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一章  返回薊京  荊州大戰

第兩百六十一章  返回薊京  荊州大戰

伍孚一行人最終成功渡過漢水,平安無事的踏上了中原的大地,花費了半月的時間返回了薊京,鑒於薛仁貴一路上勞苦功高,加上在返回薊京的路上,常茂和楊再興等人多次與薛仁貴切磋武藝,對於薛仁貴的武藝深感佩服,由此伍孚大手一揮,封賜薛仁貴為虎賁中郎將,隨軍聽用。

薊京,薛府

薛仁貴一臉激動的撫摸着手中一桿銀光閃閃的長戟,好像是在撫摸自己最心愛的女人一樣,神態極為依戀和珍愛,這桿長戟正是前段時間伍孚召喚出來的銀剪戟。

右手緊緊握住手中的銀剪戟,薛仁貴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青年,欣然說道:「丁山吾弟,為兄謝謝你這桿神戟,既然你如此客氣,為兄也就卻之不恭了。」

「自古神兵配英雄,只有兄長這樣的人物才能發揮這桿銀剪戟的威力,愚弟提前祝賀兄長以此神兵縱橫沙場,斬將殺敵。」薛丁山滿臉堆笑道,英武俊朗的面龐閃爍著真誠之色。

薛仁貴謙虛的笑道:「丁山老弟謬讚了,你放心,我一定會向大將軍舉薦你的才能,不過能否得到大將軍的賞識,就要看你的本領了,不過依為兄看來,以丁山你的武藝絕對能夠得到大將軍的重用。」

說到這裏,薛仁貴的表情滿是肅然,交情歸交情,公事還是得公辦,但是作為一代名帥的他,舉賢不避親的道理薛仁貴是懂得。

看着面前身高八尺,英氣勃勃的堂弟,薛仁貴的由衷的讚歎,不僅長相一表人才,手上的功夫更是不可小覷,即使自己拿出十成的武藝,想要拿下薛丁山恐怕也得在百十回合過後。

要說這薛丁山是從何而來?正是薛仁貴出世時的攜帶人物,植入身份是薛仁貴的堂弟,聽聞堂兄薛仁貴在薊京混的風生水起,前些日子便趕到薊京投奔堂兄,希望能夠混出一個名堂,並且還獻上了薛家失傳已久的祖傳神兵銀剪戟。

……

襄陽城外二十里

孫堅一馬當先,率領五萬大軍正在火速向北行軍,目標正是荊州的治所襄陽城,信心爆棚的孫堅正要藉此機會一舉蕩平荊州,剷除劉表的勢力。

正行軍間,一騎斥候飛奔而來,看到孫堅近在眼前,慌忙翻身下馬,跪拜於地道:「啟稟主公,劉表已經率領襄陽城的守軍以及一家老小正向樊城撤退,距離我軍大概三十里遠,現在襄陽城內只有一些老弱病殘和不願意棄城的百姓。」

「哈哈哈,劉表匹夫真是不堪一擊。」

聽到斥候的彙報,孫堅大喜過望,興奮到仰天長笑,古錠刀往前一揮,厲聲說道:「全軍加速前進,隨我追擊劉表。」

「主公且慢,在下認為暫時不宜追擊,而是率領大軍直入襄陽城休養生息,待穩定了襄陽和江夏軍的局勢后,再行用兵為好。」

孫堅話音剛落,一旁的周瑜便拱手勸說道,他雖然看不起劉表的守成,但是總感覺事情沒那麼簡單,畢竟劉表作為八駿之一,當年單人單騎平定了禍亂不止的荊州,自有一番能力和手段,現在如此輕易的放棄了襄陽,實在是超乎尋常。

「公瑾此言差矣,劉表棄城逃走,正是我軍乘勝追擊的大好時機,一旦讓劉表渡過漢水,撤進樊城,那想要殲滅劉表幾乎是天方夜譚,畢竟我們沒有水軍,所以這次的機會,本將絕對不能放過,只要殺了劉表,荊州大地我唾手可得。」

孫堅的眼中燃燒起熊熊的火焰,在周瑜的眼中,此時的孫堅,胸中的野心之火已經徹底被點燃起來,聽着孫堅果決的語氣,自知勸告無用,只好黯然的退到了一旁。

孫策想要開口說些什麼,不過當他看到了自家父親眼中的堅決,更何況他的心裏也是十分贊同孫堅的話,所以到了嘴邊的話又被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騎兵聽令,隨我追擊,沖啊!」

見到周瑜沉默不言,自以為勸服了周瑜的孫堅嘴角帶笑,下一瞬間,笑容變成前所未有的殺意,手中的古錠刀猛地一揮,厲聲下令追擊劉表,不過步兵的速度實在是緩慢,心急如焚的孫堅當即命令麾下僅有的五百騎兵隨自己往北追擊。

馬蹄翻騰,呼嘯而過,塵土飛揚,遮天蔽日,孫堅和五百騎兵一溜煙的消失在周瑜的眼前。

「唉!希望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目睹孫堅的離開,周瑜的心情頓時變得沉重起來。

峴山

一處險要的官道兩旁,茂密的叢林中密密麻麻的蹲伏着兩萬名荊州軍,並且全部都是弓弩手,為了能夠成功伏殺孫堅,劉表調用了荊州步軍和水軍所有的弓弩手,並且以放棄襄陽城為誘餌,就是為了吸引孫堅來追擊,這些弓弩手個個張弓搭弦,目露殺機,為首大將正是荊州上將文聘,銳利的目光緊緊的盯着下方蜿蜒的官道。

就在文聘等得快要不耐煩的時候,轟隆隆的馬蹄聲傳來,一直神經緊繃的文聘當即鬆了一口氣,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樣。

「將士們,再加把勁,誰能擒殺劉表,本將封賞他黃金萬兩,官升三級。」

孫堅不停的抽打着胯下的戰馬,猶如一支離弦之箭向前狂奔,長沙三老將程普、黃蓋和韓當緊隨其後,片刻不離孫堅左右。

眼看着孫堅等人已經進入了弓弩的射程,文聘猛地大喝一聲,右拳奮力揮下:「放箭,放箭。」

「不好,有埋伏!」

聽到文聘的大喝聲,孫堅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在這一瞬間感覺到毛骨悚然,一種莫大的生死危機籠罩着自己,後背已然浸出一身冷汗。

孫堅猛地勒馬帶韁,凄厲的嘶吼道:「撤退,快撤退。」

可是為時已晚,還都等孫堅等人調轉馬頭,猶如蝗蟲般密集的箭雨已經漫天落下,任憑孫堅將手中的古錠刀揮舞的迅如閃電,也抵擋不住這連綿不絕的箭雨,數不盡的箭矢穿過古錠刀的防線,射進了孫堅的胸口、胳膊和大腿,不一會兒,孫堅連人帶馬都被射成了刺蝟一般,死的不能再死。

程普、韓當和黃蓋等五百騎兵也未能倖免,統統成為了荊州軍的箭下亡魂。

……

日落時分,一直沒有見到孫堅返回的孫策,心中頓覺不妙,遂讓周瑜留守襄陽城,自己率領三萬大軍北出襄陽,往峴山而來。

大軍來到了孫堅中伏的官道處,親眼看到孫堅的慘狀,孫策頓時一陣天旋地轉,睚眥目裂,雙眼通紅,霸王槍怒指蒼天:「劉表小兒,我孫策與你勢不兩立,不死不休。」

「孫策小兒,汝父野心勃勃,覬覦我荊州土地,死有餘辜,識相的速速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就在這時,官道旁邊茂密的山林中,劉表的身軀如標槍一般站立,目光睥睨的看着下方的孫策。

原來劉表在退往樊城的中途,聽從軍師蒯越的計策,以孫堅的屍首來一招圍點打援,所以劉表率領大軍又偷偷從小路返回到峴山,與文聘的大軍會合,兩軍合為一軍,荊州軍的兵力達到了三萬之多,雙方的兵力勢均力敵。

孫策怒髮衝冠,霸王槍遙指劉表,厲聲道:「劉表老匹夫拿命來。」

話音一落,孫策翻身下馬,手持霸王槍向劉表所在的山林衝去,俊朗的面龐早已佈滿猙獰的殺機。

「放箭。」劉表朗聲下令道。

咻咻咻!

漫天的箭雨破空襲來,三萬孫軍頓時遭到了滅頂之危,荊州軍居高臨下,佔盡地利,孫軍出發的匆忙,根本沒有來得及攜帶盾牌,大軍擁擠在蜿蜒的官道上,成為了荊州軍的活靶子,成群的孫軍被射殺當場,慘叫聲和怒罵聲交織在一起,鮮血遍地,屍橫遍野,猶如修羅地獄一般。

噹噹當!

看着襲來的箭雨,孫策臉色大變,奮力舉起手中的長槍如陀螺一般旋轉起來護住周身,依靠自身強大的武藝,孫策雖然沒有受傷,但是迫於箭矢的壓力,根本無法向劉表逼近一步。

南宮長萬和張定邊等大將也紛紛舉起兵器,格擋箭矢,護得周身滴水不漏,毫髮無傷。

可是其餘的普通士兵就沒有他們那麼高強的武藝了,在荊州上萬弓弩手的射擊下,第一輪箭雨就至少陣亡了三千多人。

「伯符休慌,周瑜來也!」

就在孫策寸步難行的時候,身後陡然傳來一陣大喝,孫策神色一喜往後看去,只見周瑜率領着兩萬大軍正在向自己飛奔而至,其中還有五千盾牌兵。

「盾牌兵上前,擋住敵軍箭矢。」

周瑜厲聲命令道,五千盾牌兵迅速向前,一面面厚實的木盾好似擺成一座圍牆,將所有的孫軍保護在內。

「撤退,速速撤退!」

自知今日報仇無望的孫策果斷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率領麾下三萬敗軍失魂落魄的向長沙城撤去,就連襄陽城也顧不上進。

敗軍狂奔出三十餘里,一彪打着荊州軍旗號的人馬攔在了前面,大約有三千人。為首一員大將,面如重棗,目若朗星,威風凜凜,手中大刀高高舉起,厲聲道:「吾乃荊州大將魏延魏文長是也,爾等已經中了我家軍師之計,想要活命的速速投降。」

「賊將休得猖狂,吃我周泰一刀。」

性情暴躁的周泰本就因為孫堅之死在心中憋著一股怒氣,現在陡然看到一個無名小將口出狂言,頓時勃然大怒,舞動大刀,催馬向前,殺向攔路的魏延。

「就憑你?來我魏延刀下領死!」

魏延冷笑一聲同樣催馬上前,手中大刀一個橫檔,架住了周泰勢大力沉的大刀。

戰馬錯身而過,兩人對視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和讚歎,當即收斂了心中的輕視,打起十二分精神對付眼前的敵將。

隨着魏延和周泰的火熱戰鬥,三千養精蓄銳的荊州軍和人人負傷流血,氣勢陷入低谷的三萬孫軍戰到了一起,雙方各有優勢,戰事頓時陷入僵持中。

兩人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戰場上金鐵交鳴聲響徹天空,隨着兩桿大刀的連續碰撞,漫天的火花四散飛濺,又是三十回合過去,兩人仍然沒有分出勝負的跡象,不過額頭上的汗水卻是越來越多,刀者重勢難以持久,兩人的力氣都在迅速的流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群英薈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群英薈萃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兩百六十一章  返回薊京  荊州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