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窮困若墜不逾仁德之心,漂泊半生不改

第89章 窮困若墜不逾仁德之心,漂泊半生不改

第89章窮困若墜不逾仁德之心,漂泊半生不改青雲之志

【第一次創業宣告失敗,之後劉備四處碰壁尋求出路,又靠着清剿黃巾軍和討伐董卓積累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軍功,從縣尉到縣令,從縣令到郡守,顛沛流離十幾年,卻仍然在基層埋頭苦幹,手下不過千餘人馬,終於等到一個機會,人生迎來轉機。】

【徐州太守陶謙,敬佩劉備的為人和能力,於是決定在病死前將徐州託付給劉備,隨後又是熟悉的劇情,一上任就被剛剛收留的呂布偷了老家,妻離子散。】

【無奈的劉備只能忍下奪城之恨,虜妻之辱,向呂布投降,返主為客,借用小沛屈居人下,好不容易重新積聚萬餘人馬,卻再次被呂布打敗,狼狽逃走。】

……

正津津有味看着天幕的韓信不由想到自己的胯下之辱。

「能忍得這般屈辱,隱忍不發,甘於屈居人下,伺機尋求機會,是個人傑。」韓信暗暗嘆服,高祖這個兒孫確實不錯,難怪能成就一番大業。

劉邦、蕭何等人皆暗自點頭。

被反主為客,可想而知有多屈辱,換做旁人,恐怕早就怒不可遏了吧?

而劉備此人,卻能隱忍不發,暗中積聚力量,足可見此人堅韌不拔的品性,難怪能屢戰屢敗卻依舊不肯放棄,最終成就大業。

……

【隨後劉備只能轉投曹操共抗呂布,結果被曹操利用,再戰再敗,妻兒又一次被擄走,最後只能趁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時重新奪回徐州,結果又與曹操親自來征,又一次戰敗。】

【二弟關羽被擒,三弟不知所蹤,沒有辦法,劉備只能投靠袁紹對抗曹操,結果再次兵敗路南,四處漂泊,半生流離。】

【二十餘年間屢戰屢敗,又屢敗屢戰,出道二十餘年,小戰獲勝,大戰皆敗,北逃南竄,一直寄人籬下。】

【人到不惑之年,卻依然寸功未立,寸土未有,妻離子散了不知道多少回,心氣也不知道敗了多少回了,正如現在的芸芸眾生。】

【也許人生本就應該是這樣的,年少時不知天高地厚,立下鴻鵠之志,覺得堅持夢想很簡單,握緊雙手去拼就是了。】

【結果出去闖蕩了幾年,被社會毒打過幾次之後才發現,原來人生竟然那麼長,失敗的感覺竟然那麼痛,堅持不過是一個人人都在說,卻根本沒幾個人在做的空口號而已。】

【撞過幾次南牆后,絕大多數人都乖乖接受現實,淪為一個個油膩的中年大叔,挺著發福的肚子,頂着謝頂的腦門,一坐上酒桌就拍著大腿吹噓自己當年多麼的勇猛,喝多了就抱怨流年不利,時運不濟,醒來后又安慰自己安樂是福,平淡是真。】

【難道成熟的標誌就是學會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狗屁理想和追求嗎?】

……

聽到天幕所言。

歷朝歷代,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數人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是啊,年幼時的自己何嘗不是壯志滿懷,渴望成就一番事業。

可當經歷過失敗,經歷過生活的毒打,才知道實現夢想是那麼的難。

大多數人都會以幼稚為借口,承認自己只是個普通人,乖乖接受現實,放棄那些自以為無法實現的『幻想』,自怨自艾,自我欺騙。

南宋,辛棄疾嚎啕大哭,覺得自己是在浪費光陰。

看着鏡中枯槁的容顏,辛棄疾憤怒的將面前的酒水掀翻,咬牙切齒道:「我被酒色所傷,竟如此頹廢!」

「自今日起,戒酒!」

……

【說回劉備,走投無路之下,劉備投靠在劉表麾下,一待就是七年。】

【雖然有時候還是提心弔膽,但好在吃喝不愁,衣食無憂。】

【正所謂月過十五光陰少,人到中年萬事休,許多人到了劉備這個年紀,已經沒有多少精力和心智再去折騰了,安穩幾乎成了絕大多數人本能的追求。】

【然而回憶起15歲那年,自己在院子裏高大的桑樹下暗暗立下宏願,鬥志昂揚的喊出大丈夫應有東去大海之志,此時再看看大腿上因為長久不騎馬而長出的贅肉,忍不住潸然淚下。】

【劉備不斷的反問自己,難道自己的一生就真的只能是這樣了嗎?】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吟唱着自己前不久寫下的龜雖壽,嘆了口氣:「玄德此人,是個可敬的敵人。」

……

【換做是別人,或許會對着那個年少的自己嗤之以鼻的一笑,搖搖頭就此躺平。】

【而劉備不一樣,哭過之後,咬咬牙選擇繼續前進,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那就三十年,只要他劉備還有一息尚存,就是與命運抗爭到底。】

……

「壯哉劉備!」

此時此刻。

不少時空的俊傑對這個大漢最後的皇叔肅然起敬。

「劉備給了四百年大漢一個體面的退場啊……」蕭何心中感慨萬千。

……

【於是劉備不惜放下身段,借得趙雲,跪請徐庶,親自踏進卧龍崗,去請一位僅僅27歲的實習大學生出山,而且一請就是三回,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禮賢下士,感動龐統,終於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劉備在兩位頂級軍師的輔助下入主益州,59歲那年,終於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正面戰場上打敗宿敵曹操,奪得漢中,晉位漢中王,次年稱帝,終於實現了15歲那年跨下的海口,迎來人生的輝煌時刻。】

……

看到劉備登基稱帝,歷朝歷代,上至百官,下至百姓,無數人彈冠相慶,因劉皇叔的成功感到開心。

但也有不少熟讀三國的人暗自抹淚,因為他們知道,這短暫的輝煌過後,就是無盡的黑暗。

……

【然而這短暫的輝煌猶如曇花一現,此時距離劉備生命的盡頭已經不到三年了,後來關羽兵敗麥城,張飛被殺,那一年劉備61歲。】

【他並沒有選擇繼續在蜀中苟活,而是選擇舉兵伐吳,為異姓兄弟報仇,發動夷陵之戰,不惜傾國之力為弟報仇,最後火燒連營七百里,淚灑白帝城。】

【縱觀整個中國歷史,臨終託孤這種事情始終是靠不住的,但劉備託孤卻成為了千古佳話。】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三國亂世之爭,更是亂世中難得的優秀美好的品格,我們看到了諸葛亮出師表的堅決與果斷以及五丈原的遺憾。】

【我們看到了姜維臨死之前的憤慨。】

【我們看到了劉諶勸阻不投降失敗后殺妻自刎的悲壯。】

【我們看到了是最優秀的使命的傳承,正是這些人的執著堅守夢想成就了這一段歷史,所以說蜀漢的浪漫閃耀着整個三國。】

【回顧昭烈帝的一生,失敗簡直如同家常便飯,而成功只是在那個短暫瞬間,值與不值,且留給後人評說。】

【可是換位思考一下,換做你在劉備的位置上,當你每次跌倒后能否爬起來?能否繼續前行?】

【很顯然,絕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

【縱觀華夏五千年歷史,漢昭烈帝僅有一位而已。】

……

「年少時的夢想很廉價,有嘴就行,反正每過十年,懷揣夢想之人便會以千萬為單位迅速滅絕,死去。」

朱棣看着劉備的一生,內心感慨萬千:「年齡越大越明白,一個人到了不惑之年乃至花甲之年,依然不改初心,不墜青雲之志,是件多麼難得事。

黑衣和尚兩手合十:「其心昭昭,其志烈烈,折而不撓,千百年來,僅劉皇叔一人而已。」

……

【因為劉備,蜀漢才有該有的浪漫。】

【因為劉備,400年的大漢王朝才能結束的如此體面。】

【劉備的存在,給了漢王朝一個隆重的葬禮。】

【失敗總是貫穿人生始終,出身貧危,不滅救世之願,窮困若墜不逾仁德之心,漂泊半生不改青雲之志,富貴余華不負桃園之義,劉備奮鬥的一生,無愧於昭烈皇帝的謚號。】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短視頻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淚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短視頻通古代,歷朝歷代集體淚目
上一章下一章

第89章 窮困若墜不逾仁德之心,漂泊半生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