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唐公奔太原

第一百一十四章    唐公奔太原

槍王崔虎的死,對崔家寨眾人影響很大,雖然崔虎早已有死志,在前往截殺胡一刀之前,便已經交代了後事,但他的死,依舊讓整個崔家寨,沉浸在一片悲聲之中。

崔虎死了,讓楊治原本打算好的婚事,也不得不再次推遲。崔紫纓家父新喪,按禮制需要守孝三年,她的婚事自然被推遲了,三年之內,也不可能和楊治完婚,李若蘭這邊雖然沒有問題,可楊治實在不好在崔紫纓正在悲傷之時,和葉若蘭完婚,葉若蘭也不好再說什麼。

一來二去,三人的婚事,再次託了下來。

江湖的紛爭,終究只是江湖事,對於朝唐的幾位大佬來說,最多只是一場戲罷了,對他們的影響卻是微呼其微。

然而,江湖事也是天下事,事在人為,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尚有可能引發一場風暴,更別說這上上下下幾千人的生死大事。

崔虎死了,胡一刀死了,對崔家寨的五寨主呂芸打擊及大,死了曾經的愛人和相處數十年的兄弟,呂芸也失去了往日的豪情,說出了一場影響江湖數十年的公案。

原本,呂芸應是姓李,本名李芸,她和洛雪劍宗昔日的宗主韓勝雪的大弟子李若雪本是親姐妹,而李若雪原本應是叫李雪兒,只是後來被韓勝雪收養,才被韓勝雪改名為李若雪。

李芸年長李雪兒十歲,本是當年大興李家的後人,也是武林世家出生,只是後來李家被洛雪劍宗所滅之時,破家之時,李芸正帶着年僅五歲的李雪兒在外遊玩,才僥倖逃得一命,只是人雖然活着,但這從堂堂大小姐淪落到自己討生活,確讓姐妹二人吃盡了苦頭。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李芸帶着李雪兒隱姓埋名,平日裏全靠李芸憑藉武藝在外接收一些活計,才得以生活。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兩年之後,李雪兒被人看中,收入了門派,李芸在仇恨的壓力之下,武功也是大進,在江湖中也有了些名頭。

後來的事就簡單了,李雪兒到了洛雪劍宗之後,才知道收她為徒的韓勝雪,居然是洛雪劍宗的大弟子,雖然韓勝雪淡泊名利,不喜爭鬥,當年沒有參加破滅李家的戰鬥,但韓勝雪小小的心靈中,兩年來家中巨變,早已經失了一顆仁和之心,一心要為父母報仇。

在仇恨的推動下,李若雪煉功極其用功,早早的就成了洛雪劍宗新一代的大師姐,深得師父韓勝雪的信任,被當成未來的門主培養。

可是李若雪根本就不在乎這個門主,她要的,是整個洛雪劍宗的敗亡。好在苦等之後,李若雪終於等到了機會。初任大刀盟盟主胡一刀一心想要發展大刀盟,向盟中不服他的勢力展現他的才幹,將目光投向了洛雪劍宗。

一來二去,李若雪和大刀盟一拍即合,一場導致洛雪劍宗破滅的大事,就在這陰差陽錯之下,被有心人推動了。

在說呂芸,李若雪被救走之後,便一心闖蕩天下,偶然之下,結識了當年的大刀盟盟主的大弟子胡一刀,二人情投意和,在江湖上闖出好大的名頭,只是沒幾年,胡一刀卻回了大刀盟,娶了盟主的女兒,做起了大刀盟的副盟主,而呂芸,卻在江南認識了崔虎四兄弟,不久后嫁給了排行老三的王大猛。

雖然嫁了人,生活也算安穩,但呂芸卻是一心要報復胡一刀,收了好幾個出色的女弟子,南北開花,這幾個弟子中,最出名的便是春水門的門主,太原唐門的三門主,而唐門,介乎江湖勢力和草莽英雄之間,卻是太原李家暗中扶持的。

李芸所說,着實將楊治嚇了一跳,太原李家暗通江湖勢力,這事可是可大可小啊,江湖草莽,向來是危脅天下和諧的一大問題,隋文帝在位時,便極力打壓江湖勢力,如今唐國公敢插手這一塊,楊治也不得不佩服他膽大。

暗通江湖勢力,這可要看怎麼說了,賀若弼老大人手下,就有一個專門打探消息的聽風門,人數也不在少數,滿朝文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文帝從來沒說過什麼,無它,這個聽風門,可是文帝的耳目,現在有一個不在皇室控制下的江湖勢力,楊治覺得,這事絕對可以用一用,相信能夠打破現在三家共治的局面。

褒國公宇文述正愁找不到打壓唐國公的借口,當楊治讓賀若弼找人將消息送給宇文述時,宇文述便動了起來。

楊治送給宇文述的消息,只有一句話:「太原李家,太原唐門。」再無其它。至於證據,楊治可沒有為宇文述收集證據的義務,他相信,宇文老大人也是官場老人了,絕對可以做得比他更好。

確實如楊治所料,宇文述收到門下遞上的密報,差點沒有激動得跳起來,連忙命人密秘去太原調查。說是調查,宇文述可不是吃素的,這消息是真是假他不管,到了他手裏面的條子,就算是假的,他也要做成真的,至於證據,哼哼,誰想要,宇文述可以給他兩大車。

李家在太原經營了好幾十年,李淵老國公什麼手段,宇文述的人前腳剛去查唐門,國公府便已經得到了消息,李淵被嚇得一跳,連忙招人來議事。

李淵手下不缺能人,最厲害的還要數他的二兒子李世民,其它幕僚下屬還沒能拿出個好章程,李世民便已經有了定計,直接勸李淵放棄大興,回歸太原。

這完全是以退為進的妙法子,回太原的好處太多了,李家在太原經營了幾十年,根深蒂固,可謂是兵強馬壯,糧多人多,更重要的是民心齊。第二是可以遠離朝唐,擺出一副是被宇文化及禍害出大興的樣子,苦大仇深,博取同情心和眼淚,當然,李家不在乎同情和眼淚,可是只要李家稍稍改變下劇本,這玩意就會變成民心。第三,朝唐已經被三家搞得烏煙瘴氣,天下百姓也是水深火熱,這個時候退出,來日出了亂子,到時候人民的仇恨,完全被宇文家抗了。第四,宇文述的心思比當年司馬召還要明顯,這個時候離開大興,到時候時機成熟,李家完全可以打着進京勤皇的口號,到時候到了大興,小皇帝是否還活着,那還不是李家說了算。

李世民的話,太合李淵的意思了,李淵大手一揮,就這麼定了,儘快撤出大興。

這些年整個大隋朝唐已經是三分天下,雖然宇文家在朝唐上的勢力是最大的,但李家也不弱,唐國公陣營的人,李淵挑了能臣良將帶走,兵是絕對不敢動的,李淵也不傻,再說了,李家也不缺兵,關鍵就是將。至於那些庸臣慫將,好吧,總要留點人來給褒國公發泄怒火吧,他李淵也不是善男信女,總不能什麼事都讓他來抗吧。

等到宇文述辛辛苦苦又是收集,又是捏造證據,終於自信可以搬到李淵了,結果發現,稱病半個月的唐國公,居然是個假貨,真的唐國公早都已經快到太原了。一怒之下,宇文述屠刀高舉,朝唐上不屬於宇文家的人如同熟透了的麥子一般,整整齊齊的割了一茬,換上了宇文家的人。

至於柱國公,可憐的秦懷禮本來就是三家中最弱的一家,現在唐國公突然跑路了,他哪裏還能斗得過已經成了勢力的褒國公,只能保住自己陣營不失,至於其它,想都不能多想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朕怎會是暴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朕怎會是暴君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唐公奔太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