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第683章

那些原本打算渾水摸魚的人,面對這樣精細化的管理,開始感到壓力。

他們發現,在這裏每一分努力都會被看見,每一次懈怠也都會被記錄。

這種明明白白的評價方式,讓他們無法再像過去那樣輕鬆混日子。

一開始,有些人確實因為無法適應這種新的工作模式而選擇離開。

他們覺得這樣的管理過於嚴格,讓他們失去了過去的「自由」

然而,房地產開發公司對此並不在意。

如同沈秋生所預料的那樣,這個時代的人力資源是豐富的,有人離開,自然會有新鮮血液補充進來,而且是幾乎源源不斷的。

不說附近的村民,就連幾十上百公里以外都有人趕過來。

九十年代的勞動力,那真是又便宜又多又聽話。

哪像幾十年後,錢少一點都不幹,老闆說話不好聽也不幹,動不動就提倡一個提桶走人,搞的工廠老闆壓力比員工還要大的多。

而那些選擇留下來的人,他們開始逐漸適應並接受了這種新的工作模式。

他們發現雖然壓力大了一些,但相應的,他們的付出也得到了更為公平和直接的回報。

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僅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也讓他們的收入有了明顯的提升。

沈秋生的這種先進的管理模式,雖然在初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和抵觸,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其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工地上的工作氛圍變得更加積極,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那些原本渾水摸魚的人,也在這種新的工作模式下,開始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

房地產開發公司的這種變革,不僅改變了工地的工作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個時代人們對於工作的態度和認知。

沈秋生所提倡的這種理念,也逐漸在這個時代中提前生根發芽,引領着一種新的工作文化。

對於這些事情,沈秋生也沒有管太多,把權力交給下屬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就行了。

考慮到父母要搬來省城,為了方便,沈秋生乾脆在省城拿了一塊地搞開發。

不是說省城沒有好房子,倒也有一些前朝時期留下的民宅可供出售。

但那些老房子在沈秋生看來歷史價值或許有,居住價值卻不是很高,主要還是因為過不了多少年,省城必定會在全國經濟騰飛的浪潮中,開啟浩浩蕩蕩的房地產拆遷工作。

到時候這些老房子都要面臨拆遷,周圍烏煙瘴氣的,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所以還不如現在就蓋一個現代化的小區,一方面能拿出來賣,另一方面可以讓父母有更好的居住場所。

小區的規劃設計,沈秋生腦子裏已經有大致的構思,也不用太複雜,太超前,主要還是房型設計,還有環境綠化。

這兩樣搞好了,就算再過三十年,五十年也不會過時。

當然了,房子質量也是一方面。

必須用最好的材料,最結實的方案,絕不能搞什麼豆腐渣工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局校花懷了我的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開局校花懷了我的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683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