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陛下是明君

第1章 陛下是明君

唐武德九年,九月初三。

二十萬突厥大軍已然退卻,長安城內人心惶惶的局面終於有了緩解。

正午剛過,長壽坊一家名為「長壽」的餅鋪里就已經擠滿了人。

五官明麗的芸娘在堂間穿梭不止,眉眼間頗有幾分英氣,只是太瘦了些。

「芸娘,兩斤湯餅,俺自己吃一斤,剩下一斤帶回家給俺媳婦兒和姑娘吃!」

「芸娘,突厥人退了,我想打上十斤醉八方尋幾個老友好好醉上一場,不知可否破例?」

鋪子裏人聲鼎沸,林北辰很是無奈。

直到現在他都還有些不習慣這些稱呼。

明明就是面片兒,幹嘛要叫湯餅?

餅就應該是圓的!

還有那醉八方。

雖然只是最簡單的蒸餾法釀出的高粱酒,但受限於場地、工具和芸娘那小心翼翼的性子,這玩意兒存貨屬實不多,開口就要十斤,還有沒有王法了?

唉,算了算了,突厥總算是退兵了。

雖說與自己的記憶多少有些偏差,但也的確是件喜事,難得芸娘如此高興,賣就賣吧。

看來自己這隻穿越而來的小蝴蝶翅膀還不夠硬,沒能把歷史的車輪給扇到一邊去。

算了,管那麼多幹嘛,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好事。

這麼一想,林北辰大手一揮:「芸娘,今兒高興,不限量了,賣,敞開賣!」

聽他這麼一說,鋪子裏立時一片歡騰。

猛然爆發出的叫好聲足足傳出半里遠。

小半個時辰后,終於將一早備好的面全都賣光,芸娘忙得暈頭轉向,但臉上始終掛着笑。

許多人早已吃完了,但卻一個也沒走。

林北辰往堂間一坐:「咱還是接着講一百零八英雄傳?」

「今日講些提神兒的,最好是倒拔垂楊柳那一段兒,要不然這心裏憋屈得很。」

打眼望去,是街口陳鐵匠,五大三粗的,剛剛要買兩斤面的就是他。

林北辰便又笑了笑:「陳叔,你憋屈啥啊?」

「嘿,你沒聽說么?陛下可是許了不少金銀財寶,才哄走了突厥人,丟死人了。」

話音一落,一個坐在角落裏,約莫二十七八歲的華服青年便是微微一震,坐在他身邊的胖子和黑衣漢子也都不約而同的緊張起來,正要起身說話,卻又被那華服青年用眼神給攔了下來。

林北辰又笑了笑:「陳叔,這就是你想岔了,陛下這乃是聖明之舉。」

「此話怎解?」

「林郎君,你這話說得奇怪,俺聽不懂!」

「就是,陛下幹嘛答應給他們錢?咱大唐難道還怕了突厥人不成?」

「你給仔細說說,要不然咱這心裏是真的憋屈。」

一時間,餅鋪嘈雜起來,林北辰微微皺眉:「好了好了,都別吵了,既然大家都想不明白,那我今天就給你們好好講講。」

整個餅鋪立刻便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期待的看向林北辰。

林北辰便往算賬的桌台上一坐,正色道:「諸位可知,咱們的陛下是個什麼樣的人?」

話音一落,角落裏的黑衣漢子又要起身,卻再一次被身邊的華服青年狠狠的一眼瞪了回來:「坐下,好好聽着,平日裏可沒這樣的機會!」

青年聲音極小,林北辰毫無察覺,拿起身邊的一塊木板狠狠的往桌上一拍:「諸位,聽好了!」

「當今陛下,十六歲便出奇謀解了雁門之圍,十八歲起兵晉陽,破薛秦,征叛賊,曾晝夜行軍二百餘里,兩日不進水米,三天不卸甲胄,滅竇夏,平王鄭,武藝高強自不必提,每一仗都是身先士卒,還曾數次以身誘敵,這樣的一位陛下,難道會是個委曲求全,貪生怕死之人?」

「諸位請想一想,那突厥鐵騎雖然驍勇,但卻不擅攻城,又是孤軍深入,陛下大可死守長安,即便不敵,亦可退出長安,再圖後記,但陛下卻沒有這麼做,而是甘冒奇險,親赴渭水,直面十數萬突厥大軍,所率不過六騎而已,這是為何?」

「是為了這長安城內的百姓啊!」

「陛下可以撤,但百姓卻撤不走,諸位的產業家當撤不走,一旦長安落到突厥人手裏,敢問諸位,誰敢保證身家性命,妻兒老小不會遭其毒手?」

「陛下不顧自身安危,甘願捨棄顏面,以長安百姓為重,以天下生民為重,此乃大仁之舉,明君之范!」

一席話說完,所有人都低下了頭。

原來,是自己拖累了陛下……

坐在角落裏的那個華服青年,卻是已經激動得渾身顫抖,面色潮紅。

但林北辰還沒說完!

「不過你們也不必慚愧,我大唐子民乃是全天下最好的子民,豈能長久背負此等奇恥大辱?」

「陛下聖明無比,只待生息一陣,養足民力,不出三年,我大唐定會大敗突厥,將頡利綁到朱雀大街游上一圈,到了那時,你們大可去扔他幾個臭雞蛋,數匹爛菜葉,出了這口惡氣。」

「說得好!」華服青年終於忍不住,猛的一下站了起來,手中覺著一碗林北辰親自釀造的醉八方,「林郎君,吃酒!」

林北辰此時也把自己說的激昂不已,提起一個小罈子:「今日暢快,酒錢算我的,諸位,為大唐,為陛下,滿飲!」

「為大唐,為陛下!」

「為大唐,為陛下!」

一時間,群情激憤,不管有酒沒酒,全都站了起來。

誰也沒注意到,林北辰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帝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帝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陛下是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