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教導有方

126.第126章 教導有方

朱元璋看罷了奏疏,隨即將這奏疏擱到了一邊,將也該先叫到面前。

「這大半月,朱棡幾人在百戶所讀書,成效如何?」

他凝視着也該先。

也該先有些尷尬:「儀鸞司沒有這樣的奏報。」

「嗯?」

朱元璋心裏瞭然了,一般情況之下,儀鸞司不敢去佈控皇子的,畢竟身份過於敏感,你今日窺視皇子的私隱,可能皇帝今日誇獎你能幹,說不定明天,收到了風聲的皇子就將你埋了。

死也白死。

這可是洪武朝,洪武帝雖是經常痛打皇子,可對自己的兒子們,卻終究還是包容的。

朱元璋也沒計較這事,只是道:「現在外間有許多的流言蜚語,沒想到劉卿家都上奏了……」

朱元璋說着,目光掠過了一絲警惕。

劉基不是一般人,或者,朱元璋不能將他當做一般人來看待,劉基的背後,某種意義而言,代表了整個士林的輿論。

這個士林,既代表了許多的朝廷百官,也包括了天下的許多讀書人。

當然,朱元璋倒未必畏懼,甚至朱元璋一點也不在乎自己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名聲。

可他在乎自己的兒子。

他朱元璋乃是開國之君,世間的毀譽以及是非功過可以不在乎,可他的兒子們呢?

最令朱元璋戒備的不只於此,而在於劉基這個人。

劉基是個極聰明的人,這個人也非常了解朱元璋,可以說,朱元璋與劉基,算是君臣相知的典範。

正因為了解,知道他的心意,而且劉基此人,又極善於保全自己,是個非常懂得獨善其身之人。

可偏偏,他以御史中丞的身份,聯合其他的大臣,一道上了一道彈劾奏疏,彈劾的對象,正是鄧千秋。

這隻說明了一件事,劉基……受到了極大的壓力。這個壓力,令劉基不得不冒着得罪他這個皇帝的風險,選擇站在他這個皇帝的對立面。

朱元璋起身,若有所思地踱步著,邊道:「百官近來有何動向?」

也該先如實道:「奴婢倒是沒聽說什麼……儀鸞司那兒……倒是記錄了一些百官幾次聚會的事。」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道:「看來,朕還是將這後果看低了。沒想到……他們反應竟如此的激烈,倒像是朕殺了他們的爹娘父母似的。」

也該先笑起來:「陛下仁厚,歷來寬以待人,所以他們才……」

「得了,得了。」朱元璋不耐煩地喝罵道:「朕不是來聽伱這些屁話的。明日召群臣至大本堂吧,將諸皇子和鄧千秋也叫來,鄧千秋有三寸不爛之舌,讓他去和劉基對質。」

也該先道:「上一次,劉公不是已經不如鄧千秋了嗎?」

朱元璋意味深長地看了也該先一眼:「你真以為是鄧千秋勝了?呵……朕讓劉基與鄧千秋的辯論的本意,其實是給劉基一個台階下,罷……你一個奴婢能懂什麼?火速去傳旨吧。」

……

中書省。

「李公。」

胡惟庸急匆匆地進入了李善長的公房。

李善長端坐着,閉着眼睛,正在養神,他雖為左丞相,可一次次請求告老還鄉,而朱元璋一概不準,以至於李善長不得不在中書省裏頭,這大小的事務,都交給汪廣洋和胡惟庸這些人去處理。

李善長微微張開了眼皮子,道:「你這樣的興奮,可有什麼喜事嗎?」

「李公,鄧千秋的事,果然如李公所料想的一樣,劉伯溫這些江浙的讀書人,已開始群起而攻之了。這些人,實在不能容人,陛下既已下旨,他們還敢如此膽大包天的反對,連那謹慎的劉伯溫,居然都已上了彈劾奏疏。看來……這一次……當真是不打算罷休了。」

李善長眼皮子抬起來,眼眸淡淡地看了胡惟庸一眼:「只是這些事?」

胡惟庸道:「陛下一定勃然大怒,難道這不是好事嗎?」

李善長微笑:「陛下是素知劉伯溫的,他們君臣相得,不會因此而責怪他。」

胡惟庸一臉詫異,皺眉道:「李公的意思是……」

李善長緩緩地道:「劉伯溫敢上奏,一方面是承受的壓力太大,不得已而為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掌握住了分寸,知道陛下的底線。」

胡惟庸不由得失望起來,不無遺憾地道:「倒是可惜了。」

李善長道:「子中啊,你乃參知政事,何須每日與人這樣爭權奪利呢?中書省之中,你年紀最輕,將來大有前途,須知得饒人處且饒人……人哪,還是居安思危為好。」

胡惟庸訕訕道:「是。」

李善長慢悠悠地呷了口茶,又漫不經心地道:「換做老夫是你的話,這個時候,才沒心思隔岸觀火呢,與其觀火,不如火上澆油。」

胡惟庸身軀一震,眼眸微微一張,道:「李公的意思是……」

「眾人拾材火焰高,為什麼不讓火燒旺一點呢?讓陛下和劉伯溫都下不來台。」

胡惟庸聽罷,眼眸猛然一亮,頓時喜出望外地道:「我明白啦,李公的意思是……此事鬧的越大越好,要教滿朝文武,都反對這件事。如此一來,陛下必定勃然大怒,而劉伯溫就架在了這大火之中,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得。」

李善長繼續抱着茶盞,一副平靜的樣子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你不要誤會,咳咳咳……我已老了,半截身體入了土,腐朽不堪,將死之人,其言也善,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胡惟庸則是興沖沖地道:「李公,我先告退。」

說着,匆匆而去。

……

百戶所外頭。

一個穿着布衣,卻續著保養極好鬍鬚之人,此時蹲在街的一邊,他久久地蹲在那,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對面百戶所,顯得極為認真。

鄧千秋剛督促了碼頭工程回來,見這人有些奇怪,便悄悄到了他的身邊,也蹲下,目光隨他目光一起看向百戶所,口裏道:「你在看啥?」

這人極認真,下意識地道:「捕風捉影,記錄奸臣動靜,糾彈賊子朝儀。」

鄧千秋倒吸一口氣,好傢夥!

於是鄧千秋看着他道:「兄台,這裏也有奸臣賊子?」

這人依舊木然地看着街對面,或許是因為他蹲了太久,人已麻木了,道:「當然,逆賊鄧千秋,妖言惑眾,壞人心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鄧千秋嚇得臉都綠了。

見鄧千秋不吭聲,這人才恍然,回過神來,瞥了鄧千秋一眼:「兄台,你哪一個部堂的,也來此捕風捉影嗎?敢問尊姓大名。」

鄧千秋眨了眨眼道:「免貴,姓鄧,鄧千秋。」

這人頓時石化一般,極尷尬地看向鄧千秋。

鄧千秋道:「捕到了什麼風沒有?」

這人再不多言,站起來,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怒視鄧千秋,好像隨時要對鄧千秋喝罵。

鄧千秋自然也全力戒備,默默地往後退了一步,生怕這傢伙對自己不利。

可誰曉得,下一刻,突然這人身子一竄,緊接着,像兔子一般,蹦蹦跳跳,只幾下功夫,便跑了個沒影。

這反應太突然,鄧千秋看的眼睛都直了,而後才反應過來,咬牙切齒,破口大罵:「孫子,你跑什麼?」

於是一路叫罵回去,見了牛十三,簡單地說了剛才的事,接着就劈頭蓋臉罵道:「就咱們還捉拿妖言惑眾,緝拿不法,咱們這百戶所,都快被御史和翰林,還有那該死的讀書人給圍了,捉賊的被賊給偷了家,以後還有什麼臉見人?」

牛十三直被罵的滿心羞愧,點着頭道:「是,是,我這便去趕人。」

到了次日,鄧千秋奉旨入宮覲見。

聽說外頭現在鬧得很大,群情洶洶。

不只是御史台,便是翰林院和其他的部堂,也有人在吵鬧。

彷彿一下子,一見不尋常的事,突然變得人人關注起來。

鄧千秋很快察覺到這裏頭的不對勁,起初他只是以為,只是皇子讀個書,應該不至於這樣嚴重。

可現在他才發現,此事的嚴重性,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呵……可那又如何,人家願意跟誰學便跟誰學,關你們屁事?

入了宮,直接進入了大本堂。

大本堂這兒,從中書省到御史台,再到翰林院、詹事府諸官齊聚。

方才還在憤憤不平的鄧千秋,一見這架勢,便嚇得想趕緊回家。

好可怕,烏壓壓的全是人,一個個都不默不作聲,好似舉重若輕的樣子,可一見到他鄧千秋出現,便都像餓狼見了羊羔子一般。

「鄧百戶。」有人殷勤地呼喊他。

現在陛下的聖駕還未至,卻是那胡惟庸朝他打招呼。

鄧千秋汗顏,只好上去見禮。

胡惟庸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這傢伙……還是這樣的生疏,倒像是沒有收老夫的禮一樣。小小年紀,戲倒是做的足,難怪如今能如此舉足輕重。

鄧千秋和胡惟庸見過了禮,又匆匆到了劉基的面前:「見過劉中丞。」

劉基心裏尷尬不已,面上卻不顯山露水,笑容可掬地道:「鄧百戶好,不必多禮。」

…………

前兩天情節寫的有點犯難,今天後頭的我盡量早點兩章一起送過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父親太努力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的父親太努力了
上一章下一章

126.第126章 教導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