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諸將

第三章諸將

桂王府書房,朱朗打開木窗,秋風吹來已有涼意,朱朗長長吐出一口氣,原本有些昏沉的腦袋瞬間清醒過來

朱朗招呼了一聲,一直守在門外的小太監便走入房間

「去前院把李大伴和吳護軍找來」

朱朗吩咐了一句,藍衣小太監應了一聲,便匆匆往外跑去

朱朗口中的李大伴名為李國用,是朱朗的貼身太監,如果前身的記憶沒錯,李國用從九歲起就一直跟在原身身邊,是心腹中的心腹

另一個吳護軍名為吳繼嗣,是桂王府的老人,前身身陷張獻忠亂軍時,吳繼嗣背着前身數度逃過殺劫,就是被軟禁時也不離不棄,也是鐵桿的心腹

因此朱由榔即位桂王以後,直接就將吳繼嗣提拔為王府護軍,掌管桂王府的護衛

這二人便是朱朗手下現在僅有的可用人物

等不多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個穿着紫色宦官服飾的太監匆匆走入書房,剛入房門,便是一個滑跪,直接跪倒在朱朗身前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主子爺渡盡劫難,終是要化龍呈祥,龍飛九天了」

一個年紀約莫二十齣頭的年輕太監,跪在地上,臉上神色激動,用袖子假意抹着眼淚,眼睛時不時透過袖子,看著書桌后的青年

朱朗看着滿臉喜色,眼眶微紅的年輕太監,嘴角不禁一抽

這人便是朱朗現在唯二的心腹,桂王府大伴,李國用

朱朗當然知道他在說的是什麼,顯然早晨剛剛發生的事情,只是一個上午便傳遍了王府,連李國用這個被他安排出去辦事的人,也收到了風聲

「得了,別在這賣乖了,趕緊起來」,朱朗捂了捂額頭,開口道

地上的李國用倒是不見外,直接就站了起來,只是臉上的喜色怎麼也擋不住

自家主子爺要做監國了,什麼叫監國,那就是皇帝

朱朗做了皇帝,那他李大伴不也雞犬升天了嗎

旁的不說,怎麼不得進個司禮監,那些前朝牛氣哄哄的文官老爺們,見面都得喊他李國用一聲李公公,大貂璫

再想想當年九千歲的威風,嘖嘖,那簡直是美的不敢想啊

李國用剛起身,門外又響起一陣腳步聲,一個穿着紅色武官服的中年男子走進房間

中年男子約莫三十七八歲,國字臉,身子壯實,配上窄袖大紅武服,一眼看去倒真是一個威風凜凜

「恭喜王爺,小的早年聽府中舊人暗中議論,王爺出生時霞光漫天,聚而為龍」

「原以為是府中之人風言中傷,未曾想竟是小的不識真龍當面,王爺天生龍種,應命而來,合該繼承大統」

「小的為大明賀,為王爺賀,為天下萬民賀,我大明可算等來真命天子了」

吳繼嗣進來便行了一個大禮,臉上笑容諂媚,身上的威武氣質瞬間散盡

一旁的李國用頻頻點頭,臉上有些懊惱,怎麼自己就沒想到這個角度,這下風頭都讓老吳這壞種搶去了

都怪時間太緊促,如果再來一次,他一定能表現的更好

論起拍馬屁,他李國用還沒怕過誰!

朱朗閉上眼睛,嘴角抽搐,這就是他堂堂桂王,大明下一任監國兼皇帝手底下的忠臣悍將,卧龍鳳雛

跟這樣的蟲豸一起,怎麼能……

算了,眼下也只有這兩人可用了

「起來,先喝口茶吧」

朱朗指了指桌上的茶杯,兩人也不客氣,各自取了茶杯,咕嚕嚕便一口飲盡

南方十月的天氣依然酷熱,兩人在外面辦了一個上午的差事,早就已經汗流浹背了

「拍馬屁的話就別說了,我讓你們辦的事情辦得怎麼樣了」,朱朗坐在桌后,看着身前兩人

「奴婢已經辦妥了」

李國用朗聲回答,有些挑釁的看了一旁的吳繼嗣一眼

「卑職也已經打探清楚」

吳繼嗣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個邪魅自信的笑容

朱朗雖然繼承了原身的記憶,但原身只是一個逃難而來的藩王,對朝中的情況基本是兩眼一摸黑,甚至連隆武朝的內閣大學士是誰他都不知道

這也很符合前身藩王的身份,你一個小小的藩王,好好在王城裏吃你的米就是了,打探朝中的文武大臣做什麼,有什麼居心

半個月前朱朗做好了買通大明官場,壟斷大明市場,爭做大明賢王兼首富的計劃以後,便讓二人去打探兩廣地區的頭面人物

畢竟就算想送人銀子,也總得知道要送給誰不是

只是千算萬算沒想到,他朱朗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一心想做大明的賢王,卻生生被幾個奸賊黃袍加身,眼看就要做了皇帝

還好他先前便讓人預先打探了兩廣地區的大臣信息,不然現在當真就無處下手了

「其他先不管,說說這兩省武將的信息」

「李國用你查的粵省,這粵省有誰掌兵,誰的兵最多」

朱朗神情微凝,兩人的神色也嚴肅起來

「要說這粵省的武將,頭一個就是嚴雲從,這嚴雲從是粵省總兵,手下兵力有的說一萬,有的說是兩萬,應當是粵省掌兵最多的將軍」

「這兩萬人是兩廣總督府的直屬標營,也是兩廣總督丁魁楚丁大人鎮壓兩省的底氣,駐地就在咱們肇慶城外不遠

「奴婢聽說這嚴總兵經常出入丁大人府中,且常以丁大人心腹自居,唯丁大人馬首是瞻」

「還有呢」

朱朗目光微微一眯,這兩萬人應該就是丁魁楚敢於擁立的資本了,也是日後他成為永曆朝第一任首輔的倚仗

這個叫嚴雲從的總兵依附丁魁楚倒是沒有出乎朱朗的意料,以文制武,這是明朝的老傳統了

實際上明朝不僅是以文制武,還以宦官制武,文臣統領武將,宦官監軍,一軍的主將在軍隊中不要說做主,連排位都只是第三名

「這兩萬人應該就是粵省內的能戰之兵,奴婢沒打探到粵省其他地方還有什麼大軍,其他各府各地似乎只有一些衛所鄉兵之流」

李國用回想了一下,而後又繼續說道

「但除了這兩萬人,粵省內還有一支大軍,只是這支軍隊不是粵省的,而是桂省來的」

「那軍隊的主將名為李明忠,是梧州參將,幾個月前奉先帝的命令,從梧州出發,率領六千大軍支援贛省戰局

「只是行到半路,就傳來先帝遇難的消息,是以也停在了半路,現在也駐紮在肇慶城外」

「奴婢打探到的消息就是這些」,李國用恭聲道

「好,好,做的不錯,看來你是用了心的」

朱朗聽到肇慶城外竟還有一支外省軍隊,眼睛頓時一亮,一下站起身來

眼下他一個逃難藩王,王府中算上護衛太監,可用的人手不過數十,面對掌握著兩萬大軍的丁魁楚等外朝大臣,他想要掌握朝中局面,根本是痴心妄想

眼下已然是亂世,手裏無兵,皇帝說話都不管用

朱朗很清楚,王朝末年,已經是兵強馬壯者為王的年代了

「老吳你呢,桂省是什麼情況」,朱朗看向另一邊的中年男子

「桂省情況卑職也已打探清楚,總共有三支力量」

吳繼嗣說完,有些挑釁的看了一眼李國用

你只打探出兩人,但咱打探出了三人,什麼叫能力,這就叫能力,看看,連王爺都得叫咱老吳

吳繼嗣昂了昂頭,收回心神,繼續開口道

「第一個是平蠻將軍陳邦傅,此人手握精兵萬人,去年靖江廢王作亂,席捲桂省,正是陳將軍領兵平定」

「據說那陳將軍平叛時在陣中七進七出,殺的叛軍丟盔棄甲,實在是我大明第一勇將」

吳繼嗣賣弄著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小道消息,說的眉飛色舞,但卻沒發現朱朗臉色越來越黑

朱朗記得的南明歷史人物不多,而且大多都是文臣,但這陳邦傅卻是個例外

這陳邦傅為何能讓朱朗記得如此清楚,因為這陳邦傅是永曆前期的第一大反賊

後世史家編史,列到逆臣傳武將列傳這一篇,第一卷就得寫這陳邦傅,其他人都排不上號!

「等下把這陳邦傅的信息列出來,詳細點,現在說下一個」

朱朗黑著臉,揮手打斷吳繼嗣,一旁的李國用卻是聽得入神,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第二應該就是桂省副總兵焦璉了,焦將軍和陳將軍一樣,也是因為平定靖江廢王叛亂,因功升任的副總兵,手下兵員不詳,應該也有個幾千人吧」

朱朗聽到焦璉的名字,臉上閃過喜色,手掌一撐桌子,竟一下站起身來,嚇了二人一跳

正如之前所說,朱朗記住的武將不多,像是李定國,李來亨這些後世有名的人他倒是記得

但這些人他記得也沒用,因為這些人現在還都是大明朝的反賊,根本不知道在哪裏

焦璉在後世的名聲不顯,如果不是專門去看明史,普通人幾乎不會知道這個人物

但朱朗卻是記得這焦璉,因為這焦璉堪稱永曆朝排行第一的忠心武臣,如果要列忠臣傳武將列傳,這焦璉是要列入第一卷的人物

更關鍵的是這焦璉不僅是忠臣武將,還極為能打

前世清軍攻入兩廣勢如破竹,最終在桂林城下,才被瞿式耜和焦璉擊敗

這可是擊敗過清軍的人物,雖然那是守城,雖然進攻的清軍裏面絕大部分都是綠營漢兵,但打贏了就是打贏了

兩廣軍隊數萬,別人都一路望風而逃,為何就只有焦璉能贏,這就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只是前世由於永曆帝遇到清軍幾乎是望風而逃,焦璉的軍隊也是越打越弱

但焦璉卻是一直跟隨朝廷輾轉各地,保留着永曆朝廷中樞最後一點威嚴,最終在抵抗清軍追擊的過程中力戰而死,為國捐軀

自從朱朗發現必須當這個皇帝以後,他心中定下的第一個武臣就是焦璉,沒想到他還沒吩咐人去找,這焦璉就自己跳出來了,而且離自己竟如此之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永曆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永曆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諸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