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有夢很美

第1章 序:有夢很美

第1章序:有夢很美

文/張芸欣

在盧克索的時候,收到麥子從丹麥給我發的E-MAIL,她寫了一個新本子做好了BGM(背景音樂)讓我聽。

麥子是我在玩配音的一個公會裏認識的姑娘,目前居住在丹麥,安徒生居住的童話小鎮,她很喜歡寫PIA戲(配音的一種娛樂)的劇本,做大氣磅礴的BGM,每玩一次就猶如演了一場電影那樣過癮。因此她的本子在公會裏異常風靡,我百玩不厭。

她不用QQ,不用微信,不用微博,只用E-MAIL和我聯繫。

聽着她的BGM,望着沒有關閉的E-MAIL,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在一個當時很紅的雜誌論壇上認識的一個姑娘。

那時候我寫的小說遠不如現在多,也沒有出過書,是個籍籍無名的小作者,會買很多書籍和雜誌來閱讀。

那時候很喜歡一本雜誌,因為上面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作者,她們裏面有謙遜博學的大學老師,有飽讀詩書的靈氣才女,每次讀她們的故事,都能看出她們獨到的見解,以及對文字如作詩般的駕馭。

這個姑娘當時在那群作者中年齡不大,寫的文風也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可是每期她都會寫關於雜誌的讀後感發在論壇上,言辭清晰、精準到位,連作者本人都深感佩服,每期雜誌我看完后第一時間就去看她的點評是否和我一致。

從來不在論壇留言的我,用了一個馬甲給她發站內信,很快我得到她的回復,回復和她的文風一樣,有種能觸到靈魂的寡淡,讓人如沐春風。

我們開始用站內短訊聊天,隔三差五聊幾十個字,後來嫌站內短訊內容太少,我們開始用E-MAIL聊天。

開頭她總寫:夏,你好。

所有的溫暖都從單字的稱呼開始,我們寫自己的生活,自己最近的感受,好像這些話說給別人聽都不是知音,只有彼此才能懂得彼此心靈深處的那一抹微微的嘆息。

我們一來一往聯繫了一年有餘。

後來論壇關閉了,雜誌也停掉了,很多優秀的作者銷聲匿跡,我和她也不知不覺斷了聯繫。

她始終沒有追問過我的名字,就連告別都沒有說再見,一如我初識她的時候,只是一句問候,她便還以微笑。

有了微博之後,我偶爾會去看她,這麼多年她似乎都沒有變化,依然是我記憶里瘦弱清秀的模樣,寫着直擊靈魂的文字,包括微博的內容都帶着淡淡的憂愁。

好幾次我想給她留個言,但是又怕太過唐突,就這樣零零散散幾年過去,我看到她出書,寫字,過得安好,覺得這樣就足夠了。

這些年,寫文笨拙的我有幸出了幾本書,收穫了一群記掛我的讀者,而當初那批與我同行的作者,在紙媒沒落、文字舉步維艱的年代,留下來的人越來越少,而堅持寫好文字的人就更少了。

我逐漸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不愛與人接觸,溝通和交流都似乎覺得特別費勁,特別在微博盛行之後,我發現二次元簡直是個暴力的世界,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變得沒有底線,他們對人苛刻霸道、肆意扭曲,躲在馬甲後面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我不再發佈很多東西,所想所感都只是匆匆幾句而過。

我常常會想,我還可以寫多少年呢?我的文字會讓人記得多久呢?

有很多人正漸漸遠去,可也有很多人永遠青春著。

不再青春的我,卻突然想寫一本關於青春的書,少年時期最想寫的一個關於美術生的青春成長故事,它沒有特別厚重的文學色彩,還是一個被無數人寫爛的暗戀題材,聽起來好像沒什麼值得一寫的樣子,可我還是把它寫完了。

寫完的時候我問麥子,真的還有人會看嗎?

麥子說,管他呢,至少你寫了你想寫的故事,那是你想寫給大家看的青春,愛你的總會愛你。

我想寫字對我來說最幸福的就是,我這樣無畏地任性著,還是有人願意無條件寵溺。

哪怕一個時代過去了,哪怕閱讀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哪怕記得我故事的人越來越少,可是又有什麼關係呢?

至少,我還在一直寫,還有人一直在看。

就像我記憶里的很多姑娘,雖然在時間的洪荒中來來去去,可是依然有一些始終在堅持自己的夢想,即使她們知道這條道路未來蒼茫,無所可盼,依然沒有放棄。

人生多無望,總會遇到諸多坎坷和陰暗,可是不要怕,努力向前走。

要相信,天亮之後,就會很美。

這是我的第八本書。

送給,所有還在堅持夢想的人。

送給,一直支持我的「雲朵」們。

張芸欣

2015年4月19日於埃及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亮之後,就會很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亮之後,就會很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序:有夢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