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發兵十萬

307發兵十萬

隨着蕭風的一聲大喊,幾乎所有人都跪在了地上,異口同聲的高聲叫道:「陛下!」

文武百官、各路英雄豪傑,以及前來觀看比武大會的百姓,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給震驚了。

本來今天是個很喜慶的日子,可是,劉宏的死,卻讓這場比武隴上了一層陰霾。

擂台上,呂布、張飛都氣喘吁吁的,跪在地上,尚不知道怎麼回事。

司徒王允、太傅袁隗、司空楊賜、太尉皇甫嵩、大司馬朱儁、廷尉楊彪、侍中蔡邕等人紛紛爬上了看台的頂層,看到躺在蕭風懷中已經死去多時的劉宏,都嚎啕大哭了起來。

突然,朱儁一把抓住了射死劉宏的箭矢,看到箭矢的末尾刻着一個「袁」字,眉頭當即一皺,便對蕭風說道:「護國公,請將射你的箭矢拿來一看!」

蕭風取下箭矢,交給了朱儁,朱儁將兩支箭矢並在一起,結果是一模一樣,當即等著袁隗,怒道:「袁太傅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弒君?」

袁隗一臉的驚訝,尚來不及辯解,便見憤怒的朱儁抽出了佩劍,一劍斬下了袁隗的頭顱。

鮮血從袁隗的腔子裏噴涌而出,熱血濺了王允一臉。

就在這時,司隸校尉賈詡帶着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人走了上來,喝問道:「當着眾位大臣的面,告訴我誰是主謀?」

「司徒王允!」被五花大綁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王允的心腹,此時指著王允道明了真相,立刻說了出來。

皇甫嵩冷眼看了一下王允,怒道:「原來你也有份,弒君之賊,人人得而誅之!」

話音一落,皇甫嵩立刻抽出了佩劍,一劍捅向了王允的心窩,可憐王允連來得及辯解都沒有,就一命嗚呼了。

朱儁怒氣未消,轉臉看了一下王允的心腹,提着血淋淋的劍,瞪着王允的心腹,大聲說道:「你也同罪!」

說完,朱儁便一劍殺了王允的心腹。

血染看台,皇甫嵩、朱儁手刃了弒君之人,其餘人也都信以為真,都跪在那裏哭訴。

「陛下駕崩,王允與袁氏相互勾結,罪不容誅,請護國公下令,誅王允和袁氏九族,以告慰陛下的在天之靈!」太尉皇甫嵩當即叫道。

蕭風環視了一圈,見眾人都沒有異議,便道:「弒君之罪,罪不容誅,傳令下去,將王允、袁隗誅九族。另外,長沙太守孫堅、騎都尉黃忠,斬殺刺客有功,擢升孫堅平難中郎將,黃忠為破虜校尉!」

這兩個命令傳達下去后,司隸校尉賈詡應了一聲,轉身便走,讓虎賁中郎將毛霖去抓捕袁氏一脈,羽林中郎將龐德抓捕王允一脈。

突然,蕭風想到了什麼,急忙叫來克雷達烏斯,在耳邊低聲細語道:「速去告知賈詡,若在王允家裏抓到有一個叫貂蟬的,千萬要將貂蟬帶到我那裏,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之後,蕭風一臉沮喪的道:「陛下駕崩,舉國悲傷,群臣傷痛,今後大漢將為之奈何?」

「護國公不必如此沮喪,請先為陛下發喪。雖然陛下英年早逝,好在陛下已育有兩子,一為皇子辯,另一為皇子協,後嗣之君需要請董太后出來主持,冊立皇太子。」朱儁道。

蕭風聽后,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按照大司馬說的辦。」

其實,現在朝政大權都緊握在蕭風的手中,就連兵權也是如此,皇甫嵩雖然貴為太尉,不過是個虛職,而朱儁也被同時架空,大司馬之職有名無實。加上最近蕭風又在朝臣當中進行了一次大換血,老臣走的走,退的退,早已經沒有他們說話的餘地了。

司空楊賜一族都傾向了蕭風,王允、袁氏又被誅九族,如此一來,朝廷內已經無人再敢與蕭風相匹敵,即便是蕭風想自己當皇帝,也無人可以奈何的了他。

比武大會剛剛開始,便因為皇帝駕崩的事情而被迫中止了,蕭風則將比武大會的事情押后。先行處理朝中的變故,而那些前來比武的人,依然可以住在大將軍府內。

王允、袁隗、袁紹、袁術等人行刺皇帝,證據確鑿,王允一族盡皆被誅殺,在朝中勢力一直很龐大的袁氏,也因為此事被連根拔起。許多袁氏的門生故吏,此時都來落井下石,紛紛和袁氏撇清關係,生怕會牽連到自己。而蕭風也一早就有交代,只誅殺袁氏三族,餘下的人如果真的全部抓起來,只怕成千上萬的人將無辜的變成刀下亡魂。

蕭風為劉宏發佈了國喪,並且請董太后出來,在皇子辯、皇子協當中選出一位皇子冊立為皇太子。

董太后心儀皇子協,何皇后從中作梗,拿出長幼的之序,非要立皇子辯。最後,兩個身居後宮,平時不怎麼見面的女人在大殿上爭吵了起來。

最後,蕭風制止了爭吵,將手指向了皇子協,說道:「皇子協,當為皇太子!」

大將軍何進的勢力早已經崩潰,何皇后和皇子辯也無所指望,朝中都是蕭風的人,就連董太后也不能怎麼樣。不過,蕭風選了劉協當皇帝,卻稱了董太后的意思,便什麼也不說了,只能將朝政交給蕭風。

中平五年秋,八月二十三日,漢朝天子劉宏駕崩,是為孝靈帝。同日,蕭風立劉協為皇太子,待國喪百日之後,準備讓劉協繼位為帝。國喪期間,一律禁止飲酒。

忙完這些后,蕭風托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駐所,一推門便看見一個傾國傾城的美女在那裏,不消說,他已經知道是誰了。

王允被誅殺,義女貂蟬因為蕭風的一句話躲過了一劫,從而以身相許,成為了蕭風的第三個老婆。

百日內,偌大的漢朝沒有天子,全靠護國公蕭風一人力挽狂瀾。同時,蕭風所任命的官員當中,也都表現的很是稱職。

十月初三,雄踞北方大草原的游牧民族鮮卑,聽聞漢朝皇帝駕崩,新帝尚未登基,發兵十萬寇幽州、并州兩地,幽州、并州兩地多處郡縣盡皆遭受了損失,被擄走人口萬餘,牲口千餘,錢無法統計。

邊塞的消息傳來,蕭風便聚集群臣在大殿內商議。

「鮮卑強盛,雄踞北方大草原,曾十數次寇我邊境,十分猖獗。然而,現今我朝正在國喪期間,不宜動刀動槍,只加強邊境防禦即可。」司空楊賜道。

皇太子劉協坐在大殿正中央,護國公蕭風坐在劉協身邊,聽完司空楊賜的話后,便問道:「誰有不同意見?」

司隸校尉賈詡道:「臣以為,鮮卑雖然強盛,然內部鬆散,雖然我朝正在國喪期間,但鮮卑侵略我國國境,邊境百姓深受其害,如果不加以制止,很可能會讓邊境百姓心寒。鮮卑之所以選在這個時候進攻,無非就是看中我們不敢出兵。如果我軍果斷出兵,發大兵入塞,深入虎穴,出其不意,必然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而且,前來參加比如大會的各地英豪們整日待在大將軍府內也無所事事,不如選擇一些人編入軍隊,率領軍隊,北擊鮮卑。」

蕭風心中早已經有了打算,聽完之後,他先扭頭對只有幾歲的劉協說道:「太子殿下以為如何?」

劉協奶聲奶氣的說道:「一切全憑護國公做主!」

於是,蕭風便道:「鮮卑欺人太甚,此次寇我邊境,燒殺搶掠,若不出兵還以顏色,鮮卑必然會認為我大漢朝怕了他們。越是這個時候,越為關鍵,我主意已定,起兵十萬,北擊鮮卑。」

話音一落,隨後眾人便是一陣面面相覷,選何人為將,又成為了最為關鍵的一個決定。

蕭風信心滿滿,當即宣佈道:「司隸校尉賈詡為征北大將軍,率軍十萬出征,平難中郎將孫堅副之,破虜校尉黃忠為先鋒。同時,以呂布、張遼、典韋、許褚、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淵、徐晃、張郃、甘寧等十五人分別為軍司馬,隨同大軍出征。」

命令下達后,群臣沒有任何異議,司隸校尉一職,由荀攸暫代,並讓大司農荀彧調撥糧草,準備出征事宜。而呂布、張遼、典韋、許褚、關羽、張飛、趙雲、太史慈、夏侯惇、曹仁、曹洪、夏侯淵、徐晃、張郃、甘寧等十五人也都分別被羽林郎叫到皇宮之內,蕭風接見了他們,設宴款待了他們,為他們踐行。

十月初五,十萬大軍全部集結在洛陽北郊,在蕭風的一聲令下之後,征北大將軍賈詡率領精兵猛將浩浩蕩蕩的出發了。除此之外,蕭風還特地為賈詡安排了四名參軍,分別是田豐、沮授、郭嘉、程昱,一同隨賈詡出征。

蕭風親自將這十萬大軍送出洛陽,並且對這十萬大軍寄託了厚望。

大軍走後,京畿洛陽一帶頓時空虛了下來,於是蕭風便讓樊稠帶領涼州兵入衛,徹底的控制了洛陽的局勢。而蕭風將魔掌伸向了劉備、公孫瓚等這些以後的群雄,一場冤獄大案也即將在京畿洛陽發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鐵騎縱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之鐵騎縱橫
上一章下一章

307發兵十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