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皇后不殺青蕪的原因

第349章 皇后不殺青蕪的原因

「母后,兒臣入宮時,聽聞嫂嫂昨日昏迷后,至今未醒。」

蕭之安微微蹙了眉,「可否等嫂嫂身體恢復了,再入宮?」

昨晚他們回府後,太子哥哥跟他說了老侯爺臨時分宗一事,今日可能會有人反對,他便決意來為老侯爺求情。

早起時,擔心嫂嫂,便拐去了兄嫂的院子,得知嫂嫂還沒醒,但太子哥哥卻讓景陽給嫂扎針喚醒她。

他不解,太子哥哥也沒解釋。

原來,太子哥哥竟是猜到母後會宣嫂入宮嗎?

可嫂昨晚當眾昏迷,母后應是知道的,為何,為何還要讓嫂入宮?

嫂犯了什麼大錯,需得抱恙入宮向他們解釋?

他抬起頭,臉上儘是茫然。

皇后對上兒子的眼,心裏咯噔一下,但無需她多言,自有臣子替她開口,「二殿下,太子妃那些事情太玄了,若她不說個清楚,如何叫人安心。

且她身份是別國儲君,萬一對我鳳昭有圖謀之心,豈不是讓鳳昭陷於險境。

她曾是大魏護國將軍,征戰沙場多年,身子不應太弱才是,莫不是佯病迴避吧?」

「放你娘的屁。」青蕪怒道,「你兒媳產子時,你還等在府中呢,本宮能說因為你在場,你兒媳腹中的孩子便是你的么?

就是那些事情,她在場,你便將那些事賴在她頭上,難道疑她之人不該反思一下,是不是你們往日尸位素餐,才讓鳳昭出現這樣多的事還毫無察覺嗎?」

此話一出,不少官員對青蕪都露出鄙夷神情,甚至有人低聲罵了句,「粗鄙。」

青蕪只當看不見,聽不見,她從前何嘗不是知書達理之人,可那樣的她能活到今日么?

她越是驕蠻霸道,不得百官認可,兩相比較之下,百官才越容易接受皇后執政。

她並非是要幫皇后,只因她很清楚,在治國方面,她的確不及皇后,與其兩人爭奪,讓鳳昭內亂,不如先如了皇后的意。

這亦是皇帝哥哥的意思。

也是皇后這些年沒有殺她的原因,反而百般縱容她,甚至許多事情上推波助瀾,因為皇后需要她的襯托,才能順利執政。

她一個閑散公主,名聲壞了就壞了,沒有道德束縛反而方便行事,可若皇后想故技重施,再來毀太子的名聲,她絕不答應。

蕭之安點頭附和,「對,你們說的那些事,除了嫂,還有許多人參與其中,包括本皇子。

那山洞還是本皇子發現的,你們是不是也要懷疑本皇子?

無論是少女活葬,還是梁福珠被害,結果都是死者沉冤,作惡者伏法,嫂都是在做好事,她有這本事,難道不是鳳昭之幸么?」

「本宮明白了。」

青蕪惶然道,「你們是惡事做多了,擔心那些被你們害死的人,有一日也如福珠珠一般找上太子妃吧?

你們倒是學了梁永安那狗東西的先下手為強,既如此,那還真得要請太子妃入宮,免得明日她又被這個誣陷,後日又被那個指責的。」

她這話是似捅了馬蜂窩,不少臣子出來反駁。

但。

滿朝文武無人罵得過青蕪,因為他們自持身份,但青蕪葷素不忌。

還有個老侯爺出來幫腔,「太子妃乃是太子明媒正娶,是未來的鳳昭國母。

老夫城外住了許多年,今日才知,原來我們鳳昭的臣子,如今竟能隨意質疑未來國母,如此尊卑不分。」

「他們哪裏將太子妃放在眼裏?」

青蕪冷哼,「只怕明著是不認太子妃,實則是連太子都不想認吧,怎麼,把太子趕跑了,蕭家的江山就能落到你們手裏?做夢。」

皇后見青蕪越罵越難聽,沉喝,「好了,莫要吵了,速速去請太子妃。」

衛清晏是被時煜攙著進入太和殿的,她臉色蒼白,唇無血色。

「嫂,你怎樣了?」蕭之安忙跑了過去。

他關切的樣子,讓皇后眉頭立蹙,但想到什麼,又舒展開來,吩咐道,「之安,給你嫂拿把椅子。」

早朝之上,諸多臣子,宮人亦不少,何須堂堂二皇子親自搬椅子?

老侯爺須白的眉頭抖了抖,決意下朝後,再去見一見梁永安那個畜生。

總覺得他誣陷太子妃,是受了皇后指使,若真是如此……

老侯爺看了眼皇后,眸色沉了沉。

蕭之安想也不想的,轉身往內殿跑,內殿已有機靈的宮人搬著椅子出來,蕭之安接過便送到了衛清晏面前,「嫂,你坐着說話。」

皇后露出欣慰神情,忙有人誇讚二皇子為人赤誠,兄嫂恭敬。

下意識想懟人的青蕪,最終還是抿緊了唇。

從前見蕭之安對皇后鞍前馬後的,她看着就煩,但最近見他對兄嫂也處處周到,不是個眼裏只有皇后的,她瞧著便順眼了許多。

且,這些話倒也沒說錯,老二比他那個娘強。

衛清晏也不客氣,坐好,便開了口,「不知娘娘傳喚清晏,所為何事?」

皇后沉吟道,「因鳳昭無通玄術之人,對未知的事,難免有人心存惶恐,本宮想着他們有什麼疑惑,可當面同你問個清楚,免得私下妄加揣測。」

衛清晏微微傾身,「娘娘說的是。」

隨後,她看向一眾大臣,「那不知諸位大人有何疑惑?」

青蕪指著最先開口的臣子道,「他說,活葬案你是幕後真兇。」

被這樣指著,那臣子陰沉了臉。

衛清晏笑了笑,虛弱中帶着隨和,「這個懷疑就有些沒道理了,梧桐郡一案,發生在三年前,三年前,本宮還不曾來過鳳昭。」

「可聽聞太子妃戰死沙場,之後消失三年,去歲又突然回了大魏。」

那臣子接話,「這消失的三年,太子妃去了哪裏,做了什麼,無人知曉,期間未必就沒有來過鳳昭。」

「按說,本宮是君,你是臣,便是你不認本宮太子妃的身份,本宮還是大魏儲君,本宮行蹤原沒必要告知於你。」

衛清晏往後靠了靠,讓自己坐得舒服些,「但本宮素來討厭麻煩,今日便說一說,諸位也聽一聽。

三年前,黃沙嶺一戰,最後一刻,夫君,也就是你們的太子殿下及時趕到,將本宮交由師父醫治。

彼時,本宮支離破碎,在師父的蓮花塢卧床半年之久,方可下地,之後的兩年半,師父帶着我與母妃,行走民間。

人死如燈滅,大多數人死後便魂歸地府,進入輪迴。

但若死前有冤屈,或放不下的執念、不甘,便會生怨,尋常怨氣會隨着時間而淡化,最後消弭。

但怨念深者,再得遇機緣,便會成鬼怨,鬼怨不解,時日一久,會幻化成魔,為禍人間。

師父做的,便是替人化怨解魔,了卻因果之事,我接師父衣缽,行的自然也是此道。

但因我半路拜師,加之師父擔心我身子未完全康復,不舍我受累苦學,本宮只習得了個半桶水,倒也沒你們想的那般神秘。

至於我師徒三人行蹤,你們若閑來無事,也可查一查,倒也不是無跡可尋。」

「對,我可以作證。」蕭之安第一個接話,「嫂說得都對。」

可有人不買賬,「可這也不能證明,太子妃與活葬一事無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歸來,我攜皇叔謀山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重生歸來,我攜皇叔謀山河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9章 皇后不殺青蕪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