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大結局

第286章 大結局

最開始的時候,只有很少一部分參與分封,等到其他人看到先分封的人真的嘗到甜頭了,就哭着請楊二陛下分封,但此時要求更多了,這些皇親國戚還要跟那些草頭王搶機會,因為這個時候草頭王們也想出國分封,一是因為國內沒法混了,而是他們的確想立國。所以後來有反王到了封地,遇到當地人反抗,就說:「爺是個隋人,專做沒本錢的買賣,奶奶的這些年官府有事沒事地剿匪,國內算是沒法混了,所以就出國討個生活。爺只要金銀和女人,不要命,識相的話就立刻打開城門,否則城破后三日不封刀。」

在楊二陛下發動一些列旨在加強皇權、削弱世家門閥的手段,等到終極手段《國朝田畝制》和《均田制》頒佈,世家門閥終於覺得再不反抗就只會坐等滅亡,因此公推李淵為首,聯合竇建德,決定暗中發動史無前例的叛亂,叛亂將波及39個郡,李淵自封唐王,但此事早已經被埋伏在李家的內線稟報給楊二陛下,因此叛亂開始之前楊二陛下就親自帶着大軍前往太原李淵的老窩,等到李淵剛剛發佈《討伐詔》,楊二陛下的大軍已經包圍了太原城。

經此一戰,除了刻意留下來的長沙宋家,所有的門閥力量全都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楊二陛下的目光盯向了世家力量。

在代表武裝力量的門閥勢力被連根拔起后,各大代表政治力量的世家決定採取柔和的抗爭策略,因此當楊二陛下又開始搞事情決定去泰山封禪的時候,以范陽盧氏和山東孔氏,各大世家反撲尤為激烈,理由各部相同並且看似有理有據。

此時突厥已經萎靡不振,新羅、百濟、高句麗三國窩在半島苟延殘喘,國內海晏河清歌舞昇平,楊二陛下本就是沒事找事,準備藉此機會滅掉最後的世家門閥力量,世家的反撲正中他下懷,而所謂的『哭宮』終於成了世家力量滅亡的最終因素,楊二陛下挾以分裂突厥的大勝之威,大軍橫掃河北山東兩道,各大世家力量徹底滅亡。

雖說國內叛亂都已平定,世家門閥也都被掃的七七八八,但百姓們的日子並不富裕,仍舊是飽一餐飢一頓,楊二陛下真真是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所以在群臣都開始說他是暴君昏君的時候依舊決定放棄休養生息的決定,在江南重新開始大造舟船,而群臣們不知道他造船是為了征林邑和去爪哇發財,依舊以為他是在國內歌舞昇平之後又想酒肉詞林,一時『暴君』、『昏君』等詞語不絕如縷,等到占城稻和大量香料出現在中原,群臣偃旗息鼓開始跟着楊二陛下發財,楊二陛下也終於決定算秋後賬,那些隱藏的很好的殘餘世家門閥力量徹底煙消雲散,國內也因為占城稻、番薯等外來物種的推廣而富饒起來,楊二陛下的目光徹底瞄向了國外,國內則開始了大建設,鐵路項目紛紛上馬。

突厥依舊在漠北不死心怎麼辦?李靖帶領大軍滅之,回軍之時橫掃高句麗,高句麗這個古國從此只存在於史書之上。

修建鐵路人手不夠怎麼辦?什麼突厥人,高句麗人,新羅人,百濟人,甚至那些面目不分的室韋野人也要,一口價,一貫錢一個,買來以後全部扔給鐵道部尚書,工部也缺人?繼續買。

被這麼大的利潤吸引,國內三山五嶽的好漢立刻行動了起來,一時草原上千里無人煙,半島之上聞『隋』色變,連西域的鬍子都開始有人打主意了,而楊二陛下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而打下來這麼大的地方,楊二陛下又開始頭疼怎麼管理的問題,隨後想起了自己在雁門關之圍說過的一句話『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略一改動就成了『王爺守國門,天子死社稷』,那些個自文帝就分封的王爺們立刻倒了血霉,可楊二陛下此時兵威正勝,不得已只得同意封國海外的政策,不是前往爪哇就是前往蓬萊等苦寒之地,像高句麗、漠北草原、中南半島、西域這等富饒之地,楊二陛下自然是不肯分封的,而臨行前楊二陛下也直言不諱地跟那些王爺們說他知道這些個王爺心裏有怨言,甚至恨不得將楊二陛下活剮,但他不怕,甚至希望這些王爺在海外整出些么蛾子,他倒是想來一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老楊家內戰。

公元6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崛起,隋王朝開發西域,和阿拉伯帝國在中亞草原兵鋒相向,恰巧西突厥還有餘孽,國內發展已經離不開石油,驪山書院也有意開發西域,已經進入中老年的楊二陛下命令蘇定方率軍征討西域,兵鋒最遠至鹽海(鹹海),西域諸國無不俯首帖耳,西突厥最後的餘孽被橫掃殆盡,阿拉伯帝國東方總督麾下二十萬軍隊也被屠戮殆盡,一時隋國威名遠傳整個阿拉伯半島和地中海沿岸。此時楊二陛下又以蘇定方為大都督,在原莎珊王朝設立西域都護府,在原安西都護府為安西郡,北庭都護府為北庭郡,漠北都護府為漠北九郡,安東都護府為安東四郡,同時派遣薛仁貴從天山腳下繞道進攻印度半島,初成立的帝國海軍穿過馬六甲海峽,從海岸登陸夾擊,隋軍席捲整個印度半島,於印度半島上設天竺都護府,在中南半島之上設林邑四郡,整個東北亞、中亞、南亞都被收進版圖,國土面積達到驚人的三千四百萬平方公里。

進入末年,在群臣眼裏,楊二陛下越來越有向昏君發展的趨勢。

比如拆除長城,不光群臣天怒人怨,就連民間也多有非議。

再比如遷各大帝王於驪山之右,修建華夏帝王陵,更是靡費之巨,廷議時萬人阻攔,指責楊二陛下是在為自己的身後事考慮,不顧國朝是否能承擔,但楊二陛下依舊決定修建華夏帝王陵,最終引起玄武門之變,皇長子身死,朝廷低級官員死傷大半,而察覺自己大限將至,楊二陛下開封建王朝之先河,學古代堯舜之舊事,禪位於小兒子,並開啟了隋王朝禪讓制的傳統,直到隋王朝滅亡,共和制王朝的到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隋朝當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隋朝當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286章 大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