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299章 今日頭條發佈

300.第299章 今日頭條發佈

陳平江接到電話的時候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再三確認才相信灣流宇航那邊真的是把自己要的那架飛機造好了。

常規需要等半年到一年的灣流G550,陳平江只花了三個半月排隊,這交付速度剛剛的。

有錢好辦事,資本主義國家,只要錢給的多一切都不是問題。

找個不是那麼着急的客戶商量下,插個隊,幾個月的時間不就節省下來了嗎?

陳平江也沒食言,給灣流那邊打去一筆服務費。

私人飛機可跟汽車不同。

買進口車,人家車商會運回國。

私人飛機的交付都是在境外,陳平江聘用的機組要自行前往老美的喬治亞州把飛機開回來。

等到陳平江在東江機場見到屬於自己的這架灣流G550后,滿意的點點頭。

接下來也是到了送葛夢詩去芬蘭的時候了。

懷孕四個多月的葛夢詩已經有些顯懷了,不適合在公司繼續上班。

如果是冬天還好點,夏天穿的少,別人一看就看出來了。

趁著灣流G550辦證的這段時間,葛夢詩還能抓緊和家裏人相聚。

「小陳啊,準備好什麼時候動身了嗎?」葛秉義看着女兒有些不捨得。

「就這個月底吧,趁這幾天給阿姨的簽證辦一下。」陳平江有幾天沒過來葛家了。

商議出來的結果是,葛母陪着葛夢詩先一步去芬蘭,葛秉義處理完手頭事情后再過去。

至真餐飲那頭CEO職位已經交班給了秦素琴,日常工作她足夠處理,遇到拿不準的再通過視頻方式向葛夢詩彙報。

徐芳娟和陳廣明會在預產期前一個月過去,共同迎接陳家的第一個第三代出生。

現在葛父葛母面對陳平江的時候是有些弱勢的,不要說為母則剛,任誰面對陳平江的准女婿也無法泰然處之。

「小陳,你看……什麼時候能和你爸爸媽媽見一面,到現在還沒見過。」葛秉義和老闆對視一眼后,最終還是由葛秉義半推半就說了出來。

不料陳平江卻笑着道:「他們最近出去旅遊了,等回頭到了歐洲你們再好好的嘮嘮。」

徐芳娟和陳廣明的確不在東江,不過倒不是出去旅遊,而是回老家銅城。

這中間多少有些躲避葛家的意思。

徐太后是要臉的,她可以對葛夢詩像兒媳婦一樣,但是不好意思面對人家父母。

兩家要是正兒八經的親家關係,見面自然不是問題。難就難在,徐芳娟不知道怎麼面對葛父葛母,總覺得自家小兔崽子太壞了。

…………

張一鳴坐在辦公室里緊張的等待着今日頭條發佈24小時的各項數據。

花了這麼多的心思時間,又拿到了集團這麼多的宣傳資源,這要是玩砸了,張一鳴估計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不止張一鳴,人人網其他高管也在關注。

演演算法是今日頭條的根本,它在今日頭條上成功了,日後的抖音也不在話下。

幾乎肯定的是,抖音項目會是陳平江拼圖的最後一塊。

今日頭條用上了相當多的黑科技。

除了演演算法,還有AI機械人,是的,你沒聽錯。

這個AI機械人叫做xiaomingbot,可以進行實時撰寫新聞稿件,平均每天50-100篇資訊報導。

平均新聞生成到發佈時間為2秒鐘,幾乎達到電視直播的傳播速度。

Xiaomingbot是今日頭條實驗室研發的AI機械人,可以通過文本生成技術產出新聞。

針對資料庫中表格數據和知識庫生成自然語言的報導,即短訊。

事實上,今日頭條不僅僅是新聞客戶端,更是一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個性化資訊推薦引擎,是所有信息、內容分享創作的平台。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演演算法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夠幫助高效精準地把用戶感興趣的內容推薦出去。

剩下的一些新聞,則是通過轉載的方式貼上來。

今日頭條對自身的定義從來不是新聞客戶端,因為新聞客戶端的瓶頸顯而易見,缺點也是同樣,完全照搬PC門戶時間的內容和模式,很難滿足移動時代的各種需求。

今日頭條從一開始就強調,自己是信息分發平台。

「信息」的範疇要遠遠大於「新聞」,用戶刷手機時其實不會區分是「信息」還是「新聞」,用戶視角來看都是一回事,都是在幫他完成看新鮮事的任務,但明顯「信息」所能提供新鮮事更多,所以戰略上自然比「新聞」高一層。

與信息需求程度較高的專家、學者、記者等人群所不同的是,普通大眾對信息的需求較低,不會在這上面投入太多精力,他們更多需要的是悠閑的閱讀體驗。所以今日頭條一開始就強調「信息」。

移動時代大家都是碎片化閱讀,利用餐前餐后、休息時間、上廁所、上班路上、排隊的時間來刷手機,這個PC時代大家放棄一切坐在電腦前刷新聞是不一樣的邏輯。

這也是為什麼微博、短視頻乃至網絡小說能大火的原因。

兩人之間的區別是究竟「信息找人」還是「人找信息」。

「怎麼樣?」時間一到,張一鳴就急不可耐的跑到負責數據統計的員工位前。

和他一起圍着的還有一大幫人,大家都在關注首日的數據。

「可以啊,非常好,首日破百萬下載!」

「牛逼,成功了!」

「晚上必須慶功!」

看到數據后,張一鳴也是鬆了口氣。

不過他很清楚,第一波的下載數據中起作用的不是今日頭條本身,而是人人網強大的宣傳渠道。

不過,不管怎麼說,還是成功了。

整個項目組熬了一年多,才有今天。

從一開始張一鳴沒來就做的差不多,等到張一鳴來了后,重做了一部分,前前後後花了14個月。

幾乎是全集團耗時最長的項目,可想而知項目組上下壓力多大。

特別的是,集團內部其他產品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明星產品,如果今日頭條做砸了,整個項目組估計都要被一鍋端。

「沒別的,今天晚上龍必居包場,大家好好慶祝下。」

張一鳴臉上掛着笑容,大喊道。

關注著進度的陳平江也是鬆了口氣,這一版本的今日頭條完成度相當高,不贏簡直沒天理。

接下來幾天讓張一鳴和陳平江沒想到的是,今日頭條下載量持續暴增,並且收到特別多的好評。

這要是放在2024年還可以理解,可眼下全國的智能手機終端都沒過億,每天上百萬的下載量堪稱恐怖。

其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新聞類型APP的匱乏。

四大門戶的客戶端還沒上線,市場上就一個今日頭條的獨苗。

在這個年代,大家對資訊是非常渴求的,同時娛樂手段又相對有限。

上下班通勤時間,上個廁所能幹啥?

啥也不能幹。

沒手游!

沒短視頻刷!

手機也不能追劇,因為流量太貴!

一些不愛刷微博人人網的中年男性能幹嘛?

今日頭條的出現完美的填補了他們的蹲坑時間。

畢竟廣大男性同胞是實實在在喜歡上廁所的。

無它,是真有快感。

「最近挺火的今日頭條有人在用嗎?」

「樓上你這就是個病句,你既然都說很火了,自然很多人用。」

「年輕人可能不太喜歡,不過我們這種過了三十歲的大叔用了都說好。」

「作為專業人士,不得不給今日頭條點個贊,別看只是個小小的應用,但是裏面的技術含量可非常高。你們主要注意到沒,它好像長了一雙眼睛,你喜歡看什麼他就給你推薦什麼。」

「我也發現了,我在新浪或者網易看新聞要不停的翻,而且都是很正統的那種新聞。但是今日頭條不一樣,很多知識、新聞、信息都是我在門戶網站看不到的,或者要翻很久很久才能看到。特別是今日頭條的評論區還賊有意思。」

「我發現一個創業好思路,今日頭條有個創作者激勵計劃,可以自己寫信息上傳發佈,會有錢。」

「……」

不得不說,大數據統計然後按照用戶喜歡的內容來推薦,這技術在2010年簡直是嘎嘎亂殺。

對同類產品堪稱是降維打擊。

類似騰訊、阿里等大廠一看就驚了,還能這麼玩?

畢竟大數據這個概念在2008年才問世,大家知道是知道,可怎麼應用是個問題。

今日頭條給大家上了一課。

用戶行為分析、個性化推薦系統、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相似性推薦、隱式詢問系統組合起來簡直是一套無敵的組合拳。

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短短半個月內,各家大廠瘋狂的開始投入研發。

阿里那邊更是直接,通過獵頭公司找到張一鳴,用高薪赤裸裸的挖人。

不過被張一鳴明確的拒絕了。

更壞的是,遭到拒絕的阿里反手就通過其他渠道曝光了張一鳴,將他塑造成今日頭條成功的關鍵人物。

頓時,張一鳴在整個互聯網圈子火了。

面對各家拋來的橄欖枝和無數的誘惑,張一鳴無一例外的拒絕。

他很清楚,如果不是陳平江給了他機會,也就沒有他的今天。

更甚至,大數據加機器學習個性化的推薦用戶喜好的這個概念最初還是大BOSS陳平江告訴他的,他只是帶領團隊完成罷了。

哪裏有臉對外據為己有。

越是跟陳平江相處,越是知道自己大BOSS深不可測的卓越見識。

面對張一鳴的「忠誠」,陳平江也表現的相當慷慨,直接將其提拔到了人人網副總裁的職位。(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大學里的億萬富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大學里的億萬富翁
上一章下一章

300.第299章 今日頭條發佈

%