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滄海橫流--順天張氏任意後人評說--張弘范豪怏天縱(4)

4.滄海橫流--順天張氏任意後人評說--張弘范豪怏天縱(4)

元軍攻佔建康后,南宋的京城臨安危在旦夕,宋廷不得不出勤王的號召。但宋朝軍民響應勤王號召的只有張世傑和文天祥等少數人。五月間,忽必烈派入告諭丞相伯顏:\"夏天就要到了,元軍不適應南方盛暑的氣候,可以駐兵休整,不可輕敵貪進,以免造成失誤。\"而張弘范則從軍事形勢考慮,認為應當乘破竹之勢,把握戰機,不可再緩。他和伯顏商討后,伯顏同意他的意見,命令他用當時最快速的交通手段——蒙古驛站的快馬,到忽必烈的駐地面陳形勢。忽必烈是個指揮戰爭的行家,當然懂得戰機稍縱即逝,於是收回成命,決定繼續追擊。張弘范返回防地后,激戰就開始了。

這年七月,張弘范與張世傑、孫虎臣等所率水軍的戰鬥——焦山之戰,是場決定性的戰役。當時統帥阿術集合行省諸翼萬戶兵船於瓜洲,阿塔海、董文炳集合行樞密院萬戶兵船於西津渡,盂珙臨死前推舉的賈似道

賈似道,南宋末權臣。字師憲。台州天台(今屬浙江)人。其蛆賈貴妃為宋理宗所寵。南宋最後一個名將盂珙臨死前推舉賈似道出鎮京湖制置使,作自己的繼任者(相當子北部方向的東部軍區總司令)。蒙古大舉攻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鄂州(今湖北武昌)危急,賈似道即軍中拜右丞相,奉命赴援。他擅自遣使詣忽必烈軍前請和,許割江為界,歲奉銀絹各20萬。因蒙哥死於釣魚城下,忽必烈急於北返爭奪汗位,才達成和議。蒙古軍退之後.賈似道則隱瞞求和真相,而報以大捷報。遂以右丞相兼樞密使召入朝,從此**朝政近17年。景定四年(公元1283年),為籌措軍餉,將浙西官戶民戶逾限田產。抽1/3買回以充公田,且低壓田價,對土地肆行兼并和掠奪,雖小戶人家亦所不免。宋度宗趙穆即位,以賈似道有定策功,稱之日師臣,加太師,特授平章軍國重事。賈似道不顧國家安危,窮奢極欲。時蒙古攻圍襄樊甚急,皆秘不以聞;有邊事者,輒加貶斥。鄂州失守后,國勢危甚,賈似道迫於輿論,於德佑元年(公元{275年)抽諸道精兵l3萬出師應戰。二月問在丁家洲(今安徽銅陵東北江中)與元軍遭遇,大敗,逃奔揚州。群臣請誅賈似道,乃貶為高州團練副使,循州安置。八月,為監押使臣會稽縣尉鄭虎臣所殺。南宋沿江制置使趙清、樞密都承旨張世傑、知泰州孫虎臣等陳列舟師於焦山南北。阿術派遣張弘范等以兵船千艘西掠珠金沙。阿術、阿塔海登南岸石公山,指揮水軍萬戶劉琛循江南岸,繞出南宋防軍之後,董文炳則直抵焦山南麓,和元軍劉國傑左右呼應,萬戶忽刺出擊中路,張弘范自上流來會師於焦山之北。

這場會戰,南宋全線潰敗於焦山。張弘范率軍直追至圃山(今江蘇鎮江市東北)之東。這是臨安陷落之前元軍伐宋的最後一次大戰役。由於這次戰役的功勞,忽必烈賜他以拔都(拔都,蒙語意為勇士)的榮譽稱號,並改授他亳州萬戶。

這時,宋揚州都統姜才率精兵2萬前來迎戰,姜才的軍隊號稱勇悍善戰,又阻水為陣,元軍望之有懼色。張弘范請都元帥阿術監陣,自率少量精騎渡水沖陣,因姜才陣堅不動,張弘范假意撤退,宋軍紛紛追趕,其中一名騎兵躍馬揮刀,逐漸逼進,張弘范突然掉轉馬頭,揮刀奮擊,敵騎兵應手而斃,余騎大驚失色,元軍乘勢猛攻,大敗宋軍,斬萬餘級。

鑒於繼續抵抗徒勞無益,公元1276年1月,宋廷派遣宗室趙尹甫、趙吉甫攜傳國玉璽及降表赴元軍大營乞和,降表中以伯、侄相稱,伯顏派張弘范、孟祺、程鵬飛等人,先入臨安城,責以背約失信之罪。張弘范說服宋廷,取得宋王改稱臣僕,屈辱請降的表文。3月,伯顏入臨安,宋幼主趙顯(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

當時,南方各地的反元力量十分強大,皇帝、皇太后雖然投降了,但人民並不都甘心做元朝的臣民,浙東一帶生了\"叛亂\"。按蒙古人的慣例,降而復叛,殺了使臣,又焚燒了招降書,是要屠城的。張弘范的良心不允許他執行蒙古人屠城的習慣法,只殺了幾個為的人,就了結了此案,總算保全了一城人的性命。崖山勒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兩宋大家族的登場與謝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兩宋大家族的登場與謝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4.滄海橫流--順天張氏任意後人評說--張弘范豪怏天縱(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