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天下歸心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天下歸心

塵世如潮,梟雄蜂起,撥亂了蒼天的弦。

人世如水,英雄邦定,埋葬了千百萬人。

幾十年亂世方才休,天下又歸一統。

長安城,王師北歸,天下方定。

英雄墓前,未亡人無聲哽咽。

紫金殿中,祖皇帝論功行賞。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地正乾,明德惟馨。朕自立業以來,南征北戰數十載,如今天下已經定,四海歸心。於外仗諸位將軍征戰,於內仗諸位大臣安定,放有今日大晉之輝煌……」

昭告天下,論功行賞。

「天策上將軍關雲長,自朕立業以來南征北討……特賜武安侯,食邑萬戶!」

「神武大將軍趙子龍,自朕立業以來南征北討……特賜武成侯,食邑九千戶!」

「……」

表功詔書佈告天下,晉國新貴湧現,淪為對抗老權貴們的棋子。天下世家豪族的勢力再度更張,晉國集團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剔除那些跗骨之蛆了。

皇宮,密室。

王辰坐在這水晶棺前,外面的盛世卻與自己無關。

他的面上雕刻着悲傷,將這烈酒飲下,忍不住又是眼淚不絕。

將這手上的治世三編放入了火中,隨之放入的更有自己昔日立下的遺詔:「如玉啊,有時候我就是將這世界想得太簡單了。意圖通過這一雙手,叫這世界改變。卻無法撼動如今世界的分毫,到最後方才發現改變的是自己,沒有改變的只是世界。走到了這一步,我原本以為自己會很高興,只是驀然回首方才發現自己錯過了太多太多。若是有來世,只希望不再入這亂世之爭,與你好生一起安度餘生啊。」

說罷,他又劇烈咳嗽了起來,手上的帕子難掩上面的血跡,只是他卻毫不在乎,依舊痛飲。

「崑崙,崑崙。這一行讓我明白了許多,也了解了許多。只是我不敢將之公之於眾,就像昔日的穆天子不敢公開一般。我只能將之掩蓋,摧毀。也不知道人的終點究竟是生,還是死。就像是一場夢,醒來之後我們又將繼續自己的人生。」

「昀兒很好,天下我也將交給他,他是一個合適的君王。」

說罷,他便站起身來,不在停留向著殿外離去。

永和二十二年,春。

國議,紫金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改封趙王王震為鎮北王,督鎮雲州塞外諸族軍政,若無詔令,不得南歸。改封魏王王直為鎮南王督鎮明州塞外諸族軍政,若無詔令,不得東歸。改封秦王為鎮西王,督鎮西域各國,若無詔令,不得東歸。」

一紙詔令,敕封四方諸侯。

王辰又將皇帝血脈分別設置了三路諸侯國,其一為鎮北汗國,其二為鎮南汗國,其三為鎮西王府。

這三鎮諸侯雖然名義上掌控這三國軍政,實則上又被設置了太多的羈絆,使之不敢胡作非為。

而這三處對於晉國而言並沒有太多大的影響,反而成為拱衛晉國皇權存在的重要諸侯。畢竟三處天高皇帝遠,政令難以通達,而多游牧,有了三國的存在更是方便治理了不少。

當年,又設置了十七州,分別為:雍、涼、並、益、梁、冀、幽、辰、青、兗、豫、徐、荊、揚、交、雲、明,其中不包括北域及鎮南司。

天下安定,歲月如梭。

永和二十五年,秋。

皇宮,密室。

劇烈的咳嗽聲不斷傳來,鮮血打濕了手帕,從手指之間的縫隙湧出來,他扶著棺材,留下了一道血手印。

他搖搖晃晃,一步步走向緊閉的大門。

按動了機關,隨着大門打開,方才走出幾步,便倒在了這甬道之中。

「陛下!」燕回大驚,抱起王辰便向著外面趕去。

而這一日,皇宮裏裏外外忙活了起來。

尚在國中的兩位皇子以及一眾皇子皇孫們紛紛抵達聽雨閣,御醫們忙裏忙外,蔡琰便在這榻前恭候。

直到黃昏時分,便見蔡琰慌忙出來,面色緊張萬分:「南歸,速速派人去請季仁、雲長、子龍、子明來,一定要快。」

「諾!」

等到眾人紛紛趕來的時候,房中已見不得御醫,更沒有一個侍女,只有病榻上虛弱的王辰。

「兄長、陛下如何了?」眾人幾乎齊聲問道。

「日夜操勞朝政,舊傷複發,恐命不久矣。」蔡琰更是哭得梨花帶雨,完全失了魂魄一般。

四人在王辰的召喚之下,來到了榻前:「四位兄弟,朕恐命不久矣。若挺不過這關,還請四位兄弟耐心輔佐昀兒。朕這一去,只怕天下將有風波,彼時還得依仗諸位兄弟才是。若是昀兒不能擔當大任,諸位兄弟可議廢立!」

「陛下……」眾人痛呼,紛紛泣淚,道:「我等誓死效忠陛下,定當輔佐太子,使得四海昇平。」

「……」

又是一番議論,王辰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緊接着又分別喚來了王昀,王興二人論了一通。

所言之事,無非國事,無非家事。

等到眾人都走了之後,王辰在燕回和許褚的攙扶之下站起身來:「朕戎馬一生,不願這般死去,縱然死也要穿着甲胄離去。」

蔡琰雙目噙淚,為他將這帝皇的甲胄穿上。

看着面前眼淚不絕的蔡琰,王辰卻是一陣心痛:「此生負了卿,只願來生再聚了。」

蔡琰不知如何回話,一個霸主一生只娶一妻,不立偏房,不養妾室,如此鍾情之人又能見得幾人?

穿戴好了甲胄,王辰端坐在了這殿上龍椅,左右御衛護衛,喚來王昀。

又是一番苦口訓誡,只可惜這話未盡,人卻無力低下了頭。

他柱劍,若非無聲,誰能知霸王已西去?

這一日,鑼鼓震天。

不僅僅是鑼鼓震天,隨之而來的還有無數詔令從宮中傳出,紛紛抵達各部軍中,駐紮各地的晉國大軍處於最高戒備之中。

永和二十五年,秋,一統天下不到五年的晉國祖皇帝因舊傷複發駕崩於聽雨閣正殿。

長安,一片素縞。

百姓皆披麻戴孝,夾道恭送著皇帝的靈柩向著帝陵而去。

群臣議謚,得名為武,是為晉武帝。

此後,新皇登基,皇太后移居南園,在那皇帝為她修建的小樓之中安度餘生。

是年,皇帝方才駕崩,密謀造反之人尚未動作便已被新皇誅滅。

等到新皇帝掌權之際,天下歸心,改元建興。

建興三年,天策上將軍關雲長病逝,按照先皇遺詔,追封唐王,謚義。

建興十一年,神武大將軍趙子龍病逝,按照先皇遺詔,追封梁王,謚忠。

建興十二年,皇太後於小院殯天,合葬於帝陵,謚賢貞。

而後,晉於外依靠三大汗國不斷向外開拓疆土,自是不表。

晉前後諸朝皆文興,唯晉武昌,武風最盛,諸學皆興。

傳世五百三十六年而終,諸國以弱滅,唯漢晉以強滅。

百史皆言:晉武帝王辰,殘暴不仁,廢禮法,驕奢淫逸。

自近代晉墓發掘,得晉律及武帝傳,方為之正名。其後掘晉武帝墓,墓中完好無損,棺槨有三,碑銘立傳,方才知其之鐘情,世間難尋。

2019.1.20.0:49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最強帝國系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最強帝國系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天下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