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父子的討論

第455章 父子的討論

襄陽。

襄陽的行宮,已經修建得差不多了——全部是用的最新的技術,鋼筋混凝土結構,加上大塊的磚石,基本上不用大木——這也是劉銘的提議,他當然清楚濫砍濫伐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在揚州和徐州,當地百姓已經習慣了冬天燒煤取暖,尤其是玻璃和新式房屋大量運用,棉花棉布的價格變得低廉開始普及之後,冬天砍伐木材取暖的情況已經基本上減少了,而這次修建襄陽的行宮,不用大木,也是為了給民間做好仿效。

行宮,還有將來的皇宮,都是用磚石結構,民間不管是富戶還是平民,都會跟着用的。

這種心態,古往今來都是有的。

而且磚石結構修起來更快,也更結實更安全。

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來年,劉備正式接受禪位,登基為帝。

對於這一點,前天子劉協,一點意見都沒有。

這位天子自從順利的離開許昌,來到襄陽之後,就算是成了離籠的鳥兒,整天和那些漢室宗親待在一起,比如高一輩的劉表,同輩的劉琦、劉基、劉循……

在之前的天下大亂之後,原本各地不多的劉姓王,就已經死得差不多了——和後來明朝不同的是,劉姓的王,到現在其實也不多,這都得益於漢武帝的推恩令以及削減爵位的舉措,開國時候的那些王,因為各種原因,都被砍了不少,爵位一路砍下來,祖上是王,後人變成農民的也不少——劉備不就是這樣的例子嘛。

這樣做當然有好處,畢竟這些爵位,說穿了都要消耗多少錢財?這些錢財消耗的也都是民脂民膏,明朝滅亡,倒有一半是這些不事生產的朱家龍子龍孫們給花掉的。

歸根結底就是,特權階級多了,對帝國的財政就會形成巨大的負擔,帝國只能去盤剝小民,等到小民基本上都活不下去之後,就是帝國崩盤。

劉家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後漢的崩盤,更多是因為士族和豪強兼并了太多的土地,而不是劉家的子孫們兼并了太多。

可是這樣一來,也讓漢室宗親的力量變得很微弱,沒法幫助皇權,像劉表劉焉劉虞劉繇這些,雖然在各地擔任州牧,可是在本地沒有心腹和支持,劉表算是厲害的,單騎下荊州還能穩定住荊州,劉焉則是原本就帶着強大的勢力去益州,至於劉繇和劉虞就比較慘了,硬生生被當地的勢力給玩死了。

如果這些人在當地本身就是根深蒂固的,有着強悍的實力,也許大漢的天下,還能穩固很長的一段時間。

「封王不可以沒有,可是也不能濫。爵位只是一部分財富,而不能免去所有的賦稅等義務。人活在這個國家裏,不但擁有權力,也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人與人固然有不同,然而基本的權力和基本的義務,則是理應共同承擔的,不如此,國家不會穩定,不會進步。父親,此次您為天子之後,不管是封多少王,多少公,多少侯,那都沒什麼問題,可是必須要規定的就是,這些爵位,只代表每年從朝廷拿到的財富,可是理應繳納的稅賦與承擔的義務,都是應該保持的。」劉銘對劉備道。

「正是如此,雖然我家中落,就是因為酎金奪爵而來的,可是前漢那種讓各地宗室封土而不治民的做法,確實減少了分裂的隱患,讓郡縣制徹底的穩固起來。」劉備點了點頭。

和高祖、光武一樣,劉備同樣也是起於布衣,所以知道低下的很多事情。

「父親,高祖,光武,和您一樣,都是起於寒微,所以從下到上,很多事情都瞞不過您。可是將來呢?孩兒的後代呢?他們生在深宮,見識短淺。固然可以從書本上獲得很多的知識,然而知道道理,和親身實踐,那是兩碼事。所以將來要形成制度,諸皇子,成年後必須要在各地觀察與巡撫,每年至少下去半年,輪流下去。不參與當地政務,但是所見所得,必須上報。親王可以參與議政而非執政。權力歸於尚書台。尚書台人數保持在至少四人多則八人,對各部有約束之權,沒有在地方上有從縣到州執政經歷的,不得入尚書台,這樣一來,才能上下通達,無阻塞言路之虞。」

劉備詳細的記錄着,本來這些活可以找個人幫着干,不過劉備還是決定自己記。

類似這種大的政策方針,一般都是劉備父子談得差不多了,然後再去找徐庶等人商談,他們都心知肚明,到時候要設立尚書台的話,象徐庶龐統劉曄諸葛瑾陳登這些人,多半都是會在其中的。

參政議政,而不執政,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皇室的手中,尚書台的尚書們,地位尊貴,有一定的掌控國政的能力,卻無法具備實際的權力。

而具體的事務,則是交給九卿去做。

最高決定的權力,在皇室手裏。

制定政策的是一波人。

執行政策的,又是一波人。

權力分散了,政策實行的順暢卻不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

這樣的制度,放在中樞,就是朝堂,放在地方,就是地方的政府。

中央、州、郡、縣,將三級政府改成四級政府,這樣整個國家的統治和發展更加的深入。

同時各州郡和縣的劃分會更加的細分,畢竟以現在的劃分,一個縣往往地方也很廣大,就算劉銘增加了官員的數量,一個幾萬人的縣,就靠七個官來管,怎麼管得過來?

古代皇權不下鄉,往往也有這個原因。

所以擴大行政劃分,減少每個縣的範圍,同時也可以拉動基建,將土地上出產的糧食,通過工業來轉化為生產力,這樣國家才會迅速的富強起來。

「治大國,若烹小鮮,父親,我們之前在徐州揚州試驗的一些做法,推廣到全國,不是不可以,可是不能着急,只能逐步的推動,不然的話,容易欲速則不達啊。」劉銘最後道。

劉備深有同感的點點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我成了劉備之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三國:我成了劉備之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455章 父子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