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番外】與夢三生

120 【番外】與夢三生

(上)

季瑛和墨寧熙的相遇,是在她剛七歲的那一年。

她是大齊的皇太女,小小年紀自有一番卓然高傲的氣度,揚起了下巴看這個由她父皇牽至她面前的消瘦少年,開口就是一句:「這是父皇賞我的奴才嗎?」

一貫儒雅溫柔的父皇笑着嘆息了聲,他耐心地教導她:「月兒,他是你的小哥哥,不是奴才。」

季瑛又審視地看了幾遍眼前的少年,他才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五官秀麗到像個女孩子,目光卻是冷冷地,自從見了她后,都不曾下跪過。

季瑛其實是喜歡他的,她忍不住想端皇太女的架勢,也不過是想讓他多看自己一眼。

現下有了父皇給的梯子下,她就又揚了揚下巴:「好吧,那你可以叫我月兒。」

季瑛是她的名諱,「月兒」卻是乳名,除卻父皇外,這宮裏還沒人敢叫過,她這麼說,覺得自己已經給了他天大的恩惠了。

少年卻始終冰冷冷地看着她,半響過去了,才淡淡地叫了聲:「月兒。」

那聲音清脆得好像冰石相撞,他接着又淡淡說了句:「臣墨寧熙。」

她眨眨眼睛,對於這個明明看起來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少年自稱「臣」感到奇怪,他也只是用微帶戒備的目光看着自己。

兩個孩子之間的氣氛始終別彆扭扭,父皇卻很開心一般,看着自己身前的這一雙小兒女,罕見地露出了笑容,溫溫和和地對季瑛說:「月兒,往後這就是你的熙哥哥了。」

季瑛多年後想起他們初遇時的情形,知道有些東西,在當日就不對了:那個初入宮闈的少年身上有太多的堅冰,她也未曾試圖去溫暖他。

墨寧熙留了下來,季瑛66續續地聽父皇說了他的來歷。

他是父皇在武林中的故人之子,父母皆遭歹人所害成了孤兒,父皇將他帶到宮中來,一來是償還故人昔日的情意,二來是為了將來能給她做個依靠和幫手。

帝王家步步荊棘,即便她是父皇的獨女,宮內無人害她,可朝堂上照樣有一班虎視眈眈的重臣和親族,日夜緊盯着這個年幼的皇太女。

父皇在深宮中的靜夜中,常抱着她,輕聲叮嚀她,父皇溫雅的聲音她很是喜愛依賴,所以連他常說的一句話,她也都記了下來:「月兒,熙哥哥是你未來的皇夫,天下只有他不會辜負你,你可記得?」

倘若父皇天壽長久,能看到他們長大成人,那麼墨寧熙早就會成為她的皇夫,和她共享萬里河山。

可她的父皇卻終究還是在她剛滿十二歲那年,就積勞成疾,追隨着她早逝的母後去了。

那年墨寧熙也不過十六歲,她記得他沉默地抱着一柄長劍,守着父皇的靈柩,也守着她。

並不寬闊的少年的肩膀,像一座山一樣擋在她身前。

她跪着不停哭泣,不敢睡覺,即使是只有十二歲的少女,她也知道宮外有並不聽從她號令的御林軍和異姓王爺們,她害怕閉上眼睛,就會在被名為**的巨獸吞噬。

最後讓她睡過去的,就是他的後背,他讓疲憊不堪的她趴在他的背上,輕聲地哄她:「月兒,有熙哥哥在。」

那時候他對她說話的語氣,已經越來越像時常寵溺她的父皇。

她模模糊糊地趴在他的背上,無來由地覺得安心無比,沉沉陷入了失去父皇后的第一次安眠。

因為他手持着父皇的遺詔不曾妥協半步,又因為佔據着丞相之位的顧家和另外幾個大家族的支持,她最終還是坐穩了皇位。

在她最初登基的那幾年裏,於各大家族間周旋的人,是他。每天深夜從宮外歸來,卻還要將奏摺批閱完畢的人,也是他。

他替她撐起了整片江山,也變得更加沉默和冰冷。

他手上沾染了不少鮮血,朝野間漸漸有了墨寧熙狼子野心,意圖篡位專權的傳聞。可他卻不曾動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加官進爵,乃至多年後,他也始終只是小小的七品官員。

她直到很久后才知道,不管什麼時候,這萬里江山其實都浸透著一股冷意。

多少悲歡分合、圓滿離散,到頭來不過是一步步謀算中的寒意,一寸河山一寸血,一寸河山一寸冷。

如無寒徹的手腕,如何保得住她的帝位,守得住江山安寧。

可那時的她,卻開始對他諸多猜忌,她怪他沒有太多時間陪伴自己,和丞相之子,儒雅溫文的顧清嵐走得越來越近。

顧清嵐其實很像她的父皇,永遠溫和雅緻著,眉眼間都是養尊處優的修養。

顧清嵐不像他,沒完沒了地給她算計著各家的短長,開口就是枯燥的政務,顧清嵐陪她談詩詞歌賦、經史典籍,他們甚至聯詩對句,同賞丹青絲竹。

她和顧清嵐親近越甚,就越是厭惡他。

她甚至聽信了那些流言,以為他留在宮中,把持朝政,不過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奪權篡位。

因着和顧清嵐的情意,她逐漸對顧家多加倚重,他勸她不可獨寵一家,免得朝中勢力失衡,她卻以為他是為自己的親信打算,嗤之以鼻。

他們在朝政上分歧漸起,她又逐漸年長,她十八歲那年開始親政,一點點從他手中將大權拿回。

她畢竟流着皇家血脈,在朝政上天資聰明,不用費多少功夫,就博得朝野上下齊聲喝彩。

她自鳴得意之餘,卻忘了父皇駕崩太早,她的馭人治國之道,大半都是他親手教授。

她逐漸視他為眼中釘,直至那次為了西北調兵的事宜,和他在早朝上爭執不下。

她氣火攻心,起身離座,在滿朝臣工面前,用力給了他一耳光。

那一掌落下后她才知道后怕,他不同於普通臣子,一身得自父母的武功出神入化,而那時的朝臣中,也有不少是他一手提拔安排的親信。

她這樣當朝羞辱他,如果他孤注一擲真的要反,她也沒有把握保住自己,看着他臉上浮起的紅色掌印,她不由後退了幾步。

而他卻只是在靜默了片刻后,就掀衣跪下,將自己的政見又陳述了一遍,固執地請旨。

那一次終究是按照他的意思調度了西北的兵馬,她卻像是初次撩撥了虎鬚的牛犢一般,開始惡意挑戰他的權威。

她先是讓他從自己寢宮旁的偏殿裏搬了出去,住進內宮偏僻逼仄的角落。

又一紙令下,免了他出席早朝的特例:原本七品官員就是不能上朝面聖的。

那兩年她真的對他很壞,壞到事後她都不敢去回想。

她會把他辛苦擬好批複的奏摺全都打回去,責令他統統修改,他時常通宵達旦地伏案,只因她惡意的發泄。

她甚至會隨便找個由頭,就罰他跪在殿前,一跪就是幾個時辰。

那些零零碎碎的折辱更是數不勝數,她像是要探究他能承受到幾時一般,不斷地將各種折磨加諸到他身上。

她忘了那個給她整個後背依靠的少年,也忘了昔日父皇的殷殷囑託,一心將他當做需要擊倒的亂臣賊子。

那兩年朝野間又開始傳聞,墨寧熙意圖爭權,棋差一著被女皇打壓了下去,遲早會淪為階下囚。

只有她知道,他其實從未想過要和她對抗,他守天下,是為了她,當她要將這個天下要回去的時候,他也拱手相讓。

那兩年他越加沉默,也日益消瘦,她開始很少能看到他的臉,他在她面前時,不是被罰跪下,就是低着頭靜待她責罰。

直到她年滿二十,禮部將冊立皇夫的奏請遞了上來。

那時她看着那封奏摺,微微茫然,她喜愛顧清嵐,早就是朝野上下的共識,顧清嵐的父親顧相也的確是一代名臣,清正廉潔堪為群臣表率。

但她還從未想過要將顧清嵐冊立為皇夫……沒有緣由地,她總覺得有朝一日和她攜手站在群臣面前的,是另一個人。

只是那個人是誰,她還看不清。

她無知無覺地想了一陣,掃到在御書房裏站着幫她批閱奏摺的他,一絲惡意湧上心頭,她像幼年一樣抬了下巴問他:「墨卿,你以為朕的皇夫,當推舉誰為好?」

他放下了手中的筆,仍未抬頭,淡淡地說:「臣以為顧相公子風姿絕世、品性蘭惠,確是佳選。」

即使朝野上下都以為她中意顧清嵐,但這句話從他口中說出,她卻驀然惱怒無比,她怫然變色:「朕的皇夫人選,也是你這等七品小官可以置喙的?」

她又罰他去殿外跪着,末了還不解恨地著宮人去抽了他十鞭。

接着她就賭氣一般,答覆了禮部的奏摺,昭告天下她要冊立皇夫,人選正是顧相之子顧清嵐。

她示威一般將顧清嵐接到宮中,住的就是他從入宮起就居住的那座偏殿。

冊立皇夫是國之大事,詔書頒佈后,就是繁瑣的準備,禮部每天都有厚厚的奏摺呈上來,她開始覺得忙碌異常。

這期間,她無暇注意他在做什麼,又是什麼心情。

直到那日她在厚厚的奏摺中,看到一封署名是他的,他的奏摺很簡短,也只有一個意思:他要辭官回鄉。

她頓時就憤怒了,當即將他招到殿前跪着。

她比誰都清楚,多年前他進宮的那一天,就已經無處可去,他又往哪裏回鄉去?

又讓他跪了幾個時辰,她卻依舊在盛怒中,胸中有股邪火燒得她坐卧不寧,於是她就犯下了此生最大的錯誤:她准了他的奏摺,還逼他喝下了散去功力的藥酒。

她那時是真的不知,一個月前那頓鞭子讓他染了風寒,於是當他又一次秘密出宮清理意圖刺殺她的殺手時,就不慎被划傷了腰側,中了對方劍上塗抹的劇毒。

解毒的靈藥太醫院就有,可那兩年她刻意貶低折辱他,宮中的太醫們已經不敢替他診治風寒,更遑論取出記錄在冊的靈藥給他解毒。

他那些日子一直用內力壓制毒性,也終於漸漸支撐不下去。他在寫下那封辭官的奏摺時,毒性就已經開始發作。

於是她的那杯藥酒,就輕易地斷了他的生路,也斷了他對她的最後一絲希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從不曾說愛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從不曾說愛你
上一章下一章

120 【番外】與夢三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