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第148章 勤王令出,召豫州 涼州 益州 揚

148.第148章 勤王令出,召豫州 涼州 益州 揚

劉宏駕崩,消息傳向大漢各州,各方州牧、郡守等封疆大吏皆是震動一片,卻也是紛紛觀察洛陽動向。

他們卻是在看誰會成為新的一代大漢天子,好向新皇表達擁護與忠誠。

畢竟,如今大漢皇室威望依舊在,縱然是頂級世家也不敢胡來。

新皇若登基,州牧、郡守作為地方行政長官,首要任務是表達對新皇的擁護和忠誠。他們通常會通過上表、朝賀等方式,向新皇表示自己的臣服和敬意。

天下各方的注意力,皆看向帝都洛陽。

只是天下各方州牧、郡守不知道的是,此時洛陽局勢暗流涌動。

劉宏駕崩之前,竟然未指定接班人。

緊接着,何進又開始剷除董重與十常侍。

身後卻是一大批手持兵刃的宦官侍衛追殺。

「大將軍,儒岳父董卓早就欲對大將軍表忠心,大將軍可調涼州之兵!」

「這個董重屢屢與本大將軍作對,都是因為有董太皇太后庇護,而且,這董太皇太后與十常侍皆有勾聯,一直想要扶持劉協,太后又護著張讓、趙忠等十常侍,本大將軍甚是頭疼,這可如何是好啊?」

「引外軍入洛陽,清君側?」周圍人一聽袁紹的話,皆是躁動,有人眼鏡一亮,也有人眉頭緊皺。

大廳內,依附何進的眾人聞言,也是皺眉。

隨着劉辯繼位,何家聲勢暴漲,何進位高權重,因此,依附何進者多不勝數,趨之若鶩,其中便有袁術、袁紹最得何進重用。

何進可信任李家,但並不完全信已經是大漢頂級世家的袁家,何進此時認同了袁紹計策,卻多想調集幾州兵力入洛陽,一同誅殺十常侍,並且,鞏固何家統治與影響力。

但是,劉宏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更想立他喜歡的劉協為帝,但是頗猶豫未決,因為他知道何皇后、何進以及朝中元老皆不會願意,又考慮到何皇后殺王美人,斷不會留劉協。

聽着何進的話,本來還皺眉的人,想到若是李鴻率領大軍清君側,倒是眉頭輕輕點頭。

近幾年,袁家倒是對他頗為擁戴。

劉宏最終在南宮嘉德殿逝世。

……

何進掌握朝政大權,怨恨想謀害自己,暗中計劃欲將他殺死的段珪。

確實,李鴻若是來清君側,那麼,結果最好,畢竟李鴻聲望高,忠心大漢,也位高權重,何太后都不好說什麼。

倒是坐在主位的何進,神色浮現一抹激動,道:「對啊,若請外軍入洛陽,那麼,定可以強勢誅殺張讓、趙忠十常侍閹患,並且威懾董太皇太后,逼迫董重罷官了,太后也不能說什麼了。」

黃巾起義結束后,在西涼的董卓便派李儒前來投奔何進,向何進表忠心。

在駕崩之前,傳位之事,劉宏一直糾結。

不過,單單隻調集豫州之兵,何進有些不放心,說道:

「好,除了豫州,可還有其他州牧舉薦?」

如此多州牧入洛陽,何進卻是放寬心了,又要求勤王大軍不得大張旗鼓,要低調入洛陽。

董重是河間人,漢靈帝生母董太后的侄子,被劉宏任命為衛將軍,鎮守洛陽。

劉宏駕崩,皇位不決,洛陽內外戚與宦官勢力鬥爭由此開始。

「大將軍,徐州牧丁原也驍勇,也可召集入京。」

劉宏在嘉德殿逝世。十常侍之一、掌控皇宮侍衛的段珪當時就在皇宮中,想先殺皇后之兄大將軍何進,然後一舉立劉協為皇帝。

李儒眼眸深處喜色一閃而過,對何進謝完,又滿是深意看袁紹一眼。

他可是記得李鴻是擁護何家的。

「本初有良策?快說!」何進眼睛一亮,忙說道。

何進見是李儒開口,頓時捋了捋鬍鬚,笑道:「好,董卓也是一員驍將,讓董卓也率領大軍來!」

只是,當段珪調動兵力時,被何進察覺出了異樣,亡魂大冒,向皇宮外奪命狂逃。

大將軍府邸。

何進坐在主位,眉頭緊皺。

數年來,有何進的支持,董卓又在與涼州跟着張溫一起打了數場勝仗,如今已經是涼州牧。

何進因袁氏歷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紹與其弟虎賁中郎將袁術又為袁家嫡子,後面的繼承者,因此相信並任用他們,但是對這個建議頗為意動。

一道道請示聲,讓何進甚是滿意,皆大手一揮,決定請入洛陽。

張讓、趙忠等人卻是害怕急了,向何太后求饒,讓何進免除他們死罪。

何進第一反應便想到了李鴻。

李儒竄了出來,對何進拱手,表忠心道。

其中又有董太皇太后在,他真是感覺如鯁在喉!

「大將軍,荊州牧劉表,乃漢室宗親,當請入洛陽。」

「大將軍,李老將軍出兵西域去了,怕是短時間不能回來了,但是,可以選擇其他州牧調兵前來洛陽,我袁家可率豫州之兵,擁護大將軍清君側!」袁紹對何進大聲說道。

何進對李儒、董卓還是很有好感,數年來,董卓頗為聽話,屢屢送錢送各種奇珍異寶,乃至涼州美人。

因為袁術、袁紹表現聽話,再加上袁家名望足,勢力廣,何進自然當成左右手。

「大將軍,益州牧劉焉漢室宗親,又是擔任過宗正,德高望重,可請入洛陽。」

不過,隨之何進卻又拍著腿,惋惜道:

「可惜了,李老將軍不在,若李老將軍在,定可以用霹靂手段,解決這些麻煩,這可如何是好?」

下方袁術、袁紹、何顒、鄭玄、韓融、陳紀、陳琳、李儒、孔融、王朗、吳匡、張璋、鮑信等足足一二十人聚集一堂。

按漢帝國政治傳統,當由嫡長子繼承,也就是立皇后長子劉辯為皇。

突然,袁紹開口,讓何進以及眾人齊刷刷對袁紹側目起來。

「大將軍,紹倒是有一策,或許可解決亂世之閹患以及陛下受到的董太皇太后威脅!」

劉辯年僅十四歲,尊其母何皇後為皇太后。何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但實權落在何進手中。

「大將軍,既然我們兵力不足以鎮壓董重、張讓、趙忠他們顯得不妥,以及還有皇后阻攔。那麼,我們就不用洛陽兵馬了,不若調集外軍,以清君側之名,一舉誅殺張讓、趙忠十常侍閹患,並且威懾董太皇太后,逼迫董重罷官!如此,外軍入洛陽,縱然太后也不能說什麼,又能說明大勢所趨,得天下支持!」

於是,強勢擁立大皇子劉辯即帝位。

在何進麾下,任校尉的袁紹勸說何進將所有的宦官一網打盡。

劉辯繼位后,董重與何進權勢碰撞,董太皇太后擁護劉協,又與劉辯之母何太后交惡。

坐在主位的何進,壓下李鴻在外的惋惜,看向袁紹卻又感覺滿意。

段珪卻是心裏疑慮不安,便給中常侍趙忠、張讓等人說:「大將軍何進兄弟控制朝政,獨斷專行,之前行動敗露,何進恐怕會消滅我們。只是因為我統率禁軍,所以暫且遲疑。現在應該一起動手,將何進逮捕處死。」

何進逃出生天後,卻是怒極,調動兵力,聯合朝中大臣,再有何皇后支持。

何進滿臉愁悶,他有些埋怨他妹妹這個時候竟然心軟不除了張讓、趙忠。

但是,根本來不及讓段珪他們反應,何進兵馬便已經殺來,直接抓住了段珪。

何皇后考慮到當初張讓、趙忠卻是救過她,因此,倒是護著張讓、趙忠,不讓何進殺害張讓、趙忠。

於是在病重之際,就把劉協託付給段珪、張讓、趙忠十常侍等人之手。

袁紹對何進拱手,目光灼灼說出計策。

很快,一道道勤王令便迅速發往豫州、涼州、益州、揚州、徐州五州而去。

勤王令出,豫州、涼州、益州、揚州、徐州五州震動,天下各方也是暗流涌動起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百歲老將,我打造最強家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大漢:百歲老將,我打造最強家族
上一章下一章

148.第148章 勤王令出,召豫州 涼州 益州 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