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見

第三章 初見

是夜,楊彥全吃飽喝足,離了呂園。

劉接待與呂榮親送出門,直至楊彥全消失在街角。

呂榮此刻酒意全無,與劉接待也沒了剛才的父慈子孝,一副冷眼態:「父親好算盤,只可惜楊瘸子也個懂事的,父親失望了吧。」

「四郎在說什麼?為父醉了,四郎明日早些起身,與為父去驛站熟悉章程。」劉老倌仍是慈愛模樣,語氣迷惑,好像全不知情。

「哼,父親好自為之,這是呂堰,呂家的地盤。」呂榮甩袖而去。

劉接待一臉如常的回了後院,初進門,便見一十六七的少年郎站在屋內焦急等候。

「大父,情況如何?」

少年郎姓劉,行六,喚做長文。

劉接待嘆了一口氣,微微搖頭:「楊瘸子是個精明人,隻字不提六郎,這接待之職被呂四得了去。」

呂園不大,故事不少。劉接待入贅呂家時已步入中年,有一子劉大,而呂夫人也活有一子呂四,劉大本已婚配,之前有三子皆未活,在呂堰又生三子,只活了劉長文。

劉長文從小長在呂園,劉接待很是疼愛,此次劉接待提的也是劉長文,楊彥全裝作沒聽清說成了呂四,劉接待無奈只有告知呂太公,呂太公是人精,一聽就知道其中的貓膩,但也沒有戳破,就讓呂榮上位。今日未出席,也是給劉接待留了三分顏面,畢竟劉接待二十多年來無大錯。

「大父,如此無望,我還是離了呂園吧。」少年心性,有氣不對外,反到怪在祖父身上。

「六郎莫急,辦法多的是,楊瘸子近來越發散慢了,公文信件也不看,出錯不遠矣。」劉接待自然也有私心,他與呂婦寡淡如水,分房多年,呂榮又非己出,哪有盡心一說,唯劉氏一脈是體己人。此外劉接待當牛做馬二十餘年,沒有怨氣是假的。

「等?要等到何時?呂四當了公人,我日後會被欺壓的更慘,還不如早早離去。」

「莫說此話,大父與你透個底,楊腐子這驛公已是煞位。」劉接待起身閉了門戶,小聲私語:「六郎,呂堰驛不大,學門很深,近半年來襄陽府走光化城用的都是步遞,可見襄陽府的官員與光化的官長矛盾日深。」

「何解?」

「日常公文走步遞沒錯,但財斌文章,兩市定價呢?襄陽驛有府君撐腰,呂堰成了三不管,出事只看光化官長的心情。

這種事屬於無妄之災,躲不過去的。」

「如此兇險,豈不要牽連全驛,大父為何不告知楊瘸子。」

「如此情形楊瘸子哪能不知?但他又有什麼辦法呢?官場公文他一個驛吏敢拆開看嗎?敢去分輕重緩急嗎?只能襄陽驛走遞,呂堰跟遞。若次次馬遞,光化官長不治他玩忽職守才怪。

呂堰驛份屬光化,卻只能依照襄陽驛的意願行事,兩面不討好,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一旦出事,定是第一個被推出去的。

所以此時入驛站並不是上佳選擇,大父也是為你着想,大父受牽連沒關係,不能苦了六郎你啊。」

劉接待說的情真意切,當然也有誇大的成分,這種事驛遞之間常有,責罰也有舊律可循,只懲其首,驛站無事。

「大父,六郎錯怪你了。」

「無妨,六郎明白就好。」

劉接待鬆了一口氣,就算把這小祖宗安撫了,不過事如言,只怕有心人。

翌日,午間。

楊彥全從宿醉初醒,便聽見敲門聲。

「何人?」

「驛公,某是甲頭呂三啊。」

「何事?」

「夏慈掌來呂堰了,鄉書手差某來喚驛公。」

楊彥全聞言不敢怠慢,起身洗了把臉,換了身衣物,隨呂三出門。

不多時到了鄉門處,土路一旁站了十餘人,個個穿戴整齊,算是呂堰方圓幾十里最有權勢的一撮人。

鄉司,顧名思義乃鄉中政司之所,淳佑改制后恢復,單列於縣衙下一級,由吏長鄉書手主持,公人保長、耆老協理,役人甲頭、甲丁驅使,上下完善,體系自成。

而呂堰又有特殊,驛站的存在讓書目公差、驛站接待以及輔兵加入了鄉司系統。

「拜見胡保正。」

楊彥全一瘸一拐的上前見禮。

書目公差的身份很微妙,呂堰由驛而生,楊彥全的公人身份大於在場的所有公役,但鄉書手是縣衙吏員,當得楊彥全一拜。

「保賢來了,快快與我並列。」

胡林成,字育才,呂堰鄉書手,光化人氏,其父初為光化縣尉,淳佑三年後為縣中押司,胡家屬本土派,實為不弱,四十年紀的胡林成算是中堅力量之一。

保正的稱呼是以前保留下來的,大家叫習慣了,也就沿用至今。

「驛公。」

幾位呂姓保長同時向楊彥全行禮,楊彥全一一回禮,做的周全。

「見過太公,太公近來身體可好?」

楊彥全對呂太公不敢託大,雖然他只掛了個耆老的閑職,但在呂堰威望無二,胡成林也得看他的臉色行事,要不然楊彥全也不會把接待的職位送到呂榮手中。

「保賢辛苦,不必多禮。」

呂太公年過古稀,滿臉褶皺,一笑看不見眼睛,昨天的事他對楊彥全的表現很滿意,才有今日的另眼相待。

「保賢,近來墟市糧運,徵調甲丁轉運,呂堰的人已經報上去了,驛所不需要再出輔兵。」

胡成林和楊彥全平時沒什麼交集,此次也算賣個人情。

「多謝保正,等今日事畢,某請保正吃酒,望保正莫要推脫。」

楊彥全也知道此事,向北境輸糧是軍國大事,從光化墟市走糧也是頭一遭,官府對其十分重視,多抽調壯丁以做轉運。

「哈哈哈,好說,好說!」

胡成林這個鄉書手當的也不容易,呂太公一系根深蒂固,處處與他掣肘,多拉攏一些可用之人是很有必要的。

幾番交談后,土路對側來了馬車,五六個衙役在前,車旁跟了一位侍女,看起來很是隆重。

馬車行到眾人身旁停了下來,廂中走出一人。

身材曼妙,面帶薄紗,目似桃花涌春,柔意綿綿,皎皎肌膚讓人自慚形穢,不敢與之對視。

「拜見夏慈掌。」

「不必多禮。」

夏石,西涼黨項人,久居臨安,年前出任光化慈幼局掌院事,位列從九品,坊間相傳手眼通天。

楊彥全跟着眾人起身,偷瞄了一眼這熟透的婦人,心道果然艷名不虛。

夏石眉目流轉間停頓的片刻,很快又恢復如常,下車先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初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