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讀後感

第16章 讀後感

第16章讀後感

《既然戰勝不了悲傷》

文/落落

這人又在挖掘讀者的淚腺了——我不是泄露劇情,僅僅從《悲傷逆流成河》這個題目,就是所有人都想像得到的結局。區別只在於身為讀者的我們所能揣測的永遠是一個模糊的大方向,而最後字字切膚的具體落點便全等候他的發落。

這人又在展示他的能力了——從最早期的《幻城》,到最近的《夏至未至》,直至眼下的《悲傷逆流成河》,他總能有不斷變化的筆觸顛覆著原本固定的形象。魔幻縹緲的,調侃寫實的,紮實溫和的,或是像現在這樣細緻壓抑的。

這個人,從我三年前知曉他開始,三年的時間能夠改變足夠多的東西,而作為更早認識他的讀者,可以一字一句讀到的變化,就是即將上市的《悲傷逆流成河》。

不清楚為什麼市場上依舊用「青春小說」來籠統地涵蓋所有年輕人寫的關於年輕人的故事。要知道即便是同樣的年紀,所看到和所想到的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差距。倘若依舊將《悲傷》歸類為「青春小說」的人,不妨用它來對比其他的同類型作品。哪怕更深的意義要在透讀後才可以把握,但僅僅是遣詞造句的功力,白描敘述的方式,也絕對是在寥寥幾句的閱讀後就能夠感受到的吧。

王子型男生和灰姑娘型女生的搭配或許常見於它類作品,然而題材最終依舊得藉助講述人的能力來發揮它極致的力量。在《悲傷》中能夠讀到的是已經浮出水面的黑暗,遠遠地就和一貫的王子救公主脫離了關係。更多成熟化后成人化的劇情,擺開在我們面前的有時會是不忍想像的場面,而最可氣的便是在強大的寒冷氣息中又會時不時送上一縷彌足可貴的溫暖,變成伏筆,只等時機一到就在落差間賺走人的眼淚鼻涕。

確實有相當多殘酷的描寫,人性暗黑面裸露在外的嚴酷,《悲傷》一開場就流露的全書色感,鉛灰,暗藍,墨黑,讓裏面間隙的白色也看起來異常清冷。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中浮現在鏡頭裏的上海弄堂,生動到幾乎能讓你踏腳走在其間,而兩側分別傳來的截然不同的聲音,粗鄙的對罵和破罐破摔后絕望的哭泣,讓另一旁和煦如畫的關照聲顯得如此無稽。

一側的易遙和另一側的齊銘,走在同一條弄堂里,也會出現你在日光下而我還沒有離開陰暗的局面。

塑造出易遙這樣一個形象無疑是最大的亮點,甚至她能夠將王子化的齊銘都顯出柔軟的無力。這個女孩子的身世遭遇影響出她此刻的個性,而此刻的個性又激化出她將來的旅途絕不可能變得平穩一些。在她的每句嘲諷似的對話或什麼都無所謂的舉止后,已經留下了足夠醞釀悲傷氣場的空間。他人面前越是挺得直的腰脊,就有夜晚睡覺時哭得越深的夢。

能不能將她從已經不加指望的黑暗中拯救出來,齊銘的每一次行動似乎都事與願違。畢竟這是在「悲傷」兩字開頭的故事裏,他的親近他的幫助,看來似乎只是徒增著黑與白的對比度,愈加懸殊的距離,不僅讓少年的腳步離終點更為遙遠,也讓易遙每嘗到一點溫暖便又掉進更冷的境地顯得無助可憐。

偏偏與此同時,比起美好少年的接近拯救,他的疏離遠去才顯得愈加壓抑。這樣的出乎意料就成為原本不在計劃案內的新高潮。易遙再一次沒有被「灰姑娘」式的光彩所籠罩,關於她的劇情,總是緊緊地只為「灰」字所眷戀。當自己的堅強決心不足以抵抗越來越高漲的黑暗時,當忍耐的極限已經被緩慢突破,回過頭時才發現已經站在了混濁的河沙里。很多時候能夠清楚地感受到,這個女生內心的酸澀、不甘、寂寞、無助,以及為了應對這些,而不得不組織起來的倔強、憤怒、頑固,甚至是刻薄和惡毒。

如果僅僅是寬宏的釋然不能阻止各方的流言和誹謗,當它們愈加肆無忌憚,能夠與惡對抗的就只剩下毒。女生選擇了這樣的回擊,從三次忍耐后一次反擊,到一次忍耐后的三次反擊。拋下了原先的一切,擺出甚至是同歸於盡的表情。只不過,站在易遙似笑非笑的嘲諷面孔之後的,是齊銘一張愈加迷茫而失望的面孔。

為了繼續什麼而不得不丟棄什麼,這樣的掙扎只有當事人才能更清楚地明白。但對於一直以來陪伴在易遙身邊的齊銘來說,他所看見的就只有被女生丟棄了的原本乾淨單純的東西,她穿上陌生的黑衣,此刻的樣子讓人連想伸出手去擁抱的心情都杳無蹤跡。

人的心究竟能夠努力到什麼地步。而人的心又可以潰敗到什麼地步。《悲傷逆流成河》似乎就是要不斷地揭示這樣的結果。雖然每一次在故事裏我們以為已經獲得了答案,卻立刻讀到新的進展來破壞一再降低的防線。

顧森西出場,更加受歡迎的性格形象,宛如新的一小叢希望,用來實現一個相對平緩的結局。可既然命名為《悲傷逆流成河》,就足夠說明在這條無形無聲的路途上,沒有希望能夠逃脫被覆滅的結果。生活里的每處點滴都會被負面的植物所寄生,父母的不被愛,同學的嘲弄心,再美好的東西努力昂着它的枝葉,也比不上攀附的藤蔓糾纏的速度更快。顧森西和他的姐姐顧森湘,從最初美好的微白色,變成最後為了反襯一切的黑暗而更顯刻骨的蒼涼,既然這個故事的主題名叫悲傷。

對於這個人和他的故事,從來不缺使人痛心的讀後感。他擅於創造各式各樣扼腕的結局,只是從幾年前更加直白化的悲傷,此刻已經純熟地運用着手法創造愈加多的障眼法。於是哪怕明知結局通向的不會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可讀者還是會被簡短的柔軟描寫所麻痹,跟着好像一個掉落的線球那樣走。不是沒有美好,不是沒有浪漫,它們總是散落在各處,帶着那麼明顯的預謀心來暗算,只要你曾經有一時被這些欺騙,萌發出相信和嚮往的心情,那麼結果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在爬得更高的地方摔得更痛。既然我們都戰勝不了悲傷。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悲傷逆流成河(《流淌的美好時光》原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悲傷逆流成河(《流淌的美好時光》原著)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章 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