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結局:終究歸浩瀚

第一百四十章:結局:終究歸浩瀚

卻說,姜雲得知袁譚殺兄弟,頓時打出旗號!

在大營之中更是不由得心生大喜。

「袁譚此人,果然是衝動無腦!」

打着袁譚殺兄弟之名,又命人言說袁紹生前功名。

聲稱為天下人討此不忠,不義不孝之徒。

姜雲率領大軍10萬,直取冀州!

冀州本就有張遼部隊,張遼在冀州,已經頗有人望。

通過張遼挑撥,諸位將領脫離袁家,不過只是短短的數日,冀州失守!

袁譚也被帶上了斷頭台!

到了此前他這才真的醒悟了過來。

家務事又怎能請他人入手幫忙?

他在處刑台前,悲聲泣道:「父親在上,兄弟在旁,我,當真該死之極,竟然請猛虎入家,這才引起如此悲劇,當真不甘!」

如此話語落下,便是慷慨受死。

姜雲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是將袁家徹底瓦解。

而他也得了冀州之地,又派人侵佔青州幽州之地,不過短短數個月的時間,他就已經坐擁三州。

坐擁三州,實力橫強。

曹操本來全心全意正想着如何對付其他軍閥,才剛剛反應回來卻已見到姜雲,已經坐擁三州。

姜雲這時則是向曹操上表,請封自己為封疆大吏,總領三州。

曹操見他,來勢洶洶,也只得先封他為冀州牧,又派人加封他身邊的陳宮為幽州牧。

姜雲知道是曹操的詭計,但是,陳宮卻是對自己忠心耿耿,所以根本不在乎。

姜雲得了三洲之地,瘋狂經營,又是命人造出更多火器。

曹操那頭卻也沒閑着,也是命工匠一直鑽研。

而且更是派曹仁出手,想要奪取并州。

姜雲早已知曉曹操的意象,立刻便是派了張遼出手。

張遼並高覽二人,帶兵10萬,先行攻佔了并州。

得了并州,姜雲自然是頗有幾分膨脹之感,便是與眾人商議如何對付曹操!

「諸位,我以為要對付曹操必要以大義為先,以名為重!」

眾人聽聞此話,皆是點了點頭。

沮授立刻便是來了一個想法!

「老朽倒是有個法子,不如這樣子吧,現如今劉備正遭到曹操的追殺,而劉備乃是天下聞名的劉皇叔,若是讓劉備親自來此相助,主公,你又有昔日的衣帶詔,憑劉備的皇親身份再加上如此戾氣,必然可使天下英雄共討曹操!」

姜雲聽聞此話頓時大喜過望,立刻依計行事。

按計策請來劉皇叔,又與關羽張飛,說明計劃。

劉皇叔自然知曉此事重要,便是答應了下來。

姜雲將計劃說明,希望關羽張飛二人率軍出戰。

關羽,張飛二人得了命令,便是各自率軍10萬,準備直取許昌。

而另一頭處,曹操得知姜雲,竟然迎了劉備,心中大驚。

可又知曉關張二人,提兵10萬往許昌而來,心中駭然!

他召集諸位將領商議。

「如今來勢洶洶,如何抵擋?」

荀彧道:「我等只得先派兵擋住關張,二人到時再以皇家身份,力壓劉備一頭!」

曹操知道此計甚妙,便是按計行事。

姜雲用出最強大招,以衣帶詔,告知諸位眾人。

頓時天下嘩然。

本來聲名滿天下的曹操,頓時別人是成了人人喊打的漢賊。

漢賊曹操成了大街小巷,皆是罵名。

曹操得此事頓時慌張萬分,而且前線告急,關張二人,提兵10萬,便是靠近許昌。

姜雲更是有30萬大軍緊隨其後。

曹操得知此事,不知如何是好,便是召見眾位謀臣。

「現在情況緊急,諸位該如何解決此事?」

荀彧得知這件事情之後,便是緊皺眉頭,目光中多出思索之感,卻又不發一言。

程昱說:「如今已經沒有什麼辦法了,只能先放棄許昌,他們現如今起碼有60萬大軍逼近,從4面八方逼來,我等現在還在許昌,若是不投降,定然會被其攻破城池斬殺!」

程昱雖然非常的勇猛,也是一名勇將又足智多謀,但就算是如此,終究還是知道怎樣的情況下才能硬拼,怎樣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無奈的投降。

他此話說出,眾人皆是皺了眉頭。

曹操咬牙深吸了一口氣。

隨即便是說:「好吧!」

次年春,姜雲率領大軍在許昌接受了曹操投降,迎奉天子,入朝為官,奉為左丞相,總領百官。

又以此,封曹操為右丞,拜劉備為大將軍,封關羽為驃騎大將軍,張飛為車騎將軍。

又拜張遼,陳宮,于禁,張郃為四鎮將軍。

再,姜雲總領尚書台事務,都領天下軍馬,創龍淵文閣,以荀彧為尚書台尚書令,龍淵文閣閣主,又以劉備謀主法正為三省節制,節制群臣。

次年,姜雲創軍樞秘院,以諸葛亮,龐統為樞密院核心,攻佔四方。

五年後,姜雲平定北方,直入漠北,再復西域都護府,又定遼東半島,長驅而落江南。

以大將軍劉備為主帥,鏢騎大將軍關羽為副將,車騎將軍張飛為先鋒,以沮授,荀攸為軍師,又命張遼為殿後,李典為後勤,百萬大軍下江南。

江左,何堪抵擋?

一時之間,聲勢震天,江南一戰而定。

幾年後,天下皆定,獻帝無後而崩,天下再度迎來亂局。

姜雲身為左丞相,又為總領天下軍馬大都督,現身平亂,又行霍光伊尹之事,以劉氏皇家子嗣,繼承大位。

同時規定,往後,皇位繼承之事,為龍淵文閣,以及樞密院和尚書台共同商議而出。

此事一出,天下震動,卻無人可反抗齊全。

姜雲行年六十時,曹操因頭風而崩,姜雲因此廢丞相,朝堂至此,以內閣為尊。

行年七十時,劉備因病去世,姜雲借故以劉備功勛卓,此後不再設大將軍,本朝軍事之權歸於樞密院院長統領,戰時由將軍統兵,未有軍令,不可亂行!

平時軍權皆掌握在內閣之手。

姜雲八十之時,天下平定,歌舞昇平,版圖誇張,而他又以皇權害名為由,廢去皇庭內庭,此後內外之事,皆歸內閣及尚書台及,樞密院管理,皇帝之事,只歸奉天。

此後,四海昇平,姜雲百年歸老而入帝陵配享。

史書曰其:「有皇帝之實,而無皇帝之名,策立君主,皆由其手,廢君權而立民之新生。」

而,故之三國事,也此再無,僅剩大漢強盛,可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終究歸於浩瀚江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結局:終究歸浩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