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可做不可說的秘密

第235章 ,可做不可說的秘密

「想屁吃呢,就算國內運過去,加上關稅,也比當地生產的便宜。」

廉價的人工,全產業鏈的優勢,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

劉子傑知道會這樣,仍不肯放棄勸說,「要適當尊重當地盟友的利益,獅城國際畢竟是李家坡當局重點扶持企業。

如果它沒有足夠定單,各方面都很難交代,下一步產品銷往海外,同樣離不開當地的支持。」

他是完全出於公心,為長遠利益考慮,「我發現很多國人做生意,更喜歡貪圖眼前利益,既不在當地設廠貢獻稅收就業。

又要大量傾銷產品過去,賺到的錢呢,大部分拿回國內擴大生產,好處全是自己的。

長此以往,銷售市場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很容易在消費者群體中,產生逆反心理。

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抓住,藉機挑起對立情緒,最後很難收場,畢竟我們手上沒有掌握核心競爭力。」

「國際貿易哪來絕對的公平,各國的教育,工業化程度發展不一樣,分工自然不同。

依託國內健全的工業體系,在成本上有很大競爭優勢,發展初期趁著競爭對手沒反應過來,理應迅速搶佔市場。

而不是分散有限的資源,智能手機製造,畢竟不是互聯網即時通訊。」

手指富有節奏敲擊著桌面,在劉子傑注視下,他緩緩開口道:

「在李家坡設廠的計劃短期看,不現實。

不過公司可以做一份遠景發展規劃,立足國內,以東南亞作為橋頭堡,輻射全世界。

怎麼樣,這份計劃夠宏大吧?

應付淡馬錫應該沒問題吧?」

劉子傑被這句話整的哭笑不得,「那你還是親自給淡馬錫回話吧,我怕這麼大的畫餅,我喂不了。」

「怕什麼,三年規劃五年執行,給他們看到希望就好了。」

李澤華笑嘻嘻的沒當回事,「想在智能手機發展前夜搶跑,淡馬錫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實力的。

那麼多市場,每一個的訴求都不一樣,幾百萬人的城市,老想着成為經濟中心,談何容易啊!」

金融貿易中心還差不多,畢竟各方面相互妥協,最後捏著鼻子默認。

「這句話我可不敢認同,要不等林總來了,您親自和他說?」

劉子傑看一眼手機,「算算時間,應該差不多到了。」

「什麼林總?」

李澤華疑惑道:「林文輝?」

隨即反應過來,「吳總說的驚喜,就是他?」

得到肯定的答覆后,他猛然起身,「怎麼不早說,幾點的飛機?」

「吳總親自去機場接待,現在應該快回來了。」

劉子傑快速開口:「隨行還有李家坡分公司副總林文定,原摩托羅拉東南亞事業部的副總裁鄭俊泉。

這位鄭總,是您的助理郭鑫毅推薦的,分公司接觸后,發現他本人對智能手機業務非常了解。

而且他在東南亞發展出極深的人脈關係,可以幫助公司,迅速在當地站穩腳跟。

不僅如此,他還和各地的電信公司十分熟悉,對微信的推廣也能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分公司擬推薦其擔任海外產品銷售業務負責人。」

「是人才公司都熱烈歡迎。

不過你們這是給我玩突然襲擊是吧?」

李澤華沒好氣揮揮手,「這麼大的事情,就瞞着我一個?」

說完給吳奕斌打去電話,果然,人已經在回公司的路上,開車的還是張濤。

難怪上午張濤還在問,吳總要連人帶車借過去,他都沒細問。

掛斷電話,他想了想,又給張壘打過去,「喂,張總,你們不厚道啊!」

張壘這些天忙着見投資人,因為有淡馬錫挑頭,給京東的融資計劃進展非常順利。

又有青雲旗下投資公司答應補齊缺額,共享物流倉儲資源,不知不覺中,歷史再次被改變。

不僅融資規模從3億美元增加到4億多,連時間都提前了不少。

看在大把鈔票的份上,東哥暫時忍了,正如李澤華所說的那樣,十年內京東和拼夕夕,都只會在各自賽道挑戰阿狸系。

十年後誰知道呢,按目前兩家集團互相持股,利益捆綁的態勢發展下去,說不定合併都有可能。

接電話時,張壘正在主持投資推介會,會上少不了拿出青雲舉例子,生態產業鏈啊!

京東新零售加上京東物流,以及入股青雲通達系的戰略同盟,加上拼夕夕合作的幾千家工廠。

強大的銷售網絡,覆蓋鄉鎮的後勤保障體系,便捷的倉儲物流運輸,就問這樣的京東,你投不投?

投!

以前投資人對京東集團,重金打造倉儲物流還有疑慮,這裏是華夏,不是美利堅,看阿狸發展的多好。

甩掉重資產投入,輕裝上陣,人員成本和資金投入少,利潤蹭蹭往上漲。

搞物流基建,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可隨着青雲集團拿出切實數據說話,京東集團一字不改拿出來,給各位投資人觀看后。

大家的態度立馬發生根本性改變。

這時候李澤華這位大功臣打電話來,張壘怎麼可能不第一時間接聽,一上來就哈哈大笑。

根本沒管李澤華開玩笑似的問責,張口就說個大好消息過去。

「不是,憑什麼京東每股要價1.8美元?」

李澤華都快懵了,「還不是債轉股,你們態度改變的也太快了吧?」

明白是自己的出現,打亂了歷史發展,但特么的京東漲價,他要拿出來的入股資金也跟着漲了。

「不快不快,都是為了賺錢嘛。」

漲價,張壘也開心,因為京東的未來,已經從最開始的迷霧狀態,變成現如今的半公開。

這就叫青雲栽樹,京東享福,蜂鳥和京東物流達成戰略合作后,市內配送的效率,服務質量,得到近乎恐怖的提升。

一座城市未來幾萬人的專業配送隊伍,就問你怕不怕!

「漲價了你說是好消息,我寧願沒聽過。」

李澤華言歸正傳,把淡馬錫派人任職的事情簡單一說,「你們答應的人呢,光聽打雷不見下雨,忽悠我玩呢?」

「怎麼沒有,這兩個月由高嶺,推薦入職的中層管理近百人,分公司管理副總經理以上就有七位。」

張壘暗自叫苦,這淡馬錫是一點不幹人事啊,先是把華夏區總裁吳奕斌塞進去,負責整個青雲集團公共關係維護。

現在又把林文輝,這位高級執行總裁調過來,還是全權代表,少說掛個首席財務之類的職務。

相比之下,高嶺在這方面的動靜確實小了點。

「你先別急啊!

這能夠獨當一面的高素質人才,又不是地里的莊稼,隨便施肥就能長出來。

總要遇上合適的機會,才能找到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頂級人才。」

張壘能怎麼辦,盡量忽悠唄。

他倒是想推薦,奈何得有合適的啊。

青雲又不是普通小公司,它需要的頂級人才,起碼得是那種自帶人脈關係,能影響行業決策。

最不濟也要在世界五百強工作過,並取得亮眼成績的,這種人,哪一個都不好請。

「你就給我畫大餅吧,反正我不管,最頂級的請不來,你就給我安排十七八個,亞馬遜部門副總級別以上的過來吧。」

「那你還是殺了我吧。」

張壘拿他沒轍,乾淨利落的求饒道:「就給你提過一次,等京東投資完成,和你們一起去美利堅,參觀亞馬遜倉儲物流建設情況。

好傢夥,還沒去呢,你就把亞馬遜的管理團隊盯上了,還十七八個,我都怕你到時候被扣在亞馬遜出不來。

算我求你了,換個人薅吧,比如許欣,她那邊自帶影響決策的人挺多,讓她給你推薦幾個。」

「別,我給你說個正經事。」

李澤華打電話的目的很多,要人是一方面,順帶打聽消息,「你幫我查查方國輝方董的背景,要私下弄,別把事情搞的滿城風雨。

尤其別讓許總那邊知道。」

張壘臉色一變,「怎麼,出什麼事了?」

都是人精,瞬間明白不對勁。

「算了,你也別告訴我,我也不想知道,背景,我會託人秘密調查,爭取從涉外金融圈打聽。

放心,這方面的關係我熟,他們做金融投資的,到這個層次,多少在海外有點業務,對症下藥,找幾個投資案例一分析就明白。」

要不怎麼說是業內頂級風投掌舵人呢,瞬間拿出解決辦法。

李澤華倒是也能自己打聽出來,問題圈子就這麼大,他人脈夠不上最頂層,問多了自然就傳到人家耳朵里。

找張壘就不一樣,他旗下高嶺資本在青雲系有這麼大利益,很難,起碼在現階段很難賣掉自己。

「等你消息,另外八一八拼夕夕上線全國業務,你過來嗎?」

「恐怕不行,給京東做這麼大投資案子,涉及4億多美元,每天都有接不完的投資者諮詢。」

張壘痛並快樂着,這單做完,管理費都能賺上千萬美元,加上後續盈利,今年總算可以鬆口氣。

「你月底不是來燕京嗎,正好叫上東子一塊聊。」

「行,不耽誤你發財。」

掛斷電話,李澤華沖劉子傑再次叮囑一句,「關於方董的任何事,單獨設一本檔案,包括他批准,過問,接手的所有融資事務。

都要記錄在案,如果中間有涉及不可描述之交易,能解決隱患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要想辦法,讓方總親自簽字確認。

總之,確保企業合理合法經營,這是你們合規部的工作,不用我多說吧?」

經過回國這些天的工作,劉子傑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是青雲系業務擴張之兇猛。

動輒跨區域開拓嶄新市場,競爭對手還不多,成績喜人,任何一個區域突圍成功,將來都是行業數一數二的存在。

越是這樣,合規部的壓力越大,因為初創公司,很多制度還不完善,很多看似必要的支出,也有自洽的邏輯。

一調查,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一回事,這個月光涉及十萬以上,不合理被打回的採購,投資案就有20多起。

為公司挽回了許多損失,這是成績也是壓力,因為被打回案子,在提交部門看來是正常的。

現在突然冒出來的合規部,就是雞蛋裏挑骨頭,故意為難人。

劉子傑能說什麼?

什麼都不說,誰來問都一樣,補充好材料證明投資,採購的必要性!

這種負責任的態度,無形之中得罪很多人。

另一方面,他也被國內的特殊氛圍所束縛,就比如李澤華經常繞過公司董事會,命令出納向一家定點廣告合作商轉款。

每次都是數百萬之巨,可董事會其它董事,包括風投股東在內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往往事後還予以追認。

他派人調查后發現,這家所謂的廣告公司,就小貓三五隻,連行業資質都是掛靠來的。

所謂廣告宣傳投放,無非就是些爛大街的玩意,低劣的服務,根本不值那麼多錢。

再一查法人,竟然還是個燕藝的在校大學生?

林清怡?

不認識,負責調查的部門經理彙報時,語氣都不太對勁,張口就是除了長的好看點,身材好點,皮膚白皙一點。

也沒看出來有什麼能力,公司連個固定經營場地都沒有。

不過部門經理顯然是懂行的,知道這種女人背後,少不了有什麼強大背景,是自己招惹不起的存在。

經理不敢再繼續查下去,可劉子傑不怕。

他好幾次想和李澤華,就這個問題充分交流意見,奈何對方太忙,每次見面都有一大堆新工作交代過來。

今天趁著有空,他嘗試着說了幾句。

李澤華一聽,臉色複雜,「有些事吧,在哪個行業,就要遵守哪個行業的潛規則……」

要不說他頭鐵呢,老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他還想打破砂鍋問到底,「我們守法經營,該繳納的稅收分文不少。

放眼同行,我們對待員工的態度,提供的底薪提成福利,都是一等一的,那些額外的,不受法律保護的開支……」

「行了行了,這個問題我知道你無法接受,但那就是現實。」

李澤華很頭疼,「況且我並未授權合規部可以干涉,這不屬於你的工作內容。」

「但公司一切不合理的開支,都必須受到合規部的監督審核,不然我們存在的意義在哪裏?」

「都是為了工作,別吵啊!」

秦朗在旁邊坐不住了,一個對他有形同再造栽培之恩,一個是他同門師兄,幫哪個都不合適。

趕緊出來和稀泥,同時不忘給李澤華一個埋怨的眼神,彷彿再說:現在知道後悔了吧?

請了個大爺回來,自作自受!

「我感覺這樣的爭論沒有必要,如果你有疑問,待會問問淡馬錫的人,或許他們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李澤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結,沒意義,因為他不可能改變幾千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傳統。

同時他也不可能,就此對劉子傑產生不好的看法,自從合規部掛牌成立以來,他輕鬆不少。

事情就有這麼巧,剛說完,郭鑫毅敲門,隨後吳奕斌,林文輝,加上淡馬錫,青雲李家坡分公司的人都到了。

「好久不見,林總是愈發精神了。」

剛見面,李澤華就迫不及待的伸出手,林文輝也是滿面笑容,「以後就在李總手下混飯吃,還請多多關照。」

「你我之間還說這個,這次可真是太感謝淡馬錫了,把林總送到最合適的位置上來,請務必幫我轉達謝意。」

李澤華笑眯眯的和其他人打過招呼,安排郭鑫毅領着人先在公司轉轉,介紹同僚和公司近況,熟悉熟悉。

作為大老闆,初次見面露個臉,說幾句場面話就行。

等到辦公室就剩下幾位董事時,得到授意的秦朗出面把情況簡單一說。

吳奕斌吹着口哨走到一邊,和李澤華泡茶去咯。

這特么,不就是奔着他來的嗎?

公共關係維護,靠嘴維護嗎?

吵架也沒必要,有老闆在前面頂着,他看看熱鬧就行。

林文輝和劉子傑之前就有過接觸,早聽說他頭鐵的大名,聞言仔細斟酌了一下言語。

謹慎著開口道:「這取決於你如何理解這種行為,事實上它和美利堅的商業遊說沒有區別,本質都是為公司發展提供保駕護航。

你在五百強任職時,應該接觸過不少類似例子吧?」

劉子傑點頭,「我並非完全反對這種行為,存在即合理。

但這種私相授受,尤其中間還是家毫無行業資質的廣告公司,萬一將來出現問題,會拖累公司正常經營的。」

李澤華這才插話道:「慢慢來,這才合作一個多月,後續可以安排引入一些有實力的戰略合作者。

再加入一部分正常經營,讓表面上過得去就行。」

林文輝打着配合,「只要廣告公司那邊把賬目做的更細緻些,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這種覆蓋範圍很廣的人情往來,只要青雲克制着,不主動作惡,就很難被定性。

劉子傑略微沉默,「如果可以,合規部可以插手,協助它們正規化。」

「不行,絕不能以公司名義參與,哪怕產生不好的聯繫都不可以。」

李澤華自有打算,將公益性事業,和廣告公司業務聯繫起來的打算一說,眾人臉色這才緩和下來。(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勝者為王,重活2009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勝者為王,重活2009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5章 ,可做不可說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