電報拍在茶几上,狠吸了幾口煙斗,努力平復心中的怒火。蒙古已經成為套在蘇維埃脖子上的繩索,隨着時間的推移會越勒越緊,不解開這個繩套遠東紅軍就會被栓死、撕扯的七零八落,無法形成高機動性的攻擊兵團。有效支援西線的作戰。

他看向站在一旁的伏羅希洛夫、貝利亞、李維斯基。問道:「陳海松還沒有行動嗎?」

李維斯基忙說:「據盧斡滋大使報告。陳海松離開烏蘭巴托后回到歸綏,向軍委會發了封電報辭去特命軍事顧問的職務,去了張掖,在中國科學院各個研究所考察指導。

蔣介石委員長對我國政府提出的出兵建議似乎並不熱心,他一再強調蒙古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政府一直希望派軍隊過去行使主權卻受到蘇聯軍隊的阻攔。中國政府為了維護中蘇之間的友好關係沒有強行進入,現在如果進入外蒙古地區就不是以援助蘇軍的名義進行,而是以國家軍隊保衛本國領土安全的正當理由出現。不應接受蘇軍的指揮。」

「趁火打劫,典型的趁火打劫,這個老滑頭,比陳海松還要壞,現在他獲得了美國、英國的暗中支持,不像以前那樣完全依賴我們就撕下了偽善的面孔,過去他有求於我們為了武器彈藥從來不提蒙古歸屬,現在卻藉機在蒙古恢復行使主權,簡直就是落井下石。四一二時他就這麼干過,羽翼豐滿說翻臉就翻臉。毫無信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流氓。

盧斡滋怎麼答覆他的?」越說越氣、越氣越後悔的斯大林不甘心地繼續問道。

「大使重申蒙古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當要求應該得到一切進步力量的尊重和支持。蘇聯作為有正義感的國家支持蒙古人民的合理要求,蘇聯駐軍是應蒙古政府的邀請按照蘇蒙互助條約的相關規定幫助蒙古維護領土安全的合法行動,應該得到中國政府的理解和尊重。

蔣介石對此表示反對,他認為蒙古政府只是蒙古族中極少數分離主義分子在蘇聯軍隊扶持下建立起來的傀儡政權,不能代表全體蒙古族的心聲,在內蒙地區、重慶都有大批逃離外蒙古的同胞控訴喬巴山在外蒙古的種種殘暴統治,沒有蘇軍的支持根本就無法立足。

他表示為了維護中蘇友誼,中國沒有把蒙古歸屬問題告上國聯仲裁委員會,不過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主要國家都表示支持中國政府合乎國際公理的主權要求,中國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蒙古。希望蘇聯政府不要為了極少數分離主義分子傷害了四萬萬中國同胞的感情,如果蘇聯放棄支持分離主義分子,中國政府和人民會更加尊重蘇聯,中**隊也會在蒙古、東北、朝鮮地區發動更加猛烈的打擊,幫助蘇聯擺脫日本軍國主義對遠東地區的威脅。」

「該死的蔣介石忘恩負義,兩年來是誰在國際社會公開支持中國,是誰給他提供了支撐下去的武器裝備和彈藥物資,是誰幫他驅趕天空上日本蝗蟲般飛舞的飛機,我們應該立即斷絕與中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軍事交往,讓他的部隊拿着大刀長矛被日本人消滅乾淨!」

斯大林制止住替蘇聯叫屈的貝利亞,點着煙斗吐出煙霧,平靜地說:「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從法律上講蒙古沒有任何國際協議允許其獨立,名義上還是中國的所屬領土,蘇聯的敵人們不願意看到蘇聯強大,更不願意看到蘇聯勢力範圍擴大,在國際舞台上阻撓蒙古投向蘇聯的懷抱,並且慫恿中國政府以領土為借口參加到孤立封鎖蘇聯的行列中來。

我們如果斷絕了同中國的交往正好中了西方殖民主義者的奸計,偉大的蘇聯在險惡的環境中需要中國這樣的朋友,為我們提供糧食、礦產品、輕工日用產品等生產生活物資,為我們牽制東方兇惡的瘋狗,讓我們可以集中力量應付西方更加強悍的德國法西斯。」

「難道我們要放棄蒙古穩定的控制權嗎?」善於揣摩領袖意圖的莫洛托夫吃驚地發問。

「你真覺得穩定嗎?被陳海松盯上的地方就別想穩定!喬巴山是怎麼死的?都說是日本特戰隊乾的,日本特戰隊是正規陸軍在作戰區域附近還有可能,數百公裏外的溫都爾汗沒有人傳遞情報、暗中配合,他們怎麼過來的,怎麼找得到領導人聚集的地區?攻擊準確、迅猛完成任務后迅速撤離,連一具屍體都沒有留下。日本人有這樣的能力嗎?」

「您是說很可能是陳海松的特戰隊乾的?」貝利亞震驚之餘茅塞頓開。急忙求證。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是中國人乾的。但肯定不是蘇聯人乾的,我們需要他們,而中國人痛恨他們,是他們控制蒙古的絆腳石,是攪亂蒙古局勢的最有效的辦法,而且是在混亂的戰場上實現了這一目的,我只能說襲擊者非常狡猾、果斷出手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

「這麼看來,朱可夫也有可能是被暗算的!」貝利亞反應很快馬上聯想到蘇軍指揮部。

「那倒不是。襲擊者喜歡在遠離前線的後方毫無防備的地點採取行動,朱可夫的司令部就在前線,周圍兵力雄厚、戰況激烈,他們不會冒着被兩方攻擊的危險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我相信前線附近的物資基地、機場、司令部都是被後方的日軍特戰部隊偷襲的。」

「您的意思是說陳海松的人已經進入蒙古了,並開始了控制蒙古的實際動作,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更不能讓中國人進入蒙古,他們不可能幫助蘇聯繼續統治蒙古的。」

「陳海松的民族主義情緒我是知道的,在索契就為新疆我軍駐軍和我爭吵了好久,蒙古當然不會放過的,在以前我們可以置之不理。因為我們有強大的軍隊和工業生產能力做後盾他們惹不起也不敢惹,可現在蒙古全境蘇軍只剩下缺少武器裝備的兩萬人。人民軍只剩下不到一萬人,我們又抽不出兵力去補充,他們當然認為是收復蒙古的絕佳時機。

蔣介石有沒有說希望派出他的部隊還是八路軍部隊進入蒙古?」

李維斯基忙繼續彙報:「蔣委員長說他指揮不動八路軍部隊,也沒有可以勝任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的軍事將領,陳海松辭職后只能派**。他手下離蒙古最近的第一戰區衛立煌14集團軍、胡宗南34集團軍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抵達烏蘭巴托,但他希望由蘇方出面請陳海松將軍擔任作戰總指揮,否則衛立煌、胡宗南都難以完成這樣規模的進攻作戰。」

「豈有此理!誰說用他那些蝦兵蟹將了!衛立煌差點丟了洛陽、胡宗南丟了信陽,防守都成問題哪裏能夠用於進攻!我需要綏遠的八路軍,需要陳海松!延安怎麼說的?」

「延安方面這次態度也很堅決,基本和國民黨是一個腔調,並表示在事關國家民族的利益上中國**理應站在本國人民的立場上維護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否則沒有資格得到民眾的支持和擁護,周恩來表示蘇聯的讓步只能從中贏得八路軍更加積極地策應不會有實質性的損害,反之不僅會失去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友誼,也會失去中國**的尊重。」

「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繼續留在蒙古帶來的負面影響,連**都公開指責我們了!」

「那我們也不能放棄蒙古,即使被日本人佔領我們也可以在不久的將來重新奪回來,一旦確認主權我們就再也沒有理由回來了。」貝利亞看出斯大林的無奈,繼續替主子打氣。

「我說過名義上蒙古還是中國的領土,如果鐵木辛哥得不到新銳的增援肯定會被日本人趕出烏蘭巴托,中國政府就能命令綏遠、察哈爾的部隊以驅逐侵略者的名義大舉進入蒙古,以陳海松精明和指揮能力我相信他能夠消滅最少是趕走侵略者,那時的結果還是他們獲得蒙古的實際控制權,恢復行使主權,我們不可能再派兵驅逐中**隊的合法駐紮。

與其這樣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把蒙古還給勢在必得準備充分的陳海松,不要再和蔣介石磋商了,他的部隊、將領來了也不敢打、打了也打不勝,我們只能把蒙古交給敢打敢拼的陳海松,讓他在最短的時間替我們消滅掉進入蒙古的關東軍主力三個步兵師團一個坦克師團四個飛行團兩個重炮聯隊,只要關東軍主力被消滅,遠東的邊境也就能平靜下來。我們既維護住中蘇良好的合作關係,也能繼續把紅軍主力放在西線去,那裏才是咱們必須確保的防線。」(未完待續。。)

ps:各位書友,很不好意思,最近一段編輯要求冰雪不能這不能那,讓我很鬱悶,冰雪的小說唯一的看點就是總結歷史彌補缺憾而做出的戰略佈局、收復河山,如果讓我寫原本歷史冰雪寧願放棄,冰雪寫作不為收入,只是抒發自己對歷史的見解,希望國家富強、地位提高,實在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各位書友如果發現嚴重刪節請告訴冰雪,冰雪將不再給起點添亂。謝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浴火重生西路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浴火重生西路軍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七十四章 蔣先生的強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