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識

第一章 初識

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豆大的雨滴在佈滿烏雲的空中伴隨着冷風緩緩落下。

夜空中偶爾劃過幾道耀眼的閃電,響起幾聲天崩地裂般讓人膽顫心驚的雷鳴聲。

泥濘的山路上,一個人影正在瘋狂的奔走着,不時的回頭觀望,似乎在躲避着什麼。

耀眼的閃電照亮了他的臉,是一位年逾花甲之齡,面容慈祥的老道士。

只是不知什麼原因他看上去非常痛苦,一邊捂著胸口,一邊大口喘氣,嘴角還帶有絲絲血跡。

氣息萎靡,搖搖欲墜,好像隨時都可能昏倒過去。

轟!轟!轟!

接連幾聲巨大雷鳴,隨之產生的閃電再次照亮了老道士,同時也照亮了他的身後。

一個身穿黑色玄衣的男子,正緊緊在後面,徐徐而行。

面部被黑紗遮住看不清他的樣貌,但那一雙外露的眼睛絕對會讓人記憶深刻。

陰險、狠辣、冷血、殘酷、無情……,無論多麼惡毒的形容詞用在上面都不為過。

過了許久,老道士終於在一座年久失修的道觀前停下了腳步,回頭看了看身後發出一聲長嘆,神情中充滿了無奈和落寞。

擦掉嘴邊的血跡,推開了道觀的門。

進到院中,屋裏燭光閃閃,窗子上映出一個小道士的身影。

老道士看着屋中的那道身影,眼神中儘是疼惜憐愛之色。

剛要前行卻是再也支撐不住,「轟」的一聲倒在地上,氣絕而亡。

小道士好像是聽見了屋外的聲音,連忙跑了出來,剛好看見倒在雨中的老道士。

幾步來到身前,使勁搖動着老道士的身體,卻得不到任何回應。

一番折騰后,懷抱着毫無生機的老道士嚎啕大哭,響徹天際。

黑衣人不知何時出現在了道觀門口,冷冷的看着院中的一切。

他行動無聲,再加上夜色的遮掩,小道士根本沒有發覺。

凌空虛指,一道無形的靈力落到小道士身上,哭聲驟停,隨即和老道士一樣倒在了雨水之中。

做完這一切后,黑衣人轉身離開,身形幾個閃落便徹底消失在了這茫茫雨夜之中,只留下了這破落道觀中兩具冰冷的屍體。

不知過了多久,風息雨停,天邊的烏雲逐漸散去,夜空中露出點點繁星,皎潔的明月也再次將清輝灑向大地。

突然,雷聲再起,一道閃電劃破夜幕,原本已經死去多時的小道士竟猛地睜開了眼睛。

他緩緩的站起身來,看着眼前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心中一片茫然。

就好像剛做了一場沉夢,也不知自己現在身處的世界是真還是假,是虛還是幻……

綿山,位於青州城南十餘里之外,因其山峰重疊,縱深不知幾千里而得名。

正值深秋,山風吹過,樹葉飄落,帶來陣陣寒意,天空中烏雲密佈,電閃雷鳴.

眼看着就要下雨。

李默穿着不知打了多少補丁的破爛道袍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狂奔,心中不禁暗罵道:該死的,該死的……,就快到了,就快到了。

老天爺再也憋不住了,豆大的雨滴伴着狂風傾盆而下,在即將落地的一瞬間,他終於跑進屋子,長吁了一口氣。

外面的天已經黑了起來,他趕忙點燃了蠟燭。

藉著微弱的光亮看清了屋裏的一切,這是一個道殿,正中央供奉著三清神像,一個爐台,一個供桌,兩個蒲團,還有後院的一片菜地。

這就是李默的一切財產。

跑了一路,李默感覺有點口渴,他拿起桌上的水壺,搖了搖發現裏面已經空了,於是就來到廚房準備生火燒水。

火光照亮了他的臉,一個清秀的少年,看模樣十六、七歲左右,眉頭緊皺,好像藏了很多心事。

李默原本是一個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為實現美麗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三好道士,卻在一次下山採辦的時候。

因為一場車禍而魂穿到這個同樣名為李默的小道士身上,他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整整一個月了。

小道士無父無母,從小在這座清虛觀中和李老道士長大,平日裏摘些後院的蔬菜和山中的野果去山下換些糧食,及生活用品。

李老道士不懂道法,卻有一身好醫術,經常幫山下的村民們免費診病,很受村民愛戴,平日裏常有接濟。

可惜的是,在李默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就去世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小道士過度傷心,痛哭不止,力竭而死,他才能佔據這具身體,又重新活了一次。

一飲一啄,或許是天定的吧。

繼承了這具身體的記憶才知道他現在所處現在的朝代叫宋。

和前世的古代極其相似,也有釋、道、儒三教,也拜三清、也尊釋迦摩尼、也學孔聖人。

至於其他的歷史人物卻大不相同。

大宋王朝以皇家的姓氏為名,宋太祖宋聖龍持三尺青鋒開創偉業距今將近三百年。

和所有王朝一樣,度過了兩百年興盛期后,大宋王朝逐漸開始走向衰敗。

如今天子大權旁落,各地門閥紛紛擁兵自重。

雖然沒有人公開造反,但是目前這種局面卻也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罷了。

在這個世界重武輕文,武道昌盛。

但更讓他感到意外的是。

在這個世界上不僅有妖魔鬼怪現世,同樣也有道法高人出沒,武道行者有其獨特的修行法門,其氣血強盛。

當中中的佼佼者倒也可以和低階妖魔、修道者一爭高下。只是壽命有限,不及妖魔、修道者來的逍遙自在。

前世的李默是正統的道家傳人,從小師傅就傳給了他一門名為《歸元長春訣》的修行法門和一些無用的法術口訣、符籙及道家功夫。

並詳細介紹了修鍊的各個階段,分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人仙,巧的是這個世界的修行體系居然和自己師傅說的差不多。

功法和法術口訣是早已背熟,在師傅的監督下一直練習,但都是無用功。

符籙的話,小時候覺得好玩,倒也習得幾個。功夫一直沒有放下,前世的李默對戰四、五個成年男子不成問題。

半個多月的時間,李默一直在修習《歸元長春訣》。

和前世不同,他第一次修鍊的時候居然感覺到了天地靈氣。

現在已經隱隱有了突破到練氣期的跡象,如果自己沒有穿越,估計師傅會開心直接跳起來吧!

水燒開了,李默掏出懷中的干餅,就著熱水吃了下去。

隨後來到神像前面打坐修行。盤膝而坐,雙手抱園,耳目微閉,靜心守一,將呼吸放勻,感受天地間的靈氣,運轉周天。

可誰成想,就在他剛要進入修鍊狀態的時候,忽然聽得砰的一聲,隨即狂風暴雨便灌進了屋子裏,把蠟燭吹滅,一切都暗了起來。

來到門前,天空中銀蛇狂舞,劃破夜幕,雷音狂躁,震耳欲聾,同時還聽到遠處傳來幾聲虎嘯聲。

想到自己功法未成,暫無任何神通法力,心中不禁慌亂起來。

趕忙把房門關好,又看了看窗戶,這才來到燭台前,將蠟燭重新點亮。

蠟燭重燃,光芒雖弱,卻也帶來了一絲暖意。

喝了一口熱水,心才平復下來。

準備回去繼續打坐修鍊,趕快突破到練氣期,也好在這個特殊的世界儘快有自保之力。

剛轉過身來,卻發現一隻通體雪白無任何雜色的小狐狸,正趴在神桌下,眼神中透著恐懼。

光滑的毛髮上濕淋淋的,好像是被這場山雨凍著了,瑟瑟發抖。

綿山境內,野物頗多。

只是白色的狐狸卻不常見,不過也不甚驚奇。

因此也就沒太過在意,只當是小狐狸進屋避雨。

隨手往桌下扔了一個野果,便閉上眼睛繼續打坐,不久便進入了胎息狀態。

殊不知小狐狸的正在盯着他,甚是奇異。

翌日,李默推開房門,發現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了,雨後的綿山清新秀麗,空氣中瀰漫着泥土的香味,頗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意境。

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他伸了個懶腰。

突然想起了昨夜的小狐狸,便跑到神桌面前,看了看下面,什麼都沒有,想是雨停后自己走了。

尚未完全了解這個世界的他,卻沒有想到門窗完好,小狐狸是如何出去的。

來到廚房,找出昨日自己吃剩的半張餅,掰碎後放到熱水泡了泡,就著山裏的野果也算吃了一頓早飯。

通過昨天晚上的修鍊,李默覺得自己目前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不是光靠打坐修行就能突破的。

修鍊之道,本就是逆天而為,馬虎不得。

這段時間的自己為了突破,心境已有些不穩,稍有不慎,便可能走火入魔,前功盡棄。

於是便想下山走走,放鬆一下緊張的心情,說不定就會出現什麼契機,一下子突破了。

雨後的山路有些濕滑,李默一路走得很小心,而且不停的回頭看,因為他總感覺從出門的那一刻起後面就有東西跟着他,

突然從路邊的草叢裏竄出了一個白色的物件,把他嚇了一跳。

定睛一看原來是昨天夜裏的小白狐,嘴裏還叼著一個不知是什麼品種的果子,掛有露水,一看就是剛摘下來的。

只見它人立而起,對着李默。

先是兩個前肢舉高,合攏在一塊,像人作揖施禮一般,在向李默恭恭敬敬地躬身。

躬完身,進而整副身子俯落下來,屈膝跪拜,乖巧的小腦袋,恭恭敬敬地磕在地面,砰然有聲。

一邊拜,一邊啾啾叫着,好像在說着感謝的話語。

隨即放下果子轉身跳到路邊的草叢中。

李默大吃一驚,呆若木雞,只感到口乾舌燥,瞬間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待到回過神來尋找,發現小狐狸已經不見了身影。

「狐狸精?」,他心中暗道,飛快撿起腳下的果子,也顧不上下山了,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道觀。

又過了好長時間,才將氣喘勻。

拿起手中的野果,仔細打量,發現此果全身赤紅,華光流轉,靈氣逼人,不是凡品。

讓人一看便想將其食入腹中。

「這果子莫非就是自己突破的契機不成」,想到這,李默盤膝打坐。

等到心情平復下來后,一口將果子吞下,沒想此果入口即沒,化為一股暖流淌向腹中。

他趕緊靜心屏氣,藉著這股暖流,運轉功法。

很快就進入了修鍊的狀態中,精純至極的靈氣,在他體內不斷的涌動流淌。

然後一絲絲的深入他的經脈,洗滌着他的周身最終匯入丹田。

山中無歲月,修鍊不知年。

李默這一修鍊便是一整天,等到他醒過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驚奇的發現自己居然能夠夜中視物,他知道自己已經突破了。

突破到練氣期,他心中不禁大喜,卻又想起了小狐狸,不知道它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再遇到,一定要好好的謝謝它。

起身而立,動作顯得非常緩慢,他默默的點亮蠟燭,將香插入香爐中,神色凝重的對着三清神像拜了三拜,極其虔誠。

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拜的是過去的自己過去的世界。

從前的一切都如過往煙雲,終將隨風散去,現在的自己只想去好好體驗一下這個新世界的精彩,不管結果怎麼樣,也算不枉來此一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聊齋當大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偵探推理 我在聊齋當大佬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初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