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勸進

第219章 勸進

天色轉暗,眼見天邊只剩最後一線紅霞。

蕭宇回到了宣陽門,就見蘭欽和幾個弟兄正圍坐在一處火盆周圍聊天。

眾人見小王爺回來了,趕忙站起了身。

蘭欽皺皺眉問道:「小王爺如何回來了?」

蕭宇覺得蘭欽問得有些奇怪:「我為何不能回來?」

「我們……我們都以為小王爺再也不會回來了呢?」

蕭宇見除了蘭欽以外,其他幾個共過患難的弟兄都略顯得有些局促,大概也猜到了那些人的心思。

他若無其事地坐在了蘭欽身旁,一把將蘭欽拉着坐了下來,「除了這裏,我還真是無處可去。還是跟弟兄們同吃同住,本世子心裏才舒坦,都站着幹什麼?坐下,坐下!」

有個士兵小心地問道:「小王爺,他們都說……都說……你要當皇帝,不知道這是真是假……俺們心裏也都犯嘀咕,若你真的當了皇帝,俺們幾個跟你平起平坐,那不就犯了欺君大罪了。」

蕭宇皺了皺眉,他還沒作答。

就見蘭欽臉色都變白了,指著那士兵大罵:「陳泰清,讓你別喝那麼多,你偏不聽,酒後說什麼混賬話,咱自家兄弟聽了倒沒什麼,若是讓典簽或者內衛聽了,你還要不要命了!」

那士兵啞然,站在那裏不知該如何是好。

蕭宇若無其事地笑罵道:「那都是個屁,若真有那麼回事,我現在還來城頭幹什麼?後宮里有的是溫床暖玉,我隨便摟隨便抱,還跑城頭跟大家擠在一起做什麼,你們說是不是!」

說着蕭宇自己先笑了起來,旁邊的弟兄們也都跟着笑了起來。

雖說這時的氣氛比先前稍微緩和了一些,但剛剛那士兵的一番話還是讓大家無法像前兩日那樣,把這位英勇善戰的小王爺當成自己人。

所有人臉上的笑容謙卑而曖昧,卻給人一種不冷不熱的疏離。

蕭宇覺察出自己待在這裏,其他人便不會自在,於是站起了身,「防務重要,本世子最放心不下這裏的防務,本世子去城頭上轉一轉。」

蘭欽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蕭宇的手腕,對其他人罵道:「行了,還站着幹什麼,該你們巡夜去了,若粗心大意了,讓叛賊上了城,小心你們的皮!」

士兵們如獲大赦,趕忙整隊巡邏去了。

蕭宇沖着蘭欽無奈地笑了笑,蘭欽則示意他先坐下。

圍着噼啪作響的火盆,兩人沉默了片刻。

「看到了嗎?如今,我都已經變成孤家寡人了。」蕭宇突然苦笑道。

蘭欽也跟着笑了笑,往火盆里扔了兩根木柴,「不光是軍士們,台城裏所有人都在瘋傳皇帝已經駕崩了的事,小王爺繼承大統如今看來那是眾望所歸的了。」

「你在說笑的吧!」蕭宇沒好氣地瞥了眼蘭欽。

「當真,你若稱帝,我蘭欽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你,後面還有我手底下那百來個弟兄。」

「別說這個了,聽得我真心慌。」

蘭欽嘆了口氣,望了眼氤氳的夜空,「但放眼整個台城,也沒有比你更適合做皇帝的人了,你若真的能當皇帝,那一定會是一個好皇帝,起碼不會讓百姓流離失所……若是的話,那一定是眾望所歸。」

「若皇帝沒死呢?那我不成了謀朝篡位了?」

蘭欽笑道:「那好辦,我們逼他遜位,把皇位傳給你就是了。」

說話的過程中,蘭欽一直都在用一種半認真半玩笑的語調,蕭宇倒真的希望他只是當玩笑說說罷了。

蕭宇無奈地搖搖頭,他望着眼前燃燒的火盆默默出神,不一會他就聽到自己的肚子咕嚕嚕直叫。

「餓了吧!沒有別的,還是胡餅,沒有宮廷里的山珍海味好吃。」

說着,蘭欽將一塊胡餅遞到了蕭宇的手中。

蕭宇接過胡餅大口咀嚼著,這胡餅又干又硬,味道尚能接受,就是干嚼起來有些費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這類乾糧在南朝軍隊中也開始流行了。

蕭宇一邊嚼著,一邊含混不清地說道:「還是這口好吃。如今台城被圍,後宮里早就沒有什麼山珍海味了。

「我那日在太極殿上偷聽到大司農袁樞和少府卿褚向說話,太倉里似乎沒有傳言中說的那麼多的存糧。

「如今後宮用度也已經減少到平日用度的三成,餘糧全力供給前線將士。」

蘭欽苦笑道:「守着這座孤城早晚都得有存糧用盡的時候,若是外無援軍的話,台城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

「叛亂髮生的那晚,我記得我們還期盼著五衛軍天明后前來勤王,結果呢?從攻城來看,叛亂的大軍主力居然就是五衛軍,天師道賊人不到三成,還有各府衙的衙役胥吏也參與其中。

「三天苦戰下來,回頭看看,這大齊的江山到底是怎麼了?」

蕭宇默然不語,定定地望着眼前火盆中的火焰。

帝國背後那股隱秘的勢力正在緩緩抬頭,如今的大齊王朝似乎在一瞬間就變得千瘡百孔,到達崩潰的邊緣。

蕭宇慢慢念道:「梅蟲兒,你到底要做什麼……」

「還有一件事,我也是剛剛聽說的。」蘭欽突然道。

「什麼事?」

「去城頭看看。」

「好。」

兩人登上城頭,站在城垛前往外面看去,大部分的建康城死一般的寂靜,但靠近台城的地方火光點點,那是圍困台城的叛軍營地。

在距離宣陽門一箭距離的地方,已經搭建起了十幾個木架,每個木架上都釘著一名死去的朝臣或者將領,距離城門最近的便是趙守忠的屍體。

蕭宇皺了皺眉:「營地下面好安靜,今晚不會有人來偷襲吧!」

「有人找過我,要去把趙總管的屍首搶回來。」

「是什麼人?」

「有幾個是羽林郎,還有幾個是大內的侍衛。趙總管在台城裏還是頗得人心的。」

「英雄之骨不該在此暴屍,但……就怕中了叛軍的圈套,明日城頭下又得多出幾具死屍。人活着的意義遠比為了一具軀殼那命冒險的意義要大。」蕭宇頓了頓,「是誰要去,我與他們說道說道。」

「不必勞煩小王爺了,我親自與他們說說就是了。」蘭欽答道。

「那行。」蕭宇點點頭。

但就在蕭宇回答的那一瞬間,一道閃電在他腦海里劃過,他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只覺得平日裏說話鏗鏘有力的蘭欽在剛剛有些吞吞吐吐。

他正想繼續問明原因,就聽到有個聲音在喊他。

「江夏王世子……江夏王世子何在啊……」

蕭宇收攏了思緒,回頭望去。

就見一個頭戴進賢冠的瘦削身影出現在了城頭上,只是他站在光線暗淡的地方,讓人一時看不清他的樣貌。

「來者何人啊!蕭宇在此。」

那人似乎有些惶恐,趕忙正了正自己的衣冠,向蕭宇這邊走開。

見面便是躬身一禮,「在下中書侍郎明山賓,見過江夏王世子。」

「明侍郎,有禮了,敢問明侍郎有何事到處尋我?」

明山賓道:「受蕭中書委託,到此尋世子來的,請世子隨在下去太極殿商量事情。」

「何事?如此着急嗎?」

「請世子隨在下去一趟便知。」

蕭宇皺皺眉,今日的所見所聞已經讓他大概能猜測到蕭懿到底想幹什麼。

與其什麼都不說,不如今天就把話說明白,斷了那些群臣的念頭。

「請明侍郎先回去,本世子一會兒便到。」蕭宇道。

明山賓笑了笑:「蕭中書讓在下務必陪同世子前往,明某自己先行回去的話,怕會被蕭中書責怪。」

蕭宇心中不悅,他覺得明山賓啰嗦而呆板,此時他的心裏思慮的還是蘭欽與他說過的那件事。

這時蘭欽也說道:「小王爺,既然中書令有此要求,那便隨明侍郎一起過去便是。」

「那你這邊?」

「我這邊無事。」

「那他們?」

「我自會前去勸說。」

「那好吧!」蕭宇點點頭,「務必不要貿然行動。」

「喏。」蘭欽一拱手,行了個軍禮。

於是蕭宇跟隨明山賓離開了這宣陽門的城樓,一起往太極殿走去。

一路上,蕭宇都有些心不在焉,一些事情都攪擾在一起,讓他心生疑慮。

已經入夜,暗藍色的天際下太極殿中依舊燈火通明,當值的儀衛分列殿外各處,無聲無息,如沒有生命的石塑。

幾名小內官無聊地站在門外說着悄悄話,他們見蕭宇到來,才站好位置以示恭敬。

蕭宇左右看了看,就見明山賓做了個有請的姿勢讓他先行進入,他便走進大殿。

剛邁進殿門,中書令蕭懿帶着一眾身着絳紅朝服的大臣站在丹陛下。

蕭宇略作遲疑,腦海中立馬回想起傍晚時分高內官在華林園與自己說過的那番話。

就在這時,蕭懿走到蕭宇跟前,面露戚戚。

他長嘆一聲,握住蕭宇的右手就將他拉到了丹陛上,自己則退回到階梯下,躬身便是一大拜。

蕭宇一臉惶恐,他趕忙也退下丹陛,上前將其攙扶,「蕭中書,這是何意啊!」

就見其他朝臣圍在丹陛下方也一起向著蕭宇躬身一拜,有些人用衣袖掩住口鼻,發出哀哀戚戚的哭聲。

蕭宇皺皺眉,就見蕭懿滿眼通紅,眼眶中似有淚光閃爍。

他一把握住了蕭宇的手,老淚縱橫道:「今日見趙總管蒙難,想必陛下也慘遭不測,如今時局動蕩,人心不穩,我等在此神傷,為大行皇帝哭,為多舛江山泣。

「有道是天不可一日無日,地不可一日無君,為江山社稷、為萬千黎民計,也需一人統御四方,安定人心社稷。

「世子文韜武略,寬仁智孝,素有賢德,有唐堯虞舜賢明君主之相,在當今皇室之中,與大行皇帝血脈最近。

「當此危急存亡之秋,望世子以天下蒼生為重,上承天命,下順人心,繼承大統,固我大齊江山千秋萬世!」

群臣們紛紛奏和:「請世子繼承大統,大齊江山千秋萬世!」

眾臣奏罷,紛紛下地匍匐跪拜。

蕭宇一臉茫然,即使之前有過一些心理準備,一旦面對群臣的跪拜,他的心裏還是有些震撼惶恐。

他回頭看了看丹陛上的寶座,那金燦燦的黃金鑲嵌,顯得魅惑而耀眼。

許多人為了這個位置,不惜拋棄人性善惡,踩着累累白骨走到上面。

而如今……自己離那個位置是如此之近,似乎只需自己登高一呼,腳底下就會有萬千臣民俯身跪拜。

不,這光鮮的背後永遠都是陰謀詭計、血流成河,在這寶座下是成堆的白骨,還有那無盡的深淵。

他突然想起了高內官,自己是否有實力坐在上面,而不是成為權臣任意擺弄的傀儡?

「不!!!」

一聲石破驚天的呼聲在太極殿高聳的殿梁間回蕩。

眾臣皆被這聲呼叫震懾,大殿裏一時靜得讓人害怕,人們紛紛抬頭看向了站在丹陛下的江夏王世子。

蕭懿起身,上前道:「世子,皇天詔詔,世子繼位乃是順天而為,為何拒之?」

蕭宇長嘆一聲:「蕭中書,趙總管是蒙難了,但陛下不見得就遭遇不測,今日消息剛入得宮來,你們……你們眾位大臣就要逼我做那皇帝。一則唐突了些,二則……唉,這是要陷我於不仁不義啊!」

「非也!小王爺思慮過多了,此乃奉天承運,乃天道所向,小王爺並非謀朝篡逆,得國不正,而實乃是順應天地民心。」蕭懿道。

蕭宇苦笑道:「此時宜緩不宜急,當前最緊迫的是要想辦法守住台城,再想辦法聯絡勤王之師,剿滅叛賊,而非……再立新帝……」

突然一人暴喝而已,眾人驚首看去。

就見都官尚書王倫站了出來,一臉大義凜然,「哼,看來陰某真是看錯了人,原以為世子英明神武,有先皇高皇帝之相,卻不想如此唯唯諾諾,畏首畏尾,看來……我大齊社稷完矣,那還留着這七尺之軀何用,不如一頭碰撞,早日去見歷代先皇!」

說罷,王倫就作出要一頭碰死的準備,在場眾臣趕忙上前勸阻,場面一時又變得混亂起來。

蕭宇皺皺眉,只是站在原地看着。

眾臣以死直諫的,原本在書本上看過,但卻沒有真正見過,這時候正好長長眼界。

蕭懿一臉惶恐,他看看被群臣抱住的王倫,又看看蕭宇,焦急道:「世子,你怎可眼睜睜看着大臣血濺這太極殿呢?」

「他死不了!」蕭宇笑道。

就在這時,大殿外突然傳來了一陣鐵甲墜地般的整齊聲音,就聽一個極為雄壯的聲音響起,「是哪個不想活了,讓他去死好了!」

殿內眾臣一起向外望去,就見一隊御林軍自殿外魚貫而入,幾名將軍緊隨其後,為首之人正是車騎將軍王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齊小王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南齊小王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9章 勸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