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我要掀了這蒼天(10)【二合一】

第276章 我要掀了這蒼天(10)【二合一】

在新來的郡守上請罪摺子,並且甩鍋給本地豪族世家之際,懷安帝卻根本無暇顧及,他正在為劉太羽恐慌不已。

五年前,安南郡越王屢次上奏表示安南郡賦稅過重,百姓苦不堪言,希望朝廷能夠考慮實際情況,給予減免。不能因為安南郡之前多有土司造反,就課以重稅,連累安南郡的百姓民不聊生。

長此以往,土司造反更不可能絕。

須以仁政善待,方能撫民。

然後越王就被懷安帝直接派人下旨拿下,判定他此舉是為邀名,是為損朝廷之利,收買安南郡的土司以及百姓。

要將他拿去京城問罪。

如果不出意外,最起碼也是一個終身圈禁,運氣差點的話可能還會被斬。

好在越王手下及時獲知消息,同時越王在安南郡本地名聲也相當不錯,很多百姓都知道,越王有此災,全是因為替他們說話。於是在越王手下的操作和鼓動之下,當地百姓直接一擁而上,將過來傳旨,扣押越王進京受審的欽差全部殺了,越王全家自然也因此被救下。

在手下和百姓的簇擁之下。

越王果斷起兵造反。

事已至此,不造反,那他就只能直接自殺了,說不定還能保個全屍啥的。

而能活着,誰又想死呢!

因為造反者姓劉,不但簇擁支持之人頗多,朝廷也相當重視,事發后,懷安帝當即大怒,並且調遣五十萬大軍圍剿,越王則打出伐無道,均賦稅,天下大吉的口號,正式開始自己造反之路。

伐的是無道昏君。

均的是各郡賦稅。

大漢帝國三十六郡,不同郡州的賦稅是不一樣的,最開始總體來講其實還算公平,就是人多的地方,富裕的地方多交稅,人少貧瘠的地方少交稅,上田水田多交稅,下田旱田少交稅,多交的那些郡州雖有不滿,但他們收入也高。

多交點稅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所以勉強能夠忍受。

但隨着時間推移,很多開始不錯的政策,後續就慢慢變了味,豪族世家的土地兼并,人口的增加等等,都在一步步促使百姓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不僅重稅郡州如此,薄稅的郡州也差不多。

再加上某些郡州的某些人不小心得罪天子,還會被遷怒,並且課以重稅。

各州賦稅變得越來越不平衡。

百姓怨念也越來越重!

所以越王的這個口號,至少很符合安南郡百姓的心思,另外還有不少其他被課以重稅的地方,同樣有暗暗支持。

只是因為他沒表現出很明顯的天命特徵,故而最多暗地給予一些幫助,並沒有多少世家豪族光明正大的站隊,現在的世家豪族可都學精了,除非他們覺得,某人的天命徵兆已經明顯的不能再明顯了,否則一般絕對不會輕易站隊。

反正有那天命在,他們也沒指望自己登基,何必拚命,保全自身最要緊。

剛開始,因為朝廷那邊調兵需要時間,以及越王對世家豪族的態度又相對溫和,所以越王很快就掌握了安南郡。

並且還順帶着在附近好幾個郡。

都佔了不少地盤。

直到朝廷五十萬大軍正式襲來,他才慢慢的開始陷入苦戰,並僵持不下。

安南郡一直屬於南蠻瘴氣之所,即便這些年有所開發,但很多外地人依舊難以適應,越王正是憑藉着這天時地利人和,才勉強能與朝廷僵持不下,可時間越往後拖,對越王也就越不利,因為越王的地盤相比較於朝廷還是太小了。

後勤糧草方面嚴重跟不上。

到去年的時候,越王的軍隊糧草已經欠缺到快要吃人的程度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原本堅守的一些原則也不得不打破,比如說盜墓獲取資金,比如說開始針對一些不法豪族世家進行抄家。

而這些操作對越王而言。

其實更像是在引鳩止渴。

因為挖墳盜墓和對豪族世家進行抄家,雖然讓他們暫時獲得了些許資金糧草,能夠繼續支撐下去,但也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民心,以及豪族世家的擁護。

本來豪族世家還願意給予些幫助。

或者說至少願意坐壁旁觀。

現在就是他們也開始下場,幫助朝廷攻打越王,若是越王有天命,他們可能還會忌憚些,可現在已經明確證明越王沒有天命,那麼敢對他們動手,就必不得好死,亂世將臨,必須殺一儆百。

免得未來亂世中某些割據勢力。

再敢打他們的主意。

再然後,越王那邊自然就更是開始節節敗退,先前打下來的地盤幾乎全部喪失,到最後就連安南郡也開始大面積淪陷。呃……準確來講,其實也不能算淪陷,算是朝廷大軍那邊在收復失地。

時間推進到一個月前。

當年舉兵三十萬起兵的越王,已經被打到只剩不到一萬人馬,退守最後幾個縣,眼看用不了多久就會全軍覆沒。

可就在這時,出意外了。

最終決戰之際,越王剛出場,就被朝廷大將以轅門射戟之術,一戟射死。

剩餘殘兵敗將,瞬間崩潰。

然後越王第四個兒子,劉太羽臨危受命,穩定軍心,並嘗試突圍,緊接着原本一片晴朗的天空瞬間烏雲罩頂,一滴雨沒下,便先碰撞出了無數雷霆,剎那間更是給人帶來種天傾地覆的錯覺。

還沒等雙方撤兵或做其他反應,便是雷霆萬鈞,傾瀉直下,並且全部都傾瀉到了朝廷兵馬那邊,浩蕩雷海席捲五十萬大軍,幾秒之後,原地只剩一片焦黑,朝廷派來的五十萬兵馬屍骨無存。

接下來的事顯然並不用多說。

相關消息迅速席捲天下。

原本剛被朝廷平定下來的那些區域再次造反,先前潰散逃掉的那些士兵也趕忙重新回歸,甚至於就連先前幫助朝廷一起剿滅越王的那些豪族世家也迅速滑跪,紛紛上門送錢送人,祈求原諒。

在原本越王九子當中,並不怎麼出名,甚至於都沒多少人知道的劉太羽。

一夜間便成了大漢新天命之主。

擁護支持者層出不窮。

當朝廷那邊收到相關消息時,還同步收到了安南郡,連帶着附近十二個郡州已經全都反了,並尊劉太羽為新天子的消息。其他沒反的地方大概率是還沒收到消息,或者說還沒驗證消息真偽。

等他們確定朝廷五十萬大軍,全部都被天降雷霆給覆滅后,恐怕也會反。

這種情況下,懷安帝哪還有心情管只佔領了區區幾十個窮縣,同時既不姓劉,也沒有稱帝的白聖,他現在更擔心滿朝文武會不會反,會不會讓他禪位。

然後沒多久。

懷安帝就陷入了絕望。

因為剛收到消息時,滿朝文武還能勉強維持鎮定,客套討論兩句,但等一下朝,懷安帝就發現他們迅速三五成群聚到一起討論,並打探了解事情真假。

整個京城,包括禁軍之類。

都在討論這件事。

最可怕的是,他們不是在討論如何對付劉太羽,要不要繼續出兵征伐,而是在討論事情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該用什麼姿態投降,以及獲取從龍之功。

雖然懷安帝以前就知道,天命之人出現的可怕,但當他此時親自感受到這種突如其來的人心向背之際,還是覺得渾身發寒,有種毫無希望的絕望之感。

太可怕了,在消息傳出來的這一瞬間,他便基本喪失了百姓民心,乃至於滿朝文武百官,宮廷禁軍和內宦的心。

這種情況下他拿什麼斗!

自己單槍匹馬去斗嗎?

恐怕禪讓已是最體面的結局了,如果他不願意禪讓的話,滿朝文武百官也能讓他暴斃,而且,即便懷安帝不願意禪讓,也無法改變,大家都認為劉太羽是新的天命之人,該為天子這一事實。

懷安帝是真的越思考越絕望。

也越窒息……

這時候滿朝文武以及那些個頂級世家,通過各自渠道,確定天降雷霆滅了朝廷五十萬大軍此事為真之後,便立刻開始討論該用什麼方式迎劉太羽入京。

沒錯,他們壓根就沒考慮過幫懷安帝去對付劉太羽,他們又不是瘋了,怎麼可能會幫一個已經失去天命的帝王。

去對付新的天命之人。

他們不要命了?

他們現在糾結的地方主要在於,目前已經錯失最先投靠劉太羽的機會,接下來該怎麼表現,才能儘可能體現出他們的態度,以及保住他們現在的權勢。

可以說,白聖先前的操作還是有些太保守了,難怪長久以來,一直都有人懷疑她不是真的天命之主,跟真的天命之主相比,她做的那些事確實是有點小巫見大巫,人家直接一擊覆滅五十萬。

這麼一操作,誰敢去質疑?

誰又會去質疑?

更別說人家還姓劉了!!!

天命buff疊滿了好吧,基本可以說是相關消息傳到哪邊,哪邊就投降了。

之後懷安帝直接被囚禁起來。

同時朝廷開始喊話。

讓劉太羽別耽誤時間,趕緊來京城這邊接受禪讓,然後登基稱帝,剩下的地方用不着一家家去打,去接收,等他登基后隨便發個詔令,自然就收復了。

為了討好他,增加些自己的功勞。

文武百官也算是儘力了。

然後劉太羽就這麼稀里糊塗的,在眾多世家豪族的簇擁之下迅速進京,接受禪讓,他爹奮鬥五年,最終鬧了個被人一戟戳死的下場,他出來露個面,然後就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登基稱帝了。

果然現實是真的毫無道理可言。

人比人,氣死人。

隨着劉太羽順利登基,全天下世家豪族便基本都默認此次革鼎完成,接下來至少能再享受一兩百年的太平日子。

先前看中白聖的那些世家。

則是紛紛唾罵了聲晦氣。

並暗暗慶幸,幸好當初沒有那麼急着站隊,不然此次恐怕就真的慘了啊。

不過因為此次革鼎速度實在太快。

所以實際來講,除了換了個皇帝之外,其他基本沒什麼變化,說句不太好聽的,如果不是那五十萬大軍死亡,這一次革鼎的死傷和造成的動蕩,甚至可能還比不上兩三個皇子奪嫡的影響大。

故而很多先前存在的問題。

現在依舊還存在。

已經登基的劉太羽,根本就沒來得及擁有什麼親信,就被匆匆推上皇位。

此時此刻連滿朝文武的變動。

都不是很大。

沒有人直接跟他作對,大家最多對他的命令稍微有些陽奉陰違,這樣似乎就無法觸發天命,新的天命之子就這麼繼續被滿朝文武和豪族世家拿捏,將他約束在帝位上,看似至高無上,實際上則可能還沒他造反的時候,來的自由。

一切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

但不管怎麼說,之後的大半年時間裏,朝廷都沒怎麼折騰,也沒怎麼管白聖,當劉太羽發現天下還有白聖這麼個逆賊在,並且打算御駕親征的時候,滿朝文武更是不惜欺上瞞下,直接表示逆賊已經被剿滅,只是報喜奏摺有些遲。

不為別的,就是防止劉太羽掌兵。

因為根據統計,先前歷代天命之子激發天命時,大多都是在戰爭期間,在兩軍對峙期間,不領兵,只老老實實待在皇宮當個皇帝時,即便他們陽奉陰違的搞事,或者與之作對,也不會出事。

所以儘可能將天命之子約束在帝位上,約束在皇宮已經是他們的默契了。

另一點就是,他們能察覺到劉太羽也有對世家豪族動手的野心,如果真讓他聚幾十萬大軍率兵親征,回頭滅了呂氏,轉頭拿他們世家豪族開刀怎麼辦?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當然還是直接不讓劉太羽有領兵親征的機會才最好。

於是明明白聖發展的好好的,他們愣是直接表示白聖已經被滅了,並且還寫信與那個新郡守協商,讓他一定要保密,能滅掉呂氏就滅,如果實在滅不掉的話,暫時維持和平,也能勉強接受。

稅收方面,他們可以幫忙報災。

少點也能湊合。

反正新帝又不知道先前的數據。

只要把相關消息瞞下來,不讓劉太羽找到借口御駕親征,那一切都好辦。

滿朝文武上下一心。

瞞個連暗衛都沒有的皇帝。

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快穿之堅持做個老不死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6章 我要掀了這蒼天(10)【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