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強硬的雙方

第401章 強硬的雙方

第401章強硬的雙方

如今《2012》仍在火熱上映,雖在工作日這些天跌幅巨大,但每天也有五六千萬的票房。

儘管這半個多月以來,共有數十個部國產電影和進口片上映,卻都是一些毫無知名度的影片,提名就算水字數的那種。

而《2012》在上映兩周半時,累計票房已達到15.47億,超越7月份上映的《變形金剛3》,位居11年年度票房第一位。

顧煒對這個很成績表現的沒有想像的這麼淡定,雖說這部電影的主要票房是海外那邊,但是按照目前的趨勢,國內這塊最終有可能貢獻超三億美金,在11年這個數字,已經佔據全年累積票房七分之一了。

網友和媒體們在狂歡,顧煒則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宣傳事宜,雖然心中也是暗暗高興,卻沒表現在臉上。

倒是《綉春刀》劇組裏的一眾演員們有些坐不住,眼看電影殺青在即,大家都想問問《流浪地球》的立項、選角情況。

畢竟,《2012》的票房還在那擺着,如此恐怖的數據,要是能夠在顧導的下部電影里演個角色,哪怕是配角、客串角色,說不定都有機會一炮而紅。

趙文卓還好些,畢竟年紀在哪擺着,又有多年混跡港圈拍戲的經歷,讓他身上有種與其他人不同的成熟。每天兢兢業業的拍戲,吃苦耐勞,還沒瞧出有別的想法。

倒是這幫女演員,一個個心裏跟長了草似的,路洋選的這幾位,在另一個時空混的不算差,都不是省油的燈。從顧煒宣佈了新電影的信息后,大家是連夜看《流浪地球》,小說中哪個角色是女性,那些角色戲份多,大家都搞的清清楚楚了。

首都,懷柔影視基地。

路洋找了個借口,把顧煒和劉藝菲約了過來,美其名曰邀請顧導過來劇組指導下拍攝。

這天晚上拍完收工后,路洋提議出去吃火鍋改善一下伙食,蘇暢、趙文卓、王千源、朱丹、周一圍等人紛紛響應。

之前路洋說等到電影殺青,再約顧煒過來聊聊,但看着大家急不可耐的狀態,想了想后還是提前吧。

幾個人商量好后,一起來找顧煒和劉藝菲,說請他出去吃火鍋,顧煒挑了挑眉,旁邊的劉藝菲已經一口應下了,隨即叫助理提前定包間。

然後一行十個人,開三輛車到東來順懷柔店門前。進門后要了一個包廂,點了不少菜品、酒水,待水沸騰后紛紛往裏下肉,旋即大快朵頤。

十二月中旬,天氣冷的厲害,夜裏出來吃涮羊肉,還是蠻有滋味的。不過在座的幾位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在新片角色也。

蘇暢沉不住氣,率先問起《流浪地球》的事。顧煒呵呵一笑,吃了口羊肉才道:「電影還沒立項,選角哪有那麼快!」眾人才知急切,有幾位臉頰微紅,也不知是熱的還是羞的。

顧煒倒不會因此看輕某位,積極爭取電影資源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

畢竟,不提國內,即便在荷里活,用各種手段爭取角色,也是再正常不過了,當年《雷神》選角,英美影壇凡身高超過1米8,英語流利的男演員恨不能都去試鏡。抖森就是去試鏡雷神,然後得到洛基的角色。

「等電影正式確定,立項後會進行公開選角,到時你們有想參演的就來試鏡,現在先好好拍戲吧!」

幾個女孩聽這話,只好暫時把小心思收起。眾人聊著聊著,說起了蘇暢最近拒絕鄧朝新片邀請的事。

前段時間,鄧朝確定新電影,直接對蘇暢發出了邀請,結果蘇暢看完劇本后,直接給拒絕了,搞的鄧朝三番兩次邀請,至今也沒拿下蘇暢。

「劇本太差嘛?」劉藝菲吃的渾身發熱,脫掉外套詢問道。

「也不是,劇本我看了,還行吧,就是覺得我不太適合搞笑、喜劇類型的角色。」

蘇暢咂咂嘴,「你們不知道,朝哥簡直絕了,想盡各種辦法邀請我,我都被他纏怕了。」

「我們也想被纏,可惜人家看不上啊,哈哈。」朱丹和蘇暢關係處的越來越好,隨口來了句。

「喜劇片也不錯,偶爾換個角色,試試新的類型也是件好事。」

聽到蘇暢的話,顧煒開口說了句。

雖然《分手大師》口碑一般,但是真賺錢啊!另一個時空中三千萬的製片成本,6.6億票房成績,實在是賺翻了。

這種爆款電影對於演員的商業提升還挺大的,畢竟明星藝人在圈裏提升咖位的途徑就兩種,要不沖獎,要不就是有票房。

「顧導很看好這部電影?據我了解,這部影片製作成本不大,還是根據話劇改編的,粉絲基礎也一般。」身為導演,路洋對於這塊比較敏感,看着顧煒問了句,旁邊的劉藝菲也好奇的盯着他看。

「額,不算看好吧,就是覺得編劇這塊還不錯,俞白眉在業內口碑不錯,還是有些功底的。」顧煒被眾人看的發虛,趕緊扯了個借口解釋一番。

「行,那我聽顧導的。」蘇暢眼睛一轉,笑了笑。

當晚,鄧朝接到蘇暢的電話,得知對方同意出演女主角后,突然有點想哭的感覺,天知道,他為了邀請蘇暢費了多大勁啊。

「顧導說你的這部電影不錯,還說讓我試試新的角色類型,改改戲路。」

「顧導真的這麼說?」電話另一頭,鄧朝直接從床上蹦了起來,把旁邊的孫麗跳了一大跳。

……

翌日,顧煒接到了王長田的電話,老王先是東拉西扯了一通,隨後才說出真是目地。

「聽說顧導很看好鄧朝的那部新電影,有沒有興趣投點,這片是光線全投的,可以讓出點份額,呵呵。」

換成其他人,老王可沒這麼好心,但要是顧煒,那就另說了,這些年光線從星辰影視身上投資、發行賺的盆滿缽滿。

現在光線有了新項目,王長田自然忘不了顧煒,之前沒和對方提這事,是因為這部電影投資不大,還是演員轉行執導,怕顧煒看不上。

「預計成本多少?」對方自己送上門,顧煒自然不會拒絕,有錢還能不賺嘛,再說這部電影也不是完全的爛片。

「三千萬。」王長田說出了個數字。

「太低了,加點吧,再加點咱們兩家一人一半。」

「那就加一千?」電話那邊頓了頓,王長田語氣不確定的說道。

「加兩千吧,不過劇本這塊再改改,在邀請幾個圈裏大腕客串客串,檔次自然就上來了。」

「五千萬?」王長田無奈的笑了笑,自己覺得三千都有點多了,沒想到讓顧煒這麼一說,又加了兩千萬,五千萬啊,已經可以稱之為大投資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和原時空區別較大的《分手大師》嶄新出爐。

至於鄧朝嘛,新人導演,負責拍攝、出演就行,投資這塊能有什麼話語權。

………

網上,隨着賀歲檔時間過半,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已經開始啟動大規模宣發。

其中規模最大的,自然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十三釵》。

各大新聞網站、影視圈資訊、業內焦點,全是《十三釵》媒體和院線看片會的消息。

與此同時,新畫面面向新聞媒體,召開了一場大規模的看片會。

看片會結束,回答完記者提問后,張衛平強勢要求全國院線,將《十三釵》的分賬比例從43%提高到45%,最低票價提高5元。

「國內電影行業,製片方永遠是弱勢群體,我們拿出錢投資電影,不僅要承擔製作壓力,還要承擔票房壓力,院線只負責放映,卻能拿到其中大部分的利潤。」

「在荷里活,越是投資巨大的大片,製片方拿到的票房分成就越多,為什麼在國內就活該我們吃虧,這樣下去,我們如何才能追趕上歐美。」

張衛平在一干媒體面前,慷慨激昂地聲討院線方,直接施壓。

而以萬達為首,八大院線的院線代表,當場表示反對,並直接離場抗議。

短短几個小時,整個電影行業都炸開了鍋。

這件事情,不是新畫面一家的事兒,關係着所有電影人的利益。

「老闆,我們現在要表態?」王辰第一時間收到消息,向顧煒彙報道。

「嗯,直接對外宣佈,記住,我們是製片方,這個時候立場要堅定,不管結果如何,這次都要試試。」

當天下午,星辰影視的微博就更新了最新動態,這也是圈裏繼張衛平發聲后,第一位表態支持的影視公司。

「星辰影視公司支持張製片的提議,製片方的票房分配比例確實太低了,大製作電影的投資風險幾乎全在製片方身上。

反觀歐美則是完全相反,這樣的制度和規定,不利於國產電影的發展和創新。」

星辰影視作為圈裏最頂尖的影視公司,剛一表態,緊接着,各大製片公司紛紛響應。

華誼、光線、橙天、小馬奔騰、博那、英黃……

除了大型公司之外,各個中小型製片公司則是緊隨其後,雖說他們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但這個態度還是有的。

國內電影行業,製片公司涉足院線的並不多,也許少數公司手裏或多或少有些影院,但遠遠夠不上院線一說,絕大多數影視公司,製片才是主營業務,其他只是附帶。

有了製片公司帶頭髮聲之後,圈內的導演、電影人也覺得自己行了

正在拍攝《一九四二》的馮小崗,更是直接在個人微博喊話:

「支持新畫面和張製片,現有分配比例對我們製片方太不友好,必須改變,只有風險、利益均攤,導演們才能動力製作出精品的電影,比如正在拍攝的《一九四二》等。」

好傢夥,馮大炮風格依舊,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忘宣傳一波自己的電影。

此番「小鋼炮」在第一時間發聲支持提高最低票價與上浮片方分成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早在2010年《唐山大地震》上映之時,影片出品方、馮小崗的老東家華誼就曾抬高過影片的最低限價,《唐山大地震》A類城市35元、B類城市30元、C類城市25元的最低定價創下當時的業內新高,也曾引發過各方熱議。

彼時馮小崗在面對爭議時就曾經堅決表態,稱「把最低票價上升五元是在拯救中國電影」,「如果影院一直不肯退讓,那它們這種貪婪的態度,會讓電影工作者活得越來越難,最後玩完。」

這種情況下,圈裏的各個導演無論是情不情願,都只能站在了製片方這邊。

內地導演張一謀、陳愷哥、姜聞、寧昊、路洋、烏爾膳、顧長維,包括賈樟可、王小帥、婁業等,紛紛在微博發聲。

港島導演也有吳宇森、陳可辛、葉偉信、陳嘉尚等人也是出言支持。

畢竟大家拍電影、拉投資,絕大部分還是要靠圈裏的影視公司,端誰的碗,吃誰的飯,每個人心裏都有數。

外界,各大媒體、平台紛紛報道最新的通稿,包括對業內影視公司老總、導演的採訪。

港島和內地的電影人,第一次這麼整齊地支持一個人、一件事,在業內屬於驚天動地的大事。

得到眾人支持的張衛平,此刻是意氣風華。

之後更是多次在微博上發表言論,痛斥院線「得了便宜還賣乖「,認為影院「躺着掙錢,不承擔任何風險「,「佔了利益大頭的方式過於無恥「。

這番言論,自然引發影院經營者不滿和八大院線的不滿。

隨後,國內四十多條院線負責人,也召開了媒體發佈會。

「對於新畫面提出的票房分成比例,我們院線方商議后,堅決反對。

而且,從今天起內地院線方會成立聯合組織,希望它能成為行業內部協商機制的平台,也成為行業自律的榜樣。

聯合的目地,是為了促進國內院線發展,之後我們會拿出資金,投資各個導演的電影拍攝,為國內電影的發展貢獻一份力………」

微博上,八大院線代表方說的也是激情澎湃。

院線不僅結盟,還顯得很團結,相互聲援,通過微博、媒體各種平台發出聲音。

與此同時,全國八大電影院線代表們已經聚集首都商討。

一時間,圈內外都知道了,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反正票價又沒降低,對於網友而言,站哪邊其實都無所謂。

而對於明星藝人來說,則是無人敢輕易表態,大家都瞪大雙眼,等待着最後的結果。

畢竟,製片方和院線方,那一邊都不是他們能得罪起的。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電影部門老大,無奈只能下場干預,畢竟鬧歸鬧,可不能影響行業的正常發展。

……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娛似水流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華娛似水流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401章 強硬的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