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生存本領》(9)

第四十八章《生存本領》(9)

淡泊知足:掌控慾望的避害藝術

老子曰:「禍莫大於不知足」。萬千世界的誘惑太多,功名利祿,酒色財氣,處處皆是陷阱,如果一個人不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慾望,善於短路,就有可能禁不起的外在的誘惑而犯下不能彌補的錯誤,導致終身遺憾。大智若愚者深知不合理慾望的危害性,他們能夠控制慾望而不被慾望所控制,總是能夠適可而止,見好就收,在名利面前永遠保持清醒狀態,不為身外之物而誤事,讓自己避禍趨福,永保自身平安幸福。

禍莫大於不知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有了貪慾,就永遠不會滿足;不滿足,就會感到有欠缺,就高興不起來。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禍莫大於不知足。」講的是知足常樂的道理。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說的也是清心寡欲從而知足常樂的道理。其實,知足常樂與清心寡欲講的都是一個道理,可以說為每個中國人所熟知,但在現實中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呢?許多人不可謂不聰明,但由於貪心過重,為外物所役使,終日奔波於名利場中,每日抑鬱沉悶,不知人生之樂。

貝蒂·戴維斯在她的回憶錄《孤獨的生活》中曾寫道:「任何目標的達到,都不會帶來滿足,成功必然會引出新的目標。正如吃下去的蘋果都帶有種子一樣,這些都是永無止境的。」除非你真正懂得常樂的秘訣,否則將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

有一個人,偶然在地上撿到一張千元大鈔,他得到這筆意外之財以後,總是低着頭走路,希望還能有這樣的運氣。

久而久之,低頭走路成了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若干年後,據他自己統計,總共拾到紐扣近四萬顆,針四萬多根,錢則僅有幾百塊,可是他卻成了一個嚴重駝背的人,而且在過去的幾年中,他沒有好好地去欣賞落日的綺麗、幼童的歡顏、大地的鳥語花香,甚至還因為低頭走路,不善於與人交往而錯失了幾次提升的機會。

欲求過多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它能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它還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遵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面前垮掉。

人的貪慾,往往由比較而來。同樣,人要寡慾,也可以由比較得到。人的慾望如同黑洞一樣,沒有填滿的時候,如果任由其膨脹,則會由此生出許多煩惱。如果能多看一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們比較,而不是一味地和比自己強的人比較,那麼一切不平之心也許就會平靜下來。有時,我們不妨抱一種「比下有餘」的人生態度。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騷滿腹。

「你具有如此豐富的財富,為什麼還發牢騷?」一位智者問他。

「它到底在哪裏?」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睛,只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麼,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睛,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麼豐富的財富啊!」智者微笑着說道。

一個人對事事都感到不知足,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然而,如果我們順着貪慾前行,結果就會讓我們養成懶散的壞習慣,我們會不再關注成功背後的付出,我們會不再關注自我現有的力量。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貪慾,從一點一滴做起,謹守自己的原則,貪慾自然就遠離自己了,成功還會很遙遠嗎?

不因身外之物而誤事

《菜根譚》上說: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心卻一貧如洗;知足的人,身上雖然貧窮,但內心卻很滿足。

人只要有一點兒貪戀私利,就會銷熔剛強變為軟弱,阻塞智慧,使人變得昏聵,也會使仁厚變為狠毒、高潔變為下流,敗壞一生的品行。生命如舟,載不動太多的物慾和虛榮,要想使之在抵達彼岸之前不至於中途擱淺,就必須減輕載重量,只取需要的東西,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

一天,一個擁有無數錢財的吝嗇鬼去牧師那兒乞求祝福。牧師讓他站在窗戶前看外面的街市,問他看到了什麼,他說:「人。」

牧師又把一面鏡子放在他面前,問他看到了什麼。他說:「我自己。」

窗戶和鏡子都是玻璃做的,但鏡子上鍍了一層銀。單純的玻璃讓我們能看到別人,而鍍上銀的玻璃卻只能讓我們看到自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鏡子和玻璃只不過差了一層銀,卻帶來了迥然不同的結果,人的眼睛常常被那層銀所蒙蔽,只看見自己而看不見別人。雖然說,任何人在玻璃和鏡子前面都會得出同樣的結果,但是故事意在用吝嗇鬼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像生活中的那些吝嗇鬼一樣,只見自己不見別人,是不會得到幸福的。

《醒世恆言》載:錄事薛某,一日在高燒睡夢中夢見自己化為鯉魚躍入湖中,遇一老者垂釣,終因難耐鈎上之餌的誘惑,張嘴咬鈎,遂成老者鈎上物。馮夢龍點評說:薛錄事被釣皆因「眼裏識得破,肚裏忍不過」,貪婪所致。

就人的本性而言,確實有其不知足的一面。古人有詩曰:「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鈎?」縱觀古往今來的「吞鈎」者,幾乎無一不是從貪心開始的,而每個「吞鈎」者的背後,又幾乎都能見到「釣魚者」的影子。

《韓非子》云:「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又云:「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古今中外,多少高官顯貴、權傾一方的風雲人物因一時沒有把持住,便失了足。紂王貪戀美色而失江山;三國時的楊儀為要官而被免職后自殺;劉青山、張子善由高官到死囚,更將「貪」字的含義詮釋到了極致。與此相反,春秋書生柳下惠坐懷而不亂,南朝梁人甄彬不貪無義之金,元朝學士許衡拒食無主之梨。廉者常樂無求,貪夫永貪不足。廉者身後留下的是一片讚譽之聲,貪夫的身後是千古罵名。

要想戰勝「貪」,就要從拒小利做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強自身對權、錢、色的免疫能力,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人生導航。「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綠水原無憂,因風而皺。」所謂「風」與「雪」皆為身外之物。人亦如此,切不可因身外之物而誤人誤己。

不可做慾望的奴隸

慾望永遠不會被滿足,適時從無盡的慾望中解脫出來,獲得人生真正的寧靜快樂,才是大智慧。

這是一個極具誘惑力的社會,這是一個慾望膨脹的年代,人們的心裏總是塞滿著慾望和奢求,追名逐利的現代人,總是奢求穿要高檔名牌,吃要山珍海味,住要鄉間別墅,行要寶馬香車。一切都被慾望支配着。

法國傑出的啟蒙哲學家盧梭曾對物慾太盛的人作過極為恰當的評價,他說:「十歲時被點心、二十歲被戀人、三十歲被快樂、四十歲被野心、五十歲被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麼時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的確,人心不能清凈,是因為慾望太多,慾望的溝壑永遠填不滿,人心永不知足,沒有家產想家產,有了家產想當官,當了小官想大官,當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裏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人生的許多沮喪都是因為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其實,我們辛辛苦苦地奔波勞碌,最終的結局不都是只剩下埋葬我們身體的那點土地嗎?伊索說的好:「許多人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去了。」這可以說是對得不償失最好的栓釋了。

其實,人人都有慾望,都想過美滿幸福的生活,都希望豐衣足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這種慾望變成不正當的欲求,變成無止境的貪婪,那我們就無形中成了慾望的奴隸了。在慾望的支配下,我們不得不為了權力,為了地位,為了金錢而削尖了腦袋向里鑽。我們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覺得不滿足,因為在我們看來,很多人比自己的生活更富足,很多人的權力比自己大。所以我們別無出路,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在無奈中透支著體力、精力與生命。

捫心自問,這樣的生活,能不累嗎?被慾望沉沉地壓着,能不精疲力竭嗎?靜下心來想一想,有什麼目標真的非讓我們實現不可,又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用寶貴的生命去換取?朋友,讓我們斬除過多的慾望吧,將一切慾望減少再減少,從而讓真實的欲求浮現。這樣,你才會發現真實的,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快樂的。擁有這種超然的心境,你就能做起事來,不慌不忙,不躁不亂,井然有序。面對外界的各種變化不驚不懼,不慍不怒,不暴不躁。而對物質引誘,心不動,手不癢。沒有小肚雞腸帶來的煩惱,沒有功名利祿的拖累。活得輕鬆,過得自在。白天知足常樂,夜裏睡覺安寧,走路感覺踏實,驀然回首時沒有遺憾。

古人云:「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當年陶淵明荷鋤自種,嵇叔康樹下苦修,兩位雖為貧寒之士,但他們能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這樣的生活,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極高境界!

人生好像一條河,有其源頭,有其流程,有其終點。不管生命的河流有多長,最終都要到達終點,流入海洋,人生終有盡頭。活着的時候,少一點兒慾望,多一點快樂,有什麼不好?

成功做人需要知足

知足,是一種成功做人的藝術,它小半出於無奈,大半則源於內在精神世界的充實豐富,以及應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圓熟。你要懂得,知足或不知足,都不是生活的目的;人生的目的應當是尋求既有生活的快樂,知足如果能夠常樂,則不妨知足。

每每談起知足,人們總以為那是人的惰性流露,其實不然。人生常常是無奈的,有時候會被迫置身於極不情願的生活境遇里,甚至會落到萬念俱灰的地步,但是一旦他能想到自己好歹還有幸擁有一個可愛的人生,便又知足地笑起來:「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無處下金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還有另一種知足,既不是人的惰性流露,更不是對世事變化的無奈,而是由於我們的人生很圓滿,做到了很多想做的事,也實現了很多自己想完成的心愿,最後悟透了人生的真諦,原來就是恬淡地生活於常態之中,不過分追求其他。

有一次,孔子游泰山時,遇到一位高人,不知何年生,不知何處來,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孔子就問他道:「先生何樂也?」對曰:「天生萬物,人為貴,吾得為人,一樂也;男女有別,男為尊,吾得為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

由此可見,深層次的知足是我們在深刻理解生活真諦之後的必然選擇。

人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俗話說;「猛獸易伏,人心難降;溝壑易填,人心難滿。」在現實生活中,「足」是相對的、暫時的,以「足」為不懈追求的目標,那麼他所得到的結果將是永遠韻不足。如果一個人以「不足」為生活的事實而予以理解和接納,那麼他對生活的感受反倒是足的。

知足是一個人自覺協調人心無限慾望與現實有限條件兩者關係的過程,它用什麼來協調?答案是用「知」來協調。足與不足是物性的,而知與不知則是人性的。以人性駕馭物性,便是知足;讓物性牽制人性,就是不知足。足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強;知不知在我,非貧富所能左右。一個人對事事都感到不知足,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並不需要主觀上的任何努力,因為不知足正是人的慾望的唯一特徵。所以,不知足是本然的、順情的;而知足倒是自覺的,需要用修養和意志控制的和勉為其難的。當你步行在街道上,看到一輛輛擦身而過的漂亮轎車時,當你身居斗室,望着窗外一幢幢摩天大樓的閃閃燈火時,因羨慕、嫉妒油然而生的不知足,無須吹灰之力便不招自至了。而要擺脫這些情緒的糾纏,今晚依然知足地卧床酣睡,明晨照樣知足地擠車上班,卻是很不容易的。

一個鄉下人與城裏人相比,往往更會感到很知足。城裏人西裝革履,住高樓大廈,尚不免滿腹牢騷;而一個老農只要有粗茶淡飯果腹,有簡陋房屋安居便會心滿意足了。如果城裏人因此對鄉下人頗感不屑並自以為高人一等,那實在很好笑。這樣的城裏人反過來拿自己與物質生活水平更高的外國人相比,必然會產生另一種自卑與不足感。

做人的要務是尋求生活本身的幸福和快樂,而不是去計較這種生活究竟屬於「貧民窟」,還是「富貴鄉」。

有效管理自己的慾望

人人都有慾望,合理的慾望促人奮進,不合理的慾望使人墮落,不能管理自己慾望的人很容易成為慾望的奴隸,只有有效控制慾望為己所用,才能獲得身心的雙重滿足。

按照叔本華的理論,如願以償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對理想最致命的打擊莫過於理想的實現了。「得到滿足的激情所帶來的常常是不幸,很少是幸福。」而且一個慾望實現又會產生另一個慾望,如此生生不息。

人的慾望,是一個人的本性問題。慾望指的是人們對已有的從不滿足,總想獲得更多或不同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只不過大小不同而已。在人的內心裏充滿著無限的慾望,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就連古代的皇帝,也是逃脫不了被自己內心慾望包圍的痛苦。想想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整個天下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什麼有什麼,應該不會再有什麼不滿足的吧?但他還是有的,有的皇帝費盡心思要去追求什麼長生不老,要千方百計尋求長生不老之術,要讓自己的生命之樹常青,不懈地尋找各種靈丹妙藥,古代有名的煉丹術便是由此而產生的。作為皇帝都欲無止境,更何況普通人呢?

有一則故事很耐人尋味:

小烏龜們不聽大烏龜的警告,到水草肥莢之處嬉戲覓食,結果被人或網或釣,能倖存者寥寥。大烏龜問其故,倖存的小烏龜們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們也沒有看見有人呀,只是有些長長的線追在我們身後罷了。」大烏龜為了讓孩子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大月支國的小馬駒看到人們用酥油煎麥餵豬,而自己卻吃草和泔水,心中十分羨慕。母馬便對小馬駒說:千萬不要羨慕。只要人們讓豬吃酥油煎麥了,那豬的死期也就快到了。果然到了春節,那些被酥油煎麥喂肥了的豬一個個被捆着殺了。

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某某官員貪污受賄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元的新聞報道,看着都讓人心驚肉跳,他們為什麼會陷入犯罪的深淵以至於讓自己不可自拔的呢?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就是自己的慾望、那無窮無盡的慾望在作怪。這個慾望是被自己一點點地放大的。說起來,那些官員也是常人,作為常人,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大的慾望,只不過在自己手裏,能夠有貪一點意外之財的機會,通過貪污受賄一點意外之財能滿足自己起初的一點並不大的慾望,讓自己的內心得到了那麼一點點的滿足。然而,人就是奇怪,貪污了幾萬,就想着貪污十幾萬;貪污了十幾萬后,又想着能拿更多的錢,如此反覆,這個慾望最終被自己慢慢地放大,慾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這貪財的慾望猶如吸鴉片上癮一樣,越到後來癮頭越重,終使他們進入了一個萬劫不復的境地,以至於讓自己不能自拔,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果。

慾望無止境,此乃人性,人本身是慾望性的動物,而慾望源於社會的發展和人的進化,因此,作為我們人來說永遠也無法滿足自己。讀書的時候,想着能考上一所大學就好了;考上大學以後,又想着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行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輕鬆的工作后,又希望着工資待遇好一點就可以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工資待遇提升了,又會去想着自己的工資待遇能再提升該有多好……當然這其中還有其他很多的慾望。不過,人的慾望不止包括金錢物質方面的東西,還包括其他比較廣泛的事情,比如說人的食慾、求知慾、對美的追求等等。慾望有正反兩面,追求良好的慾望會使自己的人生得到升華,追求不好的慾望則會使自己的人生走向墮落。無論什麼樣的慾望,慾望的實現和滿足都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愉悅和快感,慾望滿足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快樂的過程。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對慾望進行合理的控制、引導和管理,讓自己在慾望的實現中得到一種快樂和滿足,在慾望的實現中彰顯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人之所以不幸,還因為一旦鬥爭結束,厭倦將同痛苦一樣令人難以忍受。「需要和痛苦一旦容人稍事休息,無聊就接踵而至,這樣,人就勢必又要排遣煩悶了。」

貪是人類內心對外界事物無止境的慾望。一個「無止境」,道出了貪者的心理源頭。對某些事物的追求,是人們正常的內心需要,正如飢餓者渴望能夠飽餐一頓,貧窮者渴望得到一筆錢財一樣,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個飢餓者在享受了一頓美餐之後,還想要一座銀山;貧窮者在得到一筆錢財之後,還想要一座金山,這便是「貪」了,因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變成無休止的慾望了。凡世的人,只要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環境裏,都會受到感染,問題的關鍵是人是有自制能力的高級動物,應當在理性的調控下適可而止,在得到該得的東西之後,對不該得的就不要有非分之想。

以前,曾經聽過這樣一個關於幸福的故事: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在一起談論什麼是幸福。窮人說:「幸福就是現在。」富人望着窮人的茅舍、破舊不堪的衣着,輕蔑地說:「這怎麼能叫幸福?我的幸福可是百間豪宅、千名奴僕啊。」有一天,一場大火把富人的百間豪宅燒得片瓦不留,奴僕們各奔東西。一夜之間,富人淪落為乞丐。烈日炎炎,汗流浹背的乞丐路過窮人的茅舍,想討口水喝。窮人端來一大碗清涼的水,問他:「你現在認為什麼是幸福?」乞丐眼巴巴地望着那碗水說:「幸福就是你手中的這碗水。」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都會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儘管每個人對人生和幸福的理解各自不同。有的人的幸福源於一輛漂亮的跑車,和車子在一起他就會找到征服世界的快感;有的人幸福來自於一幢裝修豪華的大房子,以及在房子裏遙望城市的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有的人把大把鈔票作為幸福的目標,他們覺得有錢就快樂無比;有的人則認為幸福就是擁有一個和自己分享快樂的愛人,攜手並肩走過人生的春夏秋冬;有的人把事業的追求作為人生幸福的真諦;還有的人把結識朋友作為幸福的源泉,擁有朋友就是他一生的最大幸福。

雖然,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標準,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情,你感覺到了,便是擁有。幸福與金錢、權力、地位不一定成正比。富翁不見得就比窮人更幸福,拾荒者與大明星完全可以擁有同等的幸福。在這個世界上,人的慾望是沒有滿足的時候,越是富有的人,其佔有慾也越強烈。人世間的痛苦大多數來自於慾望的不滿足——通過物質的快樂企圖來滿足精神的快樂是不可能的。而慾望本身又沒有滿足的時候,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認真、正確地對待來自各個方面的慾望,好的方面督促自己奮發進取,以正當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加以克制和改正,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清正廉潔的真君子。

正確對待功名利祿

功成名就,名利雙收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得到了欣喜若狂,失去了憂傷鬱悶。但往往欣喜不能長久,憂傷卻長期不能擺脫,患得患失的結果就是內心永遠感受不到幸福。真正有智慧的人對待功名利祿的態度總是異於常人,得之不喜,失之無憂,來去自如,心情卻永遠恬淡安寧。

談到做官,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名利得失。但仔細想來,古往今來有許多做大官的人都把個人得失看得很淡,不太在意個人的榮譽名利。

在榮辱問題上,做官的人如能做到「難得糊塗」「去留無意」,這才叫瀟灑。一個人,當你憑自己的努力、實幹,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了應得的榮譽、獎賞、眾人的愛戴與誇讚時,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寵若驚,自覺高人一等。榮辱不過是一時的東西,不必太過在意。當如古人阮籍所云:「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榮譽只能說明過去,不值得誇耀,更不足以留戀。

生活中往往有一種人,他們肯於辛勤耕耘,但往往經不起鮮花和掌聲的誘惑,一旦有了點兒榮譽、地位,就沾沾自喜、飄飄欲仙。甚至以此為資本,爭這要那,不能自持。更有些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居官自傲,橫行鄉里。這些人就是被名譽、地位沖昏了頭腦,忘乎所以了。

曾有人言:「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得到了榮譽不必狂喜狂歡,失去了也不必耿耿於懷、憂愁哀傷。這裏面蘊涵着一個哲理,即得失的界線不會永遠不變。一切功名利祿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得而失之、失而復得的情況都是經常發生的,意識到一切都可能因時空轉換而發生改變,就能夠把功名利祿看談、看輕、看開,做到「榮辱毀譽不上心」。

有的人在榮譽面前也許能經得起考驗,但他卻未必能經受得住屈辱和打擊。屈辱常常就像一根針一樣,扎入弱者的心肺,迅速地打垮了他們;而打擊則如大山,在打擊面前很少有人能夠再抬起頭來。然而,古語有云:「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士可殺不可辱。」這些都是對古往今來那些英雄豪傑的讚美之詞。面對邪惡,為了正義,寧死不屈,以死論證偉大的人生和高尚的人格,這才是至高無上的優秀品格。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由於對方太強大,我們不能給對方以打擊,「忍辱」就很有必要。為了真理和正義,為了更多的人贏得榮譽和勝利,就需要自己忍辱負重。眾所周知《紅岩》中的華子良,裝瘋賣傻那麼多年,遭到敵人侮辱,也遭到同志輕蔑,為的就是要在關鍵時刻營救戰友。這種人的意志非常堅強,雖然他沒有同敵人作殊死的戰鬥,但其榮辱觀同樣偉大高尚。

在現代商業社會,要真正做到完全脫離物質而一味追求人格高尚純潔,確實很難。但是,如果有了人格上的追求,起碼可以活得輕鬆瀟灑些。他不會輕易因外物而動搖,不會為了一次晉級、一次調房、一次加薪而與他人鬧得不愉快,更不會為了功名利祿而趨炎附勢,違心地出賣靈魂,做出丟失人格的事情。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兩次這樣的經歷和體會,當你放棄名利,保住人格時,那種欣喜和愉悅是發自肺腑的。一個坦坦蕩蕩、人格高尚的人,他的內心是寧靜的;而蠅營狗苟的小人,其內心永遠得不到平靜。

對榮辱取捨的標準反映了人的追求,也影響到人對苦樂的感受。有榮則樂、有辱則悲是人之常情,因此,樹立什麼樣的榮辱觀,同如何看待得失問題一樣,其實就是一個人的人生態度。

忍住誘惑方能成功

誘惑有可能是利益,也可能是陷阱,如果不深思熟慮就匆匆上鈎,就好像爭着吃餌的魚,遲早是餐桌上的美餐。有智慧的人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永遠也會像不懂誘惑為何物的人一樣表面不動聲色,其實是在等待機會謀定而後動。

美國一家心理學院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30個孩子叫在一起,然後給他們每人一個糖果,然後對他們說:「現在我們要出去一會,要是在我回來之前誰的糖果還沒有吃的話,我會再給他一個糖果。」半個小時后第一個小朋友忍不住將糖果給吃了,接下來陸續有人做了同樣的事。等到人們回來時,只有極少數的小孩沒有吃糖,於是按要求給了他們每人一塊糖果。研究遠遠沒有結束,心理學家一直觀察著那些孩子,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半途將糖果吃掉的小孩多數碌碌無為,而那些一直堅持到最後的小孩都做出了一番大事業。

這樣的一個實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苦難或許並不是我們常說的挫折、失敗等,而是我們自己心中的那顆被誘惑的心,是它們在時時刻刻地挑逗我們身上的慾望,讓我們在慾望中碌碌無為,讓我們沉浸在慾望之中。只有那些能夠忍受住慾望的人,才能夠不斷成功,而最終成就一番大事業。這裏所謂的忍耐並不是戰勝,因為人不可能戰勝人性的本能——慾望,所謂的忍耐只是堅持,雖然這樣的忍耐會讓你痛苦、讓你倍受折磨,但一旦你真的能夠抵制誘惑,就必然可以成為一個人才,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在這個物質充裕整個人腦的社會裏,處處充滿了各種誘惑,好環境、高工資、更好的機遇、廣闊的發展前景……但這樣的誘惑並不是好事,它隨時有可能讓我們掉進陷阱里,再也出不來。各種各樣的誘惑會讓我們背叛自己信守的道德、情感和原則、背叛自己的朋友。在現在的公司里,就有很多這樣的員工,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將公司的商業機密出賣給他人,這樣不僅會損害老闆和公司的利益,同樣也可能將自己推向懸崖之巔,再無後路可退了。而反之,如果能夠忍受住各種各樣的誘惑,能夠忠心耿耿地為公司工作的話,就必然可以得到公司領導的認可,就必然可以在職場上一步步高升。

小張是一家金屬冶鍊廠的技術骨幹,由於工廠準備調整發展方向,小張覺得工廠不再適合自己,他準備換一份工作。鑒於小張原來工廠在行業上的影響力以及他自身的能力,他決定去全國最大的金屬冶鍊公司應聘。

負責面試小張的是該公司負責技術的副總,他對小張的能力沒有任何挑剔,但是卻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把原來廠家研究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果告訴我們。但是小張拒絕了,小張身邊的人都為他的回答感到惋惜,因為這家企業的影響力和實力比他原來的工廠要大得多,在這裏工作是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但是小張卻放棄了這個絕好的機會。

就在小張準備去另一家公司應聘的時候,那位副總給小張來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寫道:「張先生,你被錄取了,並且是做我的助手,不僅因為你的能力,更因為你時時刻刻都為自己的企業保守商業機密,你很棒!」

小張最後之所以能夠得到副總的青睞,其主要原因正是由於他能夠忍受住誘惑,替別人保守商業秘密,即使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公司的人,但依然可以做到保守他人商業機密,這樣的人要是進了自己的公司,同樣會為了這個公司的利益而對其商業機密守口如瓶。反之,如果當時小張應副總的要求,把他以前公司的進展情況告訴副總的話,他很有可能就沒有辦法獲得那份工作,或者即使他能夠留在那個公司,也不可能從事機密工作,也不可能做長久。每個公司需要的都是像小張這樣的職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對公司商業機密保密,能夠忍受住金錢、權力及其他誘惑,保持對公司的忠心,儘力保守企業和老闆的機密,對公司的各種事情都不隨便張揚,守口如瓶,保障企業老闆的最大利益。這樣的人才能夠迅速找到工作,並迅速得到提升。

其實,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無論是對公司老闆、對企業還是對我們的朋友,我們都應該要忍受住金錢、權力等的誘惑,都應該保持着對別人的忠心,都應該能夠牢牢地守住他人的秘密,而不應該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損害他人的利益,將別人的勞動成果拱手讓人。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或許你會因為當時出賣了他人的信息而獲得一筆豐厚的收入,但是以後呢?如果別人都知道了你的品性,還會有人相信你嗎?還會有人將他們的機密告訴給你嗎?而同樣因為這樣的污點,你也就很難再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如果對於任何人、任何事你都可以忍受住誘惑,可以替他人保守秘密,或許你會失去一時的機遇,但要相信,因為你的這種能為他人保守秘密的行為,能對別人忠心的行為,必然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青睞,你必然會成為公司的核心人物、老闆面前的大紅人。

不去隨意進行攀比

大千世界,造化萬千,正因為各個物種形色殊異,才顯得色彩繽紛、生機勃勃。有智慧的人知道順應這種造物的不同,不去強求一致,才能心無旁騖的做好自己,成為出類拔萃的人。

有一個國王,每天都有政事要辦,但是他很煩這些公務,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因此,他非常羨慕那些沒有繼承王位的自己的兄弟。有一天,國王獨自到花園裏散步,使他萬分驚詫的是,花園裏一片蕭條,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枯萎了。

國王就挨個兒詢問,才知道原因是什麼。

橡樹由於沒有松樹那麼高大挺拔,因此不停地向上拔自己,最後導致自己的根脫離了土地。松樹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樣結許多果子而很難過,就慢慢地枯萎了。葡萄本來是松樹的偶像,可它哀嘆自己終日匍匐在架子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樹那樣開出美麗可愛的花朵,於是也死了。牽牛花也病倒了,因為它哀嘆於自己沒有紫丁香那樣的芬芳。

其餘的植物也都垂頭喪氣、沒精打采。

國王詢問了一圈兒,最後發現,在他的腳邊還有一種頂細小的草在旺盛地生長。

國王問道:「小草啊,你叫什麼啊?」

「我叫心安草。」小草回答。

「別的植物全都枯萎了,為什麼你這小草這麼勇敢樂觀,毫不沮喪呢?」

小草回答說:「我一點兒都不灰心失望,因為我知道,每一種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特點。松樹的特點是高大而四季常青,葡萄的特點是會結許多果實,可以用來釀美酒,紫丁香的特點是會開出芬芳絢爛的花朵。它們各有優點,又各有不足。我不和它們比什麼,我就是一株普通的心安草,我有自己快樂的生活。」國王聽到這裏后,突然明白了:自己是一國之君,享有了國王的尊嚴,就必然要為國家負責,因此,每天的政事也就是正常的了,何必要為這個而煩惱不已呢?後來,他把這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在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也總會有不同的分工,大家做着不同的事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活自然也就不同。也許,你有的東西,別人未必有,別人有的,你也未必有。我們都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享受着自己的那一份獨特的快樂,沒有必要羨慕別人什麼。

然而,生活中總有很多人為不同的事情而煩惱,他們會埋怨自己的收入比別人少,埋怨自己的房子比別人小,甚至會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的父母有權、有錢。然而,他不知道,別人也在羨慕他的生活有多逍遙,羨慕他和家人的生活有多溫馨。

攀比,往往讓我們徒增煩惱。我們不管怎麼努力,都不可能活在別人的生活中。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正視現實,做好自己,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滋味、更完滿。

在一艘船上,有船長,有大副、二副,還有船員,大家根據自己的才能來做不同的工作。不可能人人都當船長,必須有人來當水手;不可能人人都當將軍,還要有人去做哨兵。重要的不在於你做什麼,而是你能否成為一個最好的你!所以第一件要記住的事就是:接受你自己。

驅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慾

國學大師林語堂也曾經說過:「滿足的秘訣,在於知道如何享受自己所有的,並能驅除自己能力之外的物慾。」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朋友說正為這一段時間老是做惡夢而痛苦。問及所夢內容,幾乎全是夢見為了一點私利而與別人糾纏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好生苦惱。我便裝做行家,為之解夢,勸他最近放下手中的生意,到處走走,躲一下「小人」,便可不再做惡夢。

朋友心中有事,自然不得清閑,即使在睡夢中也一樣。而醒來時,更是驅趕此身,作無盡的追求。當時沒敢與朋友直言,其實真正的「小人」是自己,是自己白日裏老是想着為了蠅頭小利去與人糾纏,所以才夢裏不得安寧。如果整天為名利所累,萬事擾心,不得安寧,即便物質生活上錦衣玉食,但精神壓力不能排解,也只能悉苦萬端。

古語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利當然是社會發展最有效的潤滑劑,但不可過於看重名利,過於為名利奔波不休。

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講究效益的環境裏,完全不言名利也是不可能的,但應正確對待名利,最好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順」。

當然,最好的活法還是淡泊名利。因為名字下頭一張嘴,人要是出了名,就會招為嫉妒,受人白眼,遭到排擠,甚至有可能由此而種下禍根。

正如古語所說:「木秀於林,風必吹之;堤高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從必非之。」而利字旁邊一把刀,既會傷害自己,也可能傷害別人,小利既傷和氣又礙大利。如果認為個人利益就是一切,便會喪失生命中一切寶貴的東西。

人生待足何時足?名利是無止境的,只有適可而止,才能知足常樂。其實心是人的主宰,名利皆由心而起,心中名利之欲無休止的膨脹,人便不會有知足的時候。慾望就像與人同行,見到他人背有眾多名利走在前面,便不肯停歇,而想背負更多的名利走在更前面,結果最後在路的盡頭累倒。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質,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寬闊。

一個人如若養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他也就更易於找到樂觀的一面。但許多人口口聲聲說將名利看得很淡,甚至做出厭惡名利的姿態,實際是內心中無法擺脫掉名利的誘惑而做出自欺欺人的姿態,未忘名利之心,所以才時時掛在嘴邊。好作討厭名利之論的人,內心不會放下清高之名,這種人雖然較之在名利場中追逐的人高明,卻未能盡忘名利。這些心口不一的人,實際上內心充滿了矛盾,但名利本身並無過錯,錯在人為名利而起紛爭,錯在人為名利而忘卻生命的本質,錯在人為名利而傷情害義。如果能夠做到心中怎麼想,口中怎麼說,心口如一,本身已完全對名利不動心,自然能夠不受名利的影響。那麼不但自己活得輕鬆,與人交往也會很輕鬆了。

淡泊方以明志

明禍福之道,離是非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智者所應懂得的道理。

懂得功成身退,遠離禍患是智慧。在這方面,戰國時期的范蠡可謂是最有心得的人。

滅吳之後,越王勾踐與齊、晉等諸侯會盟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當此之時,越軍橫行於江、淮,諸侯畢賀,號稱霸王,成為春秋戰國之交爭雄於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因謀划,官封上將軍。

滅吳之後,越國君臣設宴慶功。群臣皆樂,勾踐卻面無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識大端。他想:越王勾踐為爭國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願以償,便不想歸功臣下。常言道:大名之下,難以久安。現已與越王深謀二十餘年,既然功成事遂,不如趁此急流勇退。想到這裏,他毅然向勾踐告辭,請求隱退。

勾踐面對此請,不由得浮想聯翩,遲遲說道:「先生若留在我身邊,我將與您共分越國,倘若不遵我言,則將身死名裂,妻子為戮!」政治頭腦十分清醒的范蠡,對於世態炎涼品味得格外透徹,明知「共分越國」純系虛語,不敢對此心存奢望。他—語雙關地說:「君行其法,我行其意。」

事後,范蠡不辭而別,帶領家屬與家奴,駕扁舟,泛東海,來到齊國。范蠡一身跳出了是非之地,又想到風雨同舟的同僚文種曾有知遇之恩,遂投書一封,勸說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享樂,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種見書,如夢方醒,便假託有病,不復上朝理政。不料,樊籠業已備下,再不容他展翅起飛。不久,有人乘機誣告文種圖謀作亂。勾踐不問青紅皂白,賜予文種一劍,說道:「先生教我伐吳七術,我僅用其三就已滅吳,其四深藏先生胸中。先生請去追隨先王,試行余法吧屍要他去向埋人荒冢的先王試法,分明就是賜死。再看越王所賜之劍,就是當年吳王命伍子胥自殺的「屬鏤」劍。文種至此,一腔孤憤難以言表,無可奈何,只得引劍自刎。

《越絕書》卷六評曰:「(文)種善圖始,(范)蠡能慮終」;又云:「始有災變,蠡專其明,可謂賢焉,能屈能伸。」觀文種、范蠡二人不同結局,可知此言不誣。

范蠡的智慧不僅在從政方面,也表現在對時局大勢的判斷方面。在他看來,從政和務農、經商,事雖殊途,其理卻有相通之處。范蠡的聰明才智在於他把握其中的奧秘,使其同歸於一,從而能左右逢源,立於經久不敗之地。

范蠡早年曾師事計然(一作計倪),研習理財之道。他認為:由於供求上的有餘和不足,促使物價有貴、賤變化,因此應隨時掌握社會餘缺及需求。譬如:旱則備車乘,澇則備舟楫。農、工、商三業,均有各自的重要地位,又相互聯繫。比如米穀價格,谷賤則挫傷農夫的生產興趣,谷貴則損害工商的切身利益。損害工商則財源不出,挫傷農夫則田野得不到墾闢。米穀價平,則農工商俱利。平糶齊物,則關市不乏。這就是治國理財的大道。

遠在春秋時期,范蠡竟具有如此完備的經濟思想和商業理論,無疑是十分難得的。正是由於此,他到齊國之後,便隱姓埋名,自稱鴟夷子皮,改業務農。他想:越國用計然之策既能稱霸強國,我用此術也必能齊家致富。於是,他舉家同心協力,躬耕於海畔。不久,家產累計數十萬。

齊人見范蠡賢明,欲委以大任。范蠡卻喟然長嘆說:「居官至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久受尊名,終為不祥。」於是,他散其家財,分予親友鄉鄰,然後懷帶重寶,悄然出走。范蠡輾轉來到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再次變易姓名,自稱為朱公。他認為陶居天下中心,四通八達,便於交易,遂以經商為業,每日買賤賣貴,與時逐利,19年間,三致千金。時人凡論天下豪富,無不首推陶朱公。

綜觀范蠡一生,真可謂大智大慧之人,雖有超人之才,卻從不以此爭名奪利。他深知政治鬥爭的險惡,更知曉事君左右的危險,於是善於審時度勢的他總是將自己隱匿起來,低調行事,經營於民間。即便財滿物豐之時也從不炫耀,而是散財於民,重新投入市井,平淡經營,以求平安。范蠡如此低調做人,淡泊明志,可謂生存的大智慧。

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滿則溢、盈則虧、盛則衰,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非人力所能扭轉。有智慧的人所能做的就是張弛有度,適可而止,不急着去碰觸那個頂峰,同時也是轉折點,使自己永遠保持在將滿未滿、似盈非盈的狀態,永遠給自己留有餘地。

世事如浮雲,瞬息萬變。不過,世事的變化並非無章可循,而是窮極則返,循環往複。《周易·復卦·彖辭》中說:「復,其見天地之乎!」「日盈則昃,月盈貝口食」,中國人從周而復始的自然變化中得到心靈的啟示:「無來不陂,無往不復」,老子要言不煩地概括為:「反者道之動。」人生變故,猶如環流,事盛則衰,物極必反。生活既然如此,安身立命應處處講究恰當的分寸。過猶不及,不及是大錯,大過是大惡,恰到好處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基於這種認識,中國人在這方面表現出高超的藝術。常言說:「做人不要做絕,說話不要說盡。」廉頗做人太絕,不得不肉袒負荊,登門向藺相如謝罪。鄭伯說話太盡,無奈何掘地及泉,隨而見母。凡事留一線,日後好見面。凡事都能留有餘地,方可避免走向極端。特別在權衡進退得失的時候,務必注意適可而止,盡量做到見好就收。

一個聰明的女人懂得適度地打扮自己,一個成熟的男子知道恰當地表現自己。美酒飲到微醉處,好花看到半開時。明人許相卿說:」富貴怕見花開』。此語殊有意味。言已開則謝,適可喜正可懼。」做人要有一種自惕惕人的心情,得意時莫忘回頭,着手處當留餘地。此所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傳》,謂安身立命當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時人以為智見。反其道而行,結果必適得其反。

君子好名,小人愛利,人一旦為名利驅使,往往身不由己,只知進,不知退。尤其在古代,不懂得知可而止,見好便收,無疑是臨淵縱馬。封建君王,大多數可與同患,難與處安。做臣下的在大名之下,難以久居。故老子早就有言在先:「功成,名遂,身退。」范蠡乘舟浮海,得以終身;文種不聽勸告,飲劍自盡;此二人,足以令中國歷史臣宦者為戒。不過,人的不幸往往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

任何人不可能一生總是春風得意。人生最風光、最美妙的時刻也是最短暫的時光。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就像搓牌一樣,一個人不能總是得手,一副好牌之後就是壞牌的開始。所以,見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贏家。世故如此,人情也是一樣。與人相交,不論是同性知己還是異性朋友,都要有適可而止的心情。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勢盡人疏、利盡人散的結局,同時友誼也只有在乎淡中方能見出真情。越是形影不離的朋友越容易反目成仇。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即使是恩愛夫妻,天長日久的耳鬢廝磨,也會有愛老情衰的一天。北宋詞人秦少游所謂「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不止是勞燕兩地的分居夫婦之心理安慰,更應成為終日廝守的男女情侶之醒世忠告。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欲不可縱,縱慾成災。樂極生悲一語幾乎婦孺皆知,但一般人對它的理解,往往因快樂過度而忘乎所以、頭腦發熱、動止失矩,結果不慎發生意外,惹禍上身,化喜為悲。凡讀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大致上可以領悟樂極生悲的含義。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雅緻環境裏,從賢畢至,高朋會聚,曲水流觴,詠敘幽情,這是何等快樂!王羲之欣然記得:「是日也,天朗氣晴,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但是,就在「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之時,突然使人產生了萬物「修短隨化,終期於盡」的悲哀,於是情緒一轉:「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這是真正的樂極生悲。

類似的心情變化可以在蘇東坡的《前赤壁賦》中進一步得到印證。蘇東坡與客泛舟江上,「飲酒樂甚,扣舷而歌」,這本來是很快活的,偏偏樂極生悲,「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偏偏又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這八個字真是把一個人由樂轉悲之後的難言心境寫絕。飲酒本是一件樂事,但多愁善感的人飲酒,往往會見物生情,情到深處反添恨。正如司馬遷所說:「酒極則亂,樂極生悲,萬事盡然。」

樂極生悲概括地講,是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愛和留戀而生出的惘然和悲哀;詳情而言,是一個人對生活中好花不常開,好景難常在的無奈和悵懷。人的情緒很難停駐在靜止的狀態,人對世事盛衰興亡的更替習以為常之,心境喜怒哀樂的輪迴變換也成為自然,人在縱情尋樂之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莫名其妙的空虛傷懷,推之不去避之不開,因為歡樂和惆悵本來就首尾並列。所以莊子在「欣欣然而樂」之後感嘆:「樂未畢也,哀又繼之。」人只有在生命的愉悅中才能體會真正的悲哀。真正的喪親之痛,不在喪親之時,而在合家歡宴,或睹舊物思亡人的那一瞬間。人在悲中不知悲,痛定思痛是真痛。

在生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的起承轉合過程中,人應隨時隨地、恰如其分地選擇合適自己的位置。孔子說:「貴在時中!」時就是隨時,中就是中和。所謂時中,就是順時而變,恰到好處。正如孟子所說的:「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鑒於人的情感和慾望常常盲目變化的特點,講究時中,就是要注意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誌之一是看他會不會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並不是懦弱畏難。當人生進程的某一方面遇到難以逾越的阻礙時,善於權變通達,能屈能伸,心情愉快地選擇—個更適合自己的目標去追求,這事實上也是一種進取,是一種更踏實可行的以屈為伸,以退為進。力能則進,否則退,量力而行。自不量力是安身立命的大敵。當一個人在一種境地中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退一步反而海闊天空。適可而止,見好便收,是歷代智者的忠告,更是安身立命的藝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智勝未來書系(套裝四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智勝未來書系(套裝四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生存本領》(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