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

阿拉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

阿拉伯帝國的形成

穆罕默德死後,他的親信為了爭奪繼承權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最後選出了他的岳父艾卜·伯克為哈里發(632—634年)。艾卜·伯克首先鎮壓了國內各部落的叛亂,統一了半島。然後開始對外擴張。到第二任哈里發歐默爾統治時期(634—644年),在「聖戰」的旗幟下,乘拜占廷、伊朗和中西亞各國內部危機深重、國力削弱之際,發動了一系列侵略戰爭。阿拉伯貴族和一般部落成員為了獲得土地和戰利品,紛紛應召出征。636年遠征敘利亞,在約旦河支流雅姆克河畔打敗了拜占廷的軍隊,攻陷大馬士革、安條克、阿勒頗等重要城市,佔領了整個敘利亞。638年,進攻耶路撒冷,不久佔有全部巴勒斯坦。然後轉向東方進攻伊朗。637年,佔領伊朗首都泰西封。642年,滅掉伊朗薩桑王朝。同時,又派兵攻陷埃及。645年,又佔領了昔蘭尼加和利比亞。

在歐默爾統治時期,還沒有形成完備的國家制度,阿拉伯貴族和牧民之間的差別不很顯著。按照古蘭經的規定,每個戰士都可分得一份戰利品。到第三任哈里發鄂斯曼統治時(644—656年),阿拉伯國家政權便具有明顯的貴族專政性質。國家行政和軍隊的高級職位都由鄂斯曼的親信和倭馬亞家族擔任。倭馬亞家族在敘利亞、埃及等地佔有大量土地,並竭力擴張自己的勢力。哈里發鄂斯曼(644—656年)開始,因哈里發的繼承問題,引起伊斯蘭教的教派鬥爭,這實質上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鄂斯曼任用自己的親信和倭馬亞家族的人擔任各地的行政長官,並分配給他們大量地產和奴隸,卻常常不給阿拉伯普通戰士發放糧餉,引起廣大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阿里利用人民的不滿來反對鄂斯曼的專橫。656年,鄂斯曼在麥地那被暗殺,阿里當選為第四任哈里發(656—661年)。倭馬亞家族的人不甘心喪失政權,以敘利亞總督摩阿維亞為首同阿里展開鬥爭,宣稱阿里與謀殺鄂斯曼有關,不能擔任哈里發。支持阿里的一派稱為十葉派(「十葉」是阿拉伯語,意為「宗派」或「黨徒」。

「十葉派」即阿里的黨徒,他們認為阿里和法提瑪的後代才能當哈里發。);支持摩阿維亞的一派則稱為遜尼派(「遜尼」意為「行為」、「道路」;遜尼派全稱為「遜奈和大眾派」,意為遵守遜奈者;自稱為正統派。這一派承認哈里發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雙方經過幾個月的戰爭都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準備以談判解決。另有一部分不滿意阿里的人,從十葉派中分離出去,形成哈瓦立及(哈瓦立及,意為「出走」)派。這一派反映下層人民的一些要求,故又稱軍事民主派。661年,阿里被一個哈瓦立及派分子刺死,摩阿維亞乘機即位為哈里發,建立了倭馬亞王朝(661—750年)。首都由麥地那遷到大馬士革,從此,哈里發成為世襲,不再選舉。

倭馬亞王朝統治時期,繼續向外侵略。阿拉伯軍隊幾乎同時向北、東、西三個方向出擊。在西方,曾多次進攻君士坦丁堡,並向北非和西班牙擴張。698年,征服了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等西部地區,將領土擴張到大西洋沿岸。741年,征服了西哥特王國,佔領了比利牛斯半島,越過比利牛斯山,侵入高盧西南部。732年在波瓦都戰役中,為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所敗。從此,阿拉伯人入侵西歐內陸的勢頭終於被阻止。

阿拉伯的對外擴張戰爭

阿拉伯對外擴張戰爭指阿拉伯哈里發國家公元7—8世紀強行吞併亞洲、北非和西南歐大片領土的行動。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年),阿拉伯人始以疾風掃落葉之勢,囊括西亞,席捲埃及。倭馬亞王朝的時期(661—750年),阿拉伯統治者繼續大張撻伐,攻城略地,終於建立了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阿拉伯人之所以能於公元7—8世紀成功地進行一系列對外征服戰爭,是與其當時所面臨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密不可分的。

首先,從內部條件上講,伊斯蘭教的產生和阿拉伯半島統一國家的建立,為阿拉伯人發動對外擴張戰爭提供了契機與保證。

當拜占廷帝國在地中海地區到處征戰,不斷向西歐進攻之際,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還處於原始公社制階段。這裏是草原和沙漠地帶,土壤磽瘠,氣候乾旱,絕大多數是游牧民,農水草而居,氾氈幕,從6世紀起,阿拉伯西部成了拜占廷和波斯帝國爭奪的對象。這裏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海上交通的樞紐。東非、印度和中國等地的商品,從也門經半島西部紅海岸,再北運至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各個港口,向地中海沿岸出售。長期戰爭使阿拉伯西南部遭到嚴重的破壞。古代一度繁盛的阿拉伯南方各城,到7世紀,已是一片荊棘瓦礫,土地荒蕪,人煙稀少,灌溉系統幾乎全部廢棄,城市一片蕭條,商業急劇衰澆,南北貨運稅減。波斯侵佔也門時期,大宗印度等地的商品改經波斯灣,上溯兩河流域至小亞細亞和地中海,而不再走由也門經半島西部紅海岸、北至敘利亞的戰線。

傳統商路的改變,加深了阿拉伯社會固有的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許多靠過境貿易生活的平民,更加貧困。駝夫、搬運夫和以保護商隊為業的人,無以為生。阿拉伯社會內部,部落貴族與普通成員之間,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日益深刻和尖銳。阿拉伯貴族為了尋找出路,特別是麥加城的貴族,就提出從侵略戰爭中解決危機,通過掠奪,為發財致富開闢廣泛的機會的主張。

公元610年,麥加城古萊西部落中有一個名叫穆罕默德的商人,十分熟悉猶太教、基督教及半島上其他各種宗教思想。他根據當時阿拉伯的社會狀況和民族特點,另創一教叫「伊斯蘭」教。他把古萊西部落的主神安拉奉為宇宙惟一之神,而他自己則是安拉派遣到人間的「真正使者」、「最偉大的先知」。伊斯蘭教是適應7世紀初阿拉伯社會的政治變革和經濟要求而產生的。它的興起,表面上是崇奉一神、打倒偶像崇拜的宗教革命,實質上是一場旨在結束阿拉伯民族分裂狀態、建立統一國家的政治活動。如其教義中,以一神崇拜代替多神崇拜,掃除了建立統一國家的思想障礙;號召服從安拉和使者,進一步清除多神崇拜的影響,為建議統一國家鋪平道路;提出團結對敵的口號,以共同信仰來打破血緣紐帶,以民族和睦來代替互相殘殺,以政治統一來代替分裂割據,從而為形成強大的力量,戰勝敵對勢力,建立統一國家,提供了前提條件;禁止利息、賑濟貧民、寬待和釋放奴隸等一系列社會改革政策,緩和了階段矛盾,贏得了勞動群眾的支持,在穆罕默德的宣傳下,城市居民、農民和手工業者,很快接受了伊斯蘭教,並在麥地那建立了神權國家。

後來,穆罕默德利用穆斯林教徒和麥地那的武裝力量,征服了阿拉伯半島的許多地區,到632年穆罕默德逝世時,整個半島已經大體統一。團結、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在伊斯蘭教團結對敵、進行「聖戰」旗幟的指引下,迅即走向對外征服擴張的道路。

其次,從國際方面看,7世紀初,拜占廷和波斯因彼此間長期戰爭以及外敵入侵,國內人民反抗鬥爭,已是精疲力竭,國力十分虛弱,這便給阿拉伯統一國家的建立及成功地進行擴張戰爭,提供了極其有利的客觀條件。

拜占廷帝國與波斯薩珊王朝之間,為奪取西亞霸權、壟斷從波斯灣經兩河流域到地中海和小亞細亞的商路,進行了長期的戰爭。6世紀時,雙方反覆爭奪戰略要衝亞美尼亞及控制東西方海上貿易的也門。7世紀初,波斯佔領了拜占廷帝國的安提俄克、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和亞歷山大港。以後,拜占廷轉入反攻。627年,尼尼微一戰波斯大敗,被迫歸還所佔全部土地。波斯與拜占廷互爭雄長,導致雙方元氣大傷,國力消耗殆盡。

6世紀下半葉,波斯先後遭到伕噠和突厥的入侵。6世紀時,斯拉夫人不斷進犯拜占廷,佔領色雷斯和馬期頓等地。外敵入侵,加速了兩大帝國的衰微。

6世紀時,拜占廷的君士坦丁堡、巴爾幹、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爆發了多次城市和農民起義。602年,多瑙河駐軍暴動,佔領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殺死了皇帝摩里斯。5世紀末,波斯發生了由僧侶馬資達克領導的人民起義,波及全國,直到529年才被鎮壓下去。科斯洛埃斯一世(531—579年在位)即位后,暴動仍不時發生。人民起義嚴重動搖了拜占廷帝國和波斯薩珊王朝的統治。

正是由於兩大帝國國力的虛耗,才使其面臨阿拉伯人勢如破竹的進攻,不能進行有效的防禦和抵抗,只落得損兵折將,丟城失土,一敗再敗。

穆罕默德死後,艾卜·伯克爾繼任,改稱「哈里發」,意為「安拉使者的繼承人」。艾卜·伯克爾集國家元首、宗教領袖、最高立法者、最高裁判者和軍隊總司令諸職於一身。他擊敗那些只是口頭表示歸順而實際獨立的部族,統一了全阿拉伯,接着着手進行侵略擴張戰爭。當時,拜占廷和波斯兩大強國經過二十年長期戰爭,都已精疲力盡,兩敗俱傷。拜占廷由於經濟不振,無法對東方各行省進行經濟補助,迫使他們向阿拉伯求援。這種情況對阿拉伯侵略擴張的推行和伊斯蘭教的傳播,極為有利。

當艾卜·伯克爾準備出兵時,阿拉伯的一些貴族都積極支持。他們認為,對外侵略戰爭不僅可以奪取新的商路和土地,發財致富;而且也是緩和國內矛盾的最好辦法,只有發動對外侵略,才能緩和經濟危機和社會矛盾,才能把叛服無常的各氏族部落領袖的利益和麥地那政權統治者的利益結合在一起,從而鞏固和發展已經建立起來的統一政權。這些戰爭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階段。

戰爭的第一階段(634—656年)

敘利亞既是商隊貿易的總匯,東西交通的樞紐,又是富庶的膏腴之地。艾卜·伯克爾決定首先攻佔敘利亞。事實上,早在穆罕默德時期,就曾派其義子宰德·伊本·哈列賽襲擊過死海東南的穆厄台,但兩度嘗試都歸失敗。

艾卜·伯克爾寫信給麥加、塔伊夫、也門、納季德和希賈茲的阿拉伯人。號召他們參加聖城,激起他們從拜占廷人手中奪取戰利品的慾望。

633年秋(一說634年春),艾卜·伯克爾派出兩支軍隊(每隊約3000人,一說7500人),從阿拉伯半島出發,途經敘利亞沙漠,去攻打巴勒斯坦和敘利亞。一支由阿慕爾·伊本·阿綏統帥,攻打巴勒斯坦東南部,另一支由葉齊德·叔爾哈比勒和艾卜·歐拜德率領,攻打古代稱為莫阿比的地方。阿拉伯軍在死海南邊打敗了拜占廷駐巴勒斯坦的總督塞基阿斯,並於加沙附近,幾乎全殲塞基阿斯殘部。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組織反擊,艾卜·伯克爾命令正在巴比倫尼亞作戰的「安拉之劍」哈立德·伊本·瓦利德馳援。這時,哈立德已奪取了希拉王國。哈立德忽忙率領一支由數百駱駝騎兵組成的精銳隊伍從希拉出發,越過沙漠,經都麥特·佔德勒(今焦夫)和古拉基爾,向北直趨大馬士革東北不遠的關隘素瓦。經過十多天的沙漠急行軍,哈立德突然在大馬士革附近出現,包抄到拜占廷軍的後方。哈立德擊敗援助拜占廷的迦薩尼軍隊后,和阿慕爾於大馬士革南邊的布斯拉會師,哈立德被任命為聯軍的最高統帥。

在7、8月光景,據說在巴勒斯坦境內介於賴木萊和拜特·吉卜林兩地之間的艾扎那代因發生了一次大戰。在這場血戰里,穆斯林聯軍征服了阿萊申率領下的拜占廷人。阿萊申逃往耶路撒冷,他的將官們終於制止住隊伍不再逃竄,把他們在約旦河對岸重新集合起來。他們又在貝桑挖堤決口,使得約旦河上的渡口都不能通行,但是哈立德還是渡了過去。

635年1月,哈立德又向敵人發動進攻,敵人這時已經集合於貝桑東南,外約旦西部山坡上的斐哈勒(希臘名佩拉),哈立德逼使敵人後退,並且乘勝追擊一直到大馬士革。與此同時,一支人數較少的穆斯林隊伍又從無人防守的鄉野地區向北推進,佔領了赫姆斯城(古名厄麥薩)。前一年曾經從那裏出發作戰的希拉克略皇帝這時已經退守安提阿。哈立德就在大馬士革城外同拜占廷人又打了一仗,接着又把他們包圍在城裏。圍攻了半年之後,在634年9月大馬士革投降了。這時不知道為什麼緣故,最高統帥已經不是哈立德,而改由艾卜·歐拜德擔任。

第1任哈里發艾卜·伯克爾死於634年,歐麥爾繼承其事業,繼續對外擴張。

歐麥爾(634—644年在位)繼續對敘利亞發動強大攻勢。繼布斯拉、大馬士革攻陷之後,巴勒貝克、霍姆斯、哈馬及其他城市也相繼落入阿拉伯人手中。希拉克略集結由希臘人、亞美尼亞人、敘利亞人和迦薩尼人組成一支5萬多人的軍隊,命其弟西奧多拉斯率領,準備與阿拉伯人決戰。

636年8月20日,雅爾穆克一戰,哈立德全殲拜占廷軍,西奧多拉斯戰死。阿拉伯人乘勝北進,直抵陶魯斯山脈。歐麥爾又派哈立德和薩比特去征服耶路撒冷。該城在被圍困兩年以後,於638年向阿拉伯人投降。歐麥爾親自批准了比較寬厚的投降條件。640年,愷撒里亞請降。同年,阿拉伯人在奪取重要港口克薩里亞后,最終完成了對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征服。

641年,阿拉伯人又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向西,進攻埃及;一路向東進攻波斯。下面分別述之。

埃及地處亞、非兩洲的交接點,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它的首府亞歷山大港是通往北非的門戶,又是拜占廷的海軍基地。埃及土地肥沃,有「拜占廷糧倉」之稱,阿拉伯人早就把它視為一塊肥肉。

639年,西路軍由阿慕爾統帥4000人,從巴勒斯坦沿歷史上有名的濱海路線,向埃及進軍。阿慕爾精明強悍,足智多謀。早在伊斯蘭教產生以前,他就屢次帶領商隊去過埃及,對埃及的城市和道路非常熟悉。639年12月,阿拉伯軍奪取阿里什。次年初,攻佔埃及東部門戶法拉馬儀(培琉喜阿姆)及其他重要城市。

阿慕爾向尼羅河三角洲頂端推進時,被阻於今開羅附近的巴比倫堡,就地待緩。巴比倫堡堅固難攻,守軍約有2.5萬人,統率這支軍隊的為亞歷山大港主教兼總督居魯士和西奧多拉斯,他們是從亞歷山大港趕來防守巴比倫堡的。不久,祖拜爾·伊本·奧瓦本率援軍到達,與阿慕爾軍合力攻城。西奧多拉斯逃回亞歷山大港,居魯士被困於巴比倫堡內。阿拉伯人派出以黑人俄巴德·伊本·薩米特為團長的代表團,去尼羅河的勞達島與居魯士談判媾和條件。代表團提出伊斯蘭教、貢稅和寶劍三種選擇,居魯士同意繳納貢稅,並立即回到亞歷山大港,把媾和條件送往拜占廷王宮。希拉克略皇帝拒絕了媾和條款,以賣國罪放逐了居魯士。641年4月6日,阿慕爾和祖拜爾發動猛攻,巴比倫堡陷落。阿拉伯軍蜂擁入城,「安拉最偉大」的勝利喊聲響徹巴比倫堡的各個大廳。

接着,阿拉伯人的鐵騎奔向埃及首府亞歷山大港。駐防亞歷山大港的軍隊約5萬人,另有拜占廷全部海軍的支援。

阿拉伯軍隊僅2萬人,沒有戰艦和攻城機械,在數量上和裝備上都處於劣勢,而且人力的補充十分困難。但是,阿拉伯人的士氣高昂,雖屢被弩炮擊退,仍不撤離。641年2月,希拉克略去世。其孫君士坦丁二世(641—668年在位)執政后,重新起用居魯士,令其返回亞歷山大港。這位主教希望脫離拜占廷,效忠阿拉伯人。641年11月,居魯士向阿慕爾立約投降,接受成年人繳納人丁稅和以實物繳納土地稅的條件,並答應不讓一個拜占廷士兵重返埃及,不讓拜占廷人收復失地。幼弱的君士坦丁二世批准了這個條約,拜占廷帝國的富饒省區埃及,就這樣落到了阿拉伯人手裏。

攻佔埃及后,阿拉伯人分成兩路繼續西進。642—643年,阿慕爾率北路軍,沿海岸古道直奔彭塔波里斯(今利比亞昔蘭尼加一帶地方)北部;歐格白·伊本·納菲厄率南路軍,由法尤姆沿古商隊的綠洲之路,向彭塔波里斯南部和費齎進軍,阿慕爾軍很快佔領巴爾卡,包括萊瓦塔在內的黎波里柏柏爾人紛紛投降。通過這一系戰爭,阿拉伯人奪取了拜占廷在亞洲和非洲的全部領土的2/3。

正當拜占廷在阿拉伯人的進攻面前節節敗退、惶惶不可終日之際,波斯的薩珊王朝也遭到阿拉伯人東路軍的沿重打擊,國運岌岌可危。

早在艾卜·伯克爾時期,哈立德和舍伊班族族長穆桑納·伊本·哈里賽的聯軍,就已佔領幼發拉底河畔的希拉王國,拔除了波斯西部邊境的屏障。634年11月,波斯趁哈立德增援敘利亞之機,在希拉的幼發拉底河橋頭全殲阿拉伯軍。635年10月至11月,穆桑納反攻獲勝。歐麥爾認識到,儘管薩珊王朝國勢衰微,但它仍然擁有一支龐大而戰鬥力又強的軍隊。不摧毀薩珊王朝,消滅這支軍隊,不但希拉難以保全,而且後患無窮。因此,歐麥爾選派賽耳德。伊本·艾比·瓦噶斯為總司令,率軍6000人,出征伊拉克。637年5月31日,賽耳德和波斯首相魯斯塔木在希拉附近的噶底西葉激戰。是日,天氣酷熱,狂風大作,塵埃蔽日,這對來自沙漠中的阿拉伯人非常有利。結果波斯軍大敗,魯斯塔木戰死。賽耳德乘勝向北追擊,637年6月佔領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爾後,阿拉伯人連連取勝,以破竹之勢長驅東向;640年,陷胡澤斯坦;641年,克摩蘇爾;642年,進行尼哈溫德會戰,波斯軍慘敗,傷亡10萬人以上。會戰剛一開始的時候,阿拉伯軍隊即佔領了胡爾萬東北的卡爾馬新,因此也就控制了進入這個山國的幾條隘口。在尼哈溫德,阿拉伯軍隊與敵軍發生接觸。波斯軍隊的人數較多,戰爭一連持續了幾天,有一個時期雙方打得勝負難分。阿拉伯軍隊統帥努爾曼本人戰死,其後繼人胡德赫法·亞曼則取得了最後勝利。波斯國王葉茲德吉爾德三世(即《新唐書·西域傳》所記之伊嗣埃)逃往中亞。651年,被木鹿(今中亞土庫曼境內的馬里)附近的一個磨坊主殺死,薩珊王朝滅亡,整個伊朗全部併入阿拉伯哈里發的版圖。在同波斯人作戰同時,阿拉伯人也在644—645年逼近了印度邊境,於650年奪取了伊斯塔赫爾城。651年到達阿姆河,亞美尼亞和喬治亞的一部分,相繼於50年代歸順哈里發國家。

戰爭的第二階段(7世紀末至8世紀30年代)領土的擴大,提高了阿拉伯的國際地位,同時也造成了內部的分裂。各部落家族之間展開內戰。661年,軍事民主派取勝,敘利亞和埃及的阿拉伯大貴族擁立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為哈里發,稱穆阿維亞一世(661—680年在位)遷都大馬士革,從此建立起倭馬亞王朝。

倭馬亞王朝期間,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仍然非常尖銳。

但由於阿拉伯人加強了自己的軍隊,故一直沒有停止向外擴張。

在東方,阿拉伯的勢力從伊朗一直擴張到印度河流域和中亞。穆阿維亞以巴斯拉為基地,大舉東侵。664年佔領阿富汗北部的喀布爾;十年後,越過烏滸河,侵入中亞。瓦立德一世(705—715年在位)時期,呼羅珊長官庫泰拔·伊本·穆斯林(即《冊府元龜》所記之屈底波)於705年攻佔吐火羅斯坦首府巴里里。706—709年,征服布哈拉及周圍地區;710—712年,陷撒馬爾罕和花剌子模;713—715年,深入到葯殺河(今錫爾河)流域。至此,阿拉伯人完全征服了河外地區,並在那裏建立了穆斯林政權。

東方戰場的另外一支阿拉伯軍隊,在哈查只的侄子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統率下,也不斷取得勝利。710年,攻佔莫克蘭。711—712年,佔領信德(印度河下游和印度河三角洲)。713年,侵入南旁遮普的著名佛教勝地木爾坦。

這些地區,以後完全伊斯蘭教化。

在非洲,阿拉伯人繼續西進。667年,歐格白·伊本·納菲厄帶領400騎兵,從錫爾特出發,對的黎波里南部沙漠和費齎的叛亂部落,進行討伐,阿拉伯人在利比亞沙漠的勢力,得以鞏固。歐格白還遠征突尼西亞南部地區,攻下了加夫薩,降服了所有的綠洲。670年,穆阿維亞任命歐格白為易弗里基葉總督,並給他增派1萬名騎兵。同年,歐格白開始建築凱魯萬城,並以此為基地,對馬格裏布發動猛烈的攻擊。他摧毀了拜占廷人在北非的根據地,殺戮了無數的柏柏爾人,並派兵到處劫掠。據說,他曾打到大西洋沿岸的吉爾角,面臨波濤洶湧的海洋,才勒住自己的坐騎。684年,歐格白在班師途中被柏柏爾人襲擊,於比斯克拉附近陣亡。他的屍體就地埋葬,他的墳墓成為人們朝聖的民族勝地。歐格白死後,拜占廷人與柏柏爾人結成同盟,奪回了易弗里基葉。

693年,敘利亞名將、迦薩尼人哈薩尼·伊本·努爾曼被任命為易弗里基葉總督。哈薩尼重新佔領凱魯萬城,並於698年將拜占廷人逐出迦太基(遺址在突尼西亞)和其他沿海城市。哈薩尼把矛頭轉向奧雷斯山區。那裏柏柏爾部落聯盟的首領為一女巫,她因詭計多端而被稱為達西婭。她把奧雷斯山區到內富薩山區的柏柏爾部落聯合起來,共同抗擊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初戰失利,退至的黎波里以東地區。不久,哈薩尼再度發起攻勢,兩軍激戰於奧雷斯。由於部下叛變,達西婭戰敗被殺。拜占廷人退出迦太基,柏柏爾人遭到嚴重打擊,倭馬亞王朝由此在易弗里基葉站穩了腳根。

700年左右,穆薩·伊本·努賽爾接替哈薩尼為易弗里基葉總督。穆薩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便席捲了中馬格裏布和西馬格裏布,奪取了丹吉爾,柏柏爾人望風披靡。與此同時,穆薩的海軍襲擊了西西里島、薩丁島、馬略卡島和海諾卡島。

經過三十多年的反覆搏鬥,阿拉伯人終於永遠清除了拜占廷人在北非的勢力,徹底挫敗了柏柏爾人的抵抗,成為地中海南岸的主人。

北非蕩平后,富庶的西南歐立即成為阿拉伯人下一個掠奪目標。

伊比利亞半島是西南歐的門戶,是中世紀歐洲最美好的地區之一,當時,統治半島的西哥特人,屬基督教的阿里烏派。當地土著居民(西班牙——羅馬居民)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天主教,他們把阿里烏派視為異端。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專橫跋扈,廣大人民十分痛恨其統治。阿拉伯人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闖進西南歐大門的。

711年春,一支由300名阿拉伯人和7000名信仰伊斯蘭教的柏柏爾人組成的部隊,被派到比利牛斯半島,深入偵察西哥特王國的領土。711年7月,阿拉伯軍在詹達湖岸邊的巴爾白特河口與西哥特國王羅德里克的軍隊相遇。由於對羅德里克篡奪王位不滿者的倒戈,西哥特的2.5萬之眾被完全擊潰,羅德里克下落不明。阿拉伯人長驅直入,勢如破竹,很快便佔領了馬拉加、科爾多瓦和西哥特首都托萊多。

712年,穆薩親自率領1萬名由阿拉伯人組成的軍隊在西班牙登陸。僅2年時間,整個比利牛斯半島除北部山區以外都被佔領,並建立了西班牙人的統治。

西班牙被征服后,阿拉伯統治者就想征服整個地中海,把意大利、日耳曼和希臘等地都收歸阿拉伯版圖。

717年8月中旬,阿拉伯軍隊同時從陸上和海上大舉進攻拜占廷帝國的首都。12萬阿拉伯陸軍由馬斯馬拉指揮,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準備用封鎖的辦法圍困該城。阿拉伯的海軍艦隊在蘇萊曼指揮下,約1800艘船隻從埃及和敘利亞趕來。為了配合封鎖,阿拉伯艦隊一路在西,切斷可能來自愛琴海方面的援助和補給;另一路在東,控制來自黑海方面的補給。

拜占廷帝國皇帝利奧三世面對阿拉伯人的圍攻,決定使用「希臘火」襲擊阿拉伯艦隊,削弱其海上力量,以打破其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上封鎖。為此,他們在君士坦丁堡東北海港出口處建起兩座瞭望塔,瞭望塔之間掛起可以升降的大鐵鏈。船艦上,裝有用石油、硝石、硫磺及各種樹脂製成的混合液質,注進吸管。阿拉伯艦船入港后,即放下鐵鏈,切斷退路,隨後,各艦船上的「希臘火」一齊噴射。

這種希臘火見水即燃,能在水面上燃燒。頓時,阿拉伯艦船大火衝天,急忙逃遁。

拜占廷艦隊利用希臘火不斷襲擊阿拉伯艦隊,使其遭到損失,同時由於阿拉伯人不適應歐洲冬天寒冷的天氣,有數以千計的人死亡,蘇萊曼將軍也被凍死。這些損失打擊了阿拉伯軍隊的士氣。718年8月15日,阿拉伯人被迫解圍撤兵。途中他們的艦隊遇到大風襲擊,有15萬人死亡,1800艘戰艦到達敘利亞和亞歷山大里亞港時,只剩下10艘。這對阿拉伯人來說,確實是一場災禍,對以後的戰爭進程帶來了無可估量的影響。

不久,阿拉伯人改變徵服路線,即先取法蘭克、日耳曼、意大利,然後進攻君士坦丁堡,最後回到大馬士革。

719年,阿拉伯人在同盟軍支持下,越過比利牛斯山,準備侵入高盧的阿奎丹地區,而崛起的法蘭克人,這時也正從北方進攻阿奎丹。阿奎丹地區由歐多統治,他面對南北兩面之敵的進攻,深感處境危險,就想先收買北非柏柏爾的一個首領,以保障南疆的安全,結果沒有得逞。阿拉伯集中兵力分兩路大舉進攻,主力從西面渡過埃及布羅河,沿潘普絡納向北,過比達索瓦河,進入加斯科尼,再從那裏向北運動。以保障主力部隊的成功,另一支獨立支隊,則從東南向北,以羅訥河下游出口處的阿爾為打擊目標,目的是在阿奎丹製造恐怖氣氛,吸引牽制敵人,保證西路主力的襲擊成功。

西路由西班牙總督阿卜杜拉曼率領,發展順利。在加龍河下游的波爾多擊潰歐多的抵抗,波爾多城被搶劫一空。接着分兵出擊,連渡加龍河和多爾多涅河,向北併到達圖爾以南約95公里的普瓦提埃城。歐多無力抵抗,節節敗退,無計可施,他決定向法蘭克人求和,藉助其兵力向阿拉伯人進攻。

原來,歐多是法蘭克人。6世紀中葉,法蘭克王國東征西戰,勢力強盛,其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東至萊茵河川東,成為西歐日耳曼人最強大的國家。後來隨着封建貴族權力的增長,王朝開始衰頹,一切大權實際落入宮相之手,國王徒擁虛名。國家分裂為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里亞等幾部分。

就在此期間,法蘭克出現了一位傑出的宮相,名叫查理·馬特。他重新統一法蘭克,穩定奧斯特拉西亞的統治權,統一了紐斯特里亞,並征服了撒克遜人、日耳曼人和多瑙河流域,鞏固了東北邊疆,保證無後顧之憂。

731年,查理·馬特率領一支軍隊從奧爾良渡過盧瓦爾河,進入貝里地區。這時,阿拉伯軍隊正忙於搶劫,同盟軍統帥、西班牙總督阿卜杜拉聞訊后,立即命令部隊退到普瓦提埃城附近。

歐多得到查理·馬特的支持后,急於交戰。但是,具有傑出指揮才能的查理·馬特知道阿拉伯人的弱點。他阻止歐多的行動。他認為,阿拉伯人前進的時候,不能過早發動攻擊,一定要忍耐。因為他們由於對財物的貪慾所激發的信心和勇氣,就像洪水一樣難以抵擋。等到他們滿載而歸時,就無鬥志了,這時再攻擊就有成功的希望。

阿拉伯人由於滿載劫獲物,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喪失了機動性。阿卜杜拉曼一度曾想放棄這些戰利品,但他的部下不肯服從命令,這樣只好一面把戰利品南撤,一面組織力量準備戰鬥。查理·馬特也展開了隊形,因為民兵尚未到達,也就沒有主動進攻。兩軍對峙了七天。

法蘭克軍隊主要依賴步兵。他們的部隊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將的私人部隊,軍事素質好,受過嚴格訓練,參加過多次戰鬥;另一類是強召來的當地民兵,他們裝備不全,沒經過訓練,說不上有什麼紀律,主要任務是搜尋糧秣,保障供給。法蘭克軍隊的兵器主要有刀劍、匕首、標槍和戰斧。主要的防護武器是防盾和裝甲。阿拉伯軍隊大部分是騎兵,慣用矛、劍,很少使用弓箭和甲胄。他們沒有後方補給,主要靠以戰養戰,戰術上靠野蠻的硬沖和勇敢精神。

732年10月間,阿拉伯人把戰利品順利地撤到南面,阿卜杜拉曼便下令向法蘭克人進攻。阿拉伯軍隊是一支純粹進攻性的軍隊,沒有防禦能力。對他們來說,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只有進攻。法蘭克人的戰術雖然也很粗劣,可查理·馬特是一員良將。他知道敵人的特點,採取了適當的對策。在普瓦提埃以東有一條人字形三岔河,他把軍隊分為三部分,將法蘭克人的親信部將,列成一個堅強的方陣,作為核心力量配置在人字形岔河低部中央。在其前面還展開了一列前衛步兵。歐多的部隊和紐斯特里亞的部隊,分別配置在人字形岔河的左右兩側。法蘭克人夾水而戰,主力又背水而戰,地形似乎極為不利,而阿拉伯軍隊的陣勢是在小高坡上展開的,倚山俯瞰,地形有利。

戰鬥開始后,阿拉伯人按平常的慣例,以猛烈的騎兵衝擊作為會戰的序幕。配置在中央陣線前面的法蘭克前衛步兵立即上前迎戰,後面的方陣隊形跟隨向前。阿拉伯騎兵的猛烈衝擊迅速突破了前衛步兵,接着就向方陣衝去。阿拉伯騎兵竭力衝殺,企圖打亂陣勢。可不管阿拉伯騎兵怎樣衝殺,法蘭克的方陣仍有條不紊地保持其隊形。不僅如此,他們還不斷反擊,用刀劍砍斷阿拉伯騎兵的馬腿,刺殺士兵。

黃昏時分,阿拉伯人已經發動多次衝擊,一直都沒有衝破這堅固的方陣,而歐多率領的阿奎丹部隊,這時繞過阿拉伯軍側翼,渡過小河,突然出現在他們背後,呼喊著向他們衝去。正在緊張鏖戰的阿拉伯人突然聽到後面的呼喊聲和砍殺聲,頓時驚慌起來。查理·馬特看到阿拉伯軍隊已經混亂,便下令:「進攻的時候到了!」隨後,法蘭克人的方陣步兵從正面轉守為攻,歐多的部隊從背後向前衝殺。全軍士氣高昂,縱橫伋突。

阿拉伯人前後受敵,難以應付,遂想奪路而逃,退向營地。此時,處在右翼的紐斯特里亞的軍隊,也向阿拉伯人的營地進攻。他們襲擊營地,殺死了總督阿卜杜拉曼。時至天黑,當阿拉伯人退到營地時,看到他們的統帥已被殺死,就放棄營地逃走了。查理·馬特沒有派兵追擊。

關於此戰雙方損失情況,有關記載很不可信。據記載阿拉伯人被殺的竟達36萬人,而法蘭克人的損失才1500人。

但不管怎樣,普瓦提埃之戰制止了阿拉伯人繼續向歐洲的推進,迫使其退回比利牛斯山以南,打破了阿拉伯人企圖控制整個地中海的計劃。因此,普瓦提埃會戰,是歐洲史上一次決定性的會戰。

波斯戰爭

為了爭奪高加索通往黑海的出海口,參加對東方的貿易,並牢牢掌握對小亞細亞地區的統治權,公元527年,剛剛繼位的查士丁尼一世任命貝利撒留為拜占廷軍東方戰線統帥。

貝利撒留(約505—565年)出生於巴爾幹半島達爾馬提亞的農家。他膂力過人,性情堅韌,有膽有識,頗具大將風範。因其妻安東尼娜與皇后狄奧多拉過從甚密,使他成為查士丁尼一世的寵臣。他此時雖只有二十二歲,但已榮登帝國高級將領之列,出任東方統帥之一要職。他到任后,一方面大力整飭軍紀,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另一方面着力於防務的加強,在尼西比斯修築要塞。

科巴德一世得到貝利撒留出任拜占廷軍東方統帥和他致力于軍務的消息,認為不能坐等拜占廷發展。如果任其擴大實力,將會對波斯極為不利。於是,他下決心先發制人,在528年先向拜占廷宣戰,挑起了第一次拜占廷波斯戰爭。

第一次波斯戰爭

戰爭爆發后,科巴德一世派大將扎基西斯率領3萬大軍向貝利撒留指揮的拜占廷軍發動猛烈進攻,當時,貝利撒留麾下共有2.5萬人,是一支由拜占廷人和蠻族人混合編成的隊伍。這支隊伍雖經貝利撒留作了整頓,但因時日過短,仍然存在紀律鬆弛、意志消沉等弱點,加上構成複雜,與波斯軍相比,無論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處於劣勢,戰鬥開始后,扎基西斯指揮的波斯士兵勇猛衝殺,很快就在戰場上佔據主動地位,在529年的尼西比斯作戰中擊敗了拜占廷軍隊。首戰失利后,貝利撒留冷靜地分析了雙方的力量對比和戰場形勢。他認為,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應當主動後撤,集中力量,待敵人的戰線拉長,力量分散之時再主動出擊,與敵人決戰。這樣,他下令拜占廷軍全線後撤,集中在德拉城。初戰告捷及順利進軍,使波斯軍新任統帥貝利則斯將軍認為貝利撒留無計無謀、膽小如鼠,以為拜占廷軍不堪一擊,德拉城唾手可得。公元530年,他率領4萬精銳的波斯大軍,直撲德拉城。

德拉城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戰略重鎮,位於尼西比斯北部23公里處,距底格里斯河有四天的路程,四周沒有任何自然屏障,完全依靠城防工事的保護。其城防由內城、外城、護城河和防禦壕及塔樓組成。內城城牆高達30米,外城的牆基堅固。為了加強守備,與敵人周旋,貝利撒留在城內佈置了大批軍隊;在開闊平坦的城外,挖掘了縱橫交錯的交通壕,以掩護待命出擊的騎兵。剛愎自用的貝利則斯十分輕敵,認為波斯軍很快就會擊敗敵人並攻佔城池,因而在攻城之前即向德拉城內的市民發佈通告,要他們準備好洗澡水,以便佔領該城後為波斯士兵洗滌征塵。

戰鬥開始后,波斯大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拜占廷軍接連失利,中軍發生動搖。就在這危急時刻,貝利撒留指揮兩翼的騎兵適時出擊,出其不意地從兩個方面夾擊敵人側后。

在拜占廷騎兵的衝擊下,波斯軍陣腳大亂,導致全軍潰敗。

統帥貝利則斯看到大勢已去,棄軍逃走。波斯士兵丟棄武器,四散奔逃,結果有5000人陣亡、8000人被俘。獲勝的貝利撒留為防敵人反撲,下令收兵回城,重整防務,531年,波斯軍渡過幼發拉底河,從敘利亞沙漠方向發動進攻。

貝利撒留統兵2萬前往援救。波斯軍發動的多次進攻,都在貝利撒留的巧妙應付下瓦解了。在勝利面前,拜占廷軍中的驕傲輕敵情緒日益高漲,加上貝利撒留尚不滿二十六歲,其部下諸將欺其年輕,經常不服從他的統轄,全軍缺乏行動的一致性,直接影響了此後的戰爭進程。

當時,貝利撒留為了儘快退敵,下令要拜占廷軍每晚都搶先佔領敵人預定第二天佔領的陣地,待敵人前來進攻時,經短暫戰鬥,即主動放棄。這樣,通過拉鋸戰來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但貝利撒留部將急於立功,不遵守貝利撒留的命令,有的輕舉妄動,擅自出擊,以致在卡爾基斯城附近輕易與波斯軍主力交戰。在戰鬥中,位於拜占廷軍右翼的阿拉伯人在波斯士兵的拚死攻擊下臨陣逃脫,使拜占廷軍陷入絕境,800名英勇善戰的匈奴老兵被包圍消滅。只有左翼的拜占廷步兵在貝利撒留的激勵下,在幼發拉底河岸背水一戰,頂住了波斯騎兵的衝擊,並乘夜巧妙渡河撤退,擺脫了危險。波斯軍隊取得了卡爾基斯會戰的勝利。

公元531年秋,波斯國王科巴德一世逝世,國內發生繼嗣之爭,政局動蕩不安;而拜占廷方面,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為了恢復失去的國土,準備集中全力對非洲用兵,進攻汪達爾王國,也急於儘快結束與波斯的戰爭。這樣,因雙方都無心再戰,就在公元532年達成媾和協議,結束了第1次波斯戰爭。條約規定:拜占廷撤回德拉城的駐軍,向波斯支付黃金1000磅。

縱觀第1次波斯戰爭,波斯軍隊在數量和質量上始終占絕對優勢,但是拜占廷軍在足智多謀的貝利撒留指揮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給波斯軍以很大打擊。由於這次戰爭是一場沒有經過決戰定出勝負就停戰媾和的戰爭,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場沒有打完的戰爭。雖然查士丁尼一世不惜以金錢和實利換取了和平,但是在交戰雙方之間存在的矛盾並未消除,雙方的軍事力量也沒有受到任何大的損失,因而雙方的衝突和戰爭仍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次波斯戰爭

雙方停戰後,波斯新王庫斯魯一世(531—532年在位)利用和平時機,致力於穩定國內政局。他在無情鎮壓政敵,鞏固自己的地位,把持了朝政之後,就開始大力進行國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首先,鼓勵發展農業,推廣農耕技術,向人煙稀少的邊疆地區大量移民;其次,大力整修道路,發展交通事業,使之既有利於軍隊的調動,也為貿易往來提供便利;第三,改革軍制,以鐵甲騎兵和農民組成的步兵為主,建立新的正規軍,增強軍隊的訓練和組織紀律性;第四,大力進行稅制改革,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他改變過去官員和貴族隨意攤派稅額和隨意徵收的舊制,開始徵收固定的土地稅和人頭稅,每年分兩次完稅;另外,他還獎勵發展工藝品的製造,並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創辦了蘇薩大學。這些措施,鞏固了波斯王室的地位和中央集權的統治,也使波斯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增強,因此,庫斯魯一世在位期間,被稱為薩珊波斯的黃金時代。

庫斯魯一世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他進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增強國力,對外進行侵略擴張,擴大自己的版圖。但是,在他致力於解決國內問題的時候,拜占廷軍已征服了汪達爾王國,正在向東哥特王國進攻。因此,庫斯魯一世非常不安,他既嫉妒查士丁尼一世取得的成功,又擔心拜占廷勢力的強大會威脅到波斯的存在,整日鬱鬱寡歡,苦思對策。

就在這時,公元539年底,東哥特國王維提吉斯派特使求見庫斯魯一世,告訴他:東哥特王國在貝利撒留指揮的拜占廷軍的打擊下,已岌岌可危,所以敦請庫斯魯一世火速出兵拜占廷,以減輕東哥特王國的壓力,同時可以從東西兩個方面夾攻拜占廷帝國。庫斯魯一世不願看到拜占廷打敗東哥特王國壯大力量,接受了請求。他認為拜占廷軍的主力都在貝利撒留的指揮下西征東哥特王國,國內必定空虛;而且亞美尼亞和科爾奇斯人不滿拜占廷的統治,如果趁此時機發動戰爭,一定會取得勝利。於是,他先唆使阿拉伯人酋長進攻拜占廷帝國,爾後以援助阿拉伯人為名,撕毀和約,向拜占廷宣戰,戰爭再次爆發了。

公元540年春,庫斯魯一世親率大軍從首都泰西封出發,沿幼發拉底河西岸前進。拜占廷人猝不及防,加上拜占廷軍在幼發拉底河防線上的兵力薄弱,無法與波斯軍對抗。

因此,戰爭一開始,庫斯魯一世就給予拜占廷軍以自亞德里亞堡以來所沒有受到過的打擊。在鎮壓了小城蘇拉的反抗后,庫斯魯一世率軍進攻希拉波利斯、卡爾基斯等城,勒索得巨額贖金,然後直搗敘利亞首府安條克。

安條克是拜占廷在東方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稠密,建築宏偉,三面環山,一面臨奧倫德斯河,圍繞城市建有堅固的堡壘。守將是查士丁尼一世的外甥,他完全是依靠姻親關係擔任這一職務的,根本就沒有指揮才能。雖然在波斯軍的包圍圈形成之前,查士丁尼一世派來的6000援軍已進入城內,但援軍的到來並未使軍隊的士氣有所提高。波斯軍圍城之後,庫斯魯一世下令指揮大軍攻城。數萬波斯士兵肩扛登城的雲梯,發動了一次次的強攻,在殘酷、激烈的戰鬥中,拜占廷軍的傷亡不斷增加,許多士兵從旁門突圍逃走。城內吉莫(市民的區域組織,有自選的區長,負責治安)派出大批青壯年支援殘留在城內的士兵進行抵抗,但在波斯軍的最後總攻下,安條克城陷落了。庫斯魯一世為了報復,下令讓波斯軍大肆燒殺搶掠。寺院受劫掠,房屋被焚燒,人民遭屠殺,整個城市慘狀紛呈,劫餘的居民被擄往波斯。爾後,庫斯魯一世揮軍進攻地中海東岸地區。

在這一年裏,庫斯魯一世率領波斯大軍縱橫馳騁在拜占廷帝國的東方領土上,如入無人之境,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掠得的財寶不計其數。在勝利面前,庫斯魯一世日漸狂妄自大,野心不斷膨脹。他認為從拜占廷帝國奪取小亞細亞已不成問題,就是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也將在波斯大軍的鐵蹄下化為齏粉。

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得到波斯軍隊入侵併劫掠的消息后,十分驚慌,急忙召回正在意大利指揮作戰的貝利撒留,任命他為征討波斯的統帥。公元541年,貝利撒留風塵僕僕地從意大利戰場上趕回,戎裝未卸,就奔向敘利亞戰場。

這時的貝利撒留經過十幾年無數次戰爭的鍛煉,早已成為一個傑出的騎兵指揮官和戰術家,他建立了一支由拜占廷人和一部分蠻族人組成的7000人的親隨騎兵。他們身披鎖子甲,裝備有日耳曼人的長矛和波斯人的弓箭,在戰鬥中行動迅速,勇猛異常,成為拜占廷軍的主力,被稱為「鐵甲士」。作為一名將軍,貝利撒留深知士兵的重要,因此他非常愛護士兵,珍惜士兵的生命,在戰鬥中,他總是身先士卒,帶領親隨騎兵馳騁拼殺,因而得到士兵們的崇敬和愛戴。貝利撒留抵達東方前線,立即指揮拜占廷軍向前推進,在幼發拉底河畔紮營。他詳細考察、研究了戰場形勢,決定採取引蛇出洞的戰術,把以逸待勞、固守堡壘的波斯軍引出來,加以伏擊。但是,由於執行誘敵任務的阿拉伯雇傭軍軍紀渙散,戰鬥力低下,使計劃失敗了。這時,由於家庭糾紛,查士丁尼一世召貝利撒留回君士坦丁堡,他只好暫時離開了前線。波斯軍趁機發動進攻,缺乏主帥的拜占廷軍無心戀戰,節節後退。542年,當貝利撒留重返前線時,拜占廷軍已退縮到希拉波利斯城。他立即投身於建立新的戰線的工作,同時,鼓勵士兵振奮精神,奮勇向前。很快,他就在希拉波利斯城和幼發拉底河之間建立了新的防線。新的防線是由騎兵和步兵按梯次配備組成的,第一線是由6000騎兵組成的機動部隊;第二線是由哥特人、汪達爾人、伊比利亞人等蠻族組成的步兵。步兵每個陣營分為四隊,第一隊持鞭,第二隊仗劍,第三隊執弓,第四隊用斧。此外,在幼發拉底河東岸部署1000各亞美尼亞騎兵,作為策應。

庫斯魯一世深知貝利撒留作為一代名將在膽量和韜略方面的過人之處,當他看到拜占廷軍已做好迎戰的準備,就決定放棄進攻,避免與貝利撒留進行決戰。於是,他引兵向北進攻、劫掠黑海北岸。

此時,流行於歐洲大陸的黑死病(鼠疫),在拜占廷肆虐起來。在黑死病的襲擊下,君士坦丁堡居民大量死亡,最多時一天有近萬人死於瘟疫。同時,黑死病也威脅到交戰雙方的軍隊,兩軍因此不得不休戰。留在前線的貝利撒留利用休戰,整訓軍隊。這時,一個消息傳到前線,說查士丁尼一世死於黑死病。一個部將趁機勸說貝利撒留利用手中的兵權奪取帝位。這件事被人密報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一世本來就害怕貝利撒留功高蓋主,此時他不問青紅皂白,將貝利撒留召回,沒收其財產,剝奪其親兵,削去其職務,使拜占廷軍失去了一位傑出的指揮官。

看到拜占廷內部發生的糾紛,庫斯魯一世覺得有機可乘,遂於公元543年派軍進佔亞美尼亞,全殲了前來進攻的3萬拜占廷軍。544年,庫斯魯一世再次親征上美索不達米亞,圍攻首府尼得撒城達數月之久。但波斯軍發動的多次攻城戰,均因城高險固未能如願。無奈,他率軍退回尼西比斯。

公元545年,雙方締結了一個有效期為五年的停戰協定,根據協定,波斯將所佔領土歸還拜占廷,拜占廷則償付波斯黃金2000磅。第二次波斯戰爭至此就結束了。

這次戰爭,雙方仍未決戰,由於查士丁尼一世採取了以金錢買和平的息事寧人的政策,戰爭暫時停止了,但導致戰爭的因素並未消除,戰爭仍是解決雙方矛盾的惟一手段。因此,公元549年又爆發了第三次波斯戰爭。

第三次波斯戰爭

這次戰爭(549—562年),雙方主要圍繞科爾奇斯進行爭奪,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進行了反覆的較量。科爾奇斯只是一個小國,它位於黑海東岸,扼守作為東西方商路的高加索通道,法息斯河流經其間,河運十分便利,從河口的港口只需9天即可航行到君士坦丁堡。科爾奇斯物產豐富,特別是黃金等礦產蘊藏量很大。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物產,吸引了眾多的人口,成為多民族的聚居地。科爾奇斯號稱人口400萬,僅使用的語言就達130多種。它由7個部落組成,其中以拉濟卡部落最大,拉濟卡酋長又稱為科爾奇斯國王。富庶的科爾奇斯一直是周圍強國的爭奪目標。為了進行自衛,國內建有許多小要塞,每個要塞都有磚砌的城牆和塔樓,並配備相當數量的守軍。全國號稱有軍隊20萬人。

在古代,科爾奇斯是波斯帝國的屬國,波斯帝國瓦解,被本都王國吞併,本都在米特拉達梯戰爭中失敗后,又被羅馬帝國征服。但由於距羅馬過於遙遠,羅馬的控制很鬆弛,實際上仍然作為一個獨立的小王國存在着。隨着基督教的廣泛傳播,科爾奇斯人紛紛轉而信奉基督教。控制着教權的拜占廷帝國趁機向科爾奇斯進行滲透,擴張自己的勢力。公元522年,科爾奇斯遭到東方伊比利亞人的侵害,為了求得拜占廷帝國的庇護,科爾奇斯國王沙非親自到君士坦丁堡接受洗禮,並娶拜占廷人為妻。後來又與查士丁尼一世締結同盟,實際上成為拜占廷的屬國。

到國王卡巴翟斯當政時,拜占廷在比遵達和庇特拉修建要塞,駐紮重兵。開始,科爾奇斯人歡迎拜占廷士兵的到來,認為他們是來保護自己的。但由於拜占廷軍的紀律渙散,長期以來,擾民行為不斷發生。拜占廷士兵到處侮辱、劫掠當地人民,甚至插手科爾奇斯的政治,使國王卡巴翟斯成為傀儡,政權幾乎完全掌握在拜占廷官吏的手中。這些,都大大傷害了科爾奇斯人的民族自尊心,他們忍無可忍,遂向波斯國王庫斯魯一世懇求援助和友誼。早想染指科爾奇斯的庫斯魯一世接到請求后,大喜過望,馬上應諾下來。他計劃先派艦隊沿法息斯河順流而下,控制黑海商路和制海權,蹂躪本都和比西尼亞海岸;同時聯合不滿君士坦丁堡統治的各蠻族,共同進攻拜占廷帝國。公元547年,庫斯魯一世率領8萬大軍,以討伐斯基泰人為借口,秘密進入伊比利亞。

科爾奇斯人看到波斯軍的到來,認為是來解救他們的,高興地為波斯軍充當嚮導,幫助開闢通過高加索山脈的道路。卡巴翟斯王甚至跪在庫斯魯一世面前表示感謝,宣誓效忠波斯。進入科爾奇斯后,庫斯魯一世指揮波斯軍進攻庇特拉要塞。拜占廷守軍頑強抵抗,但在波斯大軍的輪番衝擊下,城垣毀壞,殘餘的拜占廷守軍投降,庇特拉落入波斯之手。

科爾奇斯人原以為「救星」波斯人的到來,會給他們帶來和平、安寧的生活。但事與願違,作為專制君主的庫斯魯一世,不但把以卡巴翟斯王為首的科爾奇斯人視為奴隸,百般驅使,而且下令強制要求科爾奇斯人放棄基督教的信仰,改信波斯的祆教。在信奉基督教的科爾奇斯人眼中,祆教的許多儀式和習俗是難以接受的。如祆教習俗之一的「天葬」,是將親人的遺體放在高塔上任憑日晒雨淋,作鳥和鷹的食物,這被他們看做是對親人的不敬和殘忍的行為。

因此,他們對改教抱有反感,從而產生了敵意。庫斯魯一世察覺后,準備暗殺卡巴翟斯王,並將科爾奇斯人遷往遙遠的沙漠地區,把忠實於自己的波斯人移民法息斯河畔。科爾奇斯人聽到這個可怕的消息后,慌恐萬分,他們既不願改變自己的信仰,也不願離開世代生息的家園。於是,公元549年,他們再次向拜占廷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求救。查士丁尼一世覺得收復科爾奇斯的機會來了,他立即派將軍達基斯特率8000拜占廷士兵向波斯軍發動進攻,力圖從黑海沿岸驅逐波斯勢力。雙方因此展開了著名的庇特拉爭奪戰。

庇特拉要塞建在法息斯河口的一個伸向黑海的小半島上,島上地勢險要,只有一條小路通向陸地,易守難攻。波斯軍佔領該要塞后,對要塞進行了改造,使之更加堅固。要塞中有1500名波斯士兵駐守,儲有約5萬件防禦武器和五年的口糧。在拜占廷軍的圍攻面前,波斯守軍毫不畏懼,頑強戰鬥,保住了要塞。但是在激烈的戰鬥中,有1200名波斯士兵陣亡,殘存的300名波斯士兵在戰友們的屍體堆中,忍受着難耐的屍臭,繼續戰鬥。在最危急的時刻,波斯將軍梅爾美勞斯帶3000名士兵,殺開一條血路,沖入城內增援。

拜占廷軍因久攻不下,由貝思將軍出任攻城總指揮。梅爾美勞斯是位失去雙腳,在擔架上指揮戰鬥的老將軍;貝思則是一個久經沙場的年逾七十的宿將。兩人到達前線后,都潛心研究戰場上的形勢,制定新的戰略戰術。

公元551年,經過充分準備的拜占廷軍5萬人發起了新的攻城戰。拜占廷軍使用需40名士兵搬運的大型撞城槌衝擊城牆,然後用鐵鈎鈎下鬆動的牆磚,力圖打開一個突破口。波斯軍則在城牆上往下傾倒用硫黃和瀝青製造的燃燒劑,燒灼拜占廷軍,並以飛蝗般的箭矢阻止拜占廷軍登城。

拜占廷軍老將貝思一馬當先,常常沖在隊伍最前列,他的勇氣鼓舞了拜占廷士兵的鬥志,他們頂着矢雨,奮勇登城。波斯軍也在梅爾美勞斯的指揮下英勇殺敵,寸土必爭。殘酷的戰鬥持續了幾個月。戰鬥激烈之時,6000名拜占廷士兵同時架起雲梯登城,戰場上到處是刀劍的撞擊聲、喊殺聲、呻吟聲。在拜占廷軍的攻擊下,波斯軍傷亡慘重,但僅存的2300人仍堅守着殘破的要塞。在拜占廷軍的最後總攻擊中,波斯軍僅有700人受傷被俘,其餘的1600餘人均被劍與火奪去了生命。最悲慘的是被包圍在名為天主閣的衛城內的500名波斯士兵,因拒絕投降,在拜占廷軍的火攻下,一齊葬身火海。拜占廷軍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后,佔領了已成為廢墟的庇特拉要塞。

庇特拉圍攻戰後,拜占廷軍和波斯軍在高加索山麓進行了六年的拉鋸戰。拜占廷軍掌握了主動權,取得了多次小勝利。但由於波斯軍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力量不斷增加,總兵力達到了7萬人。554年,波斯軍向阿爾凱奧波利斯發動進攻,失利后,主動撤退。不久,再次發動進攻,佔領了伊比利亞。戰爭逐漸向有利於波斯的方向發展。連續的失利,使拜占廷軍士氣低落,戰線不斷後移,卡巴翟斯王逃入山中。公元555年,那科勞凱恩將軍出任波斯軍統帥。他傲慢自負,不可一世,狂言在戰場上取勝,就像往自己手上戴戒指一樣容易,當時,數萬拜占廷軍已被波斯軍困在法息斯河口的一塊狹小的地區,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但置之死地而後生,處於絕境的拜占廷軍抓住有利時機,拚死向輕敵冒進的波斯軍隊發起反攻,取得了勝利,消滅波斯士兵1萬餘人。那科勞凱恩將軍狼狽地逃回波斯,被激怒的庫斯魯一世將他剝皮處死。

面對戰場上的敗勢,庫斯魯一世採取了養精蓄銳、以利再戰的政策,主動放棄戰爭,逐漸將軍隊撤回國內。拜占廷恢復了對科爾奇斯的控制,卡巴翟斯王再次向拜占廷宣誓效忠,但不久被查士丁尼一世以背信棄義的罪名處死。

公元562年,波斯與拜占廷再次媾和,條約規定:波斯放棄對科爾奇斯的領土要求,作為補償,拜占廷每年向波斯支付黃金1.8萬磅;條約有效期限為五十年。

這樣,在拜占廷帝國方面由查士丁尼一世進行的三次戰爭就結束了。通過戰爭,拜占廷保住了在東方的領土。但輝煌的戰果是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取得的,龐大的戰爭費用和巨額的年金,耗盡了國家原有的積蓄,天文數字般的財政赤字的彌補,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下層人民的不滿與仇視情緒與日俱增,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日益尖銳。統治階級內部也因種種矛盾,趨向分化解體。拜占廷帝國已成為外強中乾的空架子,往昔繁榮的大帝國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了。

正像查士丁尼一世的繼承人查士丁二世在566年發佈的補充詔令中說的那樣:我們的國庫空虛,負債纍纍,達到極端貧困的境地,軍隊也趨於瓦解,以致國家遭到蠻族不斷的侵襲與騷擾。」

第四次波斯戰爭

公元562年雙方媾和之後,庫斯魯一世再次改革內政,整頓軍隊。為了穩定後方,消除後顧之憂,他出兵征服阿拉伯半島,控制了半島最大的港口亞丁。經過一番努力,波斯的實力漸漸恢復起來。

公元565年1月,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去世,把拜占廷帝國這個亂攤子丟給了繼承人查士丁二世(565—578年在位)。面對財政困窘,吏治混亂,軍事無力,人民鬥爭不斷的局面,查士丁二世改變了查士丁尼一世的對外政策,力圖通過改革內政來挽回頹勢。571年,查士丁二世下令停止向波斯支付年金。庫斯魯一世以查士丁二世撕毀條約、拒納年金為名,率領波斯軍進攻德拉城,戰端又啟。經過五個月的廝殺,德拉城陷落。在索得黃金4萬磅后,波斯軍後撤,雙方暫時休戰,在戰爭失利的情況下,性格內向的查士丁二世苦於強國無策,終日悶悶不樂,最後竟精神失常,死於578年。將軍提比略二世繼其後為拜占廷皇帝(578—582年在位)。提比略二世為了集中全力同波斯進行戰爭,在帝國其他方面都採取了守勢,甚至不惜花費巨額款項與阿瓦爾人和解,但面對殘破的局面,他同樣回天乏術,在聲聲悲嘆中死去。根據遺詔,其女婿、將軍莫里斯登上帝位(582—602年在位)。

在波斯,579年庫斯魯一世逝世,其子霍爾密資德四世(579—590年在位)繼位。霍爾密資德銳意改革圖治,採取了許多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力爭重新樹立國王的權威。但是,他的改革措施遭到了普遍反對。巴比倫、蘇薩、達爾馬提亞相繼發生叛亂,阿拉伯等地拒絕向中央政府繳納貢賦。西方有拜占廷軍的進攻,東方面臨突厥人的入侵,內憂外患一齊湧來。589年,以阿塞拜疆駐軍司令巴拉姆·楚賓為首的部分貴族發動叛亂,殺掉霍爾密資德,篡奪王位。霍爾密資德之子庫斯魯二世巴爾維茨逃往拜占廷,請求拜占廷皇帝莫里斯的保護。為了徹底解決東方問題,莫里斯答應了他的請求,派將軍那爾翟斯率7萬大軍援助庫斯魯二世。拜占廷軍在幼發拉底河畔擊敗了波斯軍,乘勝於591年攻陷波斯首都泰西封,殺掉了巴拉姆·楚賓,把庫斯魯二世扶上波斯王位(591—628年在位)。繼位之初的庫斯魯二世不得不向拜占廷做出重大讓步,將亞美尼亞的大部分和伊比利亞之半割讓給拜占廷,雙方訂立「永久和平協定」。莫里斯圓滿地結束了苦戰二十年的戰爭。

第五次波斯戰爭

波斯國王庫斯魯二世是個頗有才智和野心的人。他雖然借拜占廷的力量登上王位,並與拜占廷訂立「永久和平協定」,但其真實目的是為了首先解決國內問題,鞏固剛剛到手的王位,擴大自己的勢力,增強國力。因此,他一面派兵出擊突厥人,守衛東部邊疆;一面穩定國內政局,注意休養國力。恰好,由於階級矛盾激化;拜占廷發生兵變,602年,暴動士兵在百夫長福卡斯率領下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兵變得到了君士坦丁堡的吉莫和平民的廣泛支持,他們推翻並處死了莫里斯皇帝,擁立福卡斯為拜占廷皇帝(602—610年在位)。但福卡斯政權一建立,就遭到元老、大地主、行政官吏和高級軍官的反對,拜占廷陷入了國內戰爭。內戰使拜占廷的行政機構完全處於癱瘓狀態。

拜占廷的內亂使庫斯魯二世覺得時機已到,便以給大恩人莫里斯復仇為名,於公元606年率領大軍西征,戰火又起。交戰中,波斯軍斬殺拜占廷將軍凱爾馬努斯,俘其所部;進而圍攻德拉城,經九個月的戰鬥攻佔該城。608年,波斯軍進攻卡帕多西亞、比西尼亞、卡拉奇亞;另一支波斯軍攻佔了卡爾西頓城,聯合阿瓦爾人、斯拉夫人威脅君士坦丁堡。

波斯大軍的迫近,使君士坦丁堡一片混亂。已被內亂搞得頭昏腦脹的福卡斯皇帝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付如此危急的局面。在元老、大地主和行政官吏的支持下,近衛隊長普里斯庫斯秘密聯合非洲行省省長希拉克略,準備發動政變,推翻福卡斯。610年,希拉克略率艦隊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在達達尼爾海峽擊敗了支持福卡斯的軍隊,順利進入君士坦丁堡,推翻並處死了福卡斯,希拉克略成為拜占廷皇帝(610—640年在位),開始了希拉克略王朝的統治。

這時的拜占廷,國內戰爭雖然結束,但舊有的矛盾和問題尚未解決,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外部,波斯大軍兵臨君士坦丁堡,直接威脅到帝國的存在。可以說這是拜占廷帝國形成后未曾有過的黑暗時代。希拉克略千方百計想排除重重困難,挽救危急中的帝國,為阻止波斯軍的攻勢,他任命普里斯庫斯為東方統帥,並派其弟德奧多爾斯駐守戰略要衝奇里乞亞(又譯西里西亞)山口,但611年普里斯庫斯因與希拉克略的關係破裂,陰謀反叛,東方戰線形同虛設,根本無法與波斯軍抗衡。

波斯在蹂躪小亞細亞之後,於609年進攻敘利亞,611年再次攻佔安條克。帝國的廣大下層人民,特別是猶太居民,認為波斯人是來解救他們的,使他們不再受帝國的政治壓迫和經濟盤剝,因而情願接受波斯人的統治。613年,波斯大將夏爾·巴爾茲率軍攻佔大馬士革,並進攻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傳說中耶穌基督的殉難地,耶穌的靈墓即在這裏,因而被基督教徒視為「聖地」。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廷士兵和當地居民為保衛「聖地」不受異教徒的褻瀆,浴血奮戰。波斯軍以移動木塔為掩護,用攻城槌撞擊城牆,發動輪番進攻。守軍寡不敵眾。在激戰八十多天後,耶路撒冷城被攻陷。波斯軍進城,大肆劫掠,總計有9萬人慘遭殺戮,聖殿和廟宇均罹兵燹,三百多年的積蓄被搶劫一空,連耶穌的陵墓也未逃厄運,「聖十字架」(傳說中釘死耶穌的十字架)被作為戰利品運回泰西封。基督教的信徒們聞此失色,悲嘆世界末日的降臨,他們把庫斯魯二世視為《聖經》中的「基督的仇敵」。

616年,夏爾·巴爾茲又率領波斯軍侵入埃及,攻陷了亞歷山大里亞城,到619年征服了整個埃及。同時,另一支波斯軍隊出征小亞細亞,直抵博斯普魯斯海峽,再次威脅到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波斯大軍兵鋒所至,本都沿海經安基拉到羅得島的許多城市望風而降。龐培等羅馬帝國將軍在幾百年間奪占的土地,在短短的幾年中就全部被庫斯魯二世奪走。到這時,埃及、阿拉伯、巴比倫、敘利亞及小亞細亞的美索不達米亞、亞美尼亞、美地亞等地,都先後臣服於波斯,波斯的版圖擴大到了極點,薩珊波斯的勢力達到了空前絕後的極盛時期。617年,波斯軍又一次攻佔卡爾西頓城,庫斯魯二世與阿瓦爾人、斯拉夫人等蠻族訂立同盟,共同進攻君士坦丁堡。

這時,拜占廷帝國的形勢非常緊張,君士坦丁堡被圍困,糧道斷絕,軍費匱乏,士氣低落,人心浮動,加上疾疫流行,城內混亂不堪。希拉克略無計可施,打算放棄君士坦丁堡,遷都迦太基城。在主教塞爾基烏斯的竭力勸阻下,希拉克略打消了遷都的念頭,決心堅持戰鬥到底。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帝國內部各階級、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得到了緩和,他們都團結在希拉克略周圍,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希拉克略在他們的支持下,在國內施行了三項重要改革:首先,把北非的總督制移植到拜占廷東方各省,建立軍區制(亦稱宅姆制),把地方軍、政大權集於軍事長官一身,健全了軍事組織;其次,充分利用帝國內亂時充入國庫的被鎮壓貴族的財產,把土地分給軍人,建立軍役和封建義務合一的軍事屯田制,加強軍隊的經濟基礎;第三,利用宗教的精神和物質力量,大批動用教產,以「聖戰」號召全國軍民同仇敵愾,與「異教徒」波斯人決一死戰。

為了爭取時間,希拉克略向波斯提出休戰。波斯嚴辭拒絕,同時發兵進攻君士坦丁堡,逼迫希拉克略投降。620年,夏爾·巴爾茲率軍從埃及趕到卡爾西頓,參加對君士坦丁堡的攻擊。得到增援的波斯軍乘船強渡博斯普魯斯海峽,試圖從海上進攻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廷艦隊的攔擊下,波斯軍傷亡士兵4000餘人,進攻受阻。見此情景,庫斯魯二世向希拉克略提出休戰條件:拜占廷每年向波斯交付金銀2000塔蘭特,絹衣1000件,馬1000匹,美女1000人。迫於當時的形勢,希拉克略答應了這些苛刻的條件,但以時間倉促為由,要求延緩納貢的期限。雙方達成了休戰協定。利用這一短暫的時機,希拉克略大力加強陸海軍軍備。621年,又以黃金20萬磅的代價與阿瓦爾人議和,消除了後顧之憂。

一切準備就緒后,公元622元,希拉克略將太子留在君士坦丁堡,把後事託付給主教和元老院,抱着必死的決心,親自率領拜占廷軍踏上了進攻波斯的征途。希拉克略指揮拜占廷軍避開正面的敵人,乘軍艦出其不意地在小亞細亞南端奇里乞亞的伊索斯港登陸。這裏曾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大敗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古戰場。駐紮在卡爾西頓城的波斯軍聽到拜占廷軍在自己身後的伊索斯登陸,十分驚慌,為保住自己的補給錢,馬上分出一支部隊火速趕往伊索斯。希拉克略率軍迎擊,雙方在卡帕多西亞相遇。戰鬥中,在希拉克略的激勵下,拜占廷軍奮勇拼殺,人人爭先,大敗波斯軍,乘勝收復小亞細亞東部。初戰告捷,拜占廷軍士氣大振。623年,希拉克略又率軍艦在小亞細亞北部的特拉帕作斯港登陸,在擊退敵人的進攻后,佔領科爾奇斯。在這裏,拜占廷軍得到許多來自高加索山區的蠻族雇傭軍的補充。不久,拜占廷軍又奪取了亞美尼亞,攻入美地亞,佔領塔里斯城。為避免過早地與波斯軍進行決戰,希拉克略下令停止進攻,原地休整。624—625年,拜占廷軍基本上平定了小亞細亞西部。

戰場上的失利和軍隊的大量減員,使波斯軍面臨着許多困難。為了補充兵員的嚴重不足,庫斯魯二世大量募集新兵,並打破慣例將廣大下層貧苦人民強制編入軍隊。626年,庫斯魯二世為了發動新的進攻,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計劃。按計劃,波斯軍兵分兩路:一支由5萬人組成,出兵亞美尼亞,牽制希拉克略率領的拜占廷軍;另一支由夏爾·巴爾茲將軍指揮,從南方經小亞在卡爾西頓城與阿瓦爾人會合,力爭在短時期內攻下君士坦丁堡。

在得知波斯軍的動向後,希拉克略調整了自己的戰略部署。他將拜占廷軍分為三部分:一支橫渡黑海,援救君士坦丁堡;一支由其弟德奧多爾斯率領在亞美尼亞與波斯軍隊周旋;第三支主力由希拉克略親自指揮,作為機動部隊,靜觀戰局發展再決定出擊方向。

626年8月,8萬阿瓦爾人大軍向君士坦丁堡發起進攻,在激戰十天後,被拜占廷軍擊退,失利的阿瓦爾人慾乘船渡過海峽與波斯軍會合,但遭到拜占廷艦隊的猛烈攻擊,在拜占廷軍海陸夾攻下,阿瓦爾人解圍引兵北遁,從此一蹶不振。

在亞美尼亞,德奧多爾斯大敗波斯軍,再次攻入美地亞。希拉克略抓住有利時機,派一支精銳部隊經美地亞、阿西利亞直搗波斯首都泰西封。他自己指揮主力出科爾奇斯,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兩支軍隊互相策應。

面對拜占廷軍的大規模進攻,庫斯魯二世被迫與拜占廷軍決戰。他把所有留在國內的士兵集中起來,拚湊了一支軍隊,以將軍拉扎特斯為統帥,進行決戰的準備。他對即將出征的拉扎特斯說:「勝利與殉國,希卿任選其一。」同時,他又派信使火速趕往卡爾西頓,召大將夏爾·巴爾茲率軍回國參加決戰。信使在途中被拜占廷軍俘獲,使波斯軍失去了後援。

公元627年12月12日,兩支大軍在古城尼尼微附近相遇,激烈的戰鬥開始了。戰鬥自拂曉至中午仍未見勝負。激戰中,希拉克略身先士卒,帶領拜占廷軍發起最後攻擊。拜占廷士兵勇猛拼殺,戰場上人喊馬嘶,聲震如雷。波斯軍損失慘重,將軍拉扎特斯陣亡。傍晚,波斯軍穩住陣腳,開始主動後撤。不久,波斯軍重新發起進攻。希拉克略見波斯軍來勢洶洶,避而不戰,率軍乘夜色從小路晝夜兼程,直撲波斯陪都達斯塔噶德城,庫斯魯二世見勢不妙,一面下令拆掉護城河上的木橋,一面再派信使召回夏爾·巴爾茲,但由於拜占廷軍進軍神速,一切都無濟於事了,無奈,他只好棄城逃走。希拉克略進入該城后,將離宮內的財寶、積蓄搶劫一空,放火焚燒了宮殿。爾後,繼續率軍向泰西封挺進。由於天寒雪大等不利條件,加上得到夏爾·巴爾茲大軍將至的消息,希拉克略下令將軍隊撤回美地亞。

戰場上的接連失利,使庫斯魯二世惱羞成怒。他不顧國庫空虛、兵力不足等客觀條件,拒絕了希拉克略的媾和要求,誓與拜占廷帝國血戰到底。在國家存亡的危急關頭,628年,一部分波斯貴族聯合將軍夏爾·巴爾茲舉行政變,將庫斯魯二世逮捕入獄(后在獄中憂憤死去),擁立其子西羅斯為波斯國王,即科巴德二世,公元631年,科巴德二世與拜占廷議和。條約規定:波斯立即歸還歷代侵佔的拜占廷領土;無條件釋放拜占廷俘虜;歸還搶自耶路撒冷的「聖十字架」;歸還一切搶劫的拜占廷財物,並償還相當數額的軍費。

波斯慘敗以後,國勢日頹,再也無力向拜占廷發動戰爭;到公元651年,薩珊波斯也就被阿拉伯帝國滅亡了,但是,這一地區並不寧靜。隨着阿拉伯帝國的崛起,便又開始了阿拉伯與拜占廷之間的戰爭。

波土戰爭

第一次波土戰爭

14世紀末葉,帖木兒帝國興起於原察合台汗國的西部,勢力逐步擴展到伊朗和中亞一帶。1399年,帖木兒侵入小亞細亞,1402年在安卡拉同奧斯曼帝國發生大規模激戰,雙方集結兵力共達100萬人。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又譯拜亞齊德)一世(1389—1402年在位)由於驕傲輕敵而戰敗被俘,帝國也喪失了大片領土。帖木兒帝國在帖木兒及其子沙哈魯統治時期,施行了伊朗的法律和政策,曾盛極一時。但因為沒有統一的經濟基礎,帝國各地充滿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上層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15世紀中期,由於封建主間的混戰,帖木兒帝國土崩瓦解。這種形勢不僅有利於伊朗薩非王朝的創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重新締造,而且導致了波斯和土耳其之間的多次戰爭,有時習慣上稱波土戰爭。

安卡拉會戰後,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之子穆罕默德一世(1411—1421年在位)在國內混亂的局勢中,挫敗兩位兄弟而繼位為蘇丹。他以帝國的歐洲部分為基地,在十年間基本上光復了失土。蘇丹穆拉德二世(1421—1451年)和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繼續擴張。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後,伊斯坦布爾和海峽區域已屬奧斯曼帝國所有。穆罕默德二世遂將擴張矛頭轉向東方,企圖控制黑海沿岸,掃除東羅馬帝國在亞洲的最後殘餘。

15世紀中期,帖木兒後裔直接控制的地區只局限於伊朗的東部一隅。此時,伊朗的西部已先後出現了兩個突厥人的王朝,即卡拉一科雍魯王朝(1378—1468年),因為黑羊為標誌又稱黑羊王朝和阿克—科雍魯王朝(1387—1502年),因以白羊為標誌又稱白羊王朝。阿克—科雍魯王朝於1468年和1469年先後打敗並滅亡了卡拉—科雍魯王朝和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的擴張活動,令統治著伊朗、亞美尼亞和小亞細亞東部的阿克—科雍魯王朝十分不安。

在奧斯曼帝國和阿克—科雍魯王朝劍拔弩張的形勢下,威尼斯的使臣們來到阿克—科雍魯朝廷,鼓動它對穆罕默德二世宣戰。威尼斯人儘管十分重視對東方的貿易,但它更憂慮的是奧斯曼對威尼斯共和國的日益增長的壓力。

1473年,阿克—科雍魯王朝烏贊·哈桑汗(1453—1478年在位)向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正式宣戰。

穆罕默德二世迅速發佈了動員令,很快就集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他的兩個兒子穆斯塔法和巴耶塞特,帝國的首相以及行伍出身的猛將格迪克·艾哈邁德帕夏都親臨戰場。兩軍會戰於小亞細亞東部的埃津兼附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指揮有方的奧斯曼帝國軍隊,作戰十分勇猛,把阿克—科雍魯王朝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一敗塗地。從此,這個王朝逐漸衰落下去。奧斯曼人遂將突厥諸汗所統轄的克里木納入帝國版圖,將熱那亞人在黑海和亞速海之間的重要商業城市劃為己有。除了克里木和多瑙河之間的海岸外,黑海已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內湖了。這次波土戰爭實質是王朝爭霸戰爭,處於國勢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取得了勝利。阿克—科雍魯王朝則開始解體,並於1502年被薩非王朝滅亡了。

第二次波土戰爭

15世紀末,位於南阿塞拜疆阿達比爾地方的基澤勒巴什部落,在酋長伊斯梅爾率領下,逐漸聯合附近7個突厥部落,勢力日益強大。1502年,伊斯梅爾擊潰阿克—科雍魯王朝的主力部隊,佔領了南阿塞拜疆和大不里士城,宣佈自己為沙赫(即國王,1502—1524年在位),建立了薩非王朝(1502—1722年)。伊斯梅爾出身於波斯的一個什葉派家族,他上台後,宣佈希葉派為國教,以維繫來自小亞細亞和敘利亞的所有舊部。1507年,伊斯梅爾佔領亞美尼亞和庫爾德斯坦;1508年,吞併巴格達;1510年,又在木鹿附近成功地伏擊了烏茲別克汗,以1.7萬兵力殲滅了烏茲別克2.8萬大軍。烏茲別克汗被殺,伊斯梅爾遂進佔呼羅珊。此時,發展勢頭日盛的奧斯曼帝國也正垂涎於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與阿拉伯的伊拉克等地方,以取得豐富的原料、礦產,並奪取歐洲主要的通商道路。薩非王朝的建立及其在上述地區的迅速擴張,是奧斯曼帝國所不能容忍的。於是,雙方的戰爭便勢不可免。

第二次波土戰爭的啟端,是以兩大穆斯林國家宗教衝突的形式出現的。奧斯曼帝國蘇丹謝利姆一世(1512—1520年在位)於1513年末下令,對其治下的4萬什葉派穆斯林進行血腥的大屠殺,並號召對薩非王朝進行聖戰,宣稱殺死1個什葉派穆斯林等於殺死7個基督徒。

1514年,謝利姆派遣龐大的艦隊和他的軍事顧問前往特拉布松。他親自率領幾千名近衛軍、首相以及安納托利亞等地的封建部隊數萬人,在炮兵的配合下,浩浩蕩蕩地向東進軍,尋找伊斯梅爾的主力決戰。伊斯梅爾被迫實施戰略退卻,沿途施行焦土政策,堅壁清野。因此,謝利姆的兵士們在被驅使前進時,怨聲載道。但謝利姆不肯撤退。最後,兩軍在迦勒底展開了大會戰。伊斯梅爾兵分兩路,從兩翼同時向奧斯曼帝國軍隊發起猛攻。他自己所率領的一路英勇地突破了敵人的防禦陣線,使敵人陷於混亂之中。然而,另一路則攻擊失利,奧斯曼人的火炮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炸得薩非王朝的軍隊人仰馬翻。儘管如此,戰鬥仍在激烈地進行着。

伊斯梅爾身先士卒,直到負傷落馬,當他重新上馬時,發覺敗局已定,於是被迫率殘部撤離戰場。謝利姆乘勝追擊,很快佔領了伊斯梅爾的首都大不里士。但由於伊朗高原地勢險峻,奧斯曼帝國大軍的後勤補給工作發生了嚴重困難;而且,謝利姆軍隊的傳統信念是進行彎月反對十字架的聖戰,他們不願意同另一支穆斯林軍隊交戰。這種情況使得部隊士氣低落,軍心動搖。謝利姆因此不得不放棄大不里士。然而,他還是吞併了庫爾德斯坦和迪阿伯克爾。

在第二次波土戰爭中,奧斯曼蘇丹顯然是侵略者,他的軍事行動是幾個世紀以來奧斯曼帝國征服擴張政策的延伸。

伊斯梅爾通過王朝戰爭完成對伊朗的統一,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他所領導的抵抗鬥爭是要維護國家和民族的獨立,顯然代表着正義的一方。由於力量相差比較懸殊,伊朗軍隊在這次戰爭中受到了極大的挫折,奧斯曼帝國軍隊佔了上風。

第三次波土戰爭

薩非王朝第二代國王塔赫瑪斯普(1524—1576年在位)在位期間,波土戰爭再度爆發。奧斯曼帝國蘇丹蘇里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為了掠奪伊朗的土地來賞賜其軍官和貴族們,於1532年悍然發動了侵略伊朗的戰爭。塔赫瑪斯普聞訊,立即向奧地利派出使者,企圖與奧地利結成反土耳其的攻守同盟。然而,這次外交活動未產生任何結果。蘇里曼的大軍迅速席捲了美索不達米亞,攻佔了大不里士,然後乘勝向巴格達推進。途中,他損失了一些火炮,但其南侵勢頭未減,終於在1534年佔領了巴格達,在該城留下一支駐軍后,返回國內。四年以後,他再次入侵併攻克大不里士,向遍佈要塞的范城發起攻擊,藉以炫耀他的軍威。塔赫瑪斯普不敢同他正面交鋒,只是在後面尾隨入侵者。蘇里曼一世前進,他便後退。這種「費邊戰術」未帶來可觀的戰果,但卻具有騷擾性的意義。至少,它使蘇里曼無法鞏固他的戰果。這場戰爭斷斷續續地進行了二十四年之久,直到1555年才宣告結束。最後,波土兩敗俱傷。宣佈了停戰協定,次年,於伊斯坦布爾簽訂了和約。根據和約,伊朗保有在南高加索佔領的全部領土,即繼續擁有阿塞拜疆、亞美尼亞,以及喬治亞東部。而喬治亞西部則劃歸奧斯曼帝國管轄。

1555年的條約,確定了兩大伊斯蘭教國家在中亞的分界線,戰事暫告止息。

第四次波土戰爭

1576年,塔赫瑪斯普逝世,伊朗統治集團發生內訌。

1578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三世(1574—1595年在位)乘機向伊朗宣戰。在外敵壓境的危急關頭,伊朗大小封建主幾經周折,消彌了彼此間的分歧,一致擁護塔赫瑪斯普的孫子呼羅珊總督阿拔斯為薩非王朝國王(1578—1629年在位),此即歷史上有名的阿拔斯大帝。

阿拔斯繼位之前,奧斯曼帝國在與薩非王朝的戰爭中一直佔上風。阿拔斯登基后,雇傭了兩個英國人,即安東尼·雪萊和羅伯特·雪萊兄弟。在他們的幫助下,他建立了一支步槍隊和一支火炮部隊。同年,奧斯曼帝國軍隊在名將法哈德·帕夏的率領下,兵臨巴格達城下,但薩非王朝的軍民在英勇地奮戰三日之後,仍遭挫敗。接着,奧斯曼人再克大不里士,佔領了北起喬治亞、南至魯里斯坦的伊朗西部地帶。與此同時,伊朗各地相繼爆發了起義;東方的烏茲別克人又屢屢犯邊。在這種內外交困的嚴重形勢下,阿拔斯大帝不得不忍痛於1590年與奧斯曼帝國締結了君士坦丁堡和約,將全部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大不里士(阿達比爾與塔利什除外),以及魯里斯坦的一部分土地,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至此,第四次波土戰爭以薩非王朝的失敗而告結束。土耳其蘇丹的擴張野心得到了暫時的滿足。

第五次波土戰爭

第四次波土戰爭后,阿拔斯得到了喘息之機。1597年,他打敗了東方的烏茲別克人,並將首都遷至伊斯法罕。為了向奧斯曼帝國報仇雪恥,他着手改編軍隊,展開頻繁的外交活動,準備對奧斯曼帝國發動戰爭。

阿拔斯大帝的軍隊改編工作,是由薩非王朝武裝力量總司令、傑出的軍事家阿拉維爾狄汗(原籍亞美尼亞)主持的。通過改編,建立了正規軍諸兵種,其編製為:步兵(狙擊手)每軍1.2萬人,騎兵(騎士)每軍1萬人。騎兵的補充一如土耳其的近衛軍部隊:喬治亞與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孩童,均自幼被征入伍,脫離家庭父母故鄉,信仰伊斯蘭教,在薩非王朝部隊中受訓練直至長大。狙擊手的補充都是從伊朗居民中徵募的。鑒於過去伊朗軍沒有炮兵部隊而吃盡了苦頭,新軍裝備了各種火炮。阿拔斯還特別建立了直屬於他本人的「近衛軍團」。原則上,各部落出身的人都可以加入「近衛軍團」,而事實上,「近衛軍團」的大多數士兵都是突厥基澤勒巴什部落出身的人。「近衛軍團」很快地成長為擁有特權的集團,受到國王的庇護。國王把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士與阿達比爾之間的、以及沙甫地區、喀斯文南部地區的沃野肥田,賞賜給「近衛軍團」的廣大官兵。

阿拔斯一世實施軍事改革,不僅是要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而且也是為了鞏固有衰敗傾向的中央政權。因此,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削弱驕橫跋扈的基澤勒巴什軍事貴族。

基澤勒巴什各部落的武裝力量,曾是薩非王朝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基澤勒巴什各部落之間內訌不已,只擁護本部酋長,目無國王,漸漸地墮落為國王的心腹之患。有些部落貴族競相擁立自己的傀儡,互爭雄長,完全不把國王放在眼裏,成為中央集權的絆腳石。阿拔斯大帝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決心削弱這些突厥部落軍的勢力。他把基澤勒巴什各部落的武裝力量由原來的6—8萬人減少到後來的3萬人,使之不再能與中央分庭抗禮。經改編后的各種部隊(包括正規軍和「近衛軍團」)皆直屬國王。由此,大貴族權勢受到遏制,中央政權得到鞏固。同時,阿拔斯大帝還採取了其他各種加強中央集權的有力措施:設立由國王控制的中央最高會議,由國王召集各部落軍事貴族、官僚和高級神職人員的代表共議國事;設立從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機構,中央設首相之職,地方設省、王室領地內設州,由國王派各級官吏管理。他由是鞏固了王權,加強了國力。薩非王朝對奧斯曼帝國發動反攻的條件趨於成熟。

與此同時,阿拔斯一世也開始在外交上進行對奧斯曼帝國開戰的準備。他派遣安東尼·雪萊率領使團前往沙皇俄國與西歐各國締結反土聯盟。安東尼·雪萊先後到過莫斯科、德國皇宮和羅馬。西歐各國也樂於以伊朗作為反對奧斯曼帝國的先鋒,而自己坐收漁人之利,同時發展與伊朗的貿易。

沙俄、西班牙與荷蘭都多次派遣使者到達阿拔斯的宮廷。形勢對薩非王朝甚為有利。

這時的奧斯曼帝國陷入內外交困之中。1590年波土停戰後,奧斯曼土耳其人曾積極在東南歐和俄國南部擴展勢力範圍,曾迫使下烏克蘭首領臣服。在西北戰線,土耳其人與奧地利的時斷時續的戰爭仍在進行之中。奧斯曼帝國宮廷政變頻繁,敘利亞和小亞細亞相繼反叛,雖都被鎮壓下去,但已嚴重地削弱了土耳其人的軍事力量。

於是,薩非王朝國王阿拔斯大帝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於1603年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他統率6.5萬人的部隊挺進阿塞拜疆,號召那裏的人民拿起武器參加聖戰。10萬奧斯曼帝國大軍與6.5萬薩非王朝的勁旅在馬魯米亞湖附近相遇,進行了一場大會戰。阿拔斯大帝的軍隊裝備十分精良,配有毛瑟槍的步兵達1.2萬人,擁有500門大炮的炮兵1.2萬人,騎兵一萬人。軍隊採取歐式訓練法,部隊素質大為提高,又有阿拔斯大帝出色的指揮,因而取得了這次大戰的全勝,斃敵2萬餘人。薩非王朝收復了喬治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庫爾德斯坦等地。1612年雙方訂立了伊斯坦布爾和約,奧斯曼帝國被迫承認上述地區為薩非王朝的領土。

但是戰爭並沒有結束。1616年,奧斯曼帝國再度進攻埃里溫,在伊朗人的英勇抵抗下,奧軍被迫撤退。1618年,奧軍攻擊大不里士,再次敗北。1623年,奧軍曾深入到遙遠的巴格達,但那次遠征亦無果而終。1618年和1639年雙方再訂和約,基本上肯定了1612年和約的內容。

這次波土戰爭,以薩非王朝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阿拔斯一世在軍事、行政方面的改革以及他卓越的外交和軍事指揮藝術,是伊朗軍民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奧斯曼帝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被粉碎了。奧斯曼帝國曾在1606年簽訂的希特瓦—托洛克條約中首次承認了奧地利帝國的平等地位。

現在,它又不得不與波斯人妥協。奧斯曼帝國向東擴張的勢頭在阿拔斯大帝的英勇打擊下銳減下來。伊朗一度成為西亞強國。

收復失地運動

阿拉伯—摩爾人征服了伊比利亞半島后,佔領了半島上3/4的地區,將西哥特人、蘇維匯人及汪達爾人等驅趕到西北部狹隘的山區地帶。

伊比利亞半島在阿拉伯—摩爾人統治下,經濟上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舊卡斯提利亞高原缺乏天然資源,而且氣候變化較大,由於季風帶關係,故雨量稀少,土地乾燥,各地僅僅生長雜草與灌木。在新卡斯提利亞高原地區,在馬德里東南有西班牙中央草原,而在南方又有阿拉伯人稱之為「焦土」的拉曼查荒漠,西方則是有名的厄斯特勒馬都拉草原。至於天然森林皆因發展畜牧業而被砍伐掉,僅僅在大西洋岸的山脈腹地還保存一些森林。因此,大部分土地只適宜於畜牧業。但阿拉伯—摩爾人憑着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修建大型水利灌溉系統、引卡斯提利亞與亞拉岡高原的水源,以澆灌其不毛之地,進行深耕細作。他們引進東方大量農作物及經濟作物,結果把荒野都變成了五穀豐登的良田。尤其是在安達盧西亞平原,也由於阿拉伯—摩爾人的努力開墾耕耘,在格蘭那大、莫西亞、華倫西亞等地,栽桑養蠶,使其所紡織的絲絹成為歐洲最優質的紡織品,遠銷歐洲及近東各地。他們還在半島中部和北部,用非洲良種綿羊等發展起養羊業及其他畜牧業來。摩爾人還開發其征服地上的豐富礦產資源。阿拉伯—摩爾人就是這樣推動了半島上廣大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它成為中世紀歐洲的「地上天堂」。

阿拉伯—摩爾人發展了半島社會經濟,也提高了這裏的文明水平。如當時哈里發達國家的首都哥多瓦是這個時期歐洲的一盞明燈。在十世紀時,這裏有居民113300戶,約50萬人。艾米爾(總督)在此創辦免費高等學校27所,並在最大的清真寺里創辦起在歐洲居於優越地位的哥多瓦大學,吸引著歐洲許多信仰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的學生來此學習。而在這所大學里收藏着40萬冊圖書,許多書籍都是珍本。在這裏建有清真寺700座、公共澡堂300所,還有鋪砌長幾英里的街道,從路旁小屋裏射出的燈光,把大街照得通明。而「七百年後的倫敦還連一盞路燈都沒有」,「在巴黎,過了幾百年之後,下雨天如果有人敢於出門走一走,街上的爛泥還會使他的兩腳陷到踝骨」。這是兩種多麼鮮明的不同圖景!

這裏哈里發的宮廷是全歐最富於魅力的宮廷之一,哥多瓦的華麗僅次於巴格達和君士坦丁堡,成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伊斯蘭教統治下的西班牙是當時阿拉伯天文學家、數學家、醫學家、文學家和詩人以及地理學家薈萃的地方。因此,西班牙半島在伊斯蘭教統治下,不僅是歐洲物質財富的「天堂」,而且更是精神文明的寶庫,成為歐洲最繁榮富庶的地區。

但是,隨着哈里發國家封建經濟的發展,各種社會矛盾也日益趨激化了。伊斯蘭封建主對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封建剝削、民族壓迫和宗教歧視大大地加強起來。被征服地區的基督教徒在被迫成群結隊地皈依伊斯蘭教后,仍然遭到種種不平等的待遇。在哈克木一世統治時期(796—822年),因其放蕩不羈、酷愛狩獵和狂飲,敗壞朝政,使局勢發生劇變。

人民不僅反對這位艾米爾的荒淫生活,而且還反抗其禁衛軍的殘暴橫行。於是從805年開始,新穆斯林首先揭竿而起,隨後,反對哈克木暴政的起義在新穆斯林居住區里,接二連三地持續發生。這一系列起義雖告失敗,但艾米爾的統治地位則受到沉重的打擊,使阿拉伯—摩爾人統治者的政局十分混亂。早在732—755年短短的二十三年期間,西班牙的省長就更換達23次之多。而在人民紛紛起義之後,這種情況更趨於嚴重了。

由於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發展,地方的封建割據勢力迅速增長。到了11世紀上半葉,強大的艾米爾國家已經變得四分五裂,這時在半島南方的許多城市或省區里,出現了23個封建小國家,其創立者都是一些首領和小王公。他們之間互相殘殺,弄得精疲力竭,兩敗俱傷,這就大大地削弱了伊斯蘭教國家的統治力量,推動了被統治者起來反抗鬥爭。

在這期間,統治階級政治危機迭起,統治地位極不穩固。在西班牙半島的穆斯林統治者的內部和東部哈里發國家一樣,在封建制度發展中,內部矛盾不僅表現為不同教派之間的尖銳鬥爭,而且還表現為宮廷內部的陰謀、暗殺和發動政變種種形式的複雜鬥爭。如1232—1492年的二百六十年間共有21位素丹在位,其中有6位曾經上台兩次,有一位稱為穆罕默德八世者則曾上台三次(1417—1427年、1429—1432年、1432—1444年)。這是統治者內部矛盾尖銳化的典型事例。這種王朝內部鬥爭的表面化,促使伊斯蘭教的統治地位危殆,從而推動並加速了基督教國家起來為收復失地而鬥爭的歷史進程。

西班牙自八世紀被阿拉伯—摩爾人征服后,西哥特人、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被驅趕到西北部邊陲地帶,建立起阿斯圖裏亞王國,佔有半島面積1/4的貧瘠土地。他們念念不忘奪回失去的祖先土地。艾米爾國家的繁榮富庶早就引起這些基督教徒的羨嫉,阿拉伯社會的動亂更為他們造成了一種可乘之機。隨着國家人口的增長、農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畜牧業經濟的成長、牛羊迅速繁殖,迫切需要擴大牧場的面積。畜牧業是新、舊卡斯提利亞和亞拉岡廣大地區最重要的經濟,所以這就成為推動基督教徒要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回被侵佔的土地的主要動因。

在北方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基督教小國,以地處西北隅的阿斯圖裏亞為基地,不斷向阿拉伯人反攻,逐步地蠶食艾米爾的統治地盤,並先後在半島的中北部建立起那瓦爾、雷翁、卡斯提和亞拉岡等封建國家。其封建政權逐步強化,開始加緊向阿拉伯人奪取土地,進一步擴大其封建領地。

科法敦加戰役后的收復失地進程

收復失地運動始於718年科法敦加戰役。在這次戰役中,西哥特人後裔的領袖培拉約在科法敦加的山隘對阿拉伯人發起突然襲擊,殺死大量伊斯蘭教徒,並俘獲一大批戰俘,阻擋了穆斯林繼續北進的道路,保存了北方山區中基督教的最後勢力。以科法敦加戰役為起點,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徒在「十字架反對彎月旗」的聖戰幌子下面,開始了長達八百年的收復失地運動。這次運動是基督教封建主領導下進行的西班牙人民反侵略反奴役的鬥爭,它的主力軍是農民、手工業者和市民。半島上幾乎所有基督教人民都參加了運動。但是,基督教徒的鬥爭經歷了多次的反覆,鬥爭的道路相當曲折。

8—9世紀是收復失地運動的第一階段。這是運動的動員和開始階段。科法敦加戰役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基督教徒的反抗鬥志。此後,基督教的阿斯圖裏亞王國在阿爾方索三世時,不斷蠶食穆斯林佔領地,使自己的勢力逐步得以擴大。

從10世紀初開始,恢復失地運動進入了一個重要發展階段。

10世紀初年,阿斯圖裏亞王國擴張領土后,分裂為雷翁王國和卡斯提王國,其後它們又重新合併為強大的卡斯提王國,這個王國在運動中起著主要的作用。在半島東部形成了加泰羅尼亞與亞拉岡和那瓦爾國家。1137年加泰羅尼亞與亞拉岡合併為亞拉岡王國。11世紀末年,在卡斯提王國西面興起了葡萄牙伯爵領地。1139年,葡萄牙伯爵大敗摩爾人,被軍隊擁立為國王,稱阿爾方索一世,他繼續擴大勝利,於1147年定里斯本為首都。三個國家好像三把利劍,刺向南方伊斯蘭教艾米爾國家的統治心臟,推動了收復失地運動的迅速進行。

在11世紀,在穆斯林的艾米爾國家分裂成為許多小國之後,雷翁王國的阿爾方索六世帶頭反對異教徒,憑藉其強大國力,團結南北方的基督教徒力量,幾乎將穆斯林完全征服,取得了收復失地的巨大勝利。後來,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向非洲狂熱的阿爾摩拉維德派的穆斯林求援,結果把阿爾方索六世的反攻暫時遏止。然而阿爾方索六世在不久后又繼續向前推進,擴大征服地區。沿大西洋南下奪取了特茹河岸的里斯本、辛特拉及聖塔倫等地並向半島的中部及東部不斷蠶食,擴大佔領地區。而在他的長期收復失地的鬥爭中,法蘭西的勃艮第大公等外國基督教軍隊,因垂涎於穆斯林國家的財富和戰利品,也在「十字架反對彎月旗」的幌子下,紛紛前來投效,加速並擴大其反阿拉伯人鬥爭的戰果。可是,在這位基督教國王逝世后,國內發生內亂,阿拉伯人又乘機反攻,收復失地運動又經歷了一次曲折。

13世紀是收復失地運動的關鍵時刻。自從12世紀中葉新的征服者阿爾摩哈得人由北非來西班牙代替阿爾摩拉維德派穆斯林之後,他們向基督教國家發動強大的反攻,像其先輩一樣蹂躪許多地方。這樣「十字架反對彎月旗」的鬥爭終於形成了1212年拉斯·那瓦斯·德·陶羅薩地方的大決戰。這時正是教皇英諾森三世當政時期,教皇權力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號召歐洲各國發動十字軍以支援西班牙的基督教國家共同反抗穆斯林。托勒多大主教作為信使奔走於歐洲各國宮廷,請求各國王公貴族組織十字軍。英、法帶頭派遣大軍到達,組成基督教聯軍,由卡斯提國王阿爾方索八世率領,對穆斯林發動攻擊。雙方於1212年7月16日,在哥多瓦以東70公里的拉斯·那瓦斯·德·陶羅薩小山丘進行決戰,那瓦爾和亞拉岡國王率領西班牙大軍,從右翼和左翼配合阿爾方索八世作戰。而大主教羅德立哥則千方百計地鼓舞士氣,大聲疾呼:「教友們,讓我們為聖戰而犧牲在這裏吧!」經過一場血戰之後,哈里發穆罕默德·納綏爾(1199—1214年)所統率的60萬大軍,倖存而遁逃者僅有1千人,幾乎全軍覆滅,其中陣亡者達10萬以上,其餘則被俘獲,哈里發本人逃脫。

西班牙諸基督教國家在聯合反攻穆斯林的同時,他們之間也在進行着你死我活的爭奪。基督教徒的內部兼并與反穆斯林鬥爭交互作用,推動了西班牙各國的合併與統一。拉斯·那瓦斯·德·陶羅薩戰役尚未結束,西班牙北方各基督教王國之間就展開了激烈的火併,最後僅剩下亞拉岡、卡斯提和葡萄牙三個王國。其中亞拉岡王國佔有了加泰羅尼亞、馬約卡島、米諾卡島和華倫西亞等地區,在半島的東海岸具有極大的勢力,而卡斯提王國則并吞了雷翁王國,從半島的中央向南逐漸伸張勢力,先後從穆斯林手中奪回了哥多瓦、塞維爾,莫西亞、直布羅陀等地,從三麵包圍了保留在穆斯林手中的狹小而又極強固的格蘭那大王國。從12到14世紀期間,卡斯提與葡萄牙不斷發生爭奪領土的戰爭。

阿拉伯—摩爾人自拉斯·那瓦斯·德·陶羅薩戰役遭到慘敗后,再也無法恢復元氣,收復失地運動的歷史進程大大地加快了。到了13世紀末年,阿拉伯人只剩下南部彈丸之地——格蘭那大,這是半島上最富庶的地區,阿拉伯人憑藉內部雄厚實力,依靠外部非洲穆斯林的支援,負隅頑抗。基督教國家的收復失地運動最後再一次經歷著艱難曲折的道路。

15世紀末葉,西班牙王國佔領格蘭那大,奪取反侵略鬥爭的最後勝利。

穆斯林統治下的格蘭那大憑藉有利條件,利用基督教國家內部矛盾,不但長期負隅頑抗,而且還不斷侵襲基督教國家,阻礙其最後收復失地,完成統一事業。15世紀中葉,卡斯提王國成為雄視半島的頭等強國。但在1454年名王夫瓦駕崩后,因長子亨利四世與次子阿爾方索爭奪王位進行內戰,前者統治托勒多以北各城市及地方,後者則佔有托勒多、哥多瓦、布哥斯、塞維爾等南部城市。這就使卡斯提王國陷於分裂狀態,兩王互相爭戰,全國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這時,格蘭那大王國的阿拉伯一摩爾人伺機準備大舉反攻,力圖拯國家於危亡,伊比利亞半島大有被穆斯林重新征服之危。

可是,隨着卡斯提公主伊薩伯拉與亞拉岡王子斐迪南的聯姻(1469年),兩個王國合併為西班牙王國。這種中央集權化的國家的建立,使王權空前強化,國力大為加強。與此同時,格蘭那大王國在其首都格蘭那大雖然擁有人口25萬、駐有精兵5000,兵精糧足,為西班牙各基督教國家所望塵莫及。但其國王哈桑父子之間爭奪王位,骨肉相殘。哈桑死後他的弟弟葉茲扎噶爾繼位。叔侄之間糾紛不斷,鬥爭十分劇烈。這種客觀形勢為西班牙王國完成收復失地大業創造了可能性與現實性。

西班牙國王斐迪南與女王伊薩伯拉利用格蘭那大王國內亂及其國王哈桑擾亂邊境(1481年)之機,由加的斯侯爵攻陷了格蘭那大要塞阿拉瑪,建立了進軍格蘭那大的前哨,鼓舞了西班牙人民最後收復失地的熱情和信心,翌年,國王及女王雖數度率領空前龐大的精兵親征,但因格蘭那大新王葉茲扎噶爾既英勇善戰,又深得民心,使西班牙軍雖付出高昂代價,仍屢遭挫敗。而且,正當西班牙軍隊攻陷馬拉加之際,原亞拉岡王國威雷那侯爵伺機起兵作亂,致使國王與女王不得不分兵回國平定內亂,使反攻進程一度停頓。

在格蘭那大方面,因王室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以至演成內戰,抗擊西班牙實力大受影響。斐迪南伺機加緊進攻,使西班牙在1492年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收復失地運動是在雙方都以宗教鬥爭為外衣和爭取外來援助的情況下,經歷著上述反覆、緩慢又曲折的鬥爭道路而完成的,它構成這個運動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
上一章下一章

阿拉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