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家珍妙有經方義,細數粗談大德心 第二十九章

第五卷:家珍妙有經方義,細數粗談大德心 第二十九章

詩云:

大德雲開示,名醫濟世功。

三千歸凈土,一道划長空。

2024年3月29午時(作)

前幾篇章是山人結合古醫大德、名醫大家等言論,梳理了一下從知道什麼是膏方學,到怎樣加工膏方,乃至如何服用膏方;名醫大家的總結,一定謹記。

對於山人而言古醫大德也好、名醫大家也罷,他們這種普世救人的心,恰如諸佛菩薩一般,毫無保留的將一些秘要公佈於世,這樣的過程是一種抱着讓世人「少走彎路」的心態,進而做到了有益於人;故,謂之諸佛菩薩。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未曾有一本經法是持以「版權」,全部無私的奉獻給後世之人,故而佛門昌盛,這本就是一種功德無量的體現;

古醫大德畢生的積累總結,其所有的著作從未持以「版權」,亦全部無私的奉獻給世人,《黃帝內經》、《傷寒論》、《溫病條辨》、《金貴要略》等等,故而傳統中醫從古至今功不可沒,雖然今日被一些西方醫學排斥,但是依然能在名醫大家的言語聲音中感知到,他們正在以鏗鏘有力的聲音,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復興傳統中醫之路,這本就是一種功德無量的體現。

有的人會說,山人養鹿理當以鹿系列產品的「膏方」為主線,為何前幾篇章要涉及傳統中醫文化的整體而通過古醫大德、名醫大家而言論「膏方」這門學問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鹿系列產品的「膏方」只是浩瀚傳統中醫文化「膏方」學的一部分,涉及這樣具有很深文化背景的傳統中醫,若不以其全部而論,那麼必然是做不好鹿系列產品的「膏方」。

所以,山人則以古醫大德、名醫大家的總結為鹿系列產品「膏方」的出發點,然後再步入進鹿系列產品的「膏方」之內。這種由大及小的過程就是希望從事經營鹿業養殖的有志之士能夠更認真的把好「產品」關。

雖然我們涉及的不是傳統中醫的「葯之」關,但是嚴格意義上的講這種着重於「養生」、「保健」,從「未病」的角度出發,這種「產品」關絕對不亞於「葯之」關;這也是「求真」路上的一種關鍵性要點。

是故,對於涉及鹿系列產品的養鹿人而言,一定不能抱着「吃不好吃不壞」的心態去從事經營,那樣不僅踐踏了上蒼賦予我們的人類的「寶物」,也徹底的毀滅了為人的基本良心。

也就是說一切都要遵循古醫大德、名醫大家的開示,嚴格要求自己,一切按照順序辦事,在從事的這個過程里絕對不能摻假,如此方能體現鹿系列產品、乃至鹿系列產品「膏方」的價值與意義。

這就像山人之前就講過的「某某平台」、「某某店鋪」、「某某人」花費個位數、兩位數、乃至三位數,能是真的么?

考量這樣的事情,其實不難推敲,也就是「吃不好吃不壞」,老百姓往往胸懷是最大度的,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這樣的從事過程就是山人所唾棄的,因為從事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其本質上看似沒有害人,但是以不良的產品謀人錢財,雖然沒有吃壞,但是賺了人的錢財,這就是一種害人的過程;大家要知道老百姓賺錢不容易,作為不良人的一頓「口蜜腹劍」就「掏」了人家的錢袋子,這不僅是「害人」,更是「傷天害理」。

所以,站在山人撰寫《山人淺析命運與人生》一書的角度去看,則就是:

「山人本是一個愚人,必然不敢妄下結論,但是至少這個人在別人家孩子身上賺到的錢財最後也會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找到答案。

不論這個人相不相信這種因果關係,至少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尾隨其後的就是利用別人家的孩子掏空別人家家長的錢袋子,自己家的孩子也會掏空這個人的錢袋子。」

這不是什麼「迷信」,這是一種必然的「因果」關係。

所以,站在山人撰寫《山人淺析命運與人生》一書的角度去看,則就是:

「人生賺錢是非常小的事情,培養福德才是終身大事。當一個人福德充沛的時候,所謂的眾生苦苦求財,其實都可以不求自得的。且這種財源廣進都是正財,不涉及任何的雜七雜八。

由此,可以看出人不論是在低谷還是高峰時,都不用去搞『算命』的事情,只要時刻提示自己,一定不要忘記『培養福德』,那麼這個人的一生之中一定是生活在積極、快樂,有益於人之中。

釋迦牟尼佛從不說空話、大話、假話,句句皆是金語,所以他老人家在《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中早有開示:非己所安,不加於物。」

這不是什麼「空穴來風」,這是一種必然的「道法自然」之體現。

生命的意義從來不是什麼攫取,他的體現都是源於大自然對生命的重視與饋贈。

有的人會說,那麼這樣的人們又為何要選擇背道而馳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源於人們的貪婪與自私,總想用最小的成本去攫取最大的利益;源於人們的懶惰與無知,總想用偏激的想法去混淆視聽,進而利用人們的「貪婪與自私」去斂財致富。

山人有《導妄歸易》賦云:

世人妄中求,始終不到頭。

妄中尋妄意,妄意生萬絲。

萬絲扯不斷,不斷生妄意。

妄意無歸途,歸途無有期。

是故云世人,皆在煩惱中。

非其煩惱多,唯有妄意生。

若想滅妄意,山人有一法。

顛倒看易經,自能知如意。

如意恰如一,以一看易道。

易道本容易,求真至誠心。

還原本來目,以心視眼功。

自能解秘密,福德悠然生。

知此福德故,從容世間行。

再無煩惱生,唯有菩提智。

世雲求不得,己知不求故。

雲此不求故,不求自得故。

是故解世塵,皆在不求中。

唯此不求中,得此簡易法。

此法導萬妄,皆開智慧花。

向乾德供給,向坤自歸之。

陰陽相互中,本無二元法。

道本一說之,方便開陰陽。

以此入道流,皆是向榮法。

大道說不盡,靜中說一二。

2024年3月29日午時(作)

由此可知非其「這樣的人們」背道而馳,皆乃不知「導妄」故,所以方才有了這樣的「財迷心竅」;

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49年,實乃一字未說,實乃皆是隨緣而就,所以方才有了這「六百般若」。

所以,細數紅塵歲月,粗談人生與命運。在這一切的「因果」關係之中,都必然有着他們的「因果」定數。導致這樣的事情發生實乃「非其神聖」,實乃都是眾生的「自然所鍾」。

普遍的人們執著這是我的、那是我的,錢是我的、物是我的、文字的組合是我的,等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我的,古聖先賢著書立說也好、古醫大德傳經授課也罷、名醫大家言論傳統中醫文化也好、《易》理直擊人心明心見性也罷,他們沒有說哪一樣是我的,他們要講也會謙卑的說都是大家的;這便是「去我存真」的表現、這便是「求真去私」的過程、這便是「大公無私」的態度。

所以,人們學習經濟學沒有過失,但是持有私心的去學習經濟學這個領域,就容易造成建立在「從事經營,鹿業養殖」這個行業要多走很多的彎路。

處於盲求的過程中,就容易造成無法考量「產品」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最後導致做的不是為了好的「產品」,而是為了攫取更多的財富。

譬如以《龜鹿二仙膏》為例:

打開網頁,檢索「龜鹿二仙膏」,一定會看到成千上萬條的相關信息,並且各路「大咖」講的都有出入,姑且以「妄中尋妄意」之言說,劃上一個「逗號」。

龜鹿二仙膏由鹿角膠、龜甲、枸杞子、人蔘組成。其方見於《醫方考·虛損勞瘵門》。其方常被作為治療各類虛症的基本方,也是養生保健的有效補膏。

《古今名醫方論》有云:

「鹿得天地之陽氣最全,善通督脈,鹿角熬製為膠,能補腎陽,生精血;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厚,善通任脈,龜甲熬製為膠,能滋陰潛陽,補養陰血。鹿與龜屬異類有情之物,與人有同氣相求之妙,善補氣血。人蔘大補元氣而生津,善於固氣;枸杞子益精生血,善於滋陰。四葯合用,性味平和,入五臟而以肝、腎為主,又善通任、督,生精、益氣、養血,陰陽並補,且補陰而無凝滯之弊,補陽而無燥熱之害。」

其方功用益氣血,補精髓,主要用於腎氣虛衰,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肢體麻木,腰膝酸軟,畏寒肢冷,手足麻木,陽痿,遺精,舌淡,苔白或少,脈沉無力等。

龜鹿二仙膏的配方、熬制與用法。

藥物組成:枸杞子94克,黨參47克,龜甲、鹿角各250克,蔗糖2200克。

熬膏做法:龜甲加水煎煮3次,每次24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鹿角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1、第2次各30小時,第3次20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黨參、枸杞子加水煎煮3次,第1、第2次各2小時,第3次1.1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靜置。合併上述濾液,濃縮成清汁,取糖煮沸過濾后加入清汁中,用小火濃縮,膏稠后住火,放涼裝瓶。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5~20克,晨起空腹,取膏用溫酒化開服下。不飲酒者用開水化服。

古醫大德發現了這種有益於人的方子遂公佈於世,主要是為了使人健康養生或改善一些身體癥狀。

那麼那些為了攫取利益的人們為何就不能按照方子的要求去做呢?為何還要另闢捷徑,去搞一些能省則省的手段,龜甲用魚骨充當,當然其也屬於陰;鹿角用鹿骨代替,當然其也屬於陽,等等。

最後不僅降低了成本,還冠以龜甲與鹿角之成分,名曰:龜鹿二仙膏;實則是「魚骨與鹿骨二仙膏」。

所以此膏風靡了網絡,就有了成千上萬種說法,雖然名字都一樣,但是實際運用的原材料與工藝等不一樣嘛!

那麼,必然會得到這種不一樣的效用與結果嘛!

山人《機鋒》云:

八風陣陣吹來意,不動如如道機生。

凈土千千歸自性,紅塵萬萬欲思成。

2024年3月29午時(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山人養鹿理論與實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山人養鹿理論與實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卷:家珍妙有經方義,細數粗談大德心 第二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