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二章 維也納條約

第六五二章 維也納條約

大明正德三十一年六月十八日,在維也納萬國宮內召開了國聯大會,大會就戰後恢復、救濟飽受受戰爭摧殘的歐洲各國民眾、五大常任理事國在德國駐軍及防區劃分、為維持歐洲長期和平,大明帝國將在歐洲各戰略要地試著軍事基地等議題展開討論。

在大會開始的時候,自由德意志臨時政府總統施陶芬貝格在發言席上,代表德意志向全體代表鞠躬致歉,並剛開承認以阿道夫為首的納粹政權發動的是一場侵略戰爭,德意志人民願意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保證今後將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施陶芬貝格在會上承諾,今後的德國將縮減軍隊規模,地面部隊將不超過二十萬;海軍將只是一支近海防禦型海軍,各型戰艦總數不超過100艘,最大的戰艦排水量不超過一萬噸;空軍的規模也縮減至僅夠防禦的規模,各型飛機總數不超過300架(不包括民用航飛行器);且保證不再擁有坦克等主戰兵器,火炮數量控制在1200門以內。

隨後,自由德國臨時政府總理威利.勃蘭特,代表德國政府發表了聲明。取締阿道夫政權發布的任何針對猶太人和其他民族的法令,德國境內各民族將和日耳曼民族享有同等權利,德意志政府將對在此期間遭受納粹摧殘和迫害的猶太家庭給與補償,也歡迎那些被迫離開帝國的猶太人在他們自願的基礎上,回到他們在德國的家中。德意志政府將保證永遠不會再出現那種可怕的事情。

各國代表對德意志臨時政府的表態表示讚賞和支持,隨後,國聯就戰後德國的領土劃分展開展開討論。最終確定了一個方案。

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將原德意志帝國西部,德法有爭議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割讓給法國;北部,石勒蘇益格州一部分割讓給丹麥;東部,西里西亞州全部,勃蘭登堡州部分地區以及奧得河流域,但澤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片領土割讓給波蘭;東普魯士割讓給俄羅斯,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該方案使德意志共損失了40%以上的領土。從龐大的德意志帝國淪為地理上的小國。

現在德國的領土面積大約為35萬平方公里,而在戰前,德意志帝國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當時阿爾薩斯、洛林為德國而非法國領土)。

阿爾薩斯是法國東北部地區名及舊省名。隔萊茵河與德國相望。它被萊茵河南北分開成兩個部份:北部的下萊茵省和南部的上萊茵省。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佈在萊茵河谷地。面積8280平方公里。人口156.6萬。以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以說德語的居民為主,后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領地,后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割讓給法國。長時期里當地居民不斷抵製法國統治者強加於他們的語言與習俗。它和洛林都在腓特烈時代回到普魯士王國的懷抱,普魯士王國也就是德意志帝國的前身,但後來后被法蘭西奪回。在本次大戰初期又重歸納粹德國。

洛林大區位於法國東北部,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接壤,面積2.3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30萬,首府為南錫。在公元十四世紀,也就是厚照他爺爺在位的時候,法王亨利二世奪取了境內的梅斯、圖爾和凡爾登三個主教區,隨後佔領洛林全境,將其併入法國版圖,並成為法國傀儡、原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拉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終身領地。在這次大戰中又被納粹德國搶佔划入德意志帝國版圖。

洛林大區傳統工業為採石、玻璃和水晶製品、伐木和造紙業,現代工業為鋼鐵冶金、汽車製造業、電子製造業,化學工業亦非常發達。洛林大區在德意志帝國統治期間,是德國第一大棉花、煤產區,第二大鋼材和木料產區、第三大啤酒、油菜和乳酪產地,全年可生產約460億千瓦電,全年可生產350萬立方米的木材,140萬頭牲畜,可生產全國76%的煤。

基於以上原因,弗朗索瓦強烈主張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州劃歸法蘭西王國版圖,這個主張得到了厚照的支持。

石勒蘇益格州全名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是德意志帝國最北部的州,面積1.57萬平方公里,人口277萬。北臨丹麥,西面是北海,東面是波羅的海和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南面是下薩克森州和漢堡。州府是基爾。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位於日德蘭半島南部,介于波羅的海和北海之間。在歷史上,是荷爾斯泰因公爵領地。后經全民投票,加入丹麥王國。在普魯士王國時期,石勒蘇益格屬於普魯士。大戰中被阿道夫併入德意志帝國版圖,現在要還給丹麥。

西里西亞是中歐的一個歷史地域名稱。大致在奧得河中、上游流域,即今波蘭西南部、捷克北部俄斯特拉發一帶和德國東部。該地域的絕大部分地區屬於波蘭,小部分則屬於捷克和德國。在中世紀,西里西亞最先屬於波蘭皮亞斯特王朝,後來為波希米亞王國奪得並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後來,它隨著波希米亞王國歸於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取勝,從奧地利獲得西里西亞的大部分。這些地區後來組成了普魯士的西里西亞省。

在波蘭索別斯基國王時代,西里西亞分屬波、德、捷三國。大戰中被阿道夫併入德意志帝國版圖。所以,剛剛繼位的波蘭國王奧古斯特強烈主張波蘭對該地區又無可爭議的主權。這個主張也得到了厚照的支持。

東普魯士是普魯士王國及後來德意志帝國的一個省,位於普魯士公國的領地上。在東普魯士的北部,包括現在的立陶宛的默麥爾地區,及俄羅斯的哥尼斯堡(加里寧格勒州)。而南部就是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爾省。東普魯士包含了古普魯士人在波羅的海的領地。

東普魯士在大戰中併入德意志帝國。現在,厚照大筆一揮將哥尼斯堡連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俄羅斯版圖,東普魯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領土分給了波蘭。

蘇台德地區是一個獨特的歷史名稱,特指大戰期間,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鄰近德國講德語居民所居住的地區。嚴格地講,蘇台德地區並非一個地理概念,它大致包括三部分地區:(1)捷克斯洛伐克東北部易北河與奧得河之間的蘇台德山脈所在地區,(2)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的奧雷山脈地區,(3)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的波希米亞森林地區。它包括波西米亞、摩拉維亞與奧屬西里西亞的部分地區。現代著名的旅遊勝地卡羅維發利、克羅姆洛夫都在蘇台德地區之內。

在大戰以前的數百年間,蘇台德地區屬於奧地利帝國及後來的奧匈帝國的領土,該地區以將德語的居民為主,如奧地利帝國有名的拉德斯基元帥、施瓦岑伯格元帥都源於此地區。在奧匈帝國戰敗后,該國被一分為三,即: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歸屬了捷克斯洛伐克,而當地350萬講德語的居民從奧匈帝國的主體民族,一下降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數民族,這350萬並非是個小數目,蘇台德地區問題由此而起。大戰爆發之前,阿道夫以蘇台德為題,挑戰當時的歐洲議會的權威,在德意志帝國退出國聯併入侵波蘭之後,捷克斯洛伐克被迫讓納粹德國佔領該地。這只是助長希特勒侵略中歐的野心。最後,德國在1939年入侵波蘭,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如今德國戰敗,捷克自然要將蘇台德地區拿回。

經過反覆磋商之後,國聯於大明正德三十一年六月二十日,在這個方案的基礎上正式出台《維也納條約》,以法律形式確定了法國、俄羅斯、波蘭、丹麥、捷克等國和德意志帝國之間的領土劃分問題。施陶芬貝格代表自由德意志臨時政府在《維也納條約》上簽字。應該說這很公平,被阿道夫搶去的他國領土本就應該還給人家。但是誰都沒想到,條約簽訂之後卻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針對德國人驅逐運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至尊頑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至尊頑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五二章 維也納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