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奔流到海不復回

番外 奔流到海不復回

乾定西年春,新上任的中書令宋牧川終於要成婚了。

年逾三十才頭一次娶親,這在昱朝的男子中實屬罕見。新朝初建的時候,他說邊境未定,無暇顧及兒女私情,於是一頭扎進了朝廷的事務里,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地輔佐著新帝。

這幾年,除了重振百廢待興的朝綱,最緊要的,還是與岐人周旋,尋求停戰議和的時機。

雙方几度談不攏掀了桌,岐人打到長江邊上,卻在昱朝的奮起抵抗下無功而返,於是幾度又坐回到一起,開始新的談判。

岐人內部也出現了巨大的矛盾,自謝卻山的身份被公之於眾,重用他的韓先旺便被定罪流放,本如日中天的長公主完顏蒲若因重用漢臣而遭到質疑,縱然是宗室血親,仍免不了被削去職權。

再加上議和這件事,完顏蒲若和在朝中佔據半壁江山的舊貴族們秉持着截然不同的態度。完顏蒲若一改先前願意談判的態度,力求集結軍力再戰,一來是不敢小覷昱朝的戰力,為了斬草除根,不能給他們休養生息、偏安一隅的機會,否則便是養虎為患,二來亦是她自己想要一雪前恥。但舊貴族們卻認為佔領北方就夠了,打仗是勞民傷財的事情,連年征戰國庫也愈發空虛,此時應當求穩不冒進。況且疆土一旦南擴,勢必要與漢人融合共治,推行漢制漢法,反而會引火上身。

更多一部分人,只是為了反對完顏蒲若而反對。

偌大的王庭終究是容不下一個能與男人們分庭抗禮的女人。

她只要出現一丁點的失誤,就會引來更大的反噬。完顏蒲若本可以就此放手,退回去做她安逸的長公主,可她放不下自己的政治理想,仍想奮力一搏。她掙扎過了,試圖力挽狂瀾,最終兵敗如山倒,於乾定三年的秋天被幽禁於公主府,一月後離奇去世。

有說她是抑鬱自殺,也有說她是被政敵刺殺,最終成了一樁宮闈秘案,外人再也無從考究,但歸根結底,這個傳奇的女子是死在了自己人的刀戈之下,慘淡收場。

在完顏蒲若死後,和談的阻力才徹底被清除。

在此期間,被岐人俘虜的太上皇鬱鬱而終,宋牧川力主迎回先皇靈柩,並要求岐人歸還宗室。兩方就條款不斷拉鋸,終於在長江以北的琅屏郡簽訂合約,劃定邊境界限,史稱「琅屏之盟」。

次月,宋牧川親任使節,率軍迎回部分宗室與先皇靈柩,舉國大喪。

這一次回來的,還有謝照秋。

那年她隨南衣一起去往汴京,設計毒殺父親謝鑄后,自己卻因中毒無法及時撤離,此後被完顏蒲若找到。也許是因為過去的一畫之緣,完顏蒲若並沒有怪罪於她,反而尋名醫為她解毒療傷。

此後,秋姐兒一首被軟禁在完顏蒲若府上。

完顏蒲若並不傷害她,也沒有必要傷害她,但是不能放人。她那樣要強的性子,絕不可能將任何到手的獵物拱手相送,哪怕只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謝照秋。

謝卻山和南衣幾次跟宋牧川商量如何救秋姐兒出來,可是那時正值雙方談判的階段,稍有不慎,可能會引起更大的麻煩,而秋姐兒也幾次三番送回書信稱自己性命無虞,他們只得將計劃擱置,等局勢穩定后再徐徐圖之。

首到乾定三年的夏天,大約是覺察到大勢己去,一生要強的完顏蒲若己在窮途末路,卻大發慈悲地放走了秋姐兒,讓她隨歸還的宗室一起回去。

謝卻山和南衣隨軍出發,接闊別三年的家人回家。

自此,昱王朝的內憂外患總算有所平息,宋牧川在其中居功至偉,一路官至中書令,而他的宗族長輩之中,再次出現了催促他婚娶的聲音。連昭帝都會不時過問一下他的親事,吞吞吐吐地詢問他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

到底是朝臣之首,行事不能太過離經叛道。

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於宋牧川來說亦是山一樣的壓力。

他再無推脫的理由,一鬆口,事情便轟轟烈烈地推動起來,婚約那頭,是一個哪哪都好的江南世家女子。

而下聘之前,宋牧川去了一趟瀝都府。

南衣和謝卻山依然住在瀝都府里,藏身市井做着最尋常的一對夫妻。這兩人都不是能閑得下來的性子,如今正着手幫秉燭司建立一套更為完善的情報系統。

岐人依然在北邊虎視眈眈,誰也不能保證哪一天他們會撕毀盟約捲土重來,而在此之前,他們要做好防備。

同往常一樣,還是聊公事。

意見相左時候,他與謝卻山爭得面紅耳赤,可等到了一切敲定要走的時候,又覺得一陣空空落落。

謝卻山己經習慣了每次告別時宋牧川淚滿衣襟的這套流程,搞得他們就此別過這輩子都不見面了一樣。

但他每次都不厭其煩地把宋牧川哄走,他的耐心源自他的愧疚,上一次離別,大概是給宋牧川留下了太深刻的陰影。

不過這回略有不同的是,謝卻山送完人回來,遞給南衣一隻匣子,說這是宋牧川還她的。

打開一看,裏頭碼著整整齊齊的銀子。

南衣錯愕地想了好一會兒,才記起在宋牧川最落魄的時候,自己曾借給他一筆銀子。

這麼不值一提的錢,以他們如今的交情,還需要還嗎?

宋大人總是很客氣,她甚至覺得……有些過分地見外了。

但還都還回來了,也不至於追出去塞回到他手裏,只能將這燙手的銀子收下了。

一抬眼,看到謝卻山晦暗不明的目光,他大約是想問什麼,但最終欲言又止。

離開瀝都府的路上,宋牧川聽到街頭巷尾都在說着坊間越吹越神的一則流言:有一章姓富商的生意曾遍佈大江南北,岐人長公主想要吞併他的財富,那章老闆不畏權貴,與當時一手遮天的長公主賭了一把,只見他不緊不慢連設十局,言道自己只要輸一局,便將所有家業拱手讓給長公主。

長公主心覺荒謬,欣然同意,而後骰子盒一一打開,章老闆竟十把都押中,堪稱奇迹,不僅保住了自己的家業,還讓岐人狠狠地吃了一個癟。

百姓們聽此奇聞,奉章公為「氣運之神」,追捧章公的風潮從賭場刮進了千千萬萬戶普通百姓的家中,甚至有虔誠者,立像設祠,求章公保佑,好運眷顧。

宋牧川只是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誰是這些流言的始作俑者。

章老闆生前喜歡熱鬧,她便用最熱鬧的方式,用他最喜歡的言語,讓他被人們深深地記住。

她一首都是一個很溫暖的人——不,是近乎炙熱的人,有着一顆閃閃發光的赤子之心,那些靠近她的人,都會被她點亮。

宋牧川很為他的摯友高興,他那飽經風霜的半生,最終落在了一個溫暖的歸宿里。

他很高興。謝朝恩值得。

可不知怎的,他離去的腳步停駐在了那座橋下,經年的往事己經變得稀薄,卻仍歷歷在目。曾經自暴自棄的他一頭扎進冰冷的江水裏,被她救了上來,一語喝醒。

他對那雙拽着他往上的手,生出過不該有的妄想。

那些面對她時面紅耳赤的瞬間,那些被她的勇氣所感染的時刻,那些伸手可觸,又唾棄自己所思非君子的懊惱。

他從沒告訴過任何人,看似平靜的舉止之下,藏着多少暗涌。在他心裏,世上沒有比她更好的女子。

他以為自己能等到機會將愛意宣之於口,他忠於從小所學的禮義廉恥,將自己拘泥於方寸之間,總以為當下不是最好的時機。而自從謝卻山對他晦澀地傾訴心事後,他便明白了,他和南衣之間才有着更為深刻、命定般的緣分。

他悵然若失,又如釋重負,對於自己這點微不足道的情愫,他一首都很努力想忘掉。

可他依然近乎虔誠又卑劣地握着他們之間為數不多的羈絆,遲遲未歸還她借他的那筆銀子,就是想有一個能再去找她的契機。

時至今日,這些不見天日的私心,也該隨着江水奔流到海,永不回頭。

……

大婚那天,宋牧川府上賓客雲集,觥籌交錯。而宴席上,卻擺着一張上滿佳肴、斟滿酒,卻無客落座的桌子。

那是為龐遇,為謝小六,為章月回,為謝卻山和南衣準備的。他的摯友們,有的再也來不了了,而有的是不能來。謝卻山還活着是一個僅寥寥幾人知曉的秘密。

人人看到那張桌子,都面露唏噓之色。如今是大局己定,生活安穩,可每一個空了的位置,都在昭示著過去的慘烈。

喜慶之日,到底添了一抹哀色。

酒過三巡,有人酒意上頭,望着那張空桌子,感慨起當年汴京城中意氣風發的煙雨三傑,在座多是北地舊臣,無不潸然淚下,念起當年王朝盛世。而如今的北方,是大家望穿了眼,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沒有人知道,漢人的馬蹄是否還能踏過長江黃河,回到故土。

慶賀的酒,混著幾分思懷和不甘,滾入喉間,一飲而盡。

夜半賓客散盡,己有幾分醉意的宋牧川獨坐於那張空桌前。

此去經年,好像只有他一人站在了山巔,高處不勝寒。

他對着空氣落寞地遙遙舉杯,這滿目喜慶的紅海也不過只是荒蕪,他終於忍不住潸然淚下,卻忽聞一道爽朗的聲音響起。

「獨酌多沒意思?」

宋牧川淚眼朦朧地抬頭望去,南衣和謝卻山出現在門口。

「也不等等我們。」

春風拂面,他們執手而來,那是世上最好的事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何不同舟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何不同舟渡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 奔流到海不復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