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歷史不忍細看(世界史)》(3)

第八十五章《歷史不忍細看(世界史)》(3)

他們是影響歷史走向的豪傑,卻與你想的不一樣

「傻子皇帝」克勞狄一世卻是有為之君

卡利古拉(12—41)是羅馬帝國時代有名的暴君,他因自己的邪惡和殘暴遭到禁衛軍的刺殺后,他的叔叔克勞狄意外地成為羅馬皇帝,即克勞狄一世。

克勞狄一世(前10—54)被人們稱為「傻子皇帝」,當時羅馬著名的哲學家塞涅卡曾在一篇諷刺文里把他描繪成一個暴君、傻瓜,譏諷他會在死後變成一個南瓜(愚蠢的象徵和代名詞)。著名的歷史學家塔西佗也沿用了這種說法,在他的歷史著作中認為克勞狄是個懦弱的人,嘲笑他是個毫無主見的笨蛋,只會聽從妻子和奴僕們的意見,不像是一個皇帝,更像是一個奴僕。蘇維托尼烏斯在他的《十二愷撒傳》中寫道:「由他自己決斷的事還沒有他的妻子和被釋奴命令的多,因為他總是按照他們的利益和希望做事。」同時代的歷史學家大都傾向於認定他是一個傻子。

實際上,克勞狄在治國理政方面很有一套,絕非一個傻子所能為。克勞狄的所作所為,與中國的唐宣宗頗有幾分相似。

克勞狄出身於羅馬貴族家庭,在襁褓之中父親就去世了。後來,他的兄長日耳曼尼庫斯被皇帝屋大維收養,因此便由他作為克勞狄家族的繼承人。克勞狄小時候因為身體的殘疾,在外型上有明顯缺陷,有人推測是小兒麻痹症。這使他行動遲緩,看上去有點獃滯。他的母親安東尼婭和「叔祖」屋大維都在言辭間表現出了對他的失望。

按他的出身,早應該在政府里擔任職務,但因為形象不好,一直沒有機會。直到他的侄子卡利古拉繼位為羅馬皇帝后,他才得到了羅馬執政官的虛職。羅馬雄辯術舉世聞名,發表演講是羅馬官員的一項基本技能。但克勞狄作為一個「棄兒」,從未進行過相關的訓練,因此無法清楚地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從皇帝到民眾,都是以看笑話的心態看克勞狄在公共場合中失態。

雖然口不能言,但克勞狄卻是非常好學的。他從少年時代起,就專註於鑽研典籍,醉心於學問。他還在著名歷史學家李維的指導下研讀歷史。

公元41年,卡利古拉因為自己邪惡的暴行而被禁衛軍刺殺,年過50的克勞狄被禁衛軍擁立為皇帝。登上皇帝寶座,掌握了大權后,克勞狄立即像變了一個人。他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賞禁衛軍,感謝他們的擁戴,以此緩和皇帝與軍隊之間的關係。權力穩固之後,他立即撥亂反正,廢除卡利古拉的苛政。

克勞狄不像卡利古拉一樣專斷妄為,他即位后立即讓元老院擁有了皇帝的部分權力,用於消除卡利古拉造成的上層敵對情緒;他也努力讓自己傾聽庫里亞和公民大會的聲音,消除有影響力的次級政治團體的離心離德。他下令取消對被控叛國罪者的審訊;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並歸還了他們被沒收的財產。他還歸還了前皇帝從希臘搜刮來的雕像等一些珍貴藝術品。他拒絕使用皇帝頭銜,稱自己為「第一公民」。他還經常親自出席司法審判,以確保司法的公正。這些舉措讓他在短期內獲得了人民的愛戴。

不但如此,克勞狄還允許高盧貴族進入羅馬元老院並擔任行政官職,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以前只有羅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才有這個資格。克勞狄的政策具有開創意義,而且他的後繼者大都沿襲了他的政策。他們不僅允許外國人進入元老院,而且還給予意大利以外的行省與羅馬同樣的權力。這樣,帝國的基礎更為廣大與深厚,更有利於帝國的統一和提升帝國的凝聚力。

尤利烏斯·愷撒在公元前55年曾入侵不列顛島,但並沒有在那裏建立據點。這時,克勞狄派遣普勞提烏斯和韋帕薌征服了不列顛島的南部,把它變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將其命名為不列顛尼亞。這讓克勞狄在軍隊中建立了威望。

克勞狄統治期間,還修築了壯觀的克勞狄亞水道,這一工程給羅馬從66千米外引來了水。

克勞狄統治時期,國泰民安,貴族之間經常聚在一塊,飲酒作樂,歌舞昇平,帝國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這些都體現出了他是一個精明和成熟的政治家。

然而克勞狄一生都被自己的寵臣和妻子所操弄。最後,他死在了第四個妻子「邪惡的阿格里皮娜」手上——目的是為了讓她自己的兒子尼祿(Nero)登位。

正是因為這樣,後世的史學家對他的評價才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前面曾諷刺他為南瓜的塞涅卡,也曾稱讚他是「愷撒之後最好心的人」;塔西佗雖然嘲笑他是個毫無主見的笨蛋,像一個奴僕,但也讚揚他在統治初年寬厚仁慈,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了士兵和公民的喜愛。

有人認為,克勞狄確實因為自身的缺陷看起來有些笨拙,但他絕不是一個傻子,他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尤其是在卡利古拉在位時,他的傻極有可能是故意裝出來的。因為卡利古拉當上皇帝后,曾殺了不少自己家族的成員,以免他們成為競爭者。克勞狄這個韜光養晦的策略,使自己倖免於難。

有人認為,對克勞狄政績最公允的評價,可以在後來弗拉維王朝的韋帕薌、提圖斯、圖密善諸帝的繼位誓詞中體現出來:「吾將遵循神君奧古斯都、提比略、克勞狄烏斯之施政……」這個誓詞可以說明,羅馬人對他是認可的。克勞狄確實算是一位有為之君。

在英國家喻戶曉的亞瑟王真的存在過嗎?

亞瑟王的故事在英國乃至整個西方都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傳的,其流行程度僅次於莎士比亞的經典與希臘羅馬神話。亞瑟王傳奇可謂是歐洲文學的瑰寶,對西方文學的影響很大。

在傳說中,亞瑟王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他是卡美洛王國國王尤瑟的私生子,在他之前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摩根——騎士莫德雷德的母親。他是家族的唯一男性繼承人,將來是要繼承大位的,但私生子的身份會給他帶來很多非議和麻煩,甚至是生命危險。最後,尤瑟聽從魔法師梅林的建議,由梅林把亞瑟寄養在普通貴族家裏。

後來,尤瑟去世,王國的形勢便動蕩起來。王國主教按照梅林的建議,召集所有的貴族,規定誰能拔出教堂墓園石塊中的劍,便立誰為英格蘭的新國王——那把寶劍上刻有銘文:「拔出此石中劍者,即為英格蘭之王。」然而,沒有人能從石塊中拔出那把劍。大家對石塊中的劍都無能為力,一致決定通過比武來決出高下,勝者為王。貴族們便另擇地點,舉行比武大會。亞瑟也去了,但他沒有資格參加比武,由他所寄養貴族家族的兒子凱參戰。凱進入會場時忘了帶劍,就請亞瑟回家幫他去取。因為家裏的人都來觀看比武了,當亞瑟回到家,發現大門已經鎖上了。亞瑟已經沒有時間趕回會場拿鑰匙了,無奈之下便跑到教堂拔出石塊中的劍交給凱。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驚奇,不太相信眼前的一幕。於是,他們又把劍插回石塊里,反覆多次,仍然沒有人能將劍拔出,然而這對亞瑟來說卻不是問題。當時,貴族們都不知道這個亞瑟就是尤瑟王的兒子,有些貴族頗不甘心,但魔法師梅林及時出現了,並告訴貴族們亞瑟的身世。天命所歸,貴族們不得不接受亞瑟為他們的新王。從那時起,亞瑟便被尊稱為「亞瑟王」。

亞瑟王即位不久就娶了格尼薇兒為王后,王后的父親送給亞瑟王那張著名的圓桌作為女兒的嫁妝。亞瑟王跟他的父親尤瑟王一樣風流,甚至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摩根偷情,而且有了一個私生子莫德雷德。莫德雷德既是亞瑟王的兒子,又是他的外甥,最後還發兵反叛。這不能不說是一段孽緣。

雖說亞瑟王在私德上有污點,但他確實是一位好國王。他統一不列顛,將其治理得井井有條;他關心人民,賑濟貧弱,建立起一個繁榮強盛的國家。騎士精神和最早的騎士行為準則據說就是這時形成的。

亞瑟王從石塊中拔出的劍在一次違反騎士精神的戰鬥中斷裂。騎士不能沒有劍,他在梅林的指導下,從湖之仙女那裏得到了一把聖劍——王者之劍。亞瑟喜歡這把寶劍的劍身,因為它鋒利無比。但梅林告訴他,其實劍鞘比劍身貴重十倍,佩帶王者之劍劍鞘的人會永不流血,要隨身攜帶,好好地保護它。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亞瑟王最終還是遺失了劍鞘。

後來,來自北方的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亞瑟王通過十二場戰役將他們擊退。這時,圓桌騎士成為王國機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騎士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在圓桌上討論國家事務。圓桌上沒有君臣之別和地位差異,每個人都可以自由發言。在這張富有傳奇色彩的圓桌上,發生了許多傳奇故事,比如尋找聖杯。

亞瑟王的領土不斷擴大,連法蘭西都納入了他的版圖之中。最後,亞瑟王攻克了奄奄一息的羅馬帝國,並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接受羅馬主教的加冕。

完成了領土擴張,國泰民安,亞瑟王便開始尋找傳說中的寶藏。他手下的騎士們相繼離開城堡去尋找傳說中的聖杯,但大都有去無回。圓桌上的騎士越來越少,強大的國家開始走下坡路。

蘭斯洛特,這位亞瑟王的第一位騎士,與王后格尼薇兒有了私情。私情暴露后,蘭斯洛特逃走,格尼薇兒被亞瑟王判處火刑。蘭斯洛特劫了法場救走格尼薇兒,逃到法蘭西建立了自己的領地。因為顧及名譽,蘭斯洛特交還了格尼薇兒,但亞瑟王仍然率軍親征法蘭西。他留下表兄蓋文和外甥莫德雷德代理國政。

莫德雷德趁機發動叛亂,殺死了蓋文,欲強娶格尼薇兒。亞瑟王回師征討,雙方發生激戰。戰爭的結果是,亞瑟王與莫德雷德兩敗俱傷。亞瑟王以王者之劍殺死了莫德雷德,而他自己也被莫德雷德給予致命一擊。據說,瀕死的亞瑟王被湖之仙女用船載向理想鄉阿瓦隆,最終被埋葬在那裏。他的人民都相信亞瑟王並沒有死,他還會回來拯救世人。

雖然亞瑟王的騎士故事動人心弦,但亞瑟王是否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至今尚未有定論。有人認為亞瑟王並不存在於真實的歷史上,因為迄今為止,尚無任何考古發現能證明亞瑟的歷史存在。人們所熟悉的亞瑟王只不過是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凱爾特神話中神靈的人格化。另外一些人則認為,亞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生活於公元5世紀末至6世紀初,是抵抗盎格魯-撒克遜蠻族入侵者的羅馬-不列顛領袖。他們將亞瑟活躍的年代定在公元500年前後,在同時期的史料《威爾斯年表》中有兩條極簡短的記載:一條是一位叫亞瑟的人參加了巴頓山之役,不列顛人獲得了勝利;另一條是亞瑟與莫德雷德在劍欄之役中身亡,天降瘟疫於不列顛和愛爾蘭。人們認為年表的可信度比較高,「其中提到上百個國王主教、傳教聖徒、部落首領,據考證都真有其人」。但總體而言,關於亞瑟的歷史記載確實寥寥無幾。亞瑟王的故事更多的是在傳說中。

從11世紀開始,亞瑟王從一位傑出的軍隊統帥逐漸地被描述成為不列顛人民的中世紀君主。公元1137年,諾曼人牧師傑弗里,用拉丁語編寫了一部《不列顛諸王史》,梳理不列顛的王族譜系。亞瑟王的故事從微不足道的模糊文字,首次有了詳細的版本。傑弗里的這部作品,算不上是一部嚴肅的史學著作,更像一部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歷史事實與傳說的大雜燴。這部作品中第一次出現了梅林這個人物。

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在1150年前後委託將《不列顛諸王史》翻譯成法文的諾曼修道士魏斯,繼續發掘亞瑟王的故事。這促成了魏斯《不列顛人的故事》的誕生。這本書中第一次引入了圓桌與騎士精神。

在法蘭西和不列顛,以及歐洲其他一些地方,有人開始編寫他們自己的有關亞瑟王朝騎士與貴婦人的故事。在英國人寫的這類故事中,最負盛名的是《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它是公元1400年之前以極其優美的詩句寫成的,作者不詳。

卡克斯頓於1484年印刷出版了托馬斯·馬洛禮爵士的《亞瑟王之死》,它是馬洛禮時代最著名的亞瑟王故事的集大成者,其中的大部分故事是馬洛禮由法語翻譯過來的。

此後,亞瑟王的故事被後世的人們逐漸豐富和完善,變成了膾炙人口的英國傳奇故事。

根據已知材料來判斷,亞瑟王極有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或許真的帶領不列顛島上的凱爾特人抵禦過日耳曼人的入侵。但他真實的形象可能遠不如傳奇故事中那樣神奇和豐滿。不管亞瑟王原來是怎樣的存在,現在人們耳熟能詳的亞瑟王是英國人文化和理想的一個縮影,他作為一個文化符號的含義遠比真實歷史人物更加豐富和精彩。

拜占庭名將貝利薩留晚年真的以乞討為生嗎?

路易·大衛的名畫《乞討的貝利薩留》,描述的是貝利薩留晚年凄慘的境況。這位如戰神般的名將,眼睛被他的皇帝查士丁尼弄瞎,被迫沿街乞討。這位百戰老將,為了保家衛國、開拓疆土可謂是鞠躬盡瘁,晚年卻落得如此境地,不禁令人唏噓嘆惋。

然而經過後世的學者考證,關於貝利薩留晚年乞討的故事不過是個似是而非的傳言,不足為信。如果真是這樣,人們的心裏或許會好受一點。我們先來看一下貝利薩留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西羅馬帝國被蠻族瓦解以後,作為羅馬文明的延續者——東羅馬帝國依然屹立在歐洲的東部和亞洲的西部。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在歷史學家眼裏,東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還有一定區別,他們認為兩者是同一個帝國的兩個不同時期,而最重要的過渡期就是查士丁尼大帝統治的38年,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再征服」時期。

查士丁尼想重塑羅馬帝國昔日的輝煌,從汪達爾人手中重新奪回非洲,從東哥特人手中拿回意大利,從西哥特人手中取回西班牙,從法蘭克人手中搶回高盧,從撒克遜人手中拿回不列顛。讓文明再次閃耀於幼發拉底河至哈德良長城之間。自君士坦丁大帝以來,查士丁尼算是東羅馬帝國一位不可多得的、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而輔助查士丁尼的人,就是名將貝利薩留。

貝利薩留是色雷斯人,與率領奴隸起義的斯巴達克斯是同鄉。由於色雷斯位於多個國家交界處,乃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這一地區飽受戰禍的侵襲。生在戰亂環境中的他,耳濡目染,對打仗自然不陌生。公元527年,查士丁尼即位,他立即任命貝利薩留為東部軍隊的統帥,向宿敵波斯開戰。貝利薩留憑藉自己的軍事才能,將數倍於己且裝備精良的波斯軍打得落花流水,士氣低迷。

軍隊得到了鍛煉,又提振了士氣,查士丁尼雄心勃發,要一鼓作氣「打回老家去」,奪回被蠻族佔領的原屬於西羅馬帝國的地盤。為了避免兩線作戰,查士丁尼於532年同波斯簽訂了停戰協議,準備全力對付北非的汪達爾王國。

汪達爾王國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后,以迦太基為根據地,四處劫掠,一度為地中海的霸主。它曾與拜占庭帝國交戰,俘虜了帝國的三名皇室成員。後來,拜占庭皇帝利奧一世用錢把幾位被俘的皇室成員贖了出來,可是,一名公主已經和汪達爾的王子結婚,不願意回去,而他們所生的孩子就是汪達爾王國的第五任國王希爾德里克。希爾德里克即位后,就與拜占庭帝國交好。他不喜歡打仗,這一點與汪達爾人喜歡破壞的性格頗不一樣。後來,汪達爾王國發生了一場政變,希爾德里克被趕下台,他的堂弟蓋里摩爾成為國王。

查士丁尼要求恢復希爾德里克的王權,蓋里摩爾不予理睬,而且還出言不遜。查士丁尼大怒,立即出兵。公元533年,貝利薩留率軍攻入汪達爾王國。蓋里摩爾處死希爾德里克后逃走。貝利薩留很快攻入了迦太基城。不久,蓋里摩爾的一個弟弟察宗從撒丁島趕回,與蓋里摩爾合兵一處,要反攻迦太基。蓋里摩爾還企圖說服貝利薩留雇傭的馬薩革泰人騎兵背叛他們的東羅馬僱主。

之後,汪達爾國王開始向迦太基進軍,在一個叫特里卡梅倫的地方駐紮。貝利薩留率軍向特里卡梅倫趕來,與汪達爾人展開決戰。他的兵力遠少於汪達爾人,而且馬薩革泰騎兵還搖擺不定,要作壁上觀。貝利薩留讓騎兵率先突擊,沖亂了汪達爾人的陣型。馬薩革泰騎兵見風使舵,再度衝擊。汪達爾人大敗,蓋里摩爾倉皇逃走。公元534年,蓋里摩爾被包圍,在傷病中向貝利薩留的將領投降。

貝利薩留僅用1.5萬人,在短短几個月內,就收復了整個北非,並滅掉了汪達爾王國,取得了令查士丁尼皇帝無法想像的迅捷而完美的勝利。然後,貝利薩留帶着俘虜的汪達爾國王蓋里摩爾返回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傾城而出,歡迎他們的英雄歸來。

公元535年,查士丁尼率拜占庭軍隊分南北兩路遠征意大利的東哥特人王國。北路兵力約4000人,由蒙杜斯率領,於535年9月到達亞得里亞海東岸的東哥特領地達爾馬提亞,但是遇到激烈抵抗;南路兵力約8000人,由貝利薩留親自率領,於同年12月渡海佔領西西里島。為了速戰速決,貝利薩留於公元536年5月渡過墨西拿海峽,登陸意大利半島。同年6月,貝利薩留通過一個廢棄的高架引水道殺進城裏,奪取東哥特重鎮那不勒斯。當時,東哥特人震驚萬分,他們推舉英勇善戰的維蒂吉斯將軍取代了怯懦無能的國王西奧達。新國王維蒂吉斯率領主力部隊撤離羅馬,來到首都拉文納,聚集兵力對付與東羅馬結盟的法蘭克人。公元536年底,貝利薩留進軍羅馬,羅馬教宗和居民獻城投降,守軍不戰而逃。一年後,維蒂吉斯又傾全國之兵包圍了羅馬城,連續發動猛攻。但是貝利薩留早已作好準備,率部困守危城達一年之久,直至拜占庭少量的援軍到達方才解圍。公元540年,貝利薩留包圍了拉文納。東哥特人表示願意擁戴貝利薩留繼任西羅馬帝國的皇位,他佯裝同意,一進城就逮捕了維蒂吉斯,然後將其押往君士坦丁堡。但他接受東哥特人的擁戴引起了查士丁尼的猜忌,貝利薩留在年底被召回,從此受到冷遇。

查士丁尼派遣軍隊討伐西方的野蠻人王國,征戰意大利、北非、西班牙各地,收復了原屬於西羅馬帝國的大部分領土。東羅馬帝國在西方的勝利進軍,引起了波斯人的不安。他們害怕東羅馬帝國在西方的勢力增強后,會把矛頭轉向東方。公元540年,波斯撕毀「永久和平」協議,向東羅馬帝國宣戰。公元541—544年,貝利薩留再次率軍對波斯作戰,打了幾場勝仗,但因為對紀律鬆弛的雇傭軍控制不力,被查士丁尼斥為不忠,剝奪了他的軍權。幸虧皇后干預,貝利薩留才免於身敗名裂。正在此時,意大利的東哥特人再次反叛,貝利薩留於公元544年再次率軍征討意大利。長期的征戰,使得征討意大利的部隊疲憊不堪,加上查士丁尼心存猜忌,對貝利薩留屢次的求援不予理睬,結果造成對東哥特人的征戰失利。公元548年,貝利薩留被召回君士坦丁堡,解除職務。公元559年,匈奴人入侵,他再次被皇帝任用,率軍擊退匈奴人。

公元562年,貝利薩留被指控參與謀反,家產被抄,本人還被投進監獄。他次年獲釋,出獄不久便去世了。

貝利薩留極善於用兵,他打的仗,基本上都是以弱勢的兵力戰勝強敵,這一點非常難得,無愧於名將的稱號。他戎馬一生,英勇善戰,忠心耿耿,為拜占庭帝國立下赫赫戰功,只是因為皇帝的猜忌,被召回,被解職,受冷遇,如此反覆,他的地位越來越低。他的遭遇確實讓人唏噓不已。

至於說貝利薩留晚年被刺瞎雙眼,被迫街頭乞討,著名的歷史學家吉本在他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中寫道:「他被挖去了眼睛,出於妒忌令其通過說『給貝利薩留將軍一分錢吧』以祈求吃食,這都是後期為了攢名望甚至炒作而虛構的故事,是用以佐證貝利薩留命運跌宕起伏的奇葩例證而已。」

雖然貝利薩留沒有淪落到被逼乞討的地步,但人們用這樣的一個凄慘的傳說控訴了查士丁尼皇帝對其的不公。

查理大帝真的不願意加冕為皇帝嗎?

公元800年的聖誕之夜,查理大帝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參加聖誕儀式時,教皇利奧三世向跪在地上的國王走近,突然把一頂金皇冠戴在他的頭上,並高呼:「上帝為查理皇帝加冕,加冕他為『羅馬皇帝奧古斯都』!」這突如其來的加冕讓查理大帝感到有些突兀,據說他當時不願意加冕。查理大帝的密友兼秘書艾因哈德曾在《查理大帝傳》中寫道,查理不知道教皇的意圖,如果知道,他那天就不去聖彼得教堂了。

不管查理大帝是否願意被加冕,教皇利奧三世的這一舉動,卻開了教皇為皇帝加冕的先河。

在討論查理大帝是否願意被加冕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查理大帝的文治武功。

公元742年,查理大帝出生於法蘭克一個世代為「宮相」的顯赫家庭。查理的父親丕平三世在教皇的支持下,廢黜了原來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君主,並取而代之,創立了加洛林王朝。後來,查理的父親和弟弟相繼去世,查理成為法蘭克唯一的統治者。

查理大帝剛剛即位時,法蘭克王國的疆土只有高盧那一部分。在這之前,查理大帝的父親丕平三世曾對阿基坦發動過戰爭,但並沒有將其征服。查理大帝繼承父親的遺志,終於將阿基坦征服。此後,查理大帝幾乎每天都是在戰馬上度過的。他四處征戰,將倫巴第、薩克森、安達盧斯、巴塞羅那等領地全部納入法蘭克的版圖之中,那時法蘭克王國的領土幾乎擴大了一倍,查理成為領土最為廣闊的國王。可以說,查理大帝幾乎統治了整個西歐。而西歐就是過去西部羅馬帝國統治的疆域,查理此時的權力可以比得上西部羅馬帝國的皇帝了。

將查理有實無名的權力變得名正言順,在羅馬教皇那裏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為什麼呢?

首先,世俗政權與教會的聯合是加洛林王朝統治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徵,而這一點在前期尤為明顯。丕平三世廢黜墨洛溫王朝的末代國王,自己登上國王的寶座,因為得到了教皇的支持,他才獲得國王的名號。而丕平三世即位后,為了回報教皇的幫助,兩次出兵意大利,打擊教皇的敵人倫巴第人。公元756年,丕平把他奪到的倫巴第王國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羅馬周圍地區,送給羅馬教皇,史稱「丕平獻土」。此事加強了法蘭克王國與教會的關係。查理即位后的第一場戰役就是攻打倫巴第王國。公元774年,查理再次率軍進攻倫巴第王國,並滅亡了這個國家,奪取了該國國王狄西德里烏斯的所有財產,並把他關進修道院。在意大利時,查理還拜訪了教皇阿德里安一世,認可他父親對教廷的貢獻。公元795年,教皇阿德里安一世去世,查理大帝支持利奧三世當選為新的教皇。由此可見,法蘭克王朝在統治前期與教廷的關係有多密切。而且,自公元772年開始,查理大帝對德意志的異教徒薩克森人發動為期30年的征服戰爭。他之所以這麼堅持不懈地征服薩克森人,為的就是要讓他們接受基督教。薩克森人頑強地抵制基督教,查理就要用武力讓他們接受。在這幾十年的戰爭中,至少有1/4的薩克森人被殺死。面對血淋淋的屠刀,德意志北部的「異教徒」最終被迫接受基督教。

公元799年,羅馬貴族發動叛亂,亂軍攻擊了教皇利奧三世。利奧三世被逮捕入獄,受盡虐待,被折磨得致盲致啞。利奧三世逃出監獄後向查理求援。查理於公元800年12月親率大軍護送利奧三世回羅馬,用武力平息了這場糾紛。他召集所有主教、神職人員及貴族開會,幫助利奧三世複位,並對反對利奧三世的人處以重刑。

查理不但是傳播基督教的狂熱信徒,從利奧三世的個人角度來看,他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強有力的支持者。利奧三世不可能不感恩於心。

加上當時東羅馬帝國那邊的伊琳娜女皇為了登上皇位,廢黜了自己兒子君士坦丁六世,並弄瞎了他的雙眼。在意大利人看來,拜占庭皇位出現了空缺,因為他們認為愷撒的皇冠是不可以戴在女人頭上的。在這之前,羅馬的教廷是臣服於東羅馬帝國皇帝的。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利奧三世想給查理一個驚喜,把他加冕為皇帝,以示忠心,所以才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從意大利和西方的角度來看,這意味着幾百年前被摧毀的西羅馬帝國正式復興,查理現在是奧古斯都的合法繼承人。

從那一天起,這位「羅馬人的皇帝」被正式稱為「查理曼」。「曼」在西方就是「大帝」的意思。

查理曼被教皇加冕,這也等同於歐洲的文明中心再也不是躲在小亞細亞的東羅馬帝國了,西歐文明讓自己在形式上得到了官方的承認。

根據艾因哈德的記述,我們得知,「加冕」對查理而言,並非一個驚喜,反而使他感到突兀。查理認為,自己並不需要被授予尊貴的榮譽,他甚至對「奧古斯都」「皇帝」等稱號持有反感態度。依此來看,查理大帝是不願意被加冕稱帝的,很多學者都認可這一說法。因為艾因哈德說的話是比較可信和權威的。他從20歲起到查理的宮廷中擔任他的秘書,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跟隨在查理左右,深得查理的信任。

而現代很多的西方歷史學家對此表示懷疑。有人認為,查理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又能嚴密控制局勢,絕不可能容許自己不願意的事發生。從當時利奧三世的處境看,他也不敢冒犯查理。這一加冕行為,無非是為了討好查理,將西方教會從東部皇帝那裏徹底地、名正言順地獨立出來。而後世還有學者認為查理之所以表現出對加冕的抵觸情緒,主要是他不想以這種方式被加冕。他的內心其實是想要皇帝頭銜的,或許他是想親手把皇冠戴在頭上,就像1000年之後拿破崙所做的那樣,這樣似乎就不再受制於人了。還有人認為,查理是真不想要「羅馬皇帝奧古斯都」這一稱號,因為復興羅馬帝國實際上是教皇和教會的事業,而不是他的事業。

其實,查理就算不加冕為羅馬皇帝,他也是羅馬帝國實際上的繼承人和基督教世界的保護者。在整個統治期間,查理大帝一直堅持與羅馬教皇維持密切的政治聯盟,處於支配地位的總是查理大帝,而不是教皇。

威名赫赫的紅鬍子腓特烈竟被一條小河淹死

提起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紅鬍子腓特烈一世,中國讀者知道的並不多。但是說起希特拉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想必稍微對世界歷史和軍事感興趣的讀者都應該有所了解。這個「巴巴羅薩」就是這位腓特烈一世的綽號,意思就是「紅鬍子」。這個「紅鬍子」綽號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個說他真長著一把濃密的紅色鬍子,因此有這個稱號;另一個說法是,他多次入侵意大利,殺了無數的意大利人,鬍子都被鮮血染紅了,所以意大利人給他起了這個綽號。這個紅鬍子腓特烈在中國的知名度不高,但在歐洲,尤其是在德國,卻是威名赫赫,是一位備受本國人民愛戴的厲害角色。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強力、有威勢的君主,卻在東征的途中淹死在一條小河裏,實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公元1122年,腓特烈出生於德意志的士瓦本地區,他的父母分別來自德意志最強大的兩個家族,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與巴伐利亞韋爾夫家族的朱迪絲。在當時,霍亨斯陶芬家族是德意志的統治家族,而且長期壟斷著神聖羅馬帝國的職位。腓特烈的叔叔康拉德三世在1137年成為德意志國王。1147年,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去世,年輕的紅鬍子腓特烈繼承了士瓦本公爵的爵位,人們稱他為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1152年,康拉德三世去世,德意志選舉紅鬍子腓特烈為德意志國王,他的稱號便改為德意志國王腓特烈一世。

1154年,一個叫阿諾德的教士率眾起義,攻佔了羅馬。阿諾德想廢除教皇領地,驅逐教皇,仿效古代的羅馬共和國,成立元老院,選舉執政官處理國家政務。教皇尤金三世無力應付,便向腓特烈求助。腓特烈立即出兵意大利,鎮壓了起義,並在帕維亞接受鐵王冠,加冕成為意大利國王。1155年,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內,教皇阿德里安四世為腓特烈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178年,腓特烈在阿爾勒又一次接受加冕,成為勃艮第國王(加冕前已實際佔有)。

腓特烈在位期間,對內馴服了桀驁不馴的諸侯,還把大的諸侯領地加以分割,並於1156年把奧地利從巴伐利亞公國分出來,使之成為獨立公國。他在1158年頒佈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為皇帝服兵役。對外,他先後六次出征意大利,並與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組織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腓特烈一世被認為是中世紀德意志最成功的統治者之一,在他統治期間,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成為歐洲最強國家。雖然他四處征伐,有點窮兵黷武的意思,但他很受德意志人民的愛戴。

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按照法理來說,意大利就是皇帝的領地。沒有意大利和羅馬的「羅馬帝國」,怎麼說都是一個虛架子。不管是為了恢復過去羅馬帝國榮耀這個虛的目標,還是獲得意大利北部——全歐洲最富裕地區這個實的目標,出兵意大利,實際佔有它,都是腓特烈當仁不讓的選擇。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腓特烈對意大利進行過六次軍事入侵。

第一次便是我們前面說過的鎮壓羅馬教士阿諾德領導的起義。腓特烈這次的侵略很成功,迅速地鎮壓了起義,被加冕為意大利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並召集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開了隆卡利亞會議,重申了皇帝對意大利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官員的任免和賦稅的徵收都由皇帝說了算。

第二次發生於1158年。當時腓特烈頒佈了倫加利亞敕令,進一步宣佈皇帝擁有在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地區任命市長的全權。當時倫巴第最強大的城市米蘭城拒絕服從命令,公開組織反對腓特烈的城邦同盟。腓特烈再次出兵,軍力非常強大,很快就把反抗鎮壓下去了。城邦同盟被迫投降后,腓特烈放縱士兵燒殺搶掠,幾乎把米蘭夷為平地。「紅鬍子」的綽號似乎就是從這時開始從北意大利流行起來。

1159年,教皇阿德里安四世去世。當時有兩個教皇候選人,班迪內利和奧塔維奧。班迪內利之前與腓特烈有過爭執,腓特烈便支持奧塔維奧。但紅衣主教團選了班迪內利,改稱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腓特烈不承認亞歷山大三世,支持法蘭西國王把落選的奧塔維奧接到法國的阿維尼翁,擁立他為對立教皇,稱維篤四世。亞歷山大三世宣佈開除腓特烈一世的教籍並支持城邦同盟的鬥爭。此時,德意志境內的諸侯發動叛亂,腓特烈忙於平叛。到了1162年,德意志境內的叛亂平定,腓特烈第三次入侵意大利。他的兵鋒本來直指羅馬,但把米蘭攻陷后,就沒再往南走。米蘭派代表穿麻布衣、赤着腳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卻毫不留情地將米蘭的居民趕出城外,並在城市中心廣場挖溝,令其寸草不生,還允許士兵將俘虜的頭割下來當球踢,以此來侮辱米蘭人。

1167年,為了幫助對立教皇維篤四世入主羅馬,加之上次對米蘭的屠城激怒了意大利人,威尼斯、維羅納等意大利城邦組成了新的「倫巴第同盟」,在教皇的支持下聯合起來反對腓特烈。於是,腓特烈第四次進軍意大利。一開始還挺順利,德意志的軍隊攻破了羅馬,逼迫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出逃。然而腓特烈一世的軍隊遇到了意大利人的頑強抵抗,而且軍隊里瘟疫蔓延,減員嚴重,戰鬥力急劇下降。腓特烈一世最後丟下軍隊,化裝為農夫逃回了德意志。腓特烈第四次入侵意大利以慘敗而告終。

腓特烈這樣強勢的人物,肯定是不甘於失敗的。1174年,腓特烈第五次出兵意大利。在這之前,腓特烈打敗了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雖說解決了內憂,但失去了薩克森騎兵的支持。而且加入「倫巴第同盟」的城市已經增加到22個,同盟的軍隊也是訓練有素。這一仗打了兩年,仍然沒能取勝。在1176年的萊尼亞諾戰役中,腓特烈一世的軍隊損失慘重,他自己也身負重傷,只好投降。1177年,腓特烈一世與亞歷山大三世簽訂了《威尼斯和約》,他同意歸還教產,同時不再插手教皇領地內部事務。1183年,他與「倫巴第同盟」簽訂了《康斯坦茨和約》,廢除了隆卡利亞會議的一切決議,承認地方城市擁有自由選舉執行官的權力,但保留名義上的人事任免權。

1186年,腓特烈對意大利發動了最後一次遠征,也以失敗告終。此戰役之後,腓特烈再也沒有涉足意大利。但他把目光轉移到了東方。

1189年,腓特烈一世同教皇和解,然後與法國的腓力二世(腓力·奧古斯都)、英國的獅心王理查一世一起組織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然而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地區,腓特烈卻溺死在一條小河裏。就這樣,戎馬一生、鮮血染紅鬍子的強大皇帝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一條無名的小河裏,實在讓人惋惜。

關於他被淹死的細節,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當時天氣酷熱,皇帝穿着盔甲跳入河中洗澡。盔甲灌滿水后太沉,皇帝因此而溺死在河裏;另一種說法是,皇帝在騎馬渡河時,在極度疲勞中突發心臟病,墜河溺亡;馬基雅維利在《佛羅倫薩史》中則認為:腓特烈在河中洗澡,因為受涼患病而死;還有一種說法是,腓特烈是繼承查理大帝靈魂的偉大君主,像查理大帝一樣得到了染上耶穌之血的朗基努斯之槍,也因為槍的遺失而死。第一種穿盔甲洗澡的說法,有違常識;最後一種失去朗基努斯之槍的說法,基本上可以認為是一種神話傳說;而死於突發心臟病墜河和死於洗澡后受涼,都有其合理之處。然而,真相究竟如何,仍然不能確定。不管哪種死法,對他本國人民和十字軍戰士來說,都是極為可惜的。

因為當時德意志的軍隊是十字軍裏面最強大的,而且腓特烈是埃及蘇丹薩拉丁最為忌憚的一位敵人,他的死被薩拉丁認為是他們的真主安拉顯靈。腓特烈死後,德意志的軍隊很快就潰散了,而法國的腓力二世因與英國的獅心理查鬧矛盾而率軍回國,只留下獅心王理查一世獨自率軍對抗當時實力強大的薩拉丁,這也註定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總體上失敗的命運。

名將華倫斯坦竟然是劫掠自己國家的「蝗蟲」

三十年戰爭是由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新教徒與天主教徒之間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次大規模的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是第一次全歐洲的大戰。這一次的戰爭中,湧現出了兩位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一位是神聖羅馬帝國元帥華倫斯坦,一位是有着「北方雄獅」稱號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與古斯塔夫是天生的國王不同,華倫斯坦走向權力的巔峰,憑藉的都是個人的努力。華倫斯坦在組織軍隊和指揮作戰方面均有極高的造詣,他可以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塞上長城」,對維護帝國的統治起著支柱般的作用。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才軍事人物,卻是劫掠自己國家的「蝗蟲」。

華倫斯坦全名阿爾伯萊希特·華倫斯坦(1583—1634),1583年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波西米亞(今捷克)東北部的一個貴族家庭。他自幼接受新教的教育。13歲時,他的父母雙雙去世。14歲時,華倫斯坦進入了著名的為貴族子弟而設立的古登堡路德學校學習。16歲時,又轉學到紐倫堡附近的阿道夫新教大學。17歲時,華倫斯坦因與學校當局發生衝突而輟學。此後,他遊歷德國、意大利和法國,這段遊歷生涯對他後來的人生有着深遠的影響。21歲那年,華倫斯坦跟隨神聖羅馬帝國轄下的波西米亞分遣隊,參與了鎮壓匈牙利波斯坎起義,嶄露頭角。23歲時,他成為摩拉維亞軍隊的上校,並在當年秋天成為未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的侍從。他堅定地站在神聖羅馬帝國這一邊,拋棄舊時的信仰,從一個新教徒變成了天主教徒。

26歲時,華倫斯坦與一位年齡比他年長很多的富有寡婦結婚。5年後,他的夫人去世了,華倫斯坦繼承了她的巨額財產,從而為他以後的軍事活動提供了豐厚的資本。1618年,波西米亞人民不堪忍受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與宗教壓迫,在布拉格舉行起義,三十年戰爭爆發了。華倫斯坦參加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對波西米亞人民起義的鎮壓。他多次在戰鬥中為帝國贏得勝利。1620年,蒂利伯爵率天主教同盟在布拉格附近展開的白山戰役中擊敗捷克議會的反抗,趕走了應邀前來當國王的普法爾茨選侯腓特烈五世。在白山戰役后的數月里,華倫斯坦自己籌錢招募了一支騎兵加入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1621年底,華倫斯坦被任命為布拉格及整個捷克的軍事統帥,不但有自己的軍隊,還獲得了在捷克、摩拉維亞、奧地利製造新幣的特權。

1625年,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反哈布斯堡同盟的支持下,率軍攻入德意志,三十年戰爭開始其第二階段。指揮帝國軍隊的老將蒂利抵抗不住,緊急求援。皇帝斐迪南二世決定把華倫斯坦從捷克召回,華倫斯坦又是自己籌了一支3萬人的軍隊。很快,這支軍隊擴大到了10萬人。皇帝斐迪南二世立即任命他為帝國軍隊總司令,並授予他大元帥稱號。華倫斯坦的大軍「蹂躪四野以自養」,被馬克思稱為「華倫斯坦的蝗蟲」。然而華倫斯坦依靠這支軍隊,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迅速扭轉了戰局。在兩年的時間裏把丹麥軍隊逐出了德意志,並追擊到日德蘭半島。這時,軍事和政治優勢都轉到了帝國方面,整個德意志北部都處在帝國的控制之下,華倫斯坦一時被譽為「皇冠上的第三顆寶石」。1627年他獲得了西里西亞公國,1629年獲得梅克倫堡作為他世襲的封地,並晉為公爵。

雖然,華倫斯坦以這種「蹂躪四方以自養」的方式招募來的雇傭軍擁有強悍的戰鬥力,但他這種紀律敗壞的雇傭兵也因對德意志百姓造成巨大傷害而被世人詬病。

華倫斯坦的軍隊不但在攻城略地時燒殺搶掠,在平時,他們駐地周圍的村鎮城市都必須要向華倫斯坦繳納大筆的戰爭特別稅。然而,即使繳納了這些苛重的戰爭稅,當地的百姓也無法得到安寧。據當時人的記載說,所有雇傭兵都喜歡姦淫擄掠,殺人放火。華倫斯坦對此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華倫斯坦及其「蝗蟲」軍隊不僅對「叛亂」的德意志北部如此,對「順從」的德意志南部也絲毫不收斂。可想而知,華倫斯坦的雇傭軍對德意志的蹂躪有多厲害,對德意志人民的傷害有多深。

無論按照中國的評判標準,還是按照西方的評判標準,華倫斯坦這種紀律敗壞的軍隊應當是一群烏合之眾,哪怕能一時逞其凶焰,然而絕不可能長久。但偏偏他的這支軍隊屢戰屢勝,勇不可擋。說到這裏,人們也就不得不服華倫斯坦在治軍、指揮上的天賦了。

華倫斯坦賞罰嚴明,對那些堅決執行自己戰略意圖和戰術部署的人會立刻予以嘉獎,絕不吝惜;論功行賞時依據指揮能力和作戰表現,不怎麼看重家世和身份;對那些屬下因執行命令而帶來的損失和失敗,他勇於去承擔責任。這種作風很快贏得了士兵的擁護,讓他實現了對雇傭軍的絕對控制。

他給士兵的福利是非常昂貴的,並且樂於運用個人的恩情來收買軍心。一次,他手下的一位將軍伊索拉尼因為完成作戰目標從華倫斯坦那裏得到了4000弗羅林的獎勵。但伊索拉尼一晚上就在賭桌上把這4000弗羅林輸了個精光。華倫斯坦聽說這個消息后,立刻派人給他送去2000弗羅林救急。伊索拉尼事後深表感激。不久,華倫斯坦得到了瑞典軍隊情報,伊索拉尼主動請纓,很快就乾淨利落地擊潰了敵軍。

一次,華倫斯坦發佈指令,要求軍官統一使用紅色綬帶。有一名善於表現的下級軍官接到命令后,立即把自己珍愛的白色弗蘭德斯花邊綬帶取下來扔在泥地里,並跺了幾腳。華倫斯坦知道后,大為讚賞,立即提拔了他。

因為是雇傭兵,打起仗來是真正的賣命,所以錢對他們來說就特別重要。華倫斯坦士兵的待遇是非常豐厚的。華倫斯坦自1625年當上帝國元帥之後,就對自己的雇傭兵開始實行周薪制度。上校的周薪是500古爾登,上尉的周薪是100古爾登,少尉的薪水則只有上尉的一半。為了保證對士兵的監督,他給軍法官的薪水比照少尉。而軍醫、神父這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周薪只有6~8古爾登。

雖然士兵薪酬豐厚,但華倫斯坦仍認為,適度的飢餓、搶劫和放縱有利於提高軍隊的士氣和忠誠度。這無異是在鼓勵軍隊搶掠。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華倫斯坦深諳此理,他給士兵的感覺是冷酷、殘忍、無情,甚至嗜殺。他執行殘酷的軍法,為的就是震懾這支紀律渙散的烏合之眾,令其達到如臂使指的程度。他曾宣佈把不服從戰役安排的一個連隊,全部弔死在樹上,全軍現場觀禮。

同時代的神聖羅馬帝國占星家、預言師兼首席天文學家開普勒在自己的筆記中寫道:「(華倫斯坦)只忠於自己和自己的慾望……貪得無厭,虛偽狡詐……總是默不作聲,常常做出暴行。」其他同時代人的記載顯示,華倫斯坦最喜歡聽人遭到折磨后的慘叫聲。

正是靠着這種常人難以理解的慷慨與殘酷,華倫斯坦將一群烏合之眾變成了虎狼之師,這種恩威並施的舉措,成效斐然。

隨着華倫斯坦攀上自己事業的巔峰,他與皇帝之間逐漸產生了分歧。1630年,斐迪南二世解除了華倫斯坦的職務。華倫斯坦回到自己的領地。

1630年,「北方雄獅」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在反哈布斯堡聯盟的支持下,率領精銳部隊,長驅直入德意志,連連攻下多座城池。號稱「披甲修道士」的一代名將蒂利伯爵兩戰皆北,最後重傷而死。斐迪南二世不得已,只好請華倫斯坦出山。

1631年底,華倫斯坦被從捷克召回。由於和斐迪南二世的矛盾尚未解決,他在出征前向皇帝提出了苛刻的條件,其中包括提供軍費、任意沒收需要的土地、對軍隊事務有絕對權力、自由處理和平談判等內容,斐迪南二世被迫答應。

隨後,華倫斯坦率軍出征。他知道這次瑞典國王非常厲害,與以前的對手很不一樣,便避實擊虛,使得瑞典軍隊疲於奔命。1632年11月在薩克森的呂岑會戰中,華倫斯坦與古斯塔夫二世正面交戰。這一戰異常激烈,瑞典人雖然取得勝利,擊退了華倫斯坦,但他們的「雄獅」國王卻陣亡了。

古斯塔夫二世陣亡后,華倫斯坦認為和平談判的機會到了,於是向皇帝提出和平談判建議,但這一計劃又遭到天主教諸侯們的反對。這時,他對於扶植皇帝權力感到失望,轉而想依靠個人的力量來實現和平。這讓皇帝很憤怒,皇帝再次罷免了他的大元帥職務,並宣佈他犯有叛國罪。1634年,病床上的華倫斯坦被皇帝指使的軍官刺死。

華倫斯坦也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極具傳奇色彩和悲劇色彩的名將,他威名赫赫,名震歐洲,最終卻是個敗軍之將;他富可敵國,富貴盡享,最後卻是眾叛親離,慘遭殺害;他雄心壯志,目光遠大,卻生不逢時,遭遇庸主,最終兔死狗烹。雖然華倫斯坦的遭遇頗讓人感到唏噓,但他蹂躪過多少人,多少人因他而棄屍荒野,多少人因他而妻離子散。所謂「天道好輪迴」,用在他身上似乎再恰當不過。

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路易十四

歷史上似乎有這樣一條規則,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想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需要有足夠長的統治年限。這一點也好理解,政策與改革措施頒佈了,取得成效是需要時間的,樹木尚且百年,治國也是如此。所以,歷史上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統治者在位時間往往都是比較長的。例如:

秦始皇嬴政在位37年;

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

光武帝劉秀在位33年;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4年;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

查理大帝在位46年;

愛德華一世在位35年;

清聖祖玄燁在位61年;

清高宗弘曆在位65年(4年太上皇訓政)。

這一組數據似乎佐證了上面提出的歷史規律。

康乾盛世的創立者康熙8歲登基,除鰲拜、平三番、收復台灣、擊敗准格爾、出擊俄國,文治武功,名垂青史,享國61年。然而在與其同時期的西方,有另外一位帝王與其頗為相似,這就是法國波旁王朝的君主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時間長達72年,創造了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紀錄。

相傳路易十四曾贈予康熙皇帝金雞納霜,治癒了康熙皇帝的瘧疾。太陽王路易十四幼年的經歷與康熙一樣,早年喪父——路易十三在路易十四5歲時就去世了。路易十四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攝政,此時有一個男人——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扎然,替代了路易十三來照顧他的妻子、幼子以及他的王朝。此時馬扎然不僅是幼王路易十四的宰相、教父,同時也是攝政太后的情人,其位尊權重的程度可想而知。馬扎然攝理朝政之時,恰恰是法軍在三十年戰爭中的決勝關頭。馬扎然為了應付戰爭的需要,以允許他們徵收捐稅和收取國家的收入作為交換條件,向金融家預支款項。這些包稅商從中獲得巨利,引起了貴族的嫉妒和人民的憤怒。1648年8月26日,巴黎爆發了人民武裝起義。起義者一夜之間就築起了1200個街壘,他們用「福隆德」射擊馬扎然擁護者的住宅。在外省也爆發了反政府的起義。1648年10月,國王路易十四從京城出走,馬扎然第一次被流放。此次暴亂一直持續到1652年10月21日,隨後路易十四得以返回巴黎。這就是法國歷史上第一次「投石黨運動」。

這些貴族的叛亂造成了法國的國力持續下降,並且這些事情給路易十四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他親政后,對貴族的控制異常嚴格,並且不斷地加強中央集權,削弱法國貴族對地方的控制,這是他後來稱霸歐洲大陸的基礎。

1661年3月,馬扎然病逝,死前密囑路易十四要親自掌權、不必再任命宰相(這個與明太祖朱元璋的想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於是24歲的青年國王宣佈親政,並把自認為是馬扎然繼承人的重臣尼古拉斯·富凱給解職了,理由是貪贓受賄。

親政后的路易十四是一個事必躬親的國王。他一天工作8小時以上,以無比的熱忱與精神治理國家,很快就成為全歐洲最優秀的英明君主,創立有史以來無與倫比的絕對君主制。藉由天才宣教士博須埃主教(法國歷史上偉大的演說家)積極宣傳君權神授與絕對君主制,以及路易自身的努力,他徹底馴服法國貴族與教會,並重用有非凡才幹的中產階級(布爾喬亞),為他打理分工越趨精細的國家事務,當中最優秀的天才就是柯爾貝爾(見後述);而能幹的皮埃爾·塞吉埃則負責外交與法院事務,對法國早期的外交事業貢獻卓著。正是路易十四的親力親為、勤於執政,國家才能夠有條不紊地運轉,才能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

國強必霸,這正是西方的政治邏輯。通過內部的改革,法國的國力逐漸強大,法國的對外擴張自此開始了。戰爭有時的確是國家君主樹立權威的一個重要手段,雖然「一將功成萬骨枯」,但這都阻擋不了帝王心中的稱霸之夢。

路易十四在位期間共發動了四次大的戰爭:

1667年,根據《比利牛斯和約》,路易十四以王后是腓力四世女兒的名義要求繼承西屬尼德蘭地區的領地。法軍迅速出動,打敗了駐守在此的西班牙與荷蘭軍隊,佔領了里爾等城市和弗朗什孔泰地區。荷蘭、英國、瑞典組成反法同盟,迫使法國簽訂《亞琛和約》,然而法國還是獲得了已經佔領的尼德蘭地區。

1672年,路易十四發動了復仇性的法荷戰爭。路易藉由此戰重創荷蘭,名震全歐,不但造成荷蘭的「災難年」,更打響了「太陽王」的名號,受到國內外的景仰。路易十四在1678年法荷戰爭大勝后,推行更大的擴軍計劃,數年後,其海陸兩軍冠絕整個歐洲,「太陽王」的金光籠罩全歐。因此17世紀80年代的路易十四,決定繼續對外征戰,以完成在歐洲徹底稱霸的夢想。

然而路易十四在1685年廢除南特敕令、迫害國內胡格諾教徒的政策,卻激起了歐洲新教國家的廣泛敵意,嚴重破壞其外交成果,譬如原來的盟友普魯士與瑞典就疏遠了法國,甚至反戈相向。他們於1686年7月9日組成奧格斯堡同盟(1689年英國加入后,改稱「大同盟」),希望能阻止路易十四在德意志的擴張。可是路易十四卻在1688年9月,趁哈布斯堡王朝剛在東面戰勝土耳其,西面兵力薄弱之際,先發制人地侵略德意志,展開對哈布斯堡王朝的速戰計劃,「大同盟戰爭」正式開啟。10月,法軍攻佔帕拉蒂納特,並於次年徹底毀滅了這個地區。奧地利國王只得以部分兵力在東方牽制土耳其,並分兵西線,勉力對付法國,防止法軍來回蹂躪德意志西部。由於所有參戰國都因這場持久戰而加重自身經濟負擔,因此戰事趨向和解,但法國仍是歐洲實力最強的霸主。

1702年5月,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打響,雖然法國最終取得了勝利,路易十四的孫子繼位為西班牙國王,但是法國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使得國家債台高築,危機重重。

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軍事行動雖然令法國耗資巨大,但是法國現在的版圖基本上都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奠定的,他通過戰爭保住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

然而路易十四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他所開創的時代也奠定了法國的基調與風格,對現代人影響巨大。如果你吃過法餐,那麼你就受到了他的影響;如果你愛噴香水,那麼你也受到了他的影響;如果你愛穿高跟鞋,沒錯,你仍然受到了他的影響……

路易十四統治的時代,是法式生活藝術盛行的時代。今天世人對法式生活充滿嚮往,而法國兩個字所代表的所有優雅精緻和浪漫,幾乎都是在那個時代開始成形並確立下來的。法國的時尚、藝術、建築、音樂,統統都可以追溯到那個時代。

那時的人們孜孜不倦地追求美食佳釀和精湛技藝,以及生活中每一刻的美好享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有一個不一樣的國王。

雖然路易十四不斷發動對外擴張的戰爭,但是別以為路易十四隻是個窮兵黷武的戰爭販子,他對藝術也有着超出常人的喜愛。

他特別喜歡跳芭蕾舞,從15歲那年第一次登上舞台算起,他一生中共在26部大型芭蕾舞劇中擔任主角。23歲那年,他在巴黎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皇家芭蕾舞學校,聘請當時的藝術大師負責芭蕾舞的創作和演出。正是從那時開始,芭蕾確立了基本的動作和舞步,奠定了現代芭蕾的基礎。可以說如果沒有路易十四,就沒有芭蕾這種藝術形式。

除了芭蕾,路易十四每周都要舉辦宮廷舞會,即使在戰爭期間也不中斷。他把舞會當成維繫王室尊嚴的力量,要求大臣們每年準備12支舞蹈,身法步伐都不能重複。這些宮廷舞會老百姓也能參加,耳濡目染之下,民間不僅學到了高超的舞蹈技巧,也學到了其中所傳播的舞蹈風度和社交禮儀。

跳舞需要音樂伴奏,路易十四有一支由200名樂手組成的龐大御用樂隊。在創辦舞蹈學院的第二年,他又創辦了音樂學院,各式各樣的音樂形式從此開始豐富。他的宮廷舞曲經過發展,開啟了巴洛克音樂時代。

路易十四的真正野心,是要讓巴黎向文藝復興時期的明珠城市羅馬看齊,甚至超越羅馬。

為了滿足這個龐大的野心,他先後創辦了法蘭西油畫雕塑學院、文學院、戲劇院、科學院,建立了一整套完備的藝術教育體系,培養出了大量的藝術人才。

他還大興土木,建起了奢華的凡爾賽宮,成為各國君主建設宮殿的效仿對象。

整個巴黎也被翻新了一遍,鋪設了大道,建起了宏偉的建築和優美的廣場,成為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都市。

就這樣,法國取代意大利成為了歐洲的文化藝術中心。在路易十四的帶動下,整個法國社會對優雅、品位和精緻生活的追求,都達到了歷史新高度。

法國也成為全歐洲爭相效仿的對象。法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建築裝飾風格,席捲了歐洲各地;法國宮廷的舞會與禮儀,被視為高貴優雅的標準而廣為傳播;甚至連路易十四的行為舉止、穿着愛好都被人們模仿;法語成為了歐洲各國王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巴黎也成為了精美藝術品和流行時尚的中心,歐洲各國的貴婦都熱衷於到巴黎採購服裝和飾品。

就像伏爾泰說的,路易十四對法國的貢獻,要比他的先人多出20倍。一個國王、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竟對全世界的文明與生活產生了如此深遠的影響,實屬罕見。

用鞭子把俄羅斯帝國趕到文明社會的彼得大帝有你意想不到的殘暴與野蠻

彼得大帝(1672—1725)只身前往西方考察,回國后強力推進俄國改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擁有如此驚人魄力和強硬手腕的人,說他心狠手辣還不夠味,用「想不到的殘暴與野蠻」形容他,才勉強湊合。

彼得大帝說自己是「用鞭子把俄羅斯帝國趕到了文明社會」,後人說他是「用野蠻征服了俄羅斯的野蠻」。

那我們現在就看一下,這位俄羅斯的大帝、傑出的君主到底有多殘暴和野蠻。

雖然有些人天生就殘忍,但要殘忍或殘暴到讓人望而生畏,必定是經過長期的心理扭曲而逐漸形成的。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彼得大帝就是這樣的。

彼得的皇位得來的比較艱難。他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與第二任妻子維塔利婭·納利什基娜的獨生子。彼得不到4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他的同父異母哥哥費奧多爾做了沙皇。費奧多爾體弱多病,在位6年便去世了。費奧多爾沒有子嗣,貴族們便在他的兩個兄弟,16歲的伊凡(費奧多爾的親弟弟)和10歲的彼得中選擇一個立為沙皇。伊凡和他的哥哥一樣體弱多病,而且智力還有問題,並不適合做沙皇;彼得聰明健壯,但年紀尚幼。對於立哪個皇子為沙皇,貴族們分為兩派:一派是以伊凡母親家族為首的人擁戴伊凡,另一派是以彼得母親家族為首的人擁護彼得。彼得得到了東正教大牧首的支持,他為彼得舉行了加冕儀式。伊凡的姐姐索菲婭公主心有不甘,便散佈謠言,說彼得母親為了篡位殺死了伊凡,煽動皇家禁衛軍——射擊軍衝進皇宮,製造了流血事件。射擊軍當着彼得的面用長矛刺死他的舅舅,彼得受到驚嚇,面部扭曲,全身抽搐。驚惶之中,彼得的母親拉着伊凡出現在軍人面前,戳破了謊言,騷亂這才被平息。最後雙方達成了協議:暫時立兩個沙皇,伊凡為第一沙皇,彼得為第二沙皇,伊凡的姐姐索菲婭為攝政王。然而,這次的騷亂及他舅舅的死給彼得留下很深的陰影,以至於彼得在以後的人生中,情緒激動時都會面部扭曲,全身抽搐,樣子非常可怕。彼得變得殘暴,必定與此事有關。

彼得青年時,就和自己的少年朋友一起到處打劫,甚至劫掠婦女。

在歐洲考察時,彼得曾學過牙醫,學成后,他將牙醫所有相關的器具買下來,給自己考察團的數百人進行全面的牙齒檢查。凡是他認為不好的牙齒都要拔掉,但他的醫術不是很高明,全憑蠻力,好幾次都將隨從人員的牙齦拔出,使對方血流不止。

在考察期間,彼得的學習熱情很高,他希望考察團的人也像自己一樣。但有一些紈絝子弟無心學習,只顧觀光遊玩,彼得很是生氣。有一次,在學習人體解剖時,彼得就逼迫其中一個紈絝子弟去咬屍體的脖子。

1698年,在彼得將要前往威尼斯時,國內射擊軍在索菲婭公主的煽動下,再次發生叛亂。彼得迅速趕回都城,然而他還未到達都城,叛亂就被鎮壓下去了。參與叛亂的136名主犯被判處絞刑,140名骨幹分子被施以鞭刑,2000名脅從者被放逐到全國各城市。等到彼得回到都城后,他認為法官對「這幫惡棍們」的懲辦過於仁慈。於是他成立了一個審訊委員會,接着下令將參與叛亂的1741名射擊軍官兵全部押解到莫斯科,然後進行「最嚴厲的審訊」。刑室里放着一盆炭火,只要犯人不肯回答問題,或者在事實面前拒不認罪,便把他們的手腕綁起來,將其吊起來,用九尾鞭抽打,直至皮開肉綻。如果受刑者昏厥過去,就讓醫生設法使他們蘇醒。如果他們仍不開口,即施以吊刑,把火紅的木炭放到肌肉上使肌肉瞬間迸開,或用燒紅的鉗子折斷肋骨。犯人身上流出的膿血和燒焦的爛肉散發出的怪味以及犯人發出的號叫和呻吟聲,在刑室里混為一體,環境極其不堪,以至溢於牢牆之外,甚至連劊子手也感到厭倦和憋得喘不過氣來,唯有彼得樂此不疲。他時常坐鎮審訊現場,親自提審,有時從劊子手手中奪過皮鞭,使勁抽打奄奄一息的受刑者。當阿德里安大主教手捧聖母像,乞求皇上對陷入迷途的射擊軍發出憐憫之心時,彼得卻沖着他大聲吼叫道:「滾!」

審訊之後,開始處決犯人。彼得不光讓政府要員和自己一同觀看行刑,還邀請外國使節前來觀看。第一批犯人中的201名當場被絞死;餘下的年齡在15~20歲的100名犯人,面頰上被打上烙印,發配到西伯利亞服苦役。過了十來天,第二批700多名射擊軍士兵被綁赴刑場,有的被絞死,有的被五馬分屍。觀看的人中,有的不忍目睹這等慘狀,選擇低頭迴避,彼得對此很不滿意,指責這些人是「怯懦者」。根據他的命令,被處死者要暴屍5個月才可埋葬。莫斯科廣場上血流成河。彼得甚至還和劊子手比刀法,親自砍掉一個叛軍的腦袋,還強迫大臣們親手行刑。每次屠殺犯人,彼得都會親臨現場,饒有興趣地觀看。

處決結束后,16個團的射擊軍被解散。其人員被遣送到遠離莫斯科的地方,永遠不能在軍中服役,不經地方當局批准,不得自由遷移。被處死者的遺屬也被趕出了首都。在此之前,索菲婭已經被彼得軟禁。這次,為了懲罰索菲婭,他讓人把3個射擊軍的屍體,吊在緊靠着索菲婭窗前的樹上,遇有大風,三具屍體就會節奏均勻地蕩漾著,每具屍體的手中被塞上一張紙條,暗示索菲婭:這就是她寫給射擊軍的信。

彼得曾聽到傳聞,說因為先皇體弱多病,他的母親曾和很多大臣有私情,很多人猜測彼得並不是沙皇的兒子,而他真正的父親,可能是其中兩位大臣中的某一位。在一次宴會中,彼得衝到其中一位大臣的面前,掐住他的脖子大喊:「說實話,你到底是不是我父親?如果敢撒謊,我就擰斷你的脖子。」那個大臣非常害怕,說:「怎麼說呢,陛下,當初不止我一個人和……」話沒說完,彼得就掩面離去。

彼得的殘忍不僅表現在對敵人上,對自己的親人,乃至自己的兒子,他都是「一視同仁」。彼得大帝有兩位妻子——皇太子阿列克謝的母親和後來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此外還有許多情婦,皇後葉卡捷琳娜的侍女瑪麗·漢密爾頓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瑪麗·漢密爾頓又有自己的情夫,還墮了三次胎。彼得非常生氣,親手殺死了她。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彼得在殺了瑪麗之後,竟然割下她的頭,向眾人講授解剖學。講完后,又親吻了瑪麗的首級,然後扔到一旁。

彼得風流成性,他的皇後葉卡捷琳娜也不甘落後,她也有自己的情夫。彼得知道后,不動聲色地邀請皇后的情夫一起共進晚餐。但是,吃完飯後就下令將這個人斬首,然後將頭顱製成標本,保存在一壇酒中。做完這一切之後,彼得大帝下令將這壇酒放在葉卡捷琳娜的卧室里。葉卡捷琳娜,也就是下一任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與那個赫赫有名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不是一個人。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大帝的外孫彼得三世的妻子),竟然和彼得一樣的殘忍,她命人舀了一杯酒,自己喝了下去,談笑風生地說酒很不錯!彼得知道后,內心對妻子刮目相看,再也沒有追究。

皇太子阿列克謝是彼得大帝第一位妻子所生,但彼得不喜歡她,便無情地拋棄了她。這對阿列克謝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從此以後,阿列克謝就對父親產生了逆反心理,只要是父親所喜愛的,他一定討厭。反對改革的人便引誘皇太子,蠱惑他謀反。後來陰謀敗露,阿列克謝就攜眾逃到德國。彼得雷霆大怒,他派大臣去德國,發誓絕不懲罰阿列克謝,順利將他哄騙回來。阿列克謝一回到俄羅斯,就被投進了大獄。彼得大帝親自審問阿列克謝,親自用鞭子抽他——那是一種用厚厚的硬皮製成的鞭子,一米左右長,能夠把受刑者後背上的皮生生撕下來。一般行刑都是鞭打15~25下,再多打就會出人命。阿列克謝在受審的第一天就挨了25鞭子,幾天後,他又挨了15鞭子;沒過幾天,阿列克謝死了。而第二天彼得照常接待外國使者,就像什麼事兒都沒發生一樣。

中國人常說「虎毒不食子」,彼得大帝連自己的兒子都殺了,而且兒子死後他竟然能無動於衷,他對其他人的殘暴和野蠻程度,也就都可以理解了。彼得大帝是一位傑出的君主,但這位傑出的君主比野獸都要可怕。

把彼得大帝打得落花流水的查理十二世

查理十二世(1682—1718)是繼「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之後,瑞典最有名的國王和軍事統帥。有的學者將他稱為「18世紀初的小拿破崙」,甚至稱他為「歐洲戰神」。他曾與俄國的彼得大帝爭奪北方的霸權,一度把彼得大帝打得落花流水,抬不起頭來。但最終因為國小民寡,經不起戰爭的長期消耗而敗北,落得個壯志未酬,英年早逝的下場。

查理十二世的祖父查理十世,是「北方雄獅」古斯塔夫二世的外甥。所以查理十二世與古斯塔夫二世還是頗有淵源的。

查理十二世繼位時年僅15歲,當時野心勃勃、力圖擴張的俄國沙皇彼得,聯合丹麥、波蘭、薩克森三國組成北方同盟,意圖瓜分瑞典。他覺得查理十二世年紀小、資歷淺,看起來不堪一擊。然而年少的查理十二世毫無畏懼,沉着應戰,採用逐個擊破的策略,依次打擊對手,開啟了「大北方戰爭」。三年後,查理十二世率軍突襲丹麥,兵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城下,三個月後,他迫使丹麥簽訂和約,退出戰爭。

隨後,查理十二世率軍8000立刻回援納爾瓦要塞,在暴風雪中迎戰彼得大帝率領的4萬俄軍,先經過2小時的猛烈炮擊,然後突破俄軍陣地,發起總攻。俄軍被一分為二,首尾不相顧,最終全線崩潰,陣亡約8000人,剩下的數萬人被迫投降,大量俄國貴族和高級將領成為俘虜,而瑞典軍損失僅3000人。納爾瓦戰役震驚歐洲,年僅18歲的查理十二世一戰成名,被歐洲各國廣泛認可為足以繼承古斯塔夫事業的軍事天才。而比他年長10歲的彼得一世卻因在戰爭中丟盔棄甲、逃之夭夭而被眾人恥笑。

此戰之後,查理十二世又轉戰波蘭和薩克森境內。1701年,他在里加戰役中大敗波蘭,同年,他又在杜那蒙德戰役中擊潰薩克森和俄國的聯軍3萬人;1702年,他攻克波蘭的首都華沙,隨後又在克里索戰役中擊潰了薩克森和波蘭的聯軍,三周后,又攻克了波蘭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1703年,他在普烏圖斯克再次擊敗薩克森軍隊,迫使波蘭貴族會議廢黜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的波蘭國王之位,改任自己的親信斯坦尼斯瓦夫為波蘭國王;1705年,他在波蘭東部擊退俄軍;1706年,他迫使被廢除了波蘭王位的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無條件投降,薩克森也因此而臣服於瑞典。

在轉戰波蘭的5年中,查理十二世每次戰役幾乎都是面對兩到三倍的敵人,然而他卻屢戰屢勝,擊垮三國同盟,令波蘭、薩克森兩大勁敵臣服。最後,只剩下俄國一個對手了。

1708年,查理十二世率領5萬瑞典大軍侵入了俄國本土,因為先前彼得大帝在他面前屢戰屢敗,所以他認為此行必定會讓俄國臣服於自己的腳下。

查理十二世從波蘭侵入俄國,他計劃不打到莫斯科不罷休。彼得大帝雖然在查理十二世面前屢次敗北,但他畢竟不是泛泛之輩,利用俄國國土廣大的地理優勢,從不與敵人正面接戰,堅壁清野,緩緩地將瑞典人引入俄國腹地。瑞典人不但缺吃少穿,又適逢寒冬將至,查理十二世被迫改變進軍路線,向南部富饒的烏克蘭進發。雖然瑞典人與俄國人一樣不怕冷,但長期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行軍,士兵饑寒交迫,戰鬥力自然會大幅度下降。

查理十二世軍隊中有一名凍掉兩根手指和一個耳朵的士兵曾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與我們所承受的苦難(寒冷)相比,戰爭壓根不算什麼。在我們周圍,狂風大作,田野里的動物被凍僵,飛翔的鳥兒被凍得無法振翅,像被槍擊中一樣從天而落……我眼睜睜地看着幾百個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小夥子,此刻卻在懇求醫生切除他們凍得發白和生脆的手腳,看着他們的耳朵和鼻尖輕輕一蹭就掉下來時,我們的心好似在流淚。」

濕透了的軍裝在行軍過程中變成了貼身的冰塊,僅這個原因就奪去了許多士兵的性命。即便倖存下來的,手掌也幾乎全被凍得失去了知覺,痛苦不堪。僅在一次行軍途中,就有2000名士兵因為疲憊和嚴寒而倒下。嚴寒不僅對人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威脅,對武器的使用也造成了影響,大炮拉不走,火藥被浸透。

開春之後,兩軍在俄國的南部波爾塔瓦展開了大決戰。曾經4.1萬人的瑞典軍隊現在只剩下1.7萬人,其中還有1/3的人生病或殘疾。他們要迎戰4萬彈藥充足的俄國大兵。除了查理十二世和1500名心腹,瑞典全軍覆沒。彼得大帝終於憑藉此戰洗刷了查理十二世加在自己身上的恥辱。查理十二世不得不率領殘部逃到土耳其。

波爾塔瓦之戰,是查理十二世人生最大的敗筆,然而堅強的國王是不會服輸的,他在土耳其流亡,充分發揮了自己縱橫捭闔的外交才幹,促成奧斯曼蘇丹艾哈邁德三世同意與瑞典結盟,對俄國宣戰。查理十二世還為土耳其軍精心擬訂作戰計劃,帶給他們先進的作戰思想,使先前在俄土戰爭中兩次敗北的土耳其軍戰鬥力迅猛大增。

彼得大帝率大軍南下,企圖一舉打垮土耳其,奪取俄國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這正中了查理十二世的下懷,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誘敵深入、堅壁清野,讓俄軍也嘗到吃不飽飯的滋味。還有一點,「西亞病夫」軍隊也今非昔比了。俄國軍隊也吃到了瑞典軍隊曾經吃過的苦頭,損兵折將,步履維艱。1711年,查理十二世指揮20萬土耳其軍隊,將彼得一世率領的最後3.8萬俄軍圍困於普魯特河畔。他在最後發動總攻前,催促彼得大帝要麼投降,要麼自殺。絕望之下的彼得一世差點服下隨身攜帶的毒藥。就在這時,他帶在身邊的情婦葉卡捷琳娜(葉卡捷琳娜一世)將彼得大帝的毒藥瓶子打碎,鼓勵他不要絕望;同時她將自己以及隨軍貴婦人身上的珠寶全部摘下,收買了土耳其首相,令他離間了奧斯曼蘇丹和查理十二世的關係。奧斯曼蘇丹艾哈邁德三世本來就對具有傑出軍事才能的查理十二世頗為忌憚,因此,他決定不採納查理十二世的建議,而與俄國媾和。奧斯曼帝國最終以俄國割讓亞速、拆除亞速海沿岸的塔甘羅格等要塞,以及讓查理十二世從俄國過境回到瑞典為條件,與俄國講和。彼得大帝率軍回國,兩國簽訂了《普魯特和約》。

眼看就要將最大對手置於死地,卻被迫放棄,查理十二世對土耳其人的目光短淺非常惱怒,他拒絕和談,但被土耳其軍隊圍攻。他身邊僅剩40個護衛,在面對1.2萬名土耳其軍和12門火炮時,苦戰8小時,殺敵200多,才力盡被俘。對這位讓自己又服又惱的北歐國王,土耳其人不敢將其處死,最後將他驅逐了事。

32歲的查理十二世獨自一人騎馬穿過奧地利,到達波羅的海沿岸的瑞典屬地施特拉爾松德。在那裏,他曾面對俄國、普魯士、漢諾威、薩克森和丹麥五國的圍攻,苦戰一年,直到城池被打成瓦礫才撤回本國。此時距離他離開瑞典本土,已經過去整整10年了。

回國后的查理十二世並沒有氣餒,他迅速地改革財政,重整國力,重建了一隻強大的軍隊,擊退了俄國帶領的北方聯盟的進攻。4年之後,查理十二世率6萬大軍征討挪威,在圍攻腓特烈斯頓要塞時中流彈而死,時年36歲。失去了國王的瑞典人群龍無首,他們面對諸國聯軍,苦戰兩年而不勝,被迫割讓了波羅的海沿岸、芬蘭和德意志的領地,從此退出歐洲列強的行列。

查理十二世充滿自信,勇猛無畏,用兵靈活,對戰場具有驚人的洞察力,面對強敵屢次以少勝多,也深得士兵的愛戴,他們視他為北歐神話中的戰神提爾。可惜他過於自負和狂傲,知進而不知退,在彼得屢敗求和時,卻不知道適當地收手,而是輕蔑地將其拒絕。他剛愎自用,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仍然孤注一擲。有人說他只知道如何進行戰爭,卻不知道如何適時終結戰爭。確實如此,這不但讓他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優勢,也把古斯塔夫二世開拓的疆土喪失殆盡。

雖然查理十二世缺少謀國的老成,但他的勇氣和才幹卻讓人嘆服。他是與拿破崙、希特拉並列的寥寥數個差點讓俄國滅國的強力人物,單憑這一點,也足以讓世人刮目相看。

普魯士腓特烈大帝:「變態」父親培養的優秀兒子

腓特烈大帝被稱為「德意志之父」,是18世紀「開明專制」的君主代表及歐洲最偉大的名將之一,在政治、軍事、經濟,甚至音樂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在他強有力的統治下,小國普魯士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躋身為歐洲列強之一。

無論生前身後,腓特烈大帝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個人魅力。在生前,他在歐洲的強國君主中就已收穫了不少鐵桿粉絲。腓特烈大帝曾利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強行從奧地利奪走了西里西亞,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莎一生都把他當作自己最大的敵人,然而特蕾莎女王的兒子約瑟夫二世卻因為崇拜腓特烈大帝而多次與母親發生衝突。彼得大帝的孫子彼得三世因為身上具有德意志血統,異常地崇拜腓特烈大帝,可以說是他的狂熱粉絲。彼得三世在繼位前向腓特烈的胸像和肖像畫畢恭畢敬地下跪,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第二個腓特烈大帝。在他繼位后,立即停止了俄國參加的俄法奧對普魯士的夾擊,甚至提出對普魯士提供軍事援助,腓特烈大帝因此而度過人生最大的危機。腓特烈大帝死後,歐洲的傳奇人物拿破崙和希特拉都把他當作自己的偶像。

說腓特烈大帝是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傑出君主,並不為過。值得一提的是,腓特烈大帝的父親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在位),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堅強、凶暴、殘忍而且滿腦子怪異的想法。

腓特烈·威廉一世對大個子士兵有着狂熱的喜愛。他曾建立了一個3000人的「巨人擲彈兵團」。根據記載,這些高個大兵裏面最矮的也有6英尺(約1.83米),而高的竟達8英尺(約2.43米)。這些高個子士兵被稱作「波茨坦巨人」。他不僅讓自己領地的巨人們加入軍隊,甚至整個歐洲的高個子都被他招募進來。為了搞到這些高個子士兵,腓特烈·威廉一世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拐賣和強搶,有時還引起了外交糾紛。對腓特烈·威廉來說,沒有比高個士兵更能打動他的禮物了。荷蘭人曾絞死了他的兩個士兵,後來他們想請普魯士為他們的一所大學物色一個著名的學者,腓特烈·威廉怒氣沖沖回復:「殺我高個士兵,還想找我要教授?」對高個子士兵的喜愛是歷史學家關於腓特烈·威廉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除了對高個士兵的特殊癖好,腓特烈·威廉還有另外一個癖好,那就是吝嗇。他執政的熱情幾乎全部用於節儉方面。與路易十四的奢侈相比,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憎惡懶惰的吝嗇鬼。腓特烈·威廉平時非常節儉,吃的也很差,每當他想吃大餐時就跑去臣屬家裏讓對方請客,據說「每次都像餓狼一樣狼吞虎咽,然後嘔吐」。另外,他的脾氣也十分暴躁。他常常拿着一個拐杖在柏林的大街上行走,如果遇見一個遊手好閒的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他拿起拐杖就一頓痛打,驅使其去工作。

儘管粗魯、殘忍、凶暴,但是腓特烈·威廉作為統治者能力出眾。普魯士能有後來的強大,他占很大的功勞,這個我們在後面再討論。但是他教育兒子的方式,卻讓常人實在難以接受,甚至有些變態。

腓特烈大帝從小在家中就遭到父親殘忍粗魯的對待。他姐姐威廉敏娜曾講述了姐弟二人受到野蠻父親折磨的經歷。在餐桌上父親會突然將盤子砸向姐弟倆,這讓他們總是處於恐懼之中。腓特烈大帝對音樂、藝術和閱讀的喜愛讓他特別吸引父親的注意,用威廉敏娜的話說就是父親「用拳頭和棍棒來表達對他的喜愛」。腓特烈大帝從小就對文學和法國文化感興趣,而這些東西正是其父親所痛恨的。他還對軍事科學的基礎數學和地理表示厭惡,這就招致了父親無盡的痛罵與羞辱。公開場合,即使有外國賓客在場,老子也絲毫不給兒子留面子。兒子很喜歡音樂——他能拉小提琴彈大鍵琴,最擅長的樂器是長笛,而這常常成為父親奚落的對象。有一次,父親忽然衝進兒子的房間,把兒子珍愛的書籍和樂器全部燒掉。

因為忍受不了父親的折磨和虐待,腓特烈大帝在18歲那年曾試圖逃離普魯士前往法國,但是這次逃離被發現了。腓特烈·威廉得知后大怒,他把兒子的同伴和朋友處死,並把兒子作為逃兵關進監獄。腓特烈大帝從牢房的窗戶里目睹了夥伴被執行死刑。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害怕父親在盛怒之下會將自己處死。最終,他被赦免,並被安排到軍隊和政府中接受各種歷練。

在這種教育方式中成長,如果是個普通的孩子,估計早就崩潰了,不是變成神經病,就是變成懦弱無用的人。但腓特烈大帝是個頑強有毅力的人,他把這變成對自己的磨練,最終成為一代明君。

腓特烈·威廉的所作所為在常人看來,是非常怪異的,甚至是瘋狂的行為。但鮮為人知的是,他曾親自創作並在死後發表了一本叫《政治遺囑》的書,裏面有這樣一段話:「我的一生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讓奧地利皇室不對普魯士的力量產生嫉恨。因此,我拚命追求着實際上完全不感興趣的兩樣東西:金錢與巨人士兵。只有在這樣偽裝的怪癖下,我才能聚集大量的財富與一支強大的軍隊,卻不會被奧地利注意到。現在這些遺產由我的繼承人任意使用,而他不再需要我使用過的面具。」

我們回頭再看他的所作所為,也能夠體會到他的良苦用心了。

腓特烈·威廉一生反對奢華與享樂。他非常看重普魯士人率直、勤奮和樸素的性格特點,並着力加以培養。他鄙視一切華而不實的文學作品,並認為軍事條令是唯一值得學習的東西。為此,他把波茨坦和柏林的王室公園都變成了閱兵場。在他的寢宮,每天都能聽到部隊出操的聲音。這一點與我國戰國時代的秦國頗為相似。

我們甚至可以說腓特烈·威廉是普魯士近代軍國主義的奠基者,他對普魯士軍隊建設所發揮的作用,比自己赫赫有名的兒子腓特烈大帝都要大。他建立了城區徵兵制度,保證了國內的士兵來源。此外,他把自己父親腓特烈一世留下來的4萬人軍隊擴充到了8.3萬人。這個軍隊成為當時歐洲第4大軍隊,而當時普魯士王國的人口在歐洲只排第13位。他還創建了普魯士第一支驃騎兵部隊;建立了普魯士的軍備產業;並且計劃重新列裝普魯士士兵的燧發槍與佩劍。在腓特烈·威廉的努力下,普魯士的軍隊成為當時歐洲最具戰鬥力的軍隊之一。當時歐洲的兩大名將之一薩伏伊的歐根親王(另一位是英國的馬爾伯勒公爵)對普魯士的軍隊發出了由衷的讚賞,他說:「普魯士軍隊是德意志人裏面最優秀的,其他的都是繡花枕頭。」

後人學者認為腓特烈·威廉的這些怪癖,只是他作為統治者所擁有的優秀品質的浮誇之詞。通過他的節儉,普魯士王國可以維持一支擁有7萬名士兵的優秀軍隊,國庫也有大量的盈餘。他鼓勵臣民發展工業並奉行節儉,因此,整個國家的財富都得到普遍增加。這與法國的「太陽王」生前奢侈、死時留下1億法郎的債務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政府是專制的,但卻是真正的父權專制主義。

通過腓特烈·威廉的這些事迹,我們方能真正理解他對他人的態度,對自己兒子的一系列非正常人的教育。他曾對兒子說:「弗里茨(對腓特烈大帝的昵稱),記住我跟你說的這些話。永遠要保證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沒有比軍隊更好的朋友。而且沒有它,你也不能生存。我們的鄰國處心積慮地想要毀滅我們,我已經察覺到了他們的企圖,而總有一天你也會的。不要浪費時間在幻想上,而是要實事求是。君主只有堅持此原則才能獲得和平與安定。」聽來可謂句句發自肺腑。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腓特烈·威廉對兒子的教育可以稱得上是成功的,兒子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他的這種教育方法對普通人來說並不可取。腓特烈大帝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是一個天才並且具有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而且他有機會去磨鍊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他積極參與政府工作,並作為薩伏伊的歐根親王的部下參與戰事,得到了軍事上的歷練。所以當腓特烈大帝長大成熟后,他理解了父親對他的良苦用心,也對父親的功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不但讓他不再恨父親,更讓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使他不斷地激勵自己為普魯士的強大而努力,而他從父親那兒得到的鍛煉為他後來的執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始終保持着高效。

法國的貴族拉法耶特,竟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英雄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第4個年頭,面對德國的強勢進攻,法國危如累卵。就在這一年的4月,美國對德國宣戰。6月,美國軍隊踏上法國土地,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這一天,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將軍的助手、陸軍中校斯坦頓在法國拉法耶特的墓前,說出了一句話:「拉法耶特,我們來了!」這成為美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口號。

拉法耶特究竟是何許人也,他與美國究竟有什麼樣的淵源,能讓美國以他作為參加世界大戰的口號?

拉法耶特(1757—1834)本名吉爾伯特·德·莫蒂勒,拉法耶特是他作為侯爵的稱號。他出生於法國上盧瓦爾省附近的夏凡納克莊園,身世極為顯赫,家族的源頭據說可以追溯至古羅馬愷撒時期。他屬於拉法耶特家族的軍官分支。拉法耶特2歲時,父親在英法「七年戰爭」的明登戰役中被英國炮彈炸死,他繼承了父親侯爵的爵位。13歲時,他的母親和祖母去世。14歲時,他追隨父祖的足跡加入法國皇家陸軍。16歲時,他娶了第五代諾阿伊公爵的女兒。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正式打響。1776年,美國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正式誕生。拉法耶特很早就被啟蒙運動中的平等、獨立、民主、自由的思想所熏陶,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讓這位19歲的年輕人看到了希望,他覺得自己追逐的理想很可能會在另一片大陸上實現。他多年後回憶說:「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心馳神往。」當時的他是法國皇家陸軍的龍騎兵上尉,同時也是法國最大地產的繼承者。

拉法耶特上尉當即買了一條軍艦,招募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準備遠赴北美。但他的這一行動被英國人知道了,拉法耶特的身份和地位在當時頗具影響力,他這樣做,無異於鼓勵人們與英國為敵。當時的法國還沒有向英國宣戰,英國駐法大使立即與法國政府交涉,要求制止拉法耶特前往北美。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下令禁止拉法耶特離開港口,還威脅要把他抓起來。美國當時的形勢有點危殆,於是有人勸拉法耶特打消去美國的念頭,但拉法耶特執意要去。為躲避追捕,拉法耶特先去了西班牙,隨後化裝成一名婦女,於1777年4月20日登上一艘駛往美國的貨船。為免中途遭到英國人逮捕,拉法耶特特地買下整艘船上的貨物,確保此行直達美國。1777年6月,拉法耶特的船在美國登陸。

當滿懷激情的拉法耶特等人拖着經受舟車勞頓的身軀來到革命的中心費城時,迎接他們的竟是「大陸會議」一些人的冷眼。他們認為他太年輕,資歷太淺,難擔重任,不想給他授職發餉,想讓他從哪兒來回到哪兒去。年輕氣盛的拉法耶特難抑胸中怒火,他高聲對美國人說:「我來美洲,不領軍餉,不要官銜,只求作為一個志願者為理想而戰!」這番豪言壯語傳到「大陸會議」,讓美國人深受感動。出於對他的獻身精神和顯赫地位的尊敬以及他在歐洲大陸廣泛社會關係的重視,一個月後,這位法國上尉被任命為美軍少將,擔任大陸軍總司令華盛頓的副官(這個少將軍銜應該是當時美國軍隊最高的軍銜,喬治·華盛頓作為大陸軍總司令,直到1798年才被授予中將軍銜)。第二天,拉法耶特遇到了他終生的朋友喬治·華盛頓,而且他和華盛頓的副官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將軍也成為好朋友,華盛頓稱他是自己的「朋友和兒子」。

拉法耶特加入獨立戰爭后,英勇善戰,身先士卒,不久就光榮負傷。傷愈之後,他受到華盛頓的賞識和推薦,被委任帶領一個師的兵力。拉法耶特不但熱情,而且具有過人的勇氣和才幹,還頗具眼光,他成功預測了美軍少將托馬斯·康韋等企圖取代華盛頓的叛亂,把美國的一場內訌扼殺在萌芽中。

1777年底,美國取得薩拉托加大捷,全殲英軍柏高英部7000餘人,這讓美國人和法國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此前,法國對美國的革命戰爭持悲觀態度。此役之後,力主援助美國的法國外交大臣韋爾提出加大活動力度;路易十六的寵臣、著名劇作家博馬舍曾向國王進言:「如果您本人不想受到侮辱和削弱,您就得侮辱和削弱英國人!」拉法耶特更是積極敦促法國與美國同盟。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路易十六決定公開與北美殖民地人民一起進行反英鬥爭。法國正式承認美國,與美國結盟,正式向英國宣戰。在法國的帶動下,西班牙與荷蘭也加入了對英作戰中。

法國對英國宣戰後,拉法耶特特意回國向路易十六徵詢他今後行動的方向。路易十六授予當時已是美軍少將的拉法耶特騎兵上校的軍銜。6個月後,他帶了一支法國援軍回到美國。當時,美國經濟困難,拉法耶特自掏腰包為士兵支付軍餉,這令華盛頓非常感動。此外,拉法耶特在美國參加獨立戰爭的幾年時間裏,從未領過美國政府的薪水。

1779年、1781年,拉法耶特兩度回法國求援,幾經周折,最終說服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派更多的軍隊赴美參戰。他自己還另外籌建了一支法國與西班牙的聯軍,準備進攻英屬西印度群島。法國和它的盟友西班牙還虛張聲勢地集結軍隊要進攻英國本土。所有這些行動,都有效地牽制了英國的資源和兵力。可以說,與歐洲參戰國的戰爭規模相比,北美的戰爭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1781年,拉法耶特巧妙地把英國查爾斯·康沃利斯將軍的軍隊引入約克鎮的陷阱,使其被華盛頓的大陸軍和羅尚博海軍上將指揮的法國援軍包圍,英軍被迫投降。此戰宣告了英國人在北美大陸關鍵性的失敗,從而使美國在北美獨立戰爭中大獲全勝,結束了這場戰爭。次年,對美態度強硬的英國腓特烈·諾斯內閣倒台。華盛頓大加讚賞拉法耶特在約克鎮戰役圍城時的表現,稱其:「即使不是完美的,至少也是榮耀的。」

1781年底,拉法耶特回到法國。法國人用迎接英雄的熱情歡迎了他,並被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授予準將軍銜。

1783年9月,美國駐法代表富蘭克林和英國國王的代表在巴黎簽署和約,英國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美國獨立戰爭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

拉法耶特憑藉這場戰爭獲得了極大的榮譽。在歐洲,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人們熱烈歡迎這位英雄;腓特烈大帝在柏林親切地接待他;葉卡捷琳娜二世在克里米亞熱情地與之會見。在法國,隨處可以聽到對他的讚揚之聲。

拉法耶特在美國的經歷,讓他對自由主義思想和共和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他曾公開宣傳宗教信仰自由,並倡導廢除奴隸貿易。但他的貴族成長經歷和所受的教育,讓他在內心深處仍忠於自己的君主。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他曾出任法國國民軍總司令,主持起草《人權宣言》和制定三色國旗,成為立憲派的首腦。1830年,他再度出任國民軍司令,參與建立七月王朝。1834年5月20日,拉法耶特在自己家中一間四壁掛滿北美獨立戰爭遺物的房間去世,他的靈柩用取自美國某一戰場的泥土掩埋。

因為參加了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他在生前就被人們稱為「兩個世界的英雄」。因為他對美國獨立戰爭作出的奉獻和付出,《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他是「在美國受到最多人、最熱情愛戴的外國人」。他的確實至名歸。

拉法耶特逝世后,當時的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下令給予拉法耶特與約翰·亞當斯和喬治·華盛頓相同規格的禮遇:24響禮炮(每一響代表美利堅一個州的哀悼,當時美國有24個州),國旗降半旗35天,軍官戴黑紗6個月,國會懸掛黑幕並要求國會議員在未來30天內身着黑衣。

他在生前和生后都得到了美國人民的廣泛紀念。1824年,在他去世前10年,美國政府在白宮對面建立了拉法耶特公園;1826年,賓夕法尼亞州的伊斯頓設立了拉法耶特學院;1917年,紐約市豎立了一座拉法耶特紀念碑;他的肖像至今還和華盛頓肖像一起掛在美國眾議院內。美國的很多地方都用「拉法耶特」來命名。

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人那句「拉法耶特,我們來了」的參戰口號外,一戰結束后,美國國旗被永遠地放在了拉法耶特的墓地上;每年的美國獨立日,他的墓地都會換上法蘭西和美國的標誌。

1943年,巴頓將軍在前往科西嘉島的途中曾說:「自由的法國解放了拿破崙的出生地,而美國人則一定會解放拉法耶特的故鄉。

拉法耶特兩次被授予了「美國榮譽公民」稱號,而在死後被授予這一稱號的,世界上僅有6個人。

拉法耶特出於對理想和自由的追求,不惜自己的貴族身份和財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美國人民爭取獨立的鬥爭中去,他不求回報,無私奉獻,最終幫助美國人民贏得了自己的獨立和尊嚴。而美國人民知恩圖報,對英雄的付出給予了崇高的回報。拉法耶特與美國,可謂互不辜負,成就了友誼史上的一段佳話。

「鐵血宰相」最後還是被迫辭職

俾斯麥全名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1815—1898),普魯士首相、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憑藉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志,因此人們稱他為「鐵血宰相」。對內,他一方面頒佈《反社會黨人非常法》,鎮壓工人運動;另一方面,他又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社會保險制度。對外,他縱橫捭闔,運用各種外交手段結交盟友,確保德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說俾斯麥是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是恰如其分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為德國的統一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功臣,最後卻因為與新皇帝的種種分歧而被逼下台。

1815年,對於歐洲歷史進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這一年,由英、俄、普、奧以及低地小國組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鐵盧一役中徹底擊敗了拿破崙,歐洲又暫時回到了君主統治時代。這對飽受拿破崙打壓的老牌德意志邦國普魯士和奧地利來說,無疑是重見天日的好年頭。不但如此,因為拿破崙的垮台,德國利用這個契機組建了德意志聯邦。還是在這一年,日後像拿破崙一樣影響歐洲歷史格局的大人物俾斯麥在一個容克貴族家庭出生了。他的父親是個貴族,外祖父曾擔任過普魯士王國的高官。

雖然生活條件優渥,俾斯麥可以無憂無慮地過着安穩的生活,但他天生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天性好鬥,精力旺盛,在大學期間曾與人決鬥了27次。他聰明過人,具有很高的語言天賦,精通德語、英語、法語,懂俄語、荷蘭語和波蘭語,以及一種小語種。這對他以後擔任駐外大使深有幫助。成為一名容克莊園主並非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干一番大事業。於是,他選擇了從政,在33歲時就當上了柏林州的正式議員。從1851年開始,俾斯麥先後出任普魯士駐德意志邦聯大使、駐俄大使和駐法大使。這些工作,他都做得很出色。

1861年,威廉一世繼位為普魯士國王。繼位不久,威廉一世就在擴充軍備方面與議會發生衝突。問題很棘手,俾斯麥似乎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合適人選。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兼外交大臣。當年9月下旬,俾斯麥在下院發表的首次演講中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這就是「鐵血宰相」稱號的由來。有趣的是,據說威廉一世在這次演講之後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這個結局。他們會在歌劇廣場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我的頭。」而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不死得體面一些?是死在絞架上,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我們必須抗爭到底!」威廉一世在最開始時對俾斯麥並沒有好感,他倚重俾斯麥實屬迫不得已,然而此後,國王和他的首相間卻形成了一種十分特別的牢固關係。

俾斯麥就任首相后,並未能化解政府與議會之間的衝突。為此,他以實現德意志人民渴望的統一大業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為此,他開始籌劃三場王朝戰爭。與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場戰爭的勝利,贏得了德意志國土與民族的統一。

雖然俾斯麥以「鐵血」著稱,但戰爭對他而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俾斯麥的頭銜是政治家,而非戰爭狂。德國統一的目的達到后,俾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讓德國有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發展國力。德國地處中歐,西邊有法國,東邊有俄國,俾斯麥非常重視東西兩方的形勢安全問題。在德國剛剛統一時,俾斯麥就說,「德國已經飽了」,表明他不謀求進一步的擴張。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他自稱在巴爾幹的問題上充當各方「忠實的掮客」。他希望維持德國與奧地利的同盟,拉攏俄國,孤立法國——尤其不能讓法俄連成一氣,讓德國腹背受敵。這也是他與新皇帝威廉二世發生衝突的一個重要原因。

1888年3月9日,91歲的威廉一世去世。他的兒子腓特烈三世即位,然而腓特烈三世在位僅99天就去世了。威廉一世的孫子威廉二世即位。

威廉二世即位后,與俾斯麥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新皇帝29歲即位,血氣方剛,他要做像愷撒一樣的人,在世界爭奪霸權。而俾斯麥的政策前面已經說過了,就是要四處建立聯盟,孤立法國。兩人在對外政策方面發生了嚴重衝突。

後世的研究認為,登上皇位的威廉二世性格並不成熟。他為人自以為是,輕率而魯莽。而他當時不堪重任,他的父親腓特烈三世看出了這一點。在威廉二世還未登上大位時,威廉一世和俾斯麥有意鍛煉小王子,讓他掌管外交部,王子的父親表示反對。他說:「考慮到我的長子不夠成熟和缺乏經驗,他對自己過高的評價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我只能說這麼早就讓他接觸外交問題是危險的。」而且威廉二世為人傲慢,愛聽奉承,喜歡親近軍人。他最喜歡那些來自波茨坦衛隊的軍官們的伴隨,因為他們讚揚他是所有軍人美德的化身。

威廉二世這樣的性格,自然不會希望自己扮演祖父那樣給俾斯麥做陪襯的角色,他要站在舞台中央,接受眾人的膜拜。而且威廉身邊的人經常在他耳邊悄悄地說,只要他還是令人畏懼的宰相的工具,他就永遠不會成為偉大的統治者。還說,假如腓特烈大帝受俾斯麥的左右,就絕不會成為偉大的君主。各種政治難題和分歧造成了年輕的皇帝與年老的宰相之間的隔閡。

1889年5月,威斯特法倫的礦工舉行大罷工時,皇帝與宰相第一次發生了嚴重分歧,而反對社會主義者的法律更是壓垮俾斯麥的最後一根稻草。

俾斯麥感覺這樣下去,不但地位不保,還有可能喪失最後的尊嚴,再加上年事已高(75歲),他便於1890年3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辭,正式下野。俾斯麥下台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後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直到1898年病逝。

俾斯麥離開政壇后,德國的外交大臣便能公開宣稱:「德國人向自己的一個鄰國讓出陸地,向另一個鄰國讓出海洋,而給自己留下一錢不值的天空。這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不想把別人擠到陰影中去,但是我們也要給自己一塊光明之地,一塊陽光下的地盤。」話已經說到這一步了,那基本上就算是向英法俄宣戰了。英國人是不可能眼睜睜地看着德國挑戰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以及讓他來搶自己地盤的,而法國人也一直想着復仇,奪回被割讓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俄國也因為巴爾幹問題和德國、奧地利交惡。最終,德、奧兩國主動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德國戰敗,強盛的德意志帝國被瓦解。因為戰後的賠款問題,德國把自己搞得通貨膨脹,經濟崩潰,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認為這不僅拖垮了德國,還拖垮了歐洲。

惡魔的另一面,希特拉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壞

希特拉這個名字,在世人的腦海中,基本上已經成為魔鬼的代名詞了。他專制、殘暴、冷血,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然而,凡是人類都有善惡兩面,所以希特拉儘管是個戰爭狂人,殺人無數,但他也有自己人性的一面。

希特拉在個人生活上比較節制。他基本上不喝酒,像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一滴不沾;至於被德國人當成飲料喝的啤酒,他也只是偶爾喝一點。他年輕時抽過煙,但後來他認為抽煙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且還是一種頹廢的行為,便戒掉了。他討厭煙味,無論是煙斗、雪茄,還是煙捲的。他還勸說他的朋友們戒煙,甚至還給了他們每人一塊金錶。不但如此,他還發起了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禁煙運動。他是一個虔誠的素食主義者。他年輕時吃過肉,後來就戒了。20世紀30年代末或更早時,人們相信他的食譜里已經沒有魚和肉了,只是偶爾會吃點火腿和魚子醬。他創立了許多保護動物的法律,禁止狩獵,對虐待動物的行為嚴加懲處,對用動物做實驗和肉類屠宰的過程也作了嚴格規定。但是後人研究認為,希特拉可能是由於腸胃脹氣的毛病才不吃肉的。他似乎也不怎麼好女色。他有女人,但數量不多,歷史學家認為只有兩個。一個是他堂姐的女兒,一個便是大家都熟悉的愛娃·布勞恩。當時,在德國人心目中,希特拉是一個把他的全部精力獻給國家和民族的男人。這反而激起了很多女生的崇拜和仰慕,希特拉的辦公室每年都會收到大量情書,而其中多半來自於女學生。她們並不要成為他的妻子,只是想懷上他的孩子。但希特拉從來沒有以「種族工作的需要」的名義臨幸追求他的女孩。

他也沒有別的嗜好。他不游泳,不打高爾夫球,不騎馬,不愛遊山玩水,也不怎麼愛讀書。

希特拉特別喜歡狗,他有很多生活照的內容就是遛狗或者和狗在一起,甚至狗死了,他會痛哭流涕。但他討厭貓,這與歷史上的很多大人物,如亞歷山大大帝、愷撒大帝、成吉思汗、拿破崙、墨索里尼等很相似。

希特拉很喜歡看動畫片,尤其是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他最喜歡的是《白雪公主》。1938年,羅伊·迪士尼把《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賣給了德國的宣傳部門,但這部電影並沒有在德國公映,只在希特拉的私人劇院裏有一份拷貝。據說他看到《白雪公主》中的動畫創新以後感到不安,因為德國還做不到那種水平。他也非常喜歡《金剛》。

單單從生活的細節來看,希特拉不過是一個老實、謹小慎微、循規蹈矩,甚至讓人感到枯燥乏味的男人。

希特拉的個人品質似乎也不壞。他迷信雅利安種族的優良血統,致力於創造一個基於基督教價值觀的世界,就像古代的羅馬帝國一樣。他有聖徒情節,4歲時,他就想成為一名牧師。他在一個修道院的學校上學時,非常崇拜他們的院長。他經常扮演牧師,假裝給家裏人佈道。希特拉雖然反對猶太人,但也並不是一概而論。他小時候家裏比較貧窮,他的一位猶太家庭醫生沒有向這個家庭收過費,希特拉很感激這位醫生對他們家的照顧。1938年,德國吞併了奧地利,這位醫生寫信給希特拉求助,然後他被允許離開奧地利,在美國度過了餘生。

希特拉貼身保鏢羅胡斯·米施曾回憶,希特拉並非一副冷酷獨裁者的模樣,他一樣會痛苦,會流淚,也會陷入深深的絕望當中。他是一位非常具有紳士風度的人,他對女士會表現出溫和禮貌的態度,對待下屬也非常友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非常喜歡孩子。這可能與他一生沒有子女有關,所以他會把自己對孩子的愛,奉獻給身邊出現的所有兒童。在與小朋友的交流中,他很輕易地就可以取得對方的信任。

這都是生活和個人品質的一面。我們再看看與他有過接觸的人對他另一面形象的描述。希特拉最賞識的建築家阿爾伯特·施佩爾在施潘道監獄的牢房裏寫道:「他殘酷、不公、不可接近、冷漠、衝動、自怨自艾、鄙俗,事實上他也確實如此;同時他又是上述一切辭彙的反面。他可以是親切的父親、寬厚的上級,他和藹可親、有自制力、驕傲,對一切美好偉大的事物抱有熱情。」希特拉曾經的密友漢夫施丹格爾在他的回憶錄中也說過:「他可以很有魅力,但下一刻說的話讓你如臨深淵。他既可以產生偉大的思想,又蒙昧到平庸。他能使成千上萬的人相信他的鋼鐵意志和堅毅性格是帝國勝利的保證,可直到他成為帝國總理之後他還是個不靠譜到令同事們絕望的波西米亞人。」

希特拉的外表沒有多少吸引力。工業家、寶馬創始人岡瑟·科萬特在1931年12月與希特拉會面時認為他「僅是平庸之輩」,英國記者塞夫頓·德爾默認為希特拉是個「很普通的人物」,說他看上去像個當過兵的商務代表。美國女記者多蘿西·湯普森則認為他是個「典型的小人物」。美國著名的記者、作家威廉·夏伊勒在1934年9月的紐倫堡黨代會上第一次見到希特拉時頗感失望:「他的臉並無特殊之處——我還以為他看上去會更堅強一些呢——我始終無法理解,他在歇斯底里的群眾身上無可置疑地喚醒了怎樣一種隱藏的力量,讓他受到如此瘋狂的追捧。」盧茨·施韋伯林伯爵評價他:「臉部缺乏特色,他的五官談不上和諧,但也並無印證奇特靈魂的不和諧之處,額前的幾縷頭髮和唇上兩指寬的髭鬚給人一種滑稽演員的感覺。」阿爾伯特·施佩爾曾說:「希特拉的臉是多麼醜陋、可憎和不合比例啊!我怎麼會在那麼多年裏視而不見呢?」

與希特拉接觸過的人都說他五官中最吸引人的是他的眼睛。1919年夏,歷史學家卡爾·亞歷山大·馮·米勒在慕尼黑大學第一次看到年輕的希特拉時,首先注意到了他「那雙閃爍著瘋狂而冰冷的光芒的淺藍色大眼睛」。莉澤洛特·施密特於1929年7月被維妮弗蕾德·瓦格納聘為助理和家庭女教師,她痴迷地崇拜著希特拉:「只需看一眼那雙美麗絕倫的紫羅蘭色眸子,就能感受到他整個人的情感和心靈。」1929年秋開始為希特拉服務的奧托·瓦格納回憶說:「從一開始,那雙眼睛就牢牢吸引住了我。清澈的大眼睛平靜而充滿自信地注視着我。但那種眼神似乎不是來自於眼球,而是來自於某種更加內在的東西,我感覺就像來自於永恆。人們無法解讀其中的含義,可它在訴說,它想訴說。」1933年起當上希特拉女秘書的克里斯塔·施羅德描述:「我覺得希特拉的眼睛富有表現力,多數時間透出饒有興趣的研究式的目光,在說話時他的眼神變得越來越生動。」作家格爾哈特·豪普特曼描述1933年他初次見到希特拉時給他留下的印象是「奇特而美麗的眼睛」。美國大使威廉·愛德華·多德的女兒曾於1933年見到過希特拉,她讚美他的眼睛「引人注目,令人難忘」,「它們看上去是淺藍色的,眼神十分專註,一眼看過去令人移不開眼,似乎能產生催眠的魔力」。

除了眼睛,希特拉的手也非常引人注目。休斯頓·斯圖爾特·張伯倫在1923年第一次見到希特拉時,說他的那雙手「伴隨着動作極富表現力,堪與眼睛媲美」。施韋伯林·馮·克羅西克也說:「一雙神經質的手關節無比柔軟,像女人的手一樣。」哲學家卡爾·雅斯佩斯在希特拉上台後,曾擔憂「一個沒受過教育的人能否治理國家」,他的同事馬丁·海德格爾則回答:「受沒受過教育無所謂……你看看那雙美麗的手!」第三帝國廣播負責人歐根·哈達莫夫斯基曾將希特拉「無比柔軟的手」比喻成「藝術家和偉大設計師的工具」。他的裝甲將軍路德維克·克呂維爾也表示:「他的手非常顯眼,太美的一雙手……他的手完全像個藝術家的手,我總是忍不住看他的手。」

除了這些比較具體的方面外,希特拉還有其他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方面。

他對藝術非常感興趣,曾一度想成為一名美術家。但他在這方面的資質比較平庸,加之輟學沒受過專業的培訓,曾三次被維也納的藝術學校拒絕。在那裏他成為了一名吃不飽飯的街頭畫家。為了果腹,他只好靠賣手繪明信片來吸引遊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經濟可謂是百業蕭條,然而有兩個產業卻是例外:一個是軍工產業,一個是化妝品、服裝產業。軍工產業就無需多說了,化妝品、服裝產業之所以興盛,則是希特拉為了討情婦愛娃·布勞恩歡心而大力扶持和提倡的。希特拉本身對藝術感興趣或許也是原因之一。

希特拉有嚴重的腸胃病,因此他不得不服用30種不同的藥物,其中包括一種含有馬錢子鹼的藥物,這導致希特拉不停地放屁。儘管身邊的人都受不了臭屁的味道,但為了保住腦袋,大家都只能默默忍受。

雖然希特拉覺得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高貴的人種,鄙視猶太人和波蘭人,並進行了瘋狂的屠殺。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很尊重中國人和日本人。希特拉曾說過:「對自己的種族感到自豪並不意味着是對其他種族的蔑視,這其實是一種正常且健康的情緒。我從來沒有把中國人或日本人當作低人一等的民族。他們有着發達的古代文明,我承認他們的歷史要比我們的優越。」

希特拉的這些表現,都與我們所看到的符號化的惡魔希特拉不太一樣,然而,我們在看他溫情或迷人一面的同時,不要忘記,在對社會的破壞上,對人的價值毀滅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蛋。

晚年的曼施坦因在他的回憶錄里寫道:「他是如此的非凡和擁有過人的智慧,卻沒有一絲人性。」德國歷史學家斯托卡尼寫道:「希特拉,他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具有作為一個最偉大的領袖所能夠具有的一切品質,卻缺乏作為一個最普通人的應該具有的哪怕是最起碼的一絲良知。」

在這裏向大家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希特拉,不是為他翻案,而是讓大家明白人性的複雜。大奸大惡亦有其人情味的一面,功勛卓著的偉人,哪怕是我們推崇的聖賢,也會有自己的缺陷,甚至會有可惡的一面。我們判斷一個人,一定要抓住核心的東西,要看總體的功過,不要因為小善或小惡而草率下定論,也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孔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確實是至理名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輕鬆讀歷史合集(套裝共7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輕鬆讀歷史合集(套裝共7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歷史不忍細看(世界史)》(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