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此人大才

第2章 此人大才

第2章此人大才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離滁州不遠的中軍大帳外。

星漢燦爛,萬籟俱寂。

朱元璋拿着蒲扇,一邊輕輕地搖著,給自己送來涼風,一邊默默念起了章誠黃昏時於馬上給他說的這「九字箴言」。

念后。

朱元璋就抬頭看了看浩瀚星空,望着一川銀河,濃眉微擰,似在掂量這九個字的分量。

「上位也還沒睡?」

這時。

馮國用突然從朱元璋一旁的軍帳後走了出來。

朱元璋見馮國用出現,忙停了搖蒲扇的動作:「睡不着。」

馮國用和弟弟馮勝本是定遠妙山一帶的地主子弟,帶有若干民兵,結寨自保,在朱元璋南略滁州的路上,投附了朱元璋。

而馮國用因既善帶兵也讀過書,故深得朱元璋看重。

馮國用也算是朱元璋第一個招攬到的文人幕僚。

正因為此,即便馮國用才投附朱元璋沒多久,但朱元璋就將他帶在中軍,安置在自己大帳旁邊,而便於時時請教。

歷史上,馮國用是第一個建議朱元璋渡江打下後世南京即現在集慶而在這一帶建立根據地的謀士,算是第一個給朱元璋提供戰略建議的戰略家。

也由於馮國用的建議,在淮西一帶別的義軍還在互相攻伐、無頭蒼蠅一般流竄作戰時,朱元璋的義軍已經開始有戰略目標的進行作戰了。

當然,這跟朱元璋自己也頗有戰略意識有關,不然他也不會願意採納馮國用的建議。

話轉回來。

朱元璋說后沒多久,就停了手中的蒲扇,問著馮國用:「章誠所言九字箴言,你怎麼看?」

「此人大才!」

「所言亦是大智慧!」

馮國用不假思索地回道。

朱元璋猛地抬頭看向馮國用:「怎樣講?」

「且不說此言的確乃成大事之不二法門!」

「只說當今天下,群雄莫不急著稱王,而群雄身邊之人,莫不以勸主稱王為第一要務,皆為的是早向天下人表明天命在此,而其餘皆為寇也!」

「可此人竟反而提議緩稱王,可謂非一般人也,乃深諳韜略者!」

「不曾想吾鄉竟有如此人物!」

馮國用回道。

朱元璋聽后頷首。

接着,朱元璋又問馮國用:「這一帶真有什麼姓章的鄉宦?」

因元帝國不重文教,科舉制度也時廢時行,故儒士占天下人口比例反不及兩宋,在地方一個縣裏,讀書的人也寥寥可數,甚至也基本上都互相認識,尤其是北方,南方也好不到哪兒去。

所以,馮國用作為這一帶的讀書人,對滁州、定遠一帶的讀書人家是哪些人家也是很熟悉的。

朱元璋也因此向馮國用確認一下,確認章誠有沒有在撒謊,掩藏自己的身份。

而朱元璋不知道的是,章誠在來到這個世界后已經根據自己對這個世界的一些初步了解,也編好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身份背景。

馮國用也明白朱元璋這樣問的意思,便點首說:「倒是有一家世代讀書的章姓人家,其祖上曾是宋臣,子弟未曾仕元,但只聞得該族人家大多已因去年那場大疫而沒,與那位章恩人自述的家裏境況倒也一致。」

「上位!」

這時,花雲帶兵氣喘吁吁地帶着一干甲兵走了來,且押著一儒士。

朱元璋南略滁州,一路上收降元兵、民壯,後勤支持基本上靠的是在路上向地主大寨征糧,當然如果地主不願意,那便只能是由征糧變成搶糧,也叫做打糧。

這是無法避免的。

畢竟數萬義軍不可能餓著肚子,而眼下老百姓自己都在逃荒等著被賑濟沒什麼可搶,故義軍只能找地主要糧。

這也是地主反感義軍的根本原因。

雖然這個時代的義軍並不是為了消滅地主才造反,但在造反的過程中也的確難以避免的會出現階級間的矛盾和爭鬥。

花雲作為朱元璋麾下將校,其任務之一就是往南向各處結寨自保的地主征糧,必要的時候會用武力攻打地主大寨,俘虜一些地主人口,掠得一些地主糧食。

此時,花雲就是打糧回來。

「鬆綁!」

而朱元璋素來很重視對儒士的招攬。

在加入義軍前就走南闖北、廣交朋友的他知道這些儒士在這個時代的價值。

朱元璋也經常要求自己麾下官兵在俘虜儒士后不能直接殺掉,而要先看看能不能讓這些儒士為自己義軍所用。

同他在初次看見章誠時,也沒有直接下令部下直接衝上去殺掉章誠一樣。

所以,朱元璋在見到這被士兵捆綁着的儒士時就即刻吩咐了這麼一句。

於是,這儒士就被鬆了綁。

「妖賊!」

但這儒士在被鬆綁后,卻橫眉怒目地罵了朱元璋一句,然後四十五度仰頭朝天。

古時。

統治階級多將起義百姓以賊寇相稱,又因許多起義百姓是托於各種教而反,故而多又被稱為妖賊,認為他們是受某種妖言蠱惑而成了賊寇。

而在元末起事的紅巾軍多是受明教思想影響才造的反,所以也多被當時的元廷統治者與承認元廷為正朔的儒士罵為妖賊。

這儒士便也如此罵起朱元璋來,而似乎要以此來表明立場。

唰!

花雲當即睜圓了眼,拔出一抹寒光來。

朱元璋拿蒲扇敲了花雲的手腕一下,在花雲識趣的收刀回鞘時,看向了這儒士:「你叫何名?」

「鄙人乃至正五年蒙今上隆恩所提拔的進士,曾任江西行省儒學副提舉。」

這儒士回道。

「想必公便是本鄉常喚為道甌先生的茅思忠茅公了?」

馮國用這時問了一句。

這茅思忠哼了一聲:「爾為儒士,何故從賊?」

「當今朝廷無道。」

朱元璋這時替馮國用回答起來,但他還沒說話,茅思忠就打斷了他:「我不聽妖賊妖言,尤其是泯滅忠義指責朝廷的大逆不道之言,爾等愚民妖賊,豈有資格言國事!」

朱元璋臉色當即變得難看起來。

「也別想勸我從賊,我寧因盡忠受剮,也絕不因貪生毀義!」

茅思忠呵呵一笑,繼續說了幾句。

這裏,馮國用則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臉色冷若寒月,而道:「砍了!」

花雲立即拱手稱是。

於是,這茅思忠便被拖了下去。

不多時,花雲就提了這茅思忠的人頭來,對朱元璋稟報說:「已斬!」

「縫回去,交給他家人。」

朱元璋落落寡歡地回了一句。

「是!」

朱元璋則在花雲離開后,而嘆了一口氣,問馮國用:「這是南下以來,第二個不肯從義軍的儒士了吧?」

馮國用頷首:「是的,這些人實在是愚而不知順天道人心。」

「但也都是守禮之人,令人可敬。」

朱元璋回了一句,然後看向馮國用笑道:「如同你一樣,若非因我願拿軍糧濟貴寨受飢兵民而感我有義才願意追隨,只怕也會同那些人一樣視我為賊,寧死不附吧?」

馮國用則道:「非只是感動,而是因此覺知天命在上位這邊。」

「但如公一樣明曉者又有幾人呢,許多儒生依舊以賊看我。」

朱元璋說后就道:「不知提出九字箴言的章誠是否也是如此看我們?伱說他是大才,但未必是咱的大才。」

馮國用則在這時跟着點頭:「我觀此人見我們有不卑不畏之傲氣,想來只怕很難投附於上位。」

接着。

馮國用又對朱元璋拱手道:「但下僚願替上位試着去勸勸,讓他助上位成事!」

接着。

馮國用又道:「但下僚想告訴上位的是,他如果願意,則罷;他如果不願意,還請上位不要因其才而留他性命!當立即除掉!蓋因此人實在是年少才高,一旦不為我們功臣,而為朝廷或他人做事的話,則必為我們大患!」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大明當帝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在大明當帝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此人大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