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錢是個茶詩迷(代序)

老錢是個茶詩迷(代序)

老錢是個茶詩迷(代序)

——賀《歷代茶詩集成·唐代卷·宋金卷》問世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茶產業和茶文化呈現出比翼雙飛、相得益彰的可喜態勢。據統計,2011年全國茶園面積220.7萬公頃,茶葉產量155.0萬噸,茶葉出口量32.3萬噸,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均居全球首位,茶葉出口量也名列世界第二。茶產業的蓬勃發展為茶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並為弘揚茶文化創造了有利條件;而茶文化的繁榮又進一步促進茶產業的發展與提升。

中華茶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代茶詩是構成中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茶文化寶庫中的精品。全面搜集、系統整理、深入研究中國茶詩是弘揚中華茶文化事業中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令人鼓舞的是,由著名茶詩人錢時霖先生等合編的洋洋百萬言的《歷代茶詩集成·唐代卷·宋金卷》正式出版了。這是他們十年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他們對茶文化事業的重要貢獻,也是我國茶文化研究取得的一項重大成果。作為一個老茶人,我感到由衷的高興,並表示熱烈的祝賀!

《歷代茶詩集成·唐代卷·宋金卷》共收集茶詩6080首,其中唐代茶詩665首、宋代茶詩5298首、金代茶詩117首。三代茶詩作者共計1158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搜集古茶詩數量最豐富的一部茶文化巨著。它的問世,對促進茶文化研究和繁榮茶文化事業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本書編者錢時霖先生是個茶詩迷。他從小就喜愛朗讀唐詩,初中畢業時幾乎可以背誦整本《唐詩三百首》。56年前,他收集的第一首茶詩是唐代徐夤的《尚書惠臘麵茶》。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他採取「借書抄詩」的方式,從《陸遊集》、《廣群芳譜·茶譜》、《梅堯臣編年校注》、《蘇軾詩集》、《宋詩紀事》、《宋詩鈔》、《元詩選》、《明遺民詩》等古書中手抄了大量茶詩。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的經濟條件逐漸好轉,於是便改用「購書貯詩」的辦法。開始,只要有茶詩的書,他見到一本就買一本。1983年,著名茶詩人戴盟先生在杭州「茶葉與健康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建議茶人編寫《全茶詩》。這對他啟發很大。從此,他就默默地下定決心,要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茶詩統統收集起來,整理、編撰、出版一部《茶詩大全》。這是一項浩大的茶文化工程。談何容易!然而,這位茶詩迷,就是有一股「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韌勁。他家住杭州市餘杭鎮,離城區較遠,當年交通不便,而且他眼睛又高度近視,但他不顧一切,克服重重困難,經常跑杭州新華書店,選書購書,尋覓茶詩。起初,他主要購買一些古代名人的專集,因為從這些書里可以找到很多茶詩,如《歐陽修全集》、《文徵明集》、《譚元春集》等。有一次,他在書店裏買到一本《全宋詩》,頓時一陣欣喜,認為這樣宋代茶詩可以收全了,但當時不知道《全宋詩》到底有多少冊,又何時能全部買到。後來得知,《全宋詩》共有七十二冊,而且是陸續出版的,第一冊出版日期為1991年,第七十二冊為1998年。他持續八年之久才將整套《全宋詩》購齊。此後,他又購買了《全唐詩》二十五冊、《全金詩》四冊。此時,他萌生了先編《唐宋金茶詩大全》的構想(擬作為《中國茶詩大全》的前半部)。接着,他和老伴高菊兒同志,不論春、夏、秋、冬,夜以繼日地從上述101冊詩集中,將六千多首茶詩一首首尋找出來,並寫成書稿,前後共花了他倆整整十年光陰。他們的的確確是被美妙的茶詩迷住了。他們這種認真、執著、堅持不懈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值得新老茶人學習。

我和錢君相識於半個多世紀前的1954年。是年秋,他考入原浙江農學院茶葉專修科(今浙江大學茶學系)學習。當時,我剛剛從華中農學院跟隨庄晚芳先生等調到浙農工作。我作為助教,曾上過錢的實驗課,帶過生產實習,因此,他一直尊稱我為「先生」。其實,我比他只大3歲,是同輩人,如按茶文化知識,特別在茶詩領域,他的水平比我高得多,他才是真正的「先生」。1956年,他從浙農畢業后一直在杭州茶葉試驗場和原杭州市茶葉科學研究所從事茶樹栽培研究工作,曾任該所茶樹栽培研究室主任、高級農藝師,是個潛心研究、埋頭苦幹,長於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茶樹栽培專家。改革開放之後,各種茶文化活動逐步興起,他憑藉自己興趣愛好,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繼續從事茶科學研究;同時,又率先開始了茶文化研究,特別是對中國古茶詩和古代茶聖陸羽,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並大有建樹。1989年他選注出版了全國第一本《中國古代茶詩選》(該書第二版2009年由天福茶學院出版,作為該院茶文化系的上課用書。經修正補充后的第二版,內容更加精確而豐富)。2005年他與竺濟法先生合著出版了《中華茶人詩描》。這是一部以詩歌形式描寫428位古今茶人的新作。據悉,他們合著的第二部續集已於2011年底問世。他本人創作的茶詩達一千首之多,其中詠茶人詩約800首,另200首為詠茶葉生產、慶賀詩等。此外,他還參加了《中國茶經》、《中國茶事大典》、《中國茶葉大辭典》、《中華茶葉五千年》、《浙江省茶葉志》等13種著作的編寫,編寫字數達97萬。此時,他在茶文化界已有了相當的知名度,可以說,已從一名茶樹栽培專家成功轉變為茶文化專家,在他身上體現出茶學文理結合的學科特色。

為了推動茶產業和茶文化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使我國從茶葉大國真正提升為茶葉強國,我們認為,關鍵在於必須連續不斷地培養出一大批不同層次、品德高尚、文理結合的茶學人才;同時,要充分調動現有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全面發揮他們的作用,大力倡導科技型和文化型兩類人才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團結一致,發揚當代茶聖吳覺農倡導的茶人精神,為祖國茶葉事業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共同奮鬥。

最後賦小詩一首,再表祝賀:

美妙茶詩迷老錢,十度寒暑編集成。

唐宋金詩六千首,百世流芳一萬年。

原浙江農業大學茶學系主任·茶學專家劉祖生

2012年9月12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歷代茶詩集成:宋金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歷代茶詩集成:宋金卷
上一章下一章

老錢是個茶詩迷(代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